TRAVEL Log Out | Topics | Search
Moderators | Edit Profile

Kanwit Family » TEA TIME » TRAVEL, BINOCULAR AND PHOTOGRAPHY » TRAVEL « Previous Next »

  Thread Last Poster Posts Pages Last Post
  Start New Thread        

Author Message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04:31 pm:   

smap1.jpg
smap1.jpg
smap1.jpg
smap1.jpg
smap1.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01:46 pm: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01:42 pm: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01:36 pm: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01:04 pm: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01:02 pm: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12:51 pm: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sma1234.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Friday, April 12, 2013 - 09:00 pm:   

Guanajuato,2013

click picture to magnify}

123tn124tn125tn126tn


127tn128tn129tn130tn


131tn132tn133tn134tn


135tn136tn137tn138tn


139tn140tn

Under the Spell of San Miguel de Allende

http://www.smithsonianmag.com/travel/Under-the-Spell-of-San-Miguel-de-Allende.html

• By Jonathan Kandell • Photographs by Ann Summa • Smithsonian magazine, December 2010,
In 1937, after several months spent traveling through Mexico, a gangly, 27-year-old Chicago native named Stirling Dickinson, who had been somewhat at loose ends since graduating from Princeton, got off a train in San Miguel de Allende, an arid, down-on-its-luck mountain town 166 miles northwest of Mexico City.

Taken from the ramshackle train station by a horse-drawn cart, he was dropped off at the town's leafy main square, El Jardín. It was dawn, and the trees were erupting with the songs of a thousand birds. At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square stood the Parroquia de San Miguel Arcángel, an outsize, pink-sandstone church with neo-Gothic spires, quite unlike Mexico's traditional domed ecclesiastical buildings. The first rays of the sun glowed over mountain ridges to the east. "There was just enough light for me to see the parish church sticking out of the mist," Dickinson would later recall. "I thought, My God, what a sight! What a place! I said to myself at that moment, I'm going to stay here."

Founded in 1542, the settlement of San Miguel had grown rich from nearby silver mines during centuries of Spanish rule, then fell on hard times as the ore was depleted. By the time Dickinson got there,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from Spain (1810-21) and the even bloodier Mexican Revolution (1910-21) had further reduced the town to 7,000 inhabitants—less than a quarter of its population in the mid-1700s. Houses languished in disrepair, with shattered tile roofs and crumbling, faded walls.

Dickinson made his home in a former tannery on San Miguel's higher reaches and soon became a familiar sight, riding around town on a burro. For the next six decades, until his death in 1998, he would lead a renaissance that would transform tiny San Miguel into one of Latin America's most magnetic destinations for artists and expatriates, most of them American, looking for a new venue—or a new life.
"Stirling Dickinson is without doubt the person most responsible for San Miguel de Allende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art center," says John Virtue, author of Model American Abroad, a biography of Dickinson. Although only an amateur painter himself, Dickinson became co-founder and director of the Escuela Universitaria de Bellas Artes, an art institute that he opened in a former convent only a few months after his arrival.

During World War II, Dickinson served with U.S. Naval Intelligence in Washington and 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forerunner of the CIA) in Italy. Returning to San Miguel after the war, he recruited hundreds of young American veterans to study at Bellas Artes on the G.I. Bill of Rights.

In the postwar years, non-artists and retirees, as well as painters and sculptors, were drawn to the city from its neighbor to the north; today, some 8,000 Americans—one out of ten residents—live there. Eighty percent or so are retirees; the others oversee businesses, from cafés and guesthouses to galleries and clothing stores. Most of these expats—some of whom have Mexican spouses—volunteer at more than 100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San Miguel, including the library and health care clinics.

"This mestizaje—cultural mixing—has profoundly changed and benefited both sides," says Luis Alberto Villarreal, a former mayor of San Miguel who is currently one of two senators from the state of Guanajuato, in which the town is located. "We owe a huge debt of gratitude to Stirling Dickinson for helping this come about and for raising San Miguel's profile in the world." Walking the cobblestone streets flanked by stucco houses painted vivid shades of ocher, paprika and vermilion, one passes lively squares full of street musicians and vendors hawking tacos. In the distance rises the Sierra de Guanajuato. In 2008, San Miguel was designated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in large measure because of its intact 17th- and 18th-century center.

While mass murder and kidnapping linked to narcotics gangs have overtaken parts of Mexico, the region around San Miguel has thus far been spared. "The cartels' violence often centers on ports of entry into the U.S. and involves consolidation of contested border areas," says Rusty Payne, spokesman for the U.S. Drug Enforcement Agency. "San Miguel does not fit these criteria."

Dorothy Birk—today Dotty Vidargas—was among the first of the young Americans to answer Dickinson's call, in 1947. Six decades later, at age 85, she oversees a real estate agency and furnishings store across from an 18th-century church.

Vidargas grew up in Chicago, a block away from Dickinson. She says he had three passions: art, baseball and orchids. At Bellas Artes, she recalls, he formed a baseball team that won 84 games in a row and captured several regional amateur championships in the 1950s. He traveled throughout Mexico and the world to collect wild orchids, breaking three ribs in a fall during a 1960s expedition to southern Mexico's Chiapas highlands. An orchid he discovered there in 1971 was named after him—Encyclia dickinsoniana.

In 1942, in her sophomore year at Wellesley College, Vidargas left academia to enlist in the war effort, eventually serving as a Navy recruiter and, later, as an air controller for the Army Air Forces outside Detroit. After the war, she enrolled at the American Academy, an art institute in Chicago. But in 1947 she decided to spend her G.I. Bill subsidies in San Miguel. "My mother knew Stirling and figured it would be all right for me to go," she says.
She was one of 55 veterans accepted at Bellas Artes that year. More than 6,000 veterans would apply to the school after the January 1948 issue of Life magazine called it a "G.I. Paradise," where "veterans go...to study art, live cheaply and have a good time."

But Vidargas' first impression was well this side of paradise. Arriving by train in the pre-dawn darkness, she checked into a hotel where electricity and running water were sporadic. Many of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were near ruins. Burros outnumbered cars; the stench of manure and raw sewage was overpowering. "I was cold, miserable and ready to board the next train home," she recalls. But she soon found more comfortable student lodging and began her Bellas Artes course work. Between school terms, she traveled with fellow students and Dickinson throughout Mexico.

She even joined the local bullfighting circuit as a picador, or horseback-mounted lancer. "It was after a few drinks, on a dare," Vidargas recalls. Soon "la gringa loca" ("the crazy Yank"), as she was becoming known, was spending her weekends at dusty bullrings, where her equestrian prowess made her a minor celebrity.

Meanwhile, some members of the town's conservative upper class were outraged by the American students' carousing. The Rev. José Mercadillo, the parish priest, denounced the hiring of nude models for art classes and warned that the Americans were spreading Protestantism—even godless Communism.

In fact, in 1948, Dickinson recruited the celebrated painter David Alfaro Siqueiros, a Communist Party member, to teach at Bellas Artes. There he lashed out at his critics, far exceeded his modest art-class budget and eventually resigned. Siqueiros left behind an unfinished mural depicting the life of local independence leader Ignacio Allende, whose last name had been appended to San Miguel in 1826 to commemorate his heroism in the war. The mural still graces the premises, which today is occupied by a cultural center.

Apparently convinced that Communists had indeed infested Bellas Artes, Walter Thurston, then the U.S. ambassador to Mexico, blocked the school's efforts to gain the accreditation necessary for its students to qualify for G.I. Bill stipends. Most of the veterans returned home; some were deported. Dickinson himself was expelled from Mexico on August 12, 1950, although he was allowed back a week later. "It was the low point in relations between Americans and the locals," recalls Vidargas. "But my situation was different, because I got married."

José Vidargas, a local businessman, who today is 95, had met his future bride at a bowling alley, one of many postwar fads to invade Mexico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ome of his relatives wondered about his plans to marry a gringa. "Suddenly, I had to become a very proper Mexican wife to be accepted by the good society families," recalls Dorothy. The couple had five children in seven years, and Dorothy still found time to open the first store in San Miguel to sell pasteurized milk; the real estate agency came later. Today, three sons live in San Miguel; a daughter lives in nearby León; one child died in infancy.

By 1951, the various controversies had closed down Bellas Artes, and Dickinson became director of a new art school, the Instituto Allende, which soon became accredited and began granting Bachelor of Fine Arts degrees. Today, the nonprofit school, attended by several hundred students annually, encompasses a fine-arts degree program, a Spanish-language institute and traditional handicraft workshops.

In 1960, Jack Kerouac, the novelist who had catapulted to fame three years earlier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On the Road, went to San Miguel with pals Allen Ginsburg and Neal Cassady. Ginsburg read his poetry at the Instituto Allende, while Kerouac and Cassady spent most of their time downing tequilas at La Cucaracha, a traditional Mexican cantina that remains popular to this day. The trio remained only a few days, but in 1968, Cassady returned to San Miguel, where he died at age 41 from the effects of alcohol, drugs and exposure.

The plaintive recordings of Pedro Infante, still Mexico's most popular country singer more than a half century after his death, can be heard most mornings at San Miguel's largest traditional food market, the Mercado Ignacio Ramírez. Vendors display varieties of chile, red and green prickly pears, black and green avocados, orange and yellow melons, tropical fruits including mamey, with its pumpkin-hued flesh, and guayaba, whose texture resembles a white peach. Nopales (cactus leaves shorn of spines) are stacked alongside Mexican herbs, including epazote, used to flavor black beans, and dark red achiote seeds, an ingredient in pork and chicken marinades.
"I love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food stands," says Donnie Masterton, 41, chef and co-owner of the Restaurant, arguably San Miguel's top culinary establishment. He is shopping at the market for that evening's eclectic menu: a chilled cauliflower soup with lemon grass and shrimp; duck with mole negro (a complex sauce based on chiles and herbs) and handmade tortillas; churros (a pencil-length fried-dough pastry) with dark Mexican chocolate pot-de-crème (a creamy custard). More than half the diners will be residents—Mexican, American and Canadian; the rest will be foreign or Mexican visitors. "It definitely won't be the same food they will get back in New York or Los Angeles," Masterton promises.

A Los Angeles native, Masterton settled in San Miguel six years ago, drawn by its beauty and the opportunity to own his own restaurant. The Restaurant occupies an inner courtyard under a retractable glass roof. "I wanted a seasonal menu with as many locally grown ingredients as possible," says Masterton. To meet his own standards, he purchased a quarter acre inside an organic farm outside San Miguel, where farmers harvest produce grown from seed: Swiss chard, bok choy, mache and arugula. His biggest complaint is the lack of fresh fish. "The quality is inconsistent," says Masterton. "I'm exploring the idea of phoning a fishing boat off the Pacific coast to order the fresh catch of the day."

Cheryl Finnegan came to San Miguel in 2000 from San Francisco, where she had spent 14 years in 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of Levi Strauss, the jeans and casual wear manufacturer. "One day I woke up and asked—Where is my passion? I had no passion," she recalls. "So I just dropped everything—my marriage, job, home, box seats at the opera—and moved down here."

A chance occurrence launched her new career. A decade ago, she was vacationing in the Mexican village of Sayulita, some 35 minutes north of Puerto Vallarta on the Pacific coast, during the annual December 12 celebration of the Virgin of Guadalupe. (The festival commemorates the day in 1531 when the Virgin Mary is said to have appeared on the outskirts of Mexico City.) As Finnegan strolled the town's central square, a fragment of fireworks hit her in the throat. A local doctor told her she would be permanently scarred. "The wound was shaped in the silhouette of [Our Lady of] Guadalupe, and when I walked around Sayulita, the villagers said it was a sign that I was her chosen one," says Finnegan. "Two weeks later, the wound disappeared without a scar—the doctor couldn't believe it!"

What remained was an obsession with the Virgin of Guadalupe. Finnegan began designing key chains, cameos, rings and belt buckles with the Virgin Mother's image, coated in resin and decorated with crystals. In 2004, paparazzi in the United States photographed pop singer Britney Spears wearing one of Finnegan's belts. "It put me on the map," says Finnegan. Other singers—Tim McGraw and Shakira—have sported Finnegan buckles.
Today she employs ten women to help run her jewelry and clothing accessories firm, housed in a restored 18th-century residence near the town center. Her designs, bearing tags with New Age slogans—"Everybody needs a miracle once in a while"—are sold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Asia under the name Virgins, Saints & Angels.

Jorge Almada, 37, is the grandson of Plutarco Elías Calles, a revolutionary general who served as president of Mexico in the 1920s. Almada and his French-American wife, Anne-Marie Midy, 38, met in New York City. After traveling across Mexico in search of artisan-made furnishings, the couple settled in San Miguel in 200o and began designing furniture to ex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under the Casamidy brand. "There is great artistry throughout Mexico," says Almada. "But we found San Miguel artisans to be the most open-minded and receptive to designer suggestions."

Refugio Rico García, 64, an ironsmith, is among the artisans employed by the couple. He lives and works in the same house in which he was born. The residence, a warren of rooms and tiny patios verdant with potted plants, scales a steep hillside. Photographs of his grandparents, faded to sepia, greet visitors in the foyer. "My grandfather was a potter—[he produced] pots and also sewage pipes, which used to be made of clay," says García. "He was the one who got me interested in becoming an artisan." (García's sons reject the life of an artisan as too lonely and demanding. The elder boy is a migrant worker in Arizona; the younger is a student.)

García labors up to 14 hours a day. The walls and ceiling of his workshop are blackened from the charcoal fires that fuel his forge. Near the furnace stands a heavy wooden table fitted with an iron plate; here he hammers half-molten metal into various shapes. García produces headboards for beds, chandeliers, and chairs and tables fitted with glass tops for Almada and Midy.

The Hotel Oasis, a restored 18th-century house with four guest rooms, features Casamidy tables and chairs in an interior designed by Hong Kong-born Leslie Tung, a San Miguel decorator, and hotel owner Nancy Hooper. A native New Yorker and former Texas resident, Hooper acquired the property in 2006.

Widowed in the 1990s, Hooper decided to spend a summer in San Miguel with her teenage daughter, Tessa. "I wanted her to feel that life goes on and to give her a sense of new adventure," she says. In 2000, Hooper moved to San Miguel from Texas. She was intrigued by an abandoned house and a spacious room she could see through a window as she walked by. "It just wouldn't leave me alone—I knew I wanted to turn it into a hotel," says Hooper, who had no experience as an innkeeper. "From the beginning, I envisioned an oasis—a place where visitors to San Miguel could get away from the bustling outside."

By the early 1980s, Dickinson had begun to distance himself from the growing number of Americans. "Stirling must have shuddered the day he saw the first tourist bus arrive in San Miguel and disgorge tourists wearing shorts," wrote biographer Virtue. "These were exactly the type of people he railed against in his own travels abroad." In 1983, Dickinson resigned as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o Allende, where, during his 32-year tenure, some 40,000 students, mainly Americans, had matriculated. Increasingly involved with the Mexican community, he oversaw a rural library program that donated volumes from San Miguel residents to village schools. He also began to support financially the Patronato Pro Niños—the Pro-Children Foundation—an organization providing free medical service and shoes for impoverished rural youngsters.

On the night of October 27, 1998, the 87-year-old Dickinson was killed in a freak accident. As he prepared to drive away from a Patronato Pro Niños meeting held at a hillside house, he accidentally stepped on the gas pedal instead of the brake. His vehicle plunged down a steep embankment; Dickinson died instantly. More than 400 mourners, including foreigners and Mexicans from the countryside, attended his funeral. He was buried in the foreigners' section of Our Lady of Guadalupe Cemetery, just west of San Miguel's center. Today, a bronze bust of Dickinson stands on a street bearing his name.
The Guadalupe Cemetery attracts huge throngs on November 2, the Day of the Dead, when families of the deceased carry food and other gifts to their relatives' graves. "One brings what the dead liked best in life—liquor, cigarettes, especially a favorite food," says Dehmian Barrales, a local anthropologist. "It's a bit like a birthday party, and the family is saying to the dead: 'Here are your presents; we are here to keep you company.' The idea is to leave the food long enough for its essence to be consumed by the dead; its material form can be eaten by the living."
On a sunny November morning at the Guadalupe Cemetery, crowds shuffled through the white-walled entrance. Graves were festooned with orange cempasúchil blossoms, cut only on the Day of the Dead. Photographs of loved ones were propped against headstones. At one grave, a priest hired by relatives led prayers and psalms. At another, a mariachi band belted out the deceased's favorite Pedro Infante ballads, while relatives feasted on barbecued pork tacos and glasses of tequila that the dead had "left over."
The foreigners' section of the cemetery was empty of visitors, except for a small contingent of Mexicans and elderly Americans who clustered around a memorial fountain dedicated to Dickinson. The fountain, near his burial site, commands a view of the other graves. "He is watching over them," said Jorge Antonio Ramírez, 80, a retired Bellas Artes employee and former Dickinson baseball player, who had brought a cempasúchil bouquet to commemorate his friend. "Just like he always did in life."

Jonathan Kandell lives in New York City. Photographer Ann Summa is based in San Miguel de Allende and Los Angeles.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Saturday, March 23, 2013 - 12:57 pm:   

http://www.zhengshe.net/new_items/Dao%20Cheng.htm

两位正社旅行發燒友—冒懷慶和林鼎彜稻城遊記四日
林鼎彜

今年四月下旬至五月初期間,两位正社旅行發燒友冒懷慶和林鼎彜,頓感旅游發燒温度不够,决定選擇甚至連中國旅游狂熱愛好者都認為是評判旅游發燒度數高低指標之一的——稻城亞丁——作為他們升温的目的地。有人說到此地旅遊的人是

因為在中國的旅遊景點中再找不到可去的地方才選擇亞丁稻城。只有瘋子才會這樣虐待自已。可能都是,但還請聽聽去過的人他們自已怎樣說吧!

稻城亚丁概况《節錄自人民网——稻城亞丁旋游全攻略》

稻城亚丁这个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横断山脉中南部高山深谷的不知名的地方,在短短的两三年间,便成为众多旅游发烧友心目中的圣地净土,其吸引力的指数不断攀升。异常艰辛的旅途也未能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到稻城亚丁去探奇揽胜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个评判旅游者发烧度数高低的重要指标。

稻城县位于四川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中南部的高山深谷中,距成都791公里。稻城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与乡城县、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南北长174公里,东西宽63公里,面积7324平方公里。稻城全县人口近三万,其中藏族占96%以上,此外还有汉、纳西、回、彝、羌等民族。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曾在境内试种水稻,预祝其成功故取名稻成,后置“稻成县”,1939年,当时的西康省成立时,改名“稻城县”。《節錄自人民网—稻城亞丁旋游全攻略》


进入稻城交通提示。《節錄自人民网—稻城亞丁旋游全攻略》

成都至雅安为高速公路,雅安至理塘县为318国道的柏油路,理塘至稻城至日瓦至亚丁为碎石路,2001年9月25日稻城至日瓦至亚丁公路改造完成,旅游车可直抵亚丁,此路线全程899公里。从亚丁村至冲古寺再到洛绒牛场需徒步或骑马,因山道崎岖,骑马时需注意安全。

  成都—413km—新都桥—378km—稻城—75km—日瓦—33km—亚丁—5km—冲古寺—10km—洛绒牛场《節錄自人民网—稻城亞丁旋游全攻

略》

进稻城县主要有两种行程:一是从云南中甸经四川乡城县再到稻城县,二是从成都往西经康定、理塘(川藏南线)再折往南到稻城县。中甸与成都之所以是出发点是因为这两地有靠近稻城的最近机场,从而方便计算行程。《節錄自人民网—稻城亞丁旋游全攻略》

我們這次的行程簡記大概如下:

4/28 早上八時在香港機場會見由温哥華來港轉機去南韓的正社氣袋—鄭榮坤。

十時左右,离港飛往四川成都雙流機場,在機場出口處與冒懷慶會合,晚上與冒懷慶姊夫及家人吃重慶火鍋。

4/29 成都—康定﹙舊稱打箭爐﹚ (成雅公路,一等。雅安—康定,中等。全程約七小時,包括停車雅安品嚐雅鱼,蒙山名茶。拍攝紅軍長征革命勝地瀘定的大渡橋橫鉄索寒景色。二郎山隧道前高唱二呀那二郎山。大家興奮得有點“老來紅”)。五時左右到達姑咱康定師專。我們西進第一站。

4/30 康定—稻城杜鵑谷聖女温泉招待所。路况:中等。

在康定購買預防高山症藥品紅景天,肌苷口服液,由于五月一日勞動節,全中國放長假,旅遊旺季,药品需求緊張,以上藥物極不容易找,更難找到正貨,因此耽擱了起程時間。在依思和噶瑪﹙藏族朋友及同遊者﹚為我們購買藥品其間。在情歌大飯店前巧遇康定電視臺記者,大概老冒和我的外貌不像康巴漢子。引起行人注意,記者堅持要訪問我倆。康定電視臺訪問我等時冒公子康定街頭高歌世間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的愛喲。幾乎引起非法群眾集會

離開康定後,大部分時間在3400m—4800m( 即11000ft—16000ft)的高山行駛。經過拆多山口時 4279m即14039ft 山上還在下雪。在高爾寺山口 4412m 即14475ft冒懷慶開始有高原反應。新都橋用午膳﹙新都橋位于南北走向的317與東西走向的318兩條國道交界,是勞改營,穿囚衣犯人到處可見,由于小橋流水遍佈附近,秋深時草原色紅似火,故又被稱之為攝影家天堂﹚吃過新都橋雅江飯店的“美人髮野菌”後,林鼎肚裏開始“閙革命”。今日路程很長,全程約十五小時。經過的高山也特多,除了以上提及的,還有剪子彎山口4659m 即15286ft。卡子拉山口 4718 即15480ft。便到達世界高城理塘,雖然這是一座很具規模古城,六世達賴在他著名情詩中也提過 “天空潔白仙鹤,请把雙翅借我,不到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但很少旅客有胆在此住宿。太高了。誰都害怕睡至半夜停止了呼吸的事故。離開這座讓六世留情的古城後,我們的坐車便向川南進發。再經扎嘎神山 4453m 和幾座無名但高達4800m的山峰後,便到達稻城。可惜來到這座令旅行攝影發燒友聽了便肅然起敬的縣城時,已是近晚上十時了。除了看到路傍两排還未長出新葉的白楊樹和幾家燈火外。整座縣城都好似在茫茫黑夜中尋它好夢去了。過了稻城,再南行四十分鐘,便到達杜鵑谷聖女温泉招待所。我們川西旅遊第二站。雖然我們每一房間都有私人温泉浴室,但經過十多小時顛簸旅程,和深夜刺骨寒風,我猜誰都像我一樣,放下行裏後,連衣服也不換便鑽進棉被睡覺了。

5/01 稻城杜鵑谷聖女泉—日瓦﹙亞丁自然保區入口﹚—亞丁村—沖古寺—洛絨牛場。(全程約九小時。路况:極顛簸。頭撞車頂是常常發生的事。不是越野四輪駕駛車輛大概不可能行駛在此等路面。全程約在4300m 即14000ft 左右的山間行駛。到了日瓦村,也即是最主要景點入口處,林鼎和懷慶是這次進景區年齡最高的两位,林鼎獲得免費入場,懷慶還差三歲才具備免收入場券的資格。進入保護區後,要乘坐保護區內巴士,這是一個半小時下身極難受的路程,風景絕美,可惜道路崎嶇而且用泥石鋪成。塵土飛揚,尤以在两車迎面相遇時,一切美景都會消失或蒙塵。到達巴士終站亞丁村後,便要步行或騎馬才能到達冲古寺和絡絨牛場——觀賞三座神山最佳地點。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步行是極其艱苦的,所以我們放棄步行方式進入牛場。由亞丁村騎馬到沖古寺約個半小時,在沖古寺用午餐後,再騎馬二個半小時,才到達絡絨牛場。這四小時馬上感受是永世難忘的。我承認:第一怕得要死,第二從腰到脚僵得要死,第三樣子難看得要死。第四被騎的馬累得要死。冒懷慶自以為馬術超群,想把林鼎難看的馬上“雄姿”拍下來,刊登在正社網站,差一點弄得人仰馬翻,若不是三名馬伕及時搶救,刊登在網站上難看的照片恐怕是冒公子了。

大約下午五時左右,我們終于到達洛絨牛場——三怙主雪山的中心地區。這個在

佛教24座聖山中排名第十一位,屬眾生供事朝神積德聖地。美國探險家約瑟夫·

洛克 Joseph Rock 也在1928年的《國家地理》雜誌推崇它是“在整個世界上還有什麽地方能有這樣的景色,等待着攝影者和探險者的”。稻城亞丁!多少旅行攝影發燒友夢想的仙境,我三年來的心願。終於能置身其中了,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曾经到過絡絨牛場了。這句極平凡的話,和元稹的“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却巫山不是雲”是同等份量的,它代表着太多的含義了。站在三座聖山中心的絡絨牛場,對着像李白所說“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的群山中。我明白羅曼羅蘭在彌盖朗琪羅傳為什麽這樣寫:“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底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人們在那裏呼吸時,比別處更自由更有力。純潔的大氣可以洗滌心靈底穢濁;而當云翳破散的時候,他威臨着人類了” 。記得幾年前讀到Anatoli Boukreev’s 《Above the Clouds》中以下一段時。

“Mountains are not stadiums where I satisfy my ambitions to achieve. They are cathedrals, grand and pure, the house of my religion. I approach them as any human goes to worship. On their altars I strive to perfect myself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In their presence I attempt to understand my life, to exorcise vanity, greed, and fear. From the vantage of their lofty summits, I view my past, dream of the future, and with unusual acuteness I experience the present moment. That struggle renews my strength and clears my vision. In the mountains I celebrate creation, for on each journey I am reborn.”

我曾對自己說,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到高山去。起碼去一次,體驗一下高峰帶來的感受。現在實現了,在到處被人““尊””稱為老先生之年,實現了上高山去一次的心願。

我們感到興奮,體力上也感到非常疲勞。老冒、依思、噶瑪和我,還是靜靜地慶祝着幾經辛苦而來的體驗。在這高原缺氧的群山中,我們不能喝酒慶祝也無杯可舉,更不能有太大的跳躍動作和歡呼。傳說在聖山前不得呼叫,怕觸怒山神。但從大家會心的微笑中,我們明白各人心中是共同快樂着同樣的勝利。

老冒被高原反應搞到只好回帳篷坑上睡着吸氧。營地大夫來檢查他,要他好好休息。這是我見過老冒最聽話的一次。我雖沒有高山反應,但幾天來由于食了不潔食物而肚痛,也搞到混身無力。高原傍晚的寒風,把所有人都驅趕回帳篷內去,只剩下我與空谷中的馬鈴聲,憑吊着今日最後一道餘暉在聖山之顛消失。一種由戰勝體力而來的寧靜與平和,支配着我的全部。我完全沉醉在這威嚴穆靜的群山與空谷之中,直到拿着三脚架的手心冷得作痛,我才發覺,我連想也沒有想過把眼前勝景拍攝下來,留為紀念。我並沒有後悔,就算拍了,最多也只能將它輪廓的美留在定格裏,但它的神髓和它那種威臨人間的穆靜與莊嚴,任何鏡頭大概都無濟于事。只有長時間浸淫在其中,讓它熏陶自己的身心,也許略能領悟其中一二。

暫不多寫了,免得悶到大家發慌。日後有時間時,再寫些這次旅程的趣聞和有關老冒的小故事。



以下是與行程有關参攷資料,若有興趣請繼續讀下去


雅安三绝

“雅雨”、“雅鱼”、“雅女”并称“雅安三雅”。
  久仰其名不算真,真正见识了,你就会承认:沐雅雨,产雅鱼,养雅女,周公山的三雅最地道。
  雅安的雨当然是“雅雨”,不过似乎只有这里的雨,才堪称“雅”。如云似雾,恍若轻纱,似有若无,温润的空气搀和着大量的负氧离子,在这样的雨中漫步,赏雨,或者细心谛听雨脚落在周公山麓,落在花枝,落在周公河水里的绵密场,再怎么样焦躁的心绪也变得柔和起来。
  周公河,其水清澈见底,环周公山缠缠绵绵几百里。河里石缝、岩壁之下,藏匿着一个传奇——这就是“三雅”之一,雅鱼。
  相传,雅鱼头骨内暗藏一柄“宝剑”,为战国时苏秦所持,苏秦离间诸国后,车裂身亡,其佩剑滑落江中为雅鱼所藏,以至于成为日后鉴赏雅鱼的“防伪标识”:有剑则真,无剑则假。雅鱼藏匿水中,以鲜活之物为食,其肉细嫩鲜美无比。用雅安荥经所产的沙锅,盛周公河中之水烹制的“沙锅雅鱼”,其味让人没齿难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雅女,大概是因为雅雨的滋润,雅鱼的营养,所以雅安的女子,一个个或如出浴的荷花,或如带露的玫瑰,不仅秀丽清纯,而且温雅良善。雅安因雅鱼而丰美,因雅雨而多姿,因雅女而妩媚。三雅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不断地涌向雅安。、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在民间流传甚广。深谙音乐和茶道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弹渌水、品蒙顶茶作为人

生一大快事,留下了“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评析。



毛澤東詩詞 七律 长征  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

,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

南、两广之间。

逶迤(wei1 yi2):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康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古城三山环抱,二水夹流,折多河贯穿城中,富有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河两岸。悠悠民歌声,翩翩民族舞,极富高原民族风情特色。康定,旧称打箭炉,位于川西贡嘎山北端跑马山麓。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








Dao Cheng ﹙稻城遊日記﹚#3

4/30/2004 今日行程:康定—稻城杜鵑谷聖女温泉招待所。路况:中等。
早七時左右,離開姑咱鎮康定師范專科學院,踏上稻城亞丁的旅程。半小時後,到達古城打箭爐﹙相傳三國時代諸葛亮在此安爐打箭,故名﹚,即現在的康定。康定雖然不算很俱規模,但前往稻城途中,它是最大而商品最齊全的城市了。在康定我們停下來購買預防高山症藥品紅景天,肌苷口服液。由于明天是五月一日勞動節,全中國放長假,旅遊旺季,药品需求緊張。以上藥物極不還易找,更難找到正貨。還有康定最大的主街沿河東路,中間有折多河分隔,每次過街都要繞道,因此耽擱了很多時間。在依思﹙藏人,師專藏文學生,希望成為藏文,中文,英文翻譯﹚和噶瑪﹙藏族朋友及高僧﹚為我們購買藥品其間。在情歌大飯店前,老冒﹙中學同班同學﹚和我巧遇康定電視臺記者,大概我倆的美式裝備和天生“噐宇軒昂”,外貌比康巴漢子更“雄偉”吧。不管脚落何處,都引起本地人圍觀。大概因為“冒迷”“林迷”的騷動,吸引記者以為發生了甚麽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特來採訪,雖然多次婉拒他們要求。記者還是堅持要我倆發表從海外華僑角度來看康定的觀感。最後,並一起在康定街頭高歌康定情歌一曲。老冒從中學到現在,每星期日都到教堂唱聖詩,歌喉不減當年。當唱到“世間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的愛喲。”那種温柔充滿磁性的豆沙喉,引起丹巴姑娘如雷的掌聲與歡呼。可惜詩一樣的少女情懷,很快就在“那堪白髮對红妝”的現实之前驚醒了。

離開康定後,大部分時間在3400m—4500m( 即11000ft—15000ft)的高山行駛。經過折多山口時 4279m即14039ft 山上還在下雪。在高爾寺山口 4412m 即14475ft。老冒開始有高原反應。

康定到新都橋不遠,路况中等。
新都橋位于南北走向的317與東西走向的318兩條國道交界,是勞改營,穿囚衣犯人到處可見。由于小橋流水遍佈附近,秋深時草原色紅似火,故又被稱之為攝影家天堂。不過事實並不如此,真正使新都橋贏得此美名的是它到塔公和八美一段路,而且還要步行才能領畧得到。在新都橋和雅江間之《雅江飯店》午膳。飯店雖有雅名,但絕無雅安四雅的雅魚、雅雨、雅茶、雅女。本來沒有四雅不成問題,最好怕的它有“雅髮”。老板娘可能見我等是外來貴賓,特別殷勤慷慨,不計成本地加料。這碟有如香港新年名菜《發財好市》一樣的“雅髮野菌”。吃後引起了林鼎內臟動盪不安,肚裏開始“閙革命”。

今日路程約十五小時。經過的高山也特多,除了以上提及的,還有剪子彎山口4659m 即15286ft。卡子拉山口 4718 即15480ft。從卡子拉山下望,便看到因像青銅鏡一樣平坦的草壩而得名的世界高城理塘。雖然它是离開四川進入西藏的最邊遠而又較具規模的古城。有著名的八•一國際賽馬節,人口也近50000,如果不是六世達賴倉英嘉措在他著名情詩中也提過 “天空潔白仙鹤,请把雙翅借我,不到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使理塘在遊人心中常存浪漫的遐想。理塘在我两次短促停留的期間,给我的印象是一座荒涼,滾滾沙塵、空氣乾燥、風烈如刀、紫外綫極强的世界高城。這座有如王之煥《涼州詞》中寫的“一片孤城萬仞山”的孤城。聞說很少旅客胆敢在此渡宿。太高了,誰都害怕睡至半夜停止了呼吸。倘若真的如此,理塘真是使人“breathtaking”呀。離開這座讓六世留情的古城後,我們的坐車便向川南進發。再經扎嘎神山 4453m和幾座無名但高達4800m左右的山峰後,便到達稻城。可惜來到這座令旅行攝影發燒友聽了便肅然起敬的縣城時,已是近晚上十時了。除了看到路傍两排還未長出新葉的白楊樹和幾家燈火外。整座縣城都好似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過了稻城,再南行四十分鐘,便到達杜鵑谷聖女温泉招待所。我們川西旅遊第二站。杜鵑谷聖女温泉招待所,從外觀看來,貌似歐美民居的木構建築,但在室內看去,外牆却像百葉簾一樣。進入了一所有私家温泉和用温泉熱水洗臉沖厠的卧室,感覺與室外毫無分別。不!室外比室內更光亮。難怪收費人民币300元,原來24小時供應刺骨寒風和高山新鲜空氣的。問題雖很多,但聽不到別人埋怨,只好快些拿出睡袋。反正投訴也無濟於事。猶以經過十多小時顛簸旅程,最好是懷着泰然自若心情。連衣服也不換便鑽進棉被蓋睡袋裹睡覺去了。任何問題,等待天明。

5/01/2004 今日行程是:稻城杜鵑谷聖女泉—日瓦﹙亞丁自然保區入口﹚—
亞丁村—沖古寺洛絨牛場。(全程約九小時﹚。路况:有點像在洗衣板駕駛一樣。
極顛簸。頭撞車頂是常常發生的事。不是越野四輪駕駛車輛大概不可能行駛在此等路面。全程約在4300m 即14000ft左右的山間行駛。到了日瓦村,也即是最主要
景點入口處。到了這裏,大家要下車停泊在指定地區。再乘區內專車前往亞丁。林鼎、老冒是近來進入景區年齡最高的两位。管理人員開始沒有注意,按成年人収費。後來副鄉長担心我這倆老頭能否支持區內艱苦條件,跑來關懷一番。才發現我們年齡比他想像中更高時。才和我到售票處爭回票價。林鼎獲得老人免費入場優待,氣得老冒更缺氧。幾經爭論,只好悔恨遲出生了三年。進入保護區後,要乘坐保護區內巴士,這是一個半小時下身極難受的路程,風景絕美,可惜道路崎嶇而且用泥石鋪成。塵土飛揚,尤以在两車迎面相遇時,一切美景都會消失或蒙塵。到達巴士終站亞丁村後,便要步行或騎馬才能到達冲古寺和絡絨牛場——觀賞三座神山最佳地點。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步行是極其艱苦的,所以我們放棄步行方式進入牛場。由亞丁村口騎馬到沖古寺約個半小時,在沖古寺用午餐後,再騎馬二個半小時,才到達絡絨牛場。這四小時馬上感受是永世難忘的。我承認:第一怕得要死,第二從腰到脚僵得要死,第三樣子難看得要死。第四被騎的馬累得要死。老冒自以為馬術超群,想把林鼎的馬上“雄姿”拍攝下來,刊登在我社網站。誰知轉身過多,差一點弄得人仰馬翻,若不是三名馬伕及時搶救,刊登在網站上好看的照片恐怕是老冒了。

大約下午五時左右,我們終于到達洛絨牛場——三怙主雪山的中心地區。這個在佛教24座聖山中排名第十一位,屬眾生供事朝神積德的聖地。美國探險家約瑟夫• 洛克 Joseph Rock 也在1928年的《國家地理》雜誌推崇它是“在整個世界上還有什麽地方能有這樣的景色,等待着攝影者和探險者的”稻城亞丁!多少旅行攝影發燒友夢想的仙境,三年來我的心願。終於能置身其中了,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曾经到過絡絨牛場了。這句雖極之平凡的話,但比之元稹的“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却巫山不是雲”絕不遜色。它代表着的不僅是眼前神山的穆靜莊嚴之美,美中之最,更多的是從挑戰自已心力和體力而來的體驗。站在三座聖山中心的絡絨牛場,對着像李白所說“山從人面起”的群山。我明白羅曼羅蘭在彌盖朗琪羅傳為什麽這樣寫:“人們在那裏呼吸時,比別處更自由更有力。純潔的大氣可以洗滌心靈底穢濁。”“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底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而當云翳破散的時候,他威臨着人類了” 。三年前,在讀到以下一段時。

“Mountains are not stadiums where I satisfy my ambitions to achieve. They are cathedrals, grand and pure, the house of my religion. I approach them as any human goes to worship. On their altars I strive to perfect myself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In their presence I attempt to understand my life, to exorcise vanity, greed, and fear. From the vantage of their lofty summits, I view my past, dream of the future, and with unusual acuteness I experience the present moment. That struggle renews my strength and clears my vision. In the mountains I celebrate creation, for on each journey I am reborn.” Anatoli Boukreev’s 《Above the Clouds》。

我曾暗暗對自己許願,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到高山去。起碼去一次,體驗一下高峰帶來的感受。現在終於實現了,在到處被人“尊”稱為老先生之年,實現了上高山去一次的心願了。

我們感到興奮,體力上也感到非常疲勞。在這高原缺氧的群山中,我們不能喝酒慶祝,也無杯可舉,更不能有太大的跳躍動作和歡呼。傳說在聖山前不得呼叫,怕觸怒山神。老冒、依思、噶瑪和我,還是用會心的微笑靜靜地慶祝着幾經辛苦而來的勝利。從大家會心的微笑中,我們明白各人心中是互相祝賀着共同的勝利。

老冒被高原反應搞到只好回帳篷坑上睡着吸氧去了。營地大夫來檢查過他,要他好好休息。這是我見過霸氣十足的浪漢老冒,最聽話的一次。我雖沒有高山反應,但幾天來由于食了不潔食物而肚痛,也搞到混身無力。高原傍晚的寒風,把所有人都驅趕回帳篷內去,只剩下我與空谷中的馬鈴聲,憑吊着今日最後一道餘暉在神山之顛消失。一種由戰勝體力而來的寧靜與平和,支配着我身心的全部。我完全沉醉在這莊嚴穆靜的群山與空谷之中。直到拿着三脚架的手心冷得作痛,才發覺連想也沒有想過把眼前勝景拍攝下來,留為紀念。開始時確是有點惘然與失落。但拍了又將如何,最多也只能將它輪廓的美留在定格裏。它的神髓和它那種威臨人間的穆靜與莊嚴,在內心裏形成的那種宗教色彩的神聖,任何鏡頭大概都無濟于事的。聖湖,神山之美,不單是眼見到的實體,它最美的部份是在我們身處其中得來的體驗。實體之美總會隨着時光從記憶中淡忘的,只有這種混合着當時的情與景之體驗,才會長時間停留心中,化作日後生活中的一股力量。

dc.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 10:41 am: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富貧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宴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它两輪日月,來往如梭。



元好問【小石調】驟雨打新荷



今年六月中旬到三亞做了幾天游客。本來很想在記憶猶新的時候,立即把感想寫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可惜從三亞回港後,未能在短時間返美,返美後又因其他雜務,一拖再拖,而未能及時完成。三個多月了,很多細節現在已有點含糊,作詳盡的報導大概已再不可能,只好遺貎取神地將記憶中的感受向各位介紹。為明年香港重聚後海南島之旅略敲邊鼓。



三亞,我覺得應稱呼它為三冠。它有三個特點,其它地方無法與其相比的:第一,旺盛生機。第二,海濶天高。第三,悠閒素淡。



我喜歡三亞。喜歡三亞的空氣、三亞的雨、三亞的海風。三亞的沙滩,那裏的陽光、熱帶水果、熱帶花卉。我喜歡它到處都充滿著生之意,活的力和它青山滿眼,浮雲千里,茫茫大海中虛無縹渺的海島和浪花。比視野更為遼闊的碧海與藍天。未經人工濃裝艷飾過的素淡。它雖然沒有黄山那種臥石披雲的勁松,險峻的奇峰。沒有高原西藏的地迥天高、無窮宇宙的氣勢,也缺少了蘇杭煙雨垂楊繫畫舟那種江南的綺麗。但想要找到那種迎風獨立,憑軒檻以遥望兮的感受,來亞龍灣吧!這裏有比視野更為遼闊的碧海與藍天,無盡的天涯與海角。若想参透禪宗說的“無心於事,無事於心”,“空諸所有”,不是“實諸所無”的悠閒自在,或者程顥的 “萬物靜觀皆自得”。請來三亞一次。鬆開領帶,脫去束脚的皮鞋,跑到這無人的海邊去,讓多少年來没有接觸過大地的赤足,在海滩柔軟的細沙上漫歩,讓溫潤海風梳洗一下髪膚,在那像伴奏著步伐的海浪聲中,讓思想自由地飛翔。這真是人間最悠閒的一刻呀!。也許我們能明白為什麼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的道理。



很多人把海南島比作夏威夷,我猜三亞大概不會以此為榮。因為三亞比夏威夷保留多了一點自己,這裏還有它的原住民、村莊、農田、果園、和世代留存下來的古蹟與傳說。而夏威夷的自已早就被發達的旅遊業所淹沒了。坐在三亞早上公路旁的茶寮,喝著剛從樹上摘下來新鮮的椰子汁,吃一两口樹上熟的還發出新鮮香味的龍牙蕉。看住光著屁股、流著鼻涕的孩童,在沒有汔車行走的公路上遊戲追逐。拿著担挑從趕市回來的菜農。興來時,舆過路的村民閒聊一下本地的古往今來。享受著賦予萬物生機的温潤涼風。這是現在的夏威夷所沒有的。夏威夷的名氣雖大,卻欠缺這份悠閒與自在。



相信一定有人會問,絲路與三亞如何比較。我自已還未到過絲路,但從準備這個旅程的材料時,兩者確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準備絲路材料時可像看一個長篇歴史電視劇,就以梁熾焜剛送給我的雍正王朝為例吧! 開始看了第一集以後,大概誰都想繼續看下去,直至要休息為止。而三亞就像在這四十多集中間的間場,手裏拿著一杯清茶,回顧一下剛播完的片集的劇惰,或者猜猜下一集劇情将如何發展。或者與家人談論一下導演水平。脚色性格描寫等。兩者雖有不同,卻是相輔相成的。

m.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Saturday, July 31, 2010 - 06:24 pm:   

ExOfficio Men's Nio Amphi Skim'r

http://www.amazon.com/ExOfficio-Amphi-Skimr-Cigar-Large/dp/B001M0MK3M/ref=sr_1_7?ie=UTF8&s=apparel&qid=1251877567&sr=1-7

eo.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July 29, 2010 - 11:36 am:   

Eight Views of Omi
The Eight Views

* The autumn moon at Ishiyama (石山の秋月) - Ishiyama Temple
* The evening glow at Seta (勢多(瀬田)の夕照) - The Chinese Bridge at Seta
* The distant view of Awazu (粟津の晴嵐) - Awazuhara
* The returning sailing ship at Yabase (矢橋の帰帆) - Yabase
* The evening gong at Mii (三井晩鐘) - Mii-dera
* The evening rain at Karasaki (唐崎の夜雨) - Karasaki Shrine
* The wild geese returning home at Katata (堅田の落雁) - Ukimido
* The spring snow at Hira (比良の暮雪) - Hira Mountains

日本“近江八景”
2009-12-28 17:51
像中国一样,日本各地也有各种各样的“八景”。而滋贺县的“近江八景”则是日本各地的“八景”的肇始。

  “近江八景”是以中国洞庭湖的潇湘八景为模型选定的。

  关于选定者,有的说是明应9年(1500年)逗留近江的公家近卫政家,有的说是庆长年间(1596~1614)的关白近卫信尹;还有的说是室畸后期访问近江的僧人,因为憧憬中国的“潇湘八景”,依葫芦画瓢,选出了当地的八景。最后一种说法被认为可能性最大。

  17世纪后期以降日本出现了许多“近江八景”的绘画。有“浮世绘第一人”之称的安藤广重的《近江八景》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组。该作于天保5年(1834 年)由荣久堂、保荣堂共同出版横大判锦绘版,赢得广泛的人气。安政4年(1857年),又由鱼荣(鱼屋荣吉)出版竖大判锦绘版,总共印行了20多次,进入了庶民阶层并为他们所喜欢。

8views.jpg8views.jpg
石山秋月 安藤广重 作
濑田夕照 安藤广重 作

8views.jpg8views.jpg
栗津晴岚 安藤广重 作
矢桥归帆 安藤广重 作

8views.jpg8views.jpg
三井晚钟 安藤广重 作
唐崎夜雨 安藤广重 作

8views.jpg8views.jpg
坚田落雁 安藤广重 作
比良暮雪 安藤广重 作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December 01, 2009 - 09:17 am:   

他们让世界知道新疆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新疆从默默无闻忽
然变得令世人瞩目。一个个沙漠古国被发现,早已湮没无闻的丝绸之路重新受到关注。这一阶段新疆的探险发现大都与普尔热瓦尔斯基和后来者斯文.赫定、斯坦因有关。这三个人的接力探险,长达六七十年。他们的共同点是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对新疆充满好奇,更巧合的他们都是终身未婚,这也许是真正的探险家要付出的代价。尽管对他们有着各种历史评价,但他们的探险把新疆从幽暗的背景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今天,一般已经不大知道普尔热瓦尔斯基其人了。也许在生物学界他更知名,世上惟一一种野马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除野马,新疆特有的野生动物野骆驼、新疆虎,也都因他始为人们所知。不仅如此,他与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热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

============================

  普尔热瓦尔斯基 Nikolai Mikhaylovich Przhevalsky(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 1839-1888)。从1870年开始他一生中4次到中国西部的探险,初衷是为了抵达西藏的拉萨,然而始终未能实现这个愿望。但是,他却在新疆走完了前无古人的路程。他的兴趣主要在记录动植物和地理考察。除“罗布泊位置之争”,目前新疆的“三道山夹两个盆地”(阿尔泰山、天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结构,最初就是由他标注在中亚地图上的。

  探险生涯之中,普尔热瓦尔斯基很少关心当地的人文情况,这就是他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主要区别。

xj.jpgxj.jpgxj.jpg



  野骆驼并非由普尔热瓦尔斯基发现。中国西部自古就是野骆驼的栖息地,但初次陈列在博物馆里的野骆驼标本,则是他搜集到的。1876—1877年冬天,他离开罗布荒原前往阿尔金山,目标主要就是观察野骆驼,期望获得至少一具完好的标本。在给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报告中,他说:“很久以来一直使所有博物学家甚感兴趣的野骆驼和野马问题,即将得到解决。”的确,他是第一个捕获了活着的野马的人,他雇了一队当地最剽悍的骑手埋伏在红柳灌丛,一旦发现野马群中出现初生未久的马驹,就用接力方式骑马狂追,直到将刚刚能趔趔趄趄奔跑的马驹累垮。与野马相比,在野骆驼方面他的运气不好。40天里,他们在阿尔金山奔波了500俄里,仅见到一峰野骆驼,但没等他回过神来,它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下。只这一瞥他便明白了,在西部荒原没有活捉野骆驼的可能。返回罗布泊岸边,他悬赏100卢布,征集一公一母两峰完好的野骆驼皮。这是市价的4倍。1877年3月10日,两个罗布猎人从阿尔金山的阿奇克谷地猎取了两峰野骆驼,其中那峰母骆驼正怀着孕,如果不是被打死了,将在一两天后分娩。这样普尔热瓦尔斯基幸运地得到了3个标本,其中包括那峰未产的幼驼。一般都知道,是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1877年的考察,挑起了关于罗布泊位置的论争,而普尔热瓦尔斯基与斯文.赫定是正、反双方的代表。关于野骆驼是不是新的物种的论争也是因他而起。获得标本之后,他坚持认为,就像野马与马一样,野骆驼与骆驼从来不是同种动物。除了普尔热瓦尔斯基,其他的探险家—斯文.赫定、亨廷顿等—都认为,所谓的野骆驼,实际就是逃逸到野外的家畜骆驼。因此野骆驼极为惧怕(或说厌恶)人类。但这次斯文.赫定们错了。2000年的一大新闻就是,联合国的一个组织对一具野骆驼遗骸作的 DNA检测证明,它与家畜骆驼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动物。而这具遗骸与普尔热瓦尔斯基的3个标本,都得自同一区域。

  1879年第3次中亚考察,普尔热瓦尔斯基穿越了哈密与敦煌之间的戈壁。
  1888年8月5日普尔热瓦尔斯基于故乡首途,开始他第5次中亚探险。

  10月16日在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府比什凯克时,他意外感染了伤寒。当时,伤寒是中亚的“地方病”,他本以为自己早已经有了免疫能力,但一杯没烧开的水,竟击倒了这个渐呈老态的探险家。11月1日,在伊塞克湖畔以东的小城喀拉库勒,普尔热瓦尔斯基因持续高烧一病不起。他口述了遗言:“死后,将我埋藏在伊塞克湖岸边湖水飞溅不到的地方,墓碑只写‘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几个简单的字就成了。但装敛时一定给我换上在探险时经常穿的衣服。”普尔热瓦尔斯基死后,沙皇钦命将喀拉库勒改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克”。从沙俄、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联邦,地名改来改去,但普尔热瓦尔斯克却从未再改变。1957年苏联政府在这里建立了普尔热瓦尔斯基博物馆。他的后继者斯文.赫定等,都曾特意来此为这个长眠在天山之湖湖畔的听涛人扫墓。

  无可否认,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中亚探险受到殖民主义的影响——那是在18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探险途中,普尔热瓦斯基起了不少地名填补地图空白:探险家湖、俄罗斯人湖、莫斯科山、马可波罗山……,这些地名没有一个被后人认可。斯文.赫定则截然不同,他一般只是将原有的名字登录在地图上,比方喀拉墩、丹丹乌里克,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等。斯文.赫定使用的名字一直流传至今。

============================

  斯文.赫定 Sven Hedin(1865 -1952)出生在斯德哥尔摩。自幼迷恋探险书籍,那时正是19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的高潮。他最崇拜的对象,是法国探险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他还为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格兰特的儿女》画过插图。但儒勒.凡尔纳是个纸上谈兵的高手,一生最不愿意出门旅行。第二个崇拜对象则是普尔热瓦尔斯,正是这个俄国人把他最终引向了干旱、荒凉的中亚。

  1894年春天,斯文.赫定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塔里木的政教中心喀什噶尔。4年前他也来过喀什噶尔,但这次他没有匆匆离去。当时喀什噶尔外国人社交界正在筹备救援一个据说在昆仑山中遇难的法国探险队,赫定决定参与其事。另一个原因,是赫定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因雪崩雪盲一再失败,但他并不甘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个人感情上的原因:赫定正处在失恋的痛苦之中,他想尽可能地远离没有接受自己求爱的瑞典姑娘。他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提前进入了自己的位置。

  1895年2月17日,还有两天过30岁生日的斯文.赫定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喀什噶尔,走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域探险史的序幕——斯文.赫定的“生死大漠”——就这样开始了。事实证明,这次需要救援、而又得不到救援的,却正是赫定自己!

  1895年4月10日这一天,曾长久留在了麦盖提地方的拉吉里克村村民的记忆之中。清晨,赫定的驼队离开村长托克塔霍加的大院落。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围观。

  “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一个老人大声预言。

  “负载太重!骆驼迈不动步子啊!”另一个人冲驼夫们叫道。

  长住在村里放高利贷的印度籍商人将一把把铜币抛洒到空中,任孩子们争抢,并高喊:“一路顺风!一——路——顺——风——”上百人追随驼队走了很长一段路……

  如同海市蜃楼般的“沙埋古城”的传说,几百年来就已经在喀什噶尔、拉吉里克、玛拉巴什、叶尔羌……,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绿洲的居民中传播不息,而且一个比一个神奇,一个比一个逼真。要想弄清,就只有亲自到沙漠死界中去看看!赫定正是这样做的。

xj.jpg

  以后的事实证明,精良装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赫定有8峰骆驼、两条狗、3只羊、1只公鸡和10只母鸡,有够一行食用三四个月的粮食,全套皮大衣、冬装,以及足够装备一个警卫班的3支长枪、6支短枪,当然还有从气温表到测高仪等一应科学仪器……。可是,他惟独没有带上足够的饮水!

  在穿越叶尔羌河与和田河之间的广袤沙漠时,不但从未遇到传说中的古城,反而折戟沉沙,几乎葬送了整个探险队!他低估了沙漠的威力,高估了自己的运气。几天之后,他就发现由于一个驼夫的疏忽,所带的水已经用光。在此后的行程中,他们喝过人尿、骆驼尿、羊血,一切带水分的罐头与药品也是甘露,最后,不得不杀鸡止渴,可割掉头,母鸡的血已经成了凝固的“玛瑙”。是和田河可望而不可及的河岸林带,赋予了他超常的毅力。当赫定最终挣扎着来到和田河时,他才发现那实际上是个季节河。初夏的这一段河道干涸无水。这个意外使他几乎崩溃在干河的岸边。1989年,我们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纵深处路经了一道壮阔的干河,河边一具枯骨引起争论:他是谁?为什么会死在这个地方?当时我推断,那是在沙漠中穿行的干渴已极人,他认定在这里能够喝上水,由顽强求生意志支撑,挣扎着来到河边却发现河床滴水全无,就彻底垮在了河岸。——这也是1895年夏天赫定在和田河边体验过的吧。但幸运的是,那是一个月圆之夜,他意外发现干河对岸水波在折射月光。是幻觉?是濒死的痴迷?来到跟前他还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得救,直到像牛羊一样真的“饮”到了水。那是和田河中游的一处水潭,全靠旺盛的泉水才保持在枯水期也不干涸。这就是著名的“天赐的水池”。此后,探险家斯坦因、瑞典科学家安博特都找到过这个水潭,1992年我们在水潭里汲取了泉水,并带到了瑞典。

  赫定以丧失了全部骆驼、牺牲了两个驼夫、放弃了绝大部分辎重的代价,获救于和田河。从此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了一个别名“死亡之海”。赫定则从灭顶之灾中获取了受用终生的教益。他遗失了两架相机和1800张底片。此后的探险途中,他用画铅笔速写代替照相,结果,这个“灾难”却造就了一个极具个人特点的画家。他一生留下了5000多幅画。他因缺水而“败走麦城”,结果此后40年探险生涯他牢牢记取这个教训,他的一大发明就是选择冬天,携带冰块进入沙漠。塔里木的水往往含有盐碱,容易变质,而且不利于健康。然而冰就可以克服上述弊病。在无边沙漠夺路而走,却将他引导到了一处处重要古城遗址:丹丹乌里克、喀拉墩、玛扎塔格戍堡……,直到发现楼兰古城。

  1896年1月,赫定在塔瓦库勒装备了驼队,他马上向东穿越沙海。这一路虽然是行进在塔克拉玛干的腹心地带,但比起上一年在和田河西岸的经历,简直就是春日的郊游。到第5天,前方出现了大面积的死树,有些死树株距均等,无疑是人工种植的。1 月23日黄昏,驼队来到一片废墟。那儿久无生机,死树枝全脆得像玻璃,踩在脚下如履薄冰。但整个遗址气势恢宏,建筑规格不同寻常。这,就是当地人所谓的丹丹乌里克——象牙房子。人们甚至对赫定说,“塔克拉玛干”这个名字,具体指的就是此地。这个远离近代绿洲带的往古飞地,曾是古国于阗的重镇。面对沉静的遗址,赫定的第一联想就是欧洲古老的传说《睡美人》,而自己马上将要破解巫师恶意的魔咒,唤醒沉睡千年的公主。丹丹乌里克是第一个由探险家发现的沙埋古城。后来,斯坦因、特林克勒等在这儿都作过发掘,所获颇丰。它的存在至少证实,千年之前塔里木的沙漠绿洲格局与今天迥然不同。

  丹丹乌里克的发现是个里程碑,从此,重新“发现”新疆的精彩纷呈的“连续剧”就算是拉开了序幕。以后,赫定还探访了通古孜巴斯特的原始村落;初次由南向北纵穿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证实了野骆驼乐园的存在;抵达了罗布荒原,使“罗布泊位置”这个“世纪之争”迈出了一大步。正是通过这些坎坷曲折的探险发现,世人才确认,在风沙肆虐的塔里木,在“生命的禁区”塔克拉玛干,有着高度发达的、神秘难解的古代文明潜藏。今天的黄沙、白碛,古道、荒村,是人类文明“退潮”之后的海滩。发现西部,发现新疆,这个令人振奋、使人沉思、开阔人们眼界心境的辉煌历史过程开始了

============================

  英国考古探险家马克.奥利尔.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1862 -1943),出生在布达佩斯 Budapest。1888年,他前往英属印度的教育部门任职。从他到达印度起,喜马拉雅山脉的那一面就不断传来发现古老文明遗迹的惊人消息,特别是斯文.赫定1895-1896年穿越中亚的戏剧性经过和重要发现,使他似乎感受到了山的那面沉睡的古老文明在苏醒。他已经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1900年5 月,利用一年的假期,他终于步赫定后尘亲自前往塔里木

xj.jpg xj.jpg

 有意思的是,斯坦因总是有意无意地与先行者赫定竞赛。听说赫定于1899年又自斯德哥尔摩启程去新疆了,斯坦因提前了行期,要抢在赫定之前到达和田,他认定和田与印度有深远的历史因缘。进入新疆,他首先去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抵达了6100米的营地时,他同样未能再高攀一步。

  斯坦因并不讳言,他是手持斯文.赫定的地图进入和田的。在和田市,他为真假难辨的文物贩子包围。等“突出重围”真正进入了沙漠,就是另一种境界了。同样由塔瓦库勒村的向导引导他前往丹丹乌里克。他是第一个挖掘了丹丹乌里克的人。在这“沙埋庞培”的一个唐朝寺院,他找到几幅珍贵的木板画:“鼠王传说”、“东国公主传来蚕种”、“龙女出嫁”,表现的竟是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过的当地的古老传说。

  1901年1月初。赫定即将回到罗布荒原寻找去年暂露头角的楼兰文明,斯坦因则沿古道来到了丝路旧驿尼雅(即今民丰)。

  尼雅是个来历久长的地名,含义据说是“遥远的地方”。即便就丝绸之路而言,它也够遥远的了。在尼雅,人们并不关心什么古城、古物一类的消息。斯坦因派驼夫哈桑找当地人了解情况。哈桑拿回了两块写了东西的木板。见到木板,斯坦因的第一感觉是要处罚哈桑:他在巴扎上闲逛了一整天,竟然以这个无用之物来敷衍塞责。但只是大略看了看,斯坦因立即目瞪口呆。多亏他在印度工作过10几年,对印度古史颇有研究。他认出那木板上写的蝌蚪般的字迹与公元前后的贵霜王朝的文字十分相像。光是它能在这天之一隅出现,就已经是奇迹了。这些字他并不认识——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识读,但那无疑是惊世发现。他立即与哈桑回到巴扎,送给哈桑木板的是不识字的农夫,木板他是在从尼雅绿洲前往大玛扎的路上拾到的。而这“大玛扎”是尼雅仅有的名胜,全名叫“伊玛姆扎法萨迪克玛扎”,因为据说那儿是一个圣者的陵墓,所以历来以朝拜“大玛扎”为荣,秋冬之际,那条路上来自塔里木各绿洲的居民相望于道。要找出是谁在一两个月前将两块无用的木板扔在了路旁,想必比大海捞针容易不了多少。赫定功成名就之后,一次记者问他,作为探险家应该有哪些素质?赫定说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内容,然后补充道:还要有天使般的耐心。斯坦因有他的缺点,可正好不缺乏耐心。他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在尼雅向遇到的每一个人询问:谁见过这两块木板?谁知道它们的来历?——就如同《悲惨世界》中那个敬业的侦探沙威。就这样,他竟然找到了两块木板的主人,年轻的打馕人伊布拉音。伊布拉音不太情愿地告诉斯坦因:上一年秋天,他在沙漠穿行,路经了一个遗址。但遗址没有传说之中的金银财宝,只是遍布废墟,到处是这种写了字的木板。他随手拿了几块给他的孩子当玩具。路上嫌重,就扔了两块。伊布拉音所言不虚,3天之后——1901年1月28日——斯坦因来到有木板的遗址,竟找到了整整一个楼兰王国时期的档案库。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把椅子,最古老的一具木桥。这里,就是著名的楼兰王国尼雅遗址,木板上写的文字,就是“死亡”已经10几个世纪的楼兰国官方文字佉卢文。通过破译这种文字,楼兰王国的秘史便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斯坦因是第一个来到尼雅遗址的考古家,他对尼雅的第一感觉,就是如同来到海难的现场。枯死的古树是沉船的桅樯,院落人家是遇难者逃离后的在海面漂流的失控船只。他曾自问:除了尼雅,在什么地方你能漫步在至少17个世纪之前的人们精心种植的林荫道之上?路经一处处果园、一个个院落时,面对荆门半掩的民居,他恍若不速之客,竟担心突然会有人推门而出,责问:你来自何方?有何贵干?

  斯坦因最后一次前往中国新疆,是在1930年。在长达30年的中国西部考古探险过程中,他为20世纪重新发现西部,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因为将中国文物去充实英印博物馆,受到抨击。他还是敦煌藏经室劫经的始作俑者。20世纪新疆是异彩纷呈的古老文明的再发现时期,这个过程曲折动人,又历尽劫难。然而已经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就这样重新将不同文明结系在了一起,“世界上离开海洋最远的地方”——新疆,就这样走向了世界。

  1943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艰苦的相持阶段。大战没有使斯坦因的探险考古热情稍减。在整整40年前,在发现了尼雅遗址之后,他曾力图到阿富汗作一次考察,但喜怒无常的阿富汗国王出于对英国的疑虑,斩钉截铁地否决了他的计划。国王哈比布拉将这个对古道与文明的影响作考古发掘的计划,说成纯属是“一个所谓的博士” 向壁虚拟的“一个毫无益处的”研究课题。时隔40年,他终于获得阿富汗新国王查希尔.沙阿的首肯,得到在尚未为战火波及的阿富汗南方的赫尔曼德河谷工作一个冬天的机会。10月19日,斯坦因乘美国公使的专车从白沙瓦抵达喀布尔,但几天后,82岁高龄的探险家死于感冒。他安葬在喀布尔市郊的外国人公墓。墓碑简朴无华,那块采自兴都库什山麓的岩石镌刻着以下铭文:

  马克.奥利尔.斯坦因
  印度考古调查局成员、学者、探险家兼著作家
  通过极度困难的印度、中国新疆、波斯、伊拉克的旅行,扩展了知识领域。

  这是个低调的墓志铭。没有写上他荣耀的身份——爵士,没有注明他著作等身、获得过足以装备一整座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他希望盖棺能够论定,也许他预感到身后将有争议。和普尔热瓦尔斯基一样,斯坦因也在新的探险即将开始之前辞世。战火连天的岁月,一个孤独老人在朋友的照顾之下死在平静如昔的喀布尔,总比死在地角天涯某个探险营地要好得多。在20世纪70年代还有人到公墓为斯坦因扫墓。但不久阿富汗就陷入长期战乱。那个外国人的公墓曾是塔利班与拉巴尼的卫队争夺的战略要地。玉石俱焚,在所难免。如今,在美国巡航导弹的攻击波中,斯坦因更是无处藏身。
  不管怎么说,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斯坦因都是历史人物了,功过得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历史总是为了未来一代写的。今天重新提起这段往事,是到了结束历史的旧章节,进入新千年的时刻了。


http://www.xici.net/b278734/d59613381.htm

***********************************************

http://en.wikipedia.org/wiki/Jules_Verne
Jules Verne

********************************************

http://www.beiming.net/bbs/viewthread.php?tid=161695

科幻小说之父 -- 儒勒·凡尔纳

http://www.zhengshe.net/discus/messages/975/975.html?1211610519



%%%%%%%%%%%%%%%%%%%%%%%%%%%%%%%%%%%%%%%%%%%%%%%%

xj.jpgxj.jpgxj.jpg


http://www.xici.net/b278734/d59613381.htm

***********************************************

http://en.wikipedia.org/wiki/Jules_Verne
Jules Verne

********************************************

http://www.beiming.net/bbs/viewthread.php?tid=161695

科幻小说之父 -- 儒勒·凡尔纳

http://www.zhengshe.net/discus/messages/975/975.html?1211610519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June 17, 2008 - 10:57 pm:   

http://nepal.go2c.info/info/bigurine.htm

不合理的大尿

雖然我不是醫生或登山專家,但這幾年來也到過不少高地,最高曾到過海拔 5,895 米的非洲最高峰 Kilimanjaro。由於身體不爭氣,在海拔三千米左右已開始有高山反應,親身經驗加上資料搜集,算是累積了一點個人有關高山反應和高山症 [註 1, 2] 的經驗。

鑑於坊間道聽塗說有關高山症的人多,卻鮮有人認真尋求答案,這裡希望盡我所知向大家分享一些個人心得。我亦建議你看罷這頁後,再看看相關網頁中有關高山症和一些案例的其他網頁 (人家可是正式專家,你嫌棄我這外行人看人家的亦無妨)。


關鍵守則

1.

除非經醫生診斷,否則切忌把出現在身上的症狀 (見下文) 當成是其他原因 (如傷風、感冒、缺乏睡眠等) 所致。

其實致命高山症大都可以避免,喪命的往往因為忽略早期徵兆繼續上山所致。
2.

切忌在症狀未消除前繼續上山。
3.

在出現嚴重高山反應時 (見下文),應立即無條件下山。

不能等待天亮,不能等待雨/雪停止,不能只靠吃藥控制。高山症沒有靈藥,下山是唯一的徹底醫治方法。致命高山症多在晚間出現,幾小時內可以致命!
4.

不要單獨留下有高山反應的同伴,致命高山症可令患者喪失判斷能力,患者亦很可能沒體力自己下山。

其中 1,2 很重要,如果你能謹守這兩點,正常情況下 3,4 兩點便應不會適用在你身上。很多致命的情況是先做錯 1,2 兩點,令本來「正常」的高山反應惡化,然後又沒依照 (或沒法依照) 第 3 點下山,最後鑄成大錯。

常見謬誤


1.
高山反應 = 身體缺乏足夠氧氣使用。
wrong

身體缺乏氧氣將直接引致昏厥和窒息,來不及有高山反應前已死亡了。無錯高地外界環境的氧氣量是少了,但通過增加呼吸和心跳頻率,身體仍大致能獲得所需氧氣。
當然這假設你不是一下子走上五千米。如現在把你直接送上珠峰頂,那便真的是身體缺乏氧氣使用。這情況下兩分鐘便會休克,十分鐘內便會死亡。
其實出乎大部分人意料,幾種高山反應的一個主要成因反而是在剛到高地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



2. 體育健將不會有高山反應,年輕人有高山反應的機會較小。 wrong

高山反應和年齡、性別和體能沒有直接關係,可以說在高山反應面前人人平等。體育健將和年輕人如自以為體能好而登山速度太快,甚至有較大機會令高山反應惡化。



3.
到訪高地很危險很易喪命。
wrong

真正會致命的是兩種少見和可避免的高山症「高山肺水腫」HAPE 和「高山腦水腫」 HACE (見下文)。到訪高地出現一般高山反應其實很普遍,除了一、兩天頭痛不適外甚少引致生命危險。致命的通常是患者忽略早期病徵勉強登山,或因特殊情況不能撤退所致 (如走青藏線受困於唐古拉山口)。
只要你身體健康,沒有長期病患,並對高山反應和高山症有充分認識 (胡亂聽說回來的可不算),其實不值得因為過度憂慮而放棄前往尼泊爾山區、西藏、秘魯、玻利維亞這類很有特色的高山地方。

4.
尼泊爾山區居民不會患上高山症。
wrong

尼泊爾的雪巴人 (Sherpas, 或夏爾巴人) 的確天生能適應四、五千米這樣的高度,但尼泊爾山區還住有很多其他民族,沒有與生俱來對高地的適應。挑夫揹著重負走上四、五千米其實可以很危險,間中會發生挑夫因高山症命喪路上的悲劇。

5. 我以往曾乘車/纜車到過某高地遊覽沒有異樣,我不會有高山反應。 wrong

高山反應往往會在到達高地後一些時間才出現,最危險是到達一個更高高度後的首個晚上。白天到過一些高地遊玩幾小時未能作準,而且登山較坐在車上易得高山反應。高山反應沒有免疫力,以前到過五千米的地方,下次到四千米的地方仍可能有高山反應。


6. 我在高地走路氣喘 = 我有高山反應 wrong

氧氣少了自然較易喘氣,走慢些或走幾步停一停便不會氣喘了。這純粹是氧氣供求關係,減少需求 (運動量) 後幾分鐘便一切回復正常,平時多做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亦能減少氣喘程度。
高山反應則是因高地空氣稀薄而引起體內發生較長期的生理 / 化學變化,引致不同程度的病徵。除非你停止運動甚至坐下來休息很久仍感呼吸困難,或者同時出現其他病徵,單純做運動時喘氣不算有高山反應。


高山反應的基本認識
1.
到高地後的「正常」生理反應。
right

呼吸急速、沒有多喝水仍然多尿 (不合理的大尿)、多夢、睡覺時間歇性停止呼吸十數秒。
當中以首兩項最常見,最後一項最駭人 (如無其他危險症狀其實不算是大問題,呼吸自然會恢復過來)。



2.
在高地多飲水。
right

身體在適應高度時會透支水分 (「大尿」的由來),多飲水補充水分很重要。



3.
高山反應的症狀:
right

幾乎一定出現的是頭痛,其他有食慾不振、心跳加速、失眠、作嘔作悶和疲倦等。



4. 我只有頭痛沒其他症狀,這不是高山反應。 wrong

這是絕對錯誤的想法,我在尼泊爾便只有頭痛而沒有其他症狀,在沙巴神山更是食慾旺盛。



5. 高山反應何時出現? right

高山反應多出現在三千米以上地方,但有部分較敏感的,高山反應在二千多米便已開始出現。
當然上山速度太快是引發高山反應的主因,一般的指引是每天不要上多過三百米。以同一時間爬升同一高度計算,徒步登山的較坐車的容易引發高山反應。



6. 我有高山反應,怎麼辦? questionable

其實也不用太緊張,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到達高地後都有高山反應,只要反應未至太強烈,身體又能適應,那便無大礙。
對待高山反應的最重要原則,是在症狀未完全消退前切忌繼續上山,如症狀持續或轉趨嚴重則應儘快下山。



7.
高山反應的成因:
right

隨著高度增加,氣壓減少,每次吸入肺部的氧氣量亦隨之減少,於是呼吸頻率和心跳增加以抵消外面減少了的氧氣量。
可惜這樣會令身體排走太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主要決定呼吸速率的因素,二氧化碳減少會令身體「忘記」呼吸。日間清醒時我們的意識會「醒覺」要呼吸,固問題不大,但有些人在睡覺時會因二氧化碳濃度太低而間歇性停止呼吸,雖然呼吸會自然恢復過來,但已令不知情者惶恐不已,間歇性停止呼吸亦可能令高山反應惡化。
除加快呼吸外,身體會通過一仍未完全瞭解的機制排出水分,可能原因是這一方面增加血液的紅血球濃度,另一方面藉此調節血液內改變了的酸鹼度。無論如何,這會令我們縱使登山時出了汗仍需多上廁所 (「不合理」的大尿),亦因此人們常說上高山要多喝水以補充水分 (雖然喝水不能直接防止高山反應)。
還有為了令肺部能吸入更多的氧氣,肺部的血管會膨脹增加血流量。這反應的副作用是會令一些水分滲出血管,但只要情況不太嚴重,身體會把水分吸收回來,不致構成嚴重問題。
以上種種只是一時的權宜之策,血液內的化學改變引起頭痛等一連串高山反應。

8.
高山反應何時消失?
right

假若患者停留在同一高度而未發生嚴重的高山反應,患者一般在 24 - 48 小時內能自動適應新的高度 (但六、七千多米以上的高度則不會完全適應),症狀消失。
大致過程是腦部會指令身體減低新陳代謝速度,降低對氧氣的需求,同時身體會分泌出一種簡稱 EPO 的酵素,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多了紅血球後吸入氧氣便較容易,適應外面減少了的氧氣量。

嚴重高山反應與致命高山症
1.
嚴重高山反應:
right

休息時仍感呼吸困難、極度疲倦、咳嗽 (或會帶血)、呼吸時發出不正常聲音、嘴唇或指甲發紫、失去協調動作能力 (最明顯是不能依直線而行)。
有以上任何一種病徵應立即下山,沒辦法下山的只好到附近醫院或診所,如有氧氣瓶也可作應急之用 (但仍要立即下山)。

2.
兩種致命高山症:
right


1. 「高山肺水腫」-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
2. 「高山腦水腫」-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3.
致命高山症「高山肺水腫」HAPE
right

之前提及過肺部血管會膨脹增加氧氣交換,大多情形下這對身體無害,但若血管膨脹得太厲害,血壓太高,水分和血液滲出肺壁太快,肺部便會漸漸「積水」,形成 「高山肺水腫」。有人形容這情況是患者給自己的血水淹死了。
這時患者已身陷險境,隨時命喪黃泉。這時首要做的是立即讓患者下山。

4.
致命高山症「高山腦水腫」HACE
right

之前亦提及過身體會通過一仍未完全瞭解的機制排出水分,這情況在腦內亦會發生。跟 HAPE 一樣,若這反應過劇會令腦部漸漸「積水」,形成 「高山腦水腫」,影響腦部功能。跟 HAPE 比較,HACE 較少出現,但也有可能兩者一齊發生。
患者同樣是身陷險境,必須立即下山。有一點很危險的是HACE 會減低患者的判斷能力,令患者得了此病也不自知,或者知道了也不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方法。據說患者會做出很多蠢事,不加處理的幾小時會死亡。

預防
1.
慢慢登山
right

專家建議在海拔三千米以上地方,每天不可走上超過三百米 (以晚上睡覺的地方計),另每登上一千米要有至少額外一天的高度適應日,也就是留在相同高度多一天。日間如身體沒有異樣可多走上幾百米,但晚上必須返回較低地方睡覺。
實際情況有時不容許每天只走上三百米,這樣便應盡可能在之前加上一天高度適應日,並在當天日間走到高一些的地方然後返回休息,讓身體早些作出適應。



2.
如無可避免要急速走上高地,之前服用高山症藥物 Diamox (見下文)。
right

例子有:登非洲最高峰 Kilimanjaro,或乘飛機往西藏拉薩、秘魯庫斯科 (Cuzco 或 Qosco) 和玻利維亞拉巴斯 (La Paz) 等地。走尼泊爾珠峰線不應出現這種情況。

3. 煙、酒、安眠藥、有麻醉或催眠成份止痛藥。 wrong

在高地,以上的皆應避免。



4.
劇烈動作。
wrong

走得太急或揹負太重都會增加患上高山症的機會,在高地宜避免劇烈動作,盡量減慢節奏。

5.
參加洋人的登山團。
wrong

這是我的個人見解。
洋人一般喜歡快走,對適應高山不利。另外跟不太熟絡的人一起登山時,容易因好勝或怕丟臉而不敢表露自己有高山反應,或冒險在症狀未完全消失前繼續上山。人多也有可能令患者覺得如自己有事可能阻礙大隊進程,不好意思說自己有問題。亦有可能看到同行的人之前也有類似的症狀而現在沒有事,自己也可能一樣,只是適應慢了少許,抱有僥倖心態。
和一大班人一起走的另一壞處,是大隊的登山速度或會比你身體可適應到的高度快。可能你花十天登山是沒有問題的,但登山團是九天的,你只好硬著頭皮跟隨。

6.
決心太強。
wrong

這是我個人的另一見解。
做事有決心當然好,但有決心不等於盲目急進。如你和我一樣很想很想到 Kala Pattar,你應該下決心「一定要登上 Kala Pattar」而不是「一定要第一次嘗試就登上 Kala Pattar」,明白它們的分別嗎?

藥物
1.
頭痛難耐可服用 Panadol、阿士匹靈等藥物。
questionable

頭痛藥治標不治本,一些頭痛藥更有可能掩飾了身體仍未適應好高度的事實,反而加重危險。
其實服用 Diamox 會更好。Diamox 本身不是頭痛藥,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快人體對高度的適應,從治本出發。Diamox 不會掩飾高山反應的症狀。



2.
Diamox [註 3]正式名稱是 acetazolamide (醋唑磺胺) ...
right

對磺胺類藥物 (sulfa medicines) 過敏者、腎衰竭者及肝硬化者不宜服用,長期病患者、長期服藥者或不肯定自己對藥物有沒有敏感的也應先咨詢醫生意見才服用。
Diamox 有利尿的副作用,也有可能令手腳有輕微麻痺的感覺 (我試過一次),停服後副作用會自然消失。
right
diamox.jpg
3. 服用 Diamox ... right

作事前預防的要在到達高地最少 24 小時前開始服用,每 12 小時服食半粒 (125mg)。
我認為若不是急速到達高地,最好讓身體自然適應 (走珠峰線應不需要急速登高)。我上次因要飛往西藏,所以服用 Diamox 預防,到步後沒有頭痛;後來到海拔更高的納木錯,因覺得已在高原一段時間,便由得身體自然適應,在納木錯也只是有一點頭痛。
出現頭痛等一般高山反應後才服用的,可增加劑量至每 8 小時服食一粒 (250mg)。出現嚴重高山反應時應立即下山,不要單靠服食 Diamox。
我那次到西藏不知作預防可減少劑量,依每 8 小時 250mg 的劑量,雙手出現輕微麻痺。最近一次我在秘魯又從海邊飛往海拔 3,800 多米的 Puno,依每 8 小時 125mg 的劑量,既沒有高山反應,又沒有出現雙手麻痺。
發覺自己已沒有頭痛和其他症狀後便可停服 (除非你還要繼續上更高的地方)。



4. 服食 Diamox 便無需理會之前的守則和預防方法。
wrong

服藥是末節,從根本預防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5. 藏藥「紅景天」可防治高山症。
questionable

我不敢否定紅景天的效用,但有人把它說成是仙丹一樣,有人又說沒明顯功效。我未見過它確實的治療原理,也沒見過它的正確服法,全是聽說回來的 --- 一貫的西藏旅遊資訊。

我還是推薦 Diamox,至少我自己當過四次「白老鼠」,比較過有服用、沒有服用、服多了和遲了服用的分別,證實它的藥效。我到東非前曾看醫生,介紹的也是這種藥。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November 15, 2007 - 04:28 pm:   

dc12.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November 15, 2007 - 04:21 pm:   

dc1.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November 05, 2007 - 01:29 am:   

http://www.8264.com/26689.html

【声明】中国户外资料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参考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网址】 http://www.8264.com/26689_1.html


在云和山的彼端系列--昆仑深处采玉人(附攻略)[组图]

  缘起

  自古昆仑产玉。

  众所周知,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举世闻名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却很少人了解,其实早在它之前几千年,从中原到西域就有了重要的贸易路线,据考证,在新石器晚期,中国曾有过以使用玉器为主的漫长时代,历经几千年之久,在中原地区史前遗址中发掘出的玉件就有新疆玉石的踪迹。千百年来,和田玉从南疆的昆仑山下启程,越过茫茫戈壁、迢迢山水,流传到中原;这条早已消失在历史尘烟中的模糊痕迹,被称作“玉石之路”,堪称丝绸之路的始祖,和田美玉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古老的媒介。

  昆仑山自古就和玉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交通不便,巍峨昆仑可能是当时华夏民族心目中的天下最高山脉了。早在《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就留下了昆仑取玉的古老传说;汉武帝时探查西域,“河源出于于田,其山多玉石……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在春秋战国时的文献里,昆仑山被叫做“玉山”,战国时和田玉叫做“禺氏之玉”;秦代时名为“昆山之玉”;汉代称作“于阗玉”;司马迁的《史记》就有记载:“于阗多玉石”。岁月沧桑,到了清朝末年,新疆设立和田直隶州,当地出产的玉石遂名“和田玉”,沿用至今。

  玉者,天地精华所聚。对玉的推崇和痴迷,深深融入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中。美玉成为人格和君子的理想象征,昆仑美玉更被赋予了不死药般的神奇幻想;伟大诗人屈原便有“吾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的瑰丽诗篇。

  采玉最难,《太平御览》有云:“玉者,色不如雪,泽不如雨,润不如膏,光不如鱼。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至。中国覆十万之师,解三千之围。”短短数十言,道尽了取玉的苦难。

  古代新疆的当地人采玉,主要是沿河流捡挖。和田地处昆仑山北侧,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喀拉喀什河(墨玉河)等维系当地人生存的河流都是从昆仑山深处的雪山发源而来;每年夏秋之际,冰川融水大涨,从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奔流而出,不但养育了南疆,还冲刷下无数白玉、青玉。从古到今,玉石的开采极辛苦,甚至被赋予了种种神秘色彩。《宋史于阗传》记载:“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据说河水“日光亮处”和“月光盛处”,必有美玉。

  如今,新疆采玉已经使用机器采掘,人工捡捞这种古老的采玉方法日渐式微;和其他将要成为历史遗迹的传统行业一样,雪山采玉便也弥漫出流传久远的历史韵味和文化气息。被这种古老、神秘的气氛所吸引,二零零六年八月里,我来到了南疆塔里木沙漠边缘的和田市。

  玉石之乡

  和田市郊的玉龙喀什河就盛产白玉,这条河来源于昆仑山中雪峰冰川的融水,水色浑浊,一年到头,宽阔河滩上的零星采玉人手持尖锄,每天蹲在烈阳下像土拨鼠一样埋头苦干。采玉是一件枯燥、艰苦的差事,也许一天就有收获,也许一个月都找不到一小块;这里的玉石细碎、成色低,不值什么钱。那种挖到珍稀美玉的发财故事到处都有,其实比童话还要遥远,普通采玉人只是以此为生,讨碗饭吃而已。

  每逢周末,在和田市街头的大巴扎前,便有熙熙攘攘的玉石集市,面目沧桑的采玉人怀揣辛苦收集来的各色石料摆摊出售。这里什么样的漂亮石头都有,洁白、浅黄、深绿、碧青、铁锈红……,还有黑得发亮的墨玉,鱼龙混杂,大到几百斤,小到玉米粒大小。卖玉石的不仅有男人,也有很多妇女和小孩,在这玉石之乡,似乎人人都懂得玉石的学问。




1.jpg
1a 周末集市上的商贩,面前是琳琅满目的各色石料


2.jpg
2a 周末集市上的女商贩

******************************************
2

  从采玉人口中,我打听到:当地真正古老的玉矿在高远寒冷的昆仑山雪峰——慕士山里。慕士山是昆仑山脉在这一带的主峰,海拔六千六百三十八米,当地人叫它慕士塔格,和喀喇昆仑山脉那座著名的慕士塔格雪山同名。不同凡响的是,慕士山是名副其实的玉山,它发源而出的冰河里,出产天下闻名的和田美玉,这是任何其他雪山都难以比拟的。寻找玉石之源要从昆仑山脚的喀什塔什乡开始,于是我踏上了去喀什塔什乡的旅程。
  喀什塔什在当地土语中的意思是“玉石”,所以喀什塔什乡也就是“玉石之乡”,这里已经深入昆仑山区。乡里只有一条土街,两排灰黄色土屋,几家小店。在乡派出所,所长图尔逊很热心地向我介绍了附近玉矿的现状。

  喀什乡从什么年代开始出产玉石已经不可考证,现在有三处玉石产地:黑山村一个,尼沙村一个,沃米沙村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黑山村玉矿也最古老,可能就是古书上记载“昆仑产玉”的地方;从黑山村向河源头去,穿过遍地冰雪的高寒山谷,可以到达玉龙河的源头——慕士雪峰下海拔五千多米的万古寒冰前,冰川里面藏有玉矿脉,每当冰川融化崩塌,便有玉石夹杂落下,那里就是玉石之源。沃米沙村玉矿是四十年前开发的;尼沙村玉矿是九二年才开发的,出产的玉石品质很好,但很少有人去,因为那里的海拔有六千三百米,条件太艰苦,人不能久留。

  听了介绍,我决定去黑山玉矿,探访这最古老的和田玉产地。在乡里找到一位五、六十岁的维族老汉阿布瓦依,说好了骑他的驴子去黑山村。我在乡里唯一的一条土街上买了些甜饼、烤馕、煮鸡蛋,塞到背包里做一星期的食物,加上我的备用干粮,估计以后几天填饱肚子没什么大问题。

  骑驴闯昆仑

  第二天早上,老向导阿布瓦依收拾好驴子,我们八点四十分出发。阿布瓦依老汉瘦削面容,深深的皱纹,乱蓬蓬的花白络腮胡须,眼睛总是眯缝着,有点狡猾的样子,好像总在琢磨着什么。

  我的背包被结结实实捆在一头壮驴子背上,然后我跨上驴背,扶着面前的背包倒也稳当。可惜同行的几个当地人几乎一句汉话也不会,我尝试交流几次,最后只能无奈地满足于用手势和微笑互相示意。

  出了村就是上坡,或急或缓;昆仑山的巨大体脉缓缓起伏延伸,荒土小道被长年来往的驮队踩出道道沟坎,纵横交错,渐向远方,不时有深沟断崖拦路,山路很有些崎岖惊险之处。

  骑驴子很痛苦,驴背上硬梆梆的,也没有脚蹬子,两条腿悬在驴身两侧晃来晃去,不时擦在地上。中午休息时,腿胯酸痛得站不住,一瘸一拐的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老向导阿布瓦依等人却很轻松的跨在驴子上,还可以像传说中的阿凡提一样侧身骑、倒着骑,驱驰随意,得意地冲着我笑。

  我骑的黑驴子是驮队里最壮的,但是我和背包一起压在背上,它也有点吃不消,常常固执的走自己认为最省力的小路,置我于令人心悸的陡坡和悬崖边缘,怎么拉也拉不转头来。面对这种驴脾气,我只好不时狠狠揪着缰绳,打它几下,驱赶它回到安全些的山路上,一边心里为自己辩解:这不算是虐待动物,这叫做为生存而战。




3.jpg
3a雄伟的昆仑山脉,一望无际的山路盘峰绕岭,蜿蜒伸向玉石山谷


  昆仑山地处内陆,属于干燥少雨的大陆性气候,平地上地貌贫瘠;到了海拔高处,因为气候变冷而降雨增加,草木却可以存活,因此植被茂盛;再向上,气候极冷,草木凋零,又是光秃秃的山梁。故而放眼望去,山谷里寸草不生,裸露着干巴巴的黄土和山岩,山腰处却绿草遍野,长长的草叶随风招摇。这种植被分布的反常现象是西北干旱气候的特色,在天山、祁连山都有分布,有些地区甚至有茂密的森林在山腰,郁郁葱葱,颇为壮观。正因如此,在昆仑山海拔三、四千米高度,才可以居住农耕和放牧的人们。

  天色灰蒙蒙的,间或透亮。下午有几段很长的下坡,大家牵着驴子往下走,一脚踏下去,鞋子便没在腾起的黄土尘埃里。山谷底的玉龙河落差很大,从铁青色的山岩间奔流出去,轰响声震动山谷。

  山谷间有田地出现,麦子快熟了,黄绿间杂,生机勃勃。最后一段路很平坦,经过一天的练习,我骑驴子的水平已经很熟练,趴在面前的背包上,一手托腮,一手持缰绳,优哉游哉,傍晚六点半钟到达黑山村。

  黑山,古称“喀朗圭塔克”,海拔三千多米。村子很小,一条丈把宽的土街,两旁是小屋和土墙院落,路边流淌着一道清凉溪水,当地人洗菜、洗漱之处;有几家小店,零落摆着些日用品。村里人闲坐在路旁,他们不通汉话,很和善的笑着,好奇地点头招呼我。

  我在村里的小饭铺找到了住处,房东家的两个小姑娘很可爱。屋里的顶棚很漂亮,木结构,镶板,雕梁,传统的伊斯兰几何图案。房东大嫂把大块羊肉在锅里油煎,然后蒸入米饭里;屋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煮肉味儿,让我这个素食者很不习惯,估计这么油腻的饭菜多数人难以习惯吧。我取出背包里的干粮,讨了水喝,吃掉一个烤馕、一个煮鸡蛋做晚饭。


4.jpg

4a 黑山村里聪明活泼的孩子

5.jpg
5a 丽的黑山村少女,高山深谷里的奇葩
**********************************************

3

  在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言语不通,整个村子里几乎找不到会说汉话的人,估计以后几天里,和当地人的交流都是个问题。

  玉石之谷

  第二天,从黑山村骑着驴子继续向山上去,山势愈加陡峭。雨后的清晨,天仍然阴沉沉的,村口土地湿润,麦苗清秀,山涧哗哗流淌,水流湍急。半小时后过了一座铁桥,一小时后经过一个无名小村,村里树木葱茏,土屋杂陈。

  黑山村的向导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就是维语所谓的“巴郎子”。他很好奇,一路上总是比比划划跟我说个不停,也不在乎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今天骑的驴子是一头很乖的家伙,身为毛驴,却有着绵羊般的好脾气,要停便停,要行便行;经过几处木桥时,这驴子慢慢踏上桥板,垂低了头,鼻子嗅啊嗅的,小心翼翼地把每一块桥板都仔细看过,生怕自己有什么闪失;趟水过河时,更是几乎把脸伸进河水里,一步步看准了才下脚,让我放心许多。

  中午在一片秀丽的高山牧场上休息。虽然是阴天,依然山青云苍,高峰林立,云雾缭绕,一派世外风光。这里海拔很高,只有夏秋季节才有牧羊人,散布着几座牧羊人的窝棚,好像是内地的“地窝子”,棚子半埋地下,用竹片架起棚顶,和新疆一些古代房屋的遗址很像,也许一千年、两千年前他们就是这么生活的吧。

  下午整整几个小时里不断的爬坡,山路越来越模糊,下起小雨。到傍晚六点钟,已经走了八个半小时,漫长的山路还是没有尽头。那个向导其实不太认得路,不但常绕弯路,后来更走错了方向,不得不退回原路,浪费了很多时间。雨越下越大,越来越冷,我取出绒衣穿上,衣服和背包都淋湿了,裤子也透进水去。天色渐暗,这个巴郎子向导越发不着头脑的乱转,领着我在昏暗中走着极艰难的小路。

  天黑透了,情况越来越糟,一言难尽的着急、寒冷和焦躁。两头驴子都已精疲力尽,不堪骑乘,我胯下那匹可怜的驴子累过了头,从早上的乖乖驴变回什么话也不听的倔强角色去了,只好由得它。

  夜里十点钟前后,向导把我的背包卸下来,比划着手势找了个借口,牵着驴子在黑暗中消失了,丢下我孤零零一个人在漆黑的荒野风雨中。我等了又等,慢慢意识到他不会再回来了,只好在附近选了个高坡,摸黑抓紧时间扎营,钻进帐篷休息。背包里很多东西都淋湿了,帐篷里到处湿漉漉的,鞋子好像也渗了水。又冷又累,胡乱吃了点东西,精疲力尽的拉过睡袋盖在身上沉沉睡去,一切明天再说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天放晴了,帐篷里仍旧充满了潮湿的感觉。我披上衣服,拉开帐门望出去,不由惊喜万分——美丽的雪山清晨!碧蓝的天空衬着浮云,四下里洁白的雪峰林立,原来我扎营在雪山环绕的宽阔山谷里。山腰弥漫着朝雾,太阳刚升起来,山巅的积雪被朝霞映成粉红色,好象飘浮在空中的仙山。远近山脚绿莹莹的草地刚洗过朝雨,点缀着零零落落的白点,那是缓缓移动的羊群。


6.jpg
6a 玉龙河谷的清晨,山巅的积雪被朝霞映成粉红色



 这就是昆仑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至尊圣地,从嫦娥奔月到穆王西游,从最古老的《山海经》到魏晋《搜神记》,乃至晚近的明清笔记小说,都有它显赫的位置。面对这绝世美景,我终于感受到为什么古人会有那么多有关昆仑山的幻想和神话——这样美妙的仙境,不正是出产不死药的天堂吗!

  收拾好行李,已经是十点二十五分。我背起几十斤重的大背包,辨明了方向,朝南方的雪山走去。玉龙河在左边山岭下流过,谷底是稀稀落落的草地,云雾笼罩了皑皑雪峰,条条冰川从山巅延伸下来,四周雪山上不时有山崩和雪崩,轰隆巨响回荡在山谷里,腾起弥漫山间的烟尘雪雾。


7.jpg
7a 玉龙河谷里经常有山崩和雪崩,巨响震动山谷,烟尘弥漫




  天阴下来,时而小雨,时而小雪;地势越来越高,渐至寸草不生。脚下已经是冰川地形,堆得小山一样高的苍黑色冰碛石连绵起伏,这是千万年间冰川移动和冰水冲刷堆积成的,石堆底下不是山体,而是亘古不化的厚厚冰雪;湍急的玉龙河水有时穿过地底巨大的冰洞,在远处重新涌出地面。我小心翼翼的从尖利的石堆上攀爬过去,沿着河流,艰难行进在起伏的冰碛原上,时快时慢,精疲力尽,呼吸也越来越困难。




8.jpg
8aq 千万年来,巨大的冰雪层厚厚的覆盖在冰碛石堆上,把这里变成人类难以久留的寒苦之地



***************

4
  将近傍晚时,山谷向右转,终于看到了高不见顶的慕士山雪峰,半隐在雾气中。这里海拔很高,极寒冷,每年只有夏季七、八月份冰雪融化,才能进来采玉。雪峰脚下高大的冰川附近,有几个采玉人搭了窝棚住在这里,有的从叶城来,有的从且末来,他们很惊讶的走过来打量我,彼此打了招呼。眼看八月就要过去,这几位仅剩的采玉人也快要下山去了。

  他们居住的低矮窝棚,孤零零的缩在石堆后面,里面狭窄冰冷,胡乱堆着被褥和碗筷等物,所有仅够生存之需。这些采玉人已经在冰川下住了好多天,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似乎连面容都有些呆滞了,好像逃荒的难民一样,一望可知生活是如何艰苦。只是在提到玉石时,他们的脸上才露出一抹笑容,表情也丰富起来,指手画脚的比划着,虽然语言不通,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玉石的强烈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都是为玉石而疯狂,像我这样为了对他们的兴趣而来的人,恐怕极其罕有。

  冰川脚下的乱石滩上横溢着道道流水,我选定一小块平地,安营扎寨。帐外雨雾漫空,刮着寒风,帐篷里很舒服,只是鞋袜都湿了,脚趾冻得疼痛,烧了些热水倒进水袋里取暖。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水的沸点就会降低摄氏三度多,这里海拔应该在五千六百米左右,所以八十度刚过水就烧开了。我一边喝热水吃干粮,一边用热水袋敷干昨天傍晚被雨淋湿的衣物。


  冰川采玉

  一夜杂梦,睡不安稳。为了不让睡袋被内帐凝结的露水打湿,我蜷着腿睡了一夜;睡垫有点单薄,身上倒是很暖和。为了抵御冰寒刺骨的雪山气候,起床后我把所有的衣服——包括换洗内衣——全都套在了身上,还是觉得有点冷。

  天色青灰阴沉,让人不放心。三位从叶城来的采玉人扛着探冰洞用的铁杆,背着绳索,路过我的帐篷边,我也跟着他们向冰川走去。这三个小伙子都是二十多岁,领头的面色黝黑,留着小胡子,显得更稳重些,名叫诺尔列特,会讲简单的汉话。他们一共有五个人,为了到这里采玉,事先花了两千多元做了简单的准备,今天已经是第十八天了,前后共采集到大约七千元的玉石,等回到和田市卖了钱后,五个人均分。因为采玉的收入很不稳定,可能颗粒无收,也可能收入颇丰,为了分担风险,也为了相互照应,采玉人总是结伴上山,共担风险。

  慕士冰川巨大的冰脊从山腰延伸下来,像悬崖一样陡峭沉重,表面黑乎乎的布满灰尘砾石,冰川里的冰雪长期受挤压,形成坚硬的大冰粒,叫做粒雪岩。昆仑山虽然海拔很高,但是因为终年干燥少雨的大陆性气候,冰川并不发达,只有在这将近六千米海拔的雪山上,才有发育完好的冰川景观。

  我们冒着刺骨的寒风,顺着冰川旁边高耸的碛石堆向上攀登,这些刚从冰雪中暴露出来的冰碛石尚未经风化,棱角分明,如利刃一般。冰脊里有很多孔穴哗哗作响,流淌着混浊的冰川融水,灯光照进去折射出玲珑剔透的光彩。采玉人很注意有水的地方,因为玉石矿床隐藏在天知道有多厚的亘古寒冰下面,只能靠冰缝间的流水把碎裂的玉石冲刷出来——当地人采集了几千年的玉石,就是这么一点点从冰川下面流散出来的。

  现在正是夏季,冰川两侧融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缝隙,黑乎乎不见底,常有崩塌,里面会传出吱吱咔咔的声响。采玉人往往不顾危险,趴在地下蠕动着身体慢慢蹭进一尺多高、狭窄黑暗的冰洞里去探索,整个人钻进冰隙,浑身都被冰水浸湿了也顾不得;这时万一冰脊轻轻塌动一下,立刻就会把他吞没掉。冰层里的每一次声响都让我为诺尔列特心惊胆颤,而他们却不以为意地摇摇头,只是为找不到玉石而有些失望,继续徘徊在专业登山家都不愿意涉足的冰川裂缝旁,四处寻找深入冰隙的路径,如果遇到垂直的冰洞,还要用绳子缒着下去探察。


1.jpg
9a 表面沾满灰土碎石的冰川下融水淙淙,采玉人冒着生命危险,钻进深深的冰缝寻找玉石,把性命交给变幻莫测的夏季冰川






  终于,冒险和辛苦有了收获,走在最前面的诺尔列特高兴的喊起来——在冰川边的水洞里,他找到了两块玉石,我赶紧凑过去看。

  从品质上区分,和田玉主要分为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类,白玉里质地最好的叫做羊脂玉,润若凝脂,是和田玉闻名天下的特产,每年出产极少,价逾黄金,因为珍稀,近年来价格飞涨;从来源分类,和田玉通常分为籽玉、山流水和山料;籽玉是在河道里冲刷了千万年后的玉料,呈卵石状,质地最好,也最珍贵,向来是世人追求的目标;山流水被水冲刷的年头不多,边角圆滑,质地其次;山料是山上采到的玉石块,没有经过流水冲刷,通常认为质地不如前两者,但是往往有大块出产。如果玉石表面有长期与水石浸润而沾染的红、黄等杂色,叫做“皮子”,可以使玉石身价倍增,因为这种染色的玉石可以雕琢出色彩多变的物件,更为罕有。


10.jpg
10a 诺尔列特从冰洞里采到的玉石,在雪山冰川映衬下,彰显着它们的来之不易




**************************************************************

5  



 诺尔列特找到的这两块玉石都属于山料,大的一块有小半个拳头大,青色;小的一块只有半个鸡蛋大,色泽泛白。这两块玉石虽然未经打磨,但质地纯净,摸上去光滑润泽,正是和田美玉那闻名遐迩的特征,映着对面的雪峰,更显身价不凡,令人爱不释手,古人云:“君子温如玉”,深有同感!

  诺尔列特拣到玉石的冰洞很浅,碎石和融冰参杂在一起,一道融水顺着冰缝隙流出来,又钻回冰川下面去了,水流把两块玉石顺着光滑的冰道冲刷出来,如果不是诺尔列特碰巧看到,也许过不了多久又会重新把玉石冲回冰层下面去。采玉不但要勤劳,更要靠运气;运气好的话,随手一拨,就有收获;运气坏了,任凭你冒险博命,也难有结果。不知有多少采玉人辛苦一载,却两手空空,受了命运作弄,生计难续。

  海拔越来越高,山势更险,这里根本没有路,完全是在陡峭的石堆里攀登,大家都累得精疲力尽,不得不时常停下脚步,在愈加稀薄的空气中用力喘息,我已经手脚越来越无力,头痛,用力过度时还会突然出现瞬间眼前一黑的症状,诺尔列特三人体力也越来越虚弱,但是还支撑着在冰下、水边寻找,毕竟这才是他们到这里来的最终目的,无论怎样也不能放弃。坚持了三个多小时后,我们爬到了山峰半腰,厚厚的冰川在脚下转向左侧。望着上面雾气蒙蒙的山顶,诺尔列特叹了口气,摇摇头说:冰川已经转向,再向上爬也没有用了,停下吧。


11.jpg
11a 采玉人在山雾弥漫的冰碛石堆上艰难的攀登







这里的海拔估计已经超过六千米,从高处看冰川,原来冰川顶上也有很多大冰缝,黑乎乎的,里面隐隐传出轰隆水响。也许在我们脚下不远处就是价值连城的和田玉矿床,可是隔着厚厚的冰层和冰碛石堆,谁都无法接近。自古至今,千千万万的采玉者顶多只能够到达这里,这十几米或者几十米的最后一点距离,永远隔开了采玉人和他们的梦想,每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只能靠冰川变化无常的吝啬施舍,才能取到梦寐以求的和田玉。


12.jpg
12a 万古冰川映衬下的壮丽雪山





 天气转晴了,山谷对面几座高耸的雪峰清晰可见,洁白得和乳白色天空、浮云混为一体,耀人眼目,那些壮丽的冰川从山腰直挂下来,气势宏大,震撼人心;想来从对面山上看我们这座雪山也是一样的美景吧。回首身后的慕士雪峰,依旧迷雾重重,遥不见顶。我们靠坐在巨石上松懈下来,努力喘息着,沉默地望着眼前这一切,幻想着如果冰川突然塌掉,可以拣到多少玉石啊……


13.jpg
13a 从冰川上望去,山谷对面的皑皑雪峰,冰河蜿蜒伸入山谷






 诺尔列特盯着远处的雪山,面无表情地讲述:几年前曾有一位姚姓采玉人,在这里挖出一块饭盆大的羊脂玉石,卖了三百万元,三个合伙人每人分了一百万,衣锦还乡。

  在诺尔列特的眼中看来,也许这是采玉者拼搏的动力吧,但是这样的幸运极少出现,其实像中彩票大奖一样渺茫,无数辛辛苦苦的采玉人只是怀抱着发财的虚幻梦想,在这难以生存的极苦之地拼着生活罢了。

  午后两点多钟,天气突变,寒风阵阵,团团云雾从四面腾起,转眼间就遮却了眼前的冰川,开始飘落片片雪花。我们正在石堆中喘息休憩,见状不敢耽搁,急忙挣扎起身下撤。很快乱石上就积了一层薄雪,溜滑不稳,我们跌跌撞撞的走着,不时蹬塌落石,哗啦啦滑动一大片,幸好未曾伤人。我的右手无意间在石头上扶了一下,就被锋利的石棱划伤,草草包扎了,继续向下撤。在冰石堆里踉跄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下到山脚,回首山上,浓雾翻卷,雪越积越厚。

  辛苦一天,总算有所收获,三位采玉人向我告别,回到他们冰冷的窝棚去歇息;雨雾蒙蒙中,三条单薄身影渐渐被高低连绵的砾石堆遮没;我也拖着疲惫的身躯钻进帐篷,瘫倒在睡袋上,一动也不想动了。

  今天我见证了最艰难的谋生手段,对玉石的贪婪和对艰苦的忍耐,在这里合而为一,令人不禁感叹:真是性命相搏的生涯!采玉人不但要忍受寸草不生的艰苦环境和高海拔的折磨,还要面对雪山冰川上的种种危险,哪一样都是性命交关的威胁!诺尔列特在归路上,曾面色凝重地向我诉说:雪山上经常出现高原病,吐绿水什么的,很危险。这里已经死掉了五个采玉人,两位维族、两位回族、一位汉族,通常是因为艰苦生活下,对高山缺氧不适应,在辛苦劳作时突然倒下,就这么永远合上了双眼。当我们在珠宝店里欣赏通明圆润的和田美玉时,当我们用精美绝伦的和田玉器装饰自己时,可曾想到有些玉石竟是这样用采玉人的性命换来的?这样得来的玉石,要什么样的价值才能承载得起?而在利润丰厚的珠宝业,采玉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像这几位叶城来的采玉人,辛苦二十多天,不过每人分到千把元钱,和他们忍受的艰苦、面临的危险相比,实在太微薄了。

  感慨中,忽然想起唐朝诗人李贺的《老夫采玉歌》:“……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这首凝聚了采玉人血泪的唐诗不也正是眼前这些采玉人的艰难写照吗?



********************************************************************************

*http://www.8264.com/26689_5.htm

6

 雨未停,没有烧热水,躺在睡袋里,喝着冰冷浑浊的冰川融水嚼干粮。帐篷里冷冰冰的,潮气弥漫,帐外细雪密如冰箭,冷得刺骨,冰雪积在帐篷上,冰水流过帐篷边,夜里天气会变得更坏吗?管不了它了!想到明天就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暗自松了口气。


14.jpg
14a 夜里迷雾重重,遮蔽了四周雪山,山谷越发显得黑沉沉




 归途

  清晨,雪霁。

  这次昆仑雪山的玉石源之旅,我的目的已经达成,该尽快下山了。现在已经是八月下旬,天气一天冷过一天,如果昨晚的雪再大些,就可能封住归路直到明年,永远把我留在这寸草不生的冰雪山谷里。

  我边烧热水,边从雪地里一点点拾掇营帐,最后把垃圾也仔细收进背包里。吃过干粮,背起大背包向山下走去。

  来时风雨日暮,对沿途只有模糊记忆,现在天气很好,山路容易辨认;顺着山坡翠绿的草地疾行,一路风景绝佳。从谷底奔流的涧水,到山腰的丰饶草地、群群牛羊漫游,再到山顶的皑皑白雪、团团雾霭,远方渐成朦胧,青山被映成黛紫、青灰,颜色愈来愈浅,最后山影慢慢融化在无边的虚空里。人在世外仙境般的图画中行走,一弯淡淡的月牙挂在蓝天上,不知家乡何境。

  身旁的玉龙喀什河依旧白浪翻腾,我已经去过它的源头,见到了它出身其中的洁白雪山、美丽深谷,再看到这条河,心中涌起了别样的亲切,好像相识多年的朋友一般;还有那些艰苦的采玉人,我永远也忘不了冰川上那些踯躅辛苦的身影,和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一天采玉生涯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我帮不了他们什么,只能衷心祝福他们平安无事,美梦成真!

  走着走着,忽然想起明天就是我的生日,这些天在昆仑山里奔波劳累,竟然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在生日那一天,我将会离开这蛮荒山野,回到熟悉的文明世界中去,这次探访玉石之源的旅行也终于顺利完成。回首慕士雪山和玉石之谷,这古老传说中的玉石之乡,昆仑山的精华所在——当我在平凡熟悉的生活中回忆起这一切时,你所容纳的稀世珍奇和难以言述的重重艰辛,将仿佛存在另一个虚幻世界里。

  攻略


15.jpg
15a 路线示意图

 1慕士冰川的风景极佳,如果有时间和能力,很值得一往;每年七、八月份冰雪融化,可以进山采玉和探访,其它季节据说大雪封山;

  2慕士冰川的玉石源之旅,要求有比较强的野外能力,以应付恶劣环境;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最后一段路,路况极差,建议组队前往;

  3在喀什塔什乡有简单食物可以购买,一定要准备充足,黑山村连烤馕都没有,村里的小饭馆饭食不一定习惯;

  当地雇驴子的价钱,大约每天五十元左右,也有少量马匹可以雇,价钱要贵一些;

  返回的时候,从高山牧场到黑山村一段,风景极好,基本是平路和下坡,很适合徒步,大约八小时路程;

  从黑山村回到喀什塔什乡,有几段很陡很长的上坡,可能需要几小时才能爬上去,所以建议骑驴子回去;

  黑山村一带的当地人基本不会说汉话,最好在喀什塔什乡找好会说汉话的向导;乡里的铁匠阿迈尔人不错,汉话说得好,对整条路线也熟悉,曾经带过队伍去冰川。

  4采玉极难,即使在冰川前,旅游者也很难自己拣到玉石;在冰川下的采玉人那里,可以购买他们采到的玉石留念;不要轻易爬上冰川,容易出危险。

  5路途简介:

  第一天,从和田市到达喀什塔什乡,住乡招待所,大约一百五十公里左右,路况好,可以乘出租车前往;

  第二天,骑驴子一天,到达黑山村,在黑山村有村招待所和小饭馆,最多可以住宿十人左右,没有被褥;

  第三天,骑驴子一天,可以到达冰川碛石堆下,这段路上坡很多,要注意赶路;这里海拔超过五千米,有高山牧场,只有零星牧羊人,需要扎营;

  第四天,必须徒步登上冰碛堆,大约4小时左右到达雪峰下的冰川前,也需要扎营;据相关资料介绍,这里海拔有五千六百米,气候寒冷,要选择合适的睡袋、帐篷和御寒衣物;山谷里风不大,但随时可能下雪,要有防备;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第八天就可以返回到乡里,如果回到喀什塔什乡时间尚早,可能找到直接回和田市的汽车,不必在乡里过夜。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Sunday, November 04, 2007 - 08:46 am:   

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在切尔诺贝利无人区迅速繁衍
http://msn.ynet.com/bqweekly/image.jsp?oid=8851377


[历史] .从普尔热瓦尔斯基到斯文·赫定,关于罗布泊位置的长期争论
http://www.xiyuren.com/forum/view_488.html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地图上,新疆东南部还标示着一个面积约2570平方公里的湖泊——罗布泊。然而,今天只要对新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昔日的湖泊成为一片生命难以存在的雅丹地貌。人们所见之罗布泊全貌,就是美国资源卫星于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被称作“大耳”的图片,正是这幅广为人知的图片向人类宣布,罗布泊已完全干涸。然而,在19世纪末,外国探险家们寻访这里的时候,罗布泊虽不能与古代全盛时期的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相比,却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生活在罗布泊古老岸边的有一个小小的部落,这些人自称“罗布里克人”,讲维吾尔语罗布方言,靠捕鱼为生。他们世代相传,把自己的定居地叫“阿不旦”,含意是“好地方”。当时他们的首领是由清廷任命的五品伯克—昆其康。

1876~1877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来到新疆,进行他的第二次中亚探险。这次,他的考察重点便是罗布泊地区。他是第一个探访阿不旦,会见昆其康伯克的外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在罗布泊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察和测量。他发现,他所抵达的罗布泊实际位置,比自己所携带的《大清一统舆图》竟有纬度一度之差。当时欧洲的中亚地图,主要是根据《大清一统舆图》绘制的,因此普氏认为,必须重新绘制中亚地图,改变罗布泊位置的错误。此论一出,立即在国际地理学界引起注意。
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曾七次来过中国、著有地理学巨著《中国》的李希霍芬男爵,对普氏新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普氏考察的并不是真正的罗布泊,而是一个淡水湖沼,即当地居民所称之“琼克”——大涝坝。而真正的罗布泊在此偏西3度的位置。由此,一个跨世纪的、有关罗布泊位置的国际学术界争论拉开了序幕,而且时至今日也没有谢幕。
在李希霍芬和普尔热瓦尔斯基相继去世后,他们二人的学生又持续了这场争论,并且成为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学生,是后来以发掘喀拉浩特—内蒙古额济纳黑城而成名的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他通过对罗布泊的考察,坚持普氏的观点。而李希霍芬的学生,则是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1896年、1900年,斯文·赫定两次对罗布泊地区进行了考察和测量。他发现塔里木河改道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终端湖—喀拉库顺。这个喀拉库顺,就是普尔热瓦尔斯基发现的那个淡水湖,而不是古老的罗布泊。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地图所标罗布泊位置并没有错,楼兰王国全盛期的那个罗布泊,后来游移到偏西南的喀拉库顺。因此,罗布泊实际上是一个游移的湖。在后一次考察中,楼兰古城的发现,不仅使赫定成为西域探险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而且也为罗布泊位置之争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因为,作为一个常识,人们都知道,楼兰是伴罗布水域而存在的城市。那么找到了历史上的楼兰,也就等于确定了罗布泊的位置。换句话来说,既然楼兰古城不是位于喀拉库顺,那么,喀拉库顺也必然不是历史上的罗布泊。斯文·赫定还进一步提出,罗布泊的迁徙以1500年为历史周期,并且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罗布泊将离开喀拉库顺,重返楼兰东面的故址。

在这次考察中,斯文·赫定发现当地人把罗布地区的形式独特的土垅,称为“雅丹”,后来斯文·赫定把它引用到自己的地理学著作中,并被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和采用,于是一个新的地理学名词——雅丹(YARDANG)出现了。
1928年2月,斯文·赫定率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前往乌鲁木齐时经过吐鲁番,从常年奔波于库尔勒与吐鲁番一线的两个维吾尔商人那里听到一个消息,塔里木河与孔雀河都回到了罗布荒原的故道。这一消息对于赫定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根据他的理论推测,河流北返这种机遇是千年一见的,而且这也将是验证他的罗布泊是游移湖观点的最佳时机,他盼望着自己能再次踏上罗布荒原。也许命运对斯文·赫定过于关照了,1934年,当他所率考察队在盛世才与马仲英部的战火中煎烤,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时,却意外的获得了一个机会——去罗布泊地区考察。

1934年4月5日,由10余部连体小船和独木舟组成的船队,随着斯文·赫定一声“出发”的命令,驶离了尉犁县县城的孔雀河码头。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斯文·赫定要做一次沿新河道形成的孔雀河、前往“复活”的罗布泊的远航。在这次漂流考察中,斯文·赫定详细记录了河流改道后孔雀河与罗布泊水域的水文和生态变化,发现了一些古墓葬,而最为重要的是,斯文·赫定圆了他泛舟汉唐盛世时的罗布泊,从水路探访楼兰古国的梦想。由于有了这次航行,罗布泊位置之争开始告一段落,学术界普遍接受了斯文·赫定关于罗布泊位置的判断和罗布泊是“游移湖”的论点。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有了卫星观测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后,才重新对游移湖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7-8-27 5:34:31 编辑过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October 24, 2007 - 11:45 pm:   

http://bbs.chinadaily.com.cn/viewthread.php?gid=2&tid=336583&extra=page%3D37


The most heroic mass migration in recorded human history

And the Great Chinese Patriot 渥巴锡 (Oebasius or Ubashi)

Kalmyks, also Kalmucks,卡尔梅克 这一词意,均被汉、俄、蒙文史学者直译。据帕拉斯的说法,是“留下”“留下来的人”之意,

噶尔丹(Galdan),是卫拉特蒙古人准噶尔(Zunghar)联盟的首领



土尔扈特人, Kalmyks, also Kalmucks, one of the major tribal divisions of the Mongols who migrated to the lower Volga River region in eastern Europe in the early 1600s. The Kalmyks are unique among Mongols in practicing the Buddhist religion. A recorded literature in the Kalmyk language consists of myths, poems, legal code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s. About 1771 a group of some 300,000 Kalmyks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Volga River headed by their leader 渥巴锡 decided to return to China to escape cruel Russian domination. They took part in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heroic mass migrations in recorded history. Attacked en route by Russians and Turkic tribes, only a little over one-third of the group reached Xinjiang. There they settled in the fertile basin of 伊犁河 (the Ili River) on a spot hand-picked by the Qing emperor. Chinese all over the empire were moved by their heroic effort to return to their homeland, and sent donations of foods, cloth, and domesticated animals to ease Kalmyks' new found lives in Xinjiang.

渥巴锡 died of smallpox in January, 1775.

Some Kalmyks, those who reside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Volga River, and at the time of the heroic mass migration could not cross the river due to an unusually warm winter, stayed on the steppes of the Volga region, and their descendants still live there. In fact, they were recently visited by Chinese citizens who are direct descendants of 渥巴锡 (the 13th generation), and told extreme hardships they had to endure under Russians after the heroic mass migration. Kalmyks are also found throughout Central Asia. The tsarist government of Russia attempted to settle the Kalmyk nomads on a reservation near Astrakhan, and the Soviet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republic for them in 1935. After World War II the Kalmyks were punished for their war-time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vading Germans, and were exiled in thousands to Siberia with their Kalmyk Republic abolished. Many Kalmyks escaped to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8 the Kalmyk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was reconstituted, and many of the people were returned to the Volga River region. Today they make up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Russia's Kalmyk autonomous region.

******************************************

The language of 土尔扈特人

Their language belongs to the Oyrat (Oirat), or western, branch of the Mongolian language group, which is spoken in western Mongolia, Xinjiang, and neighbouring provinces of China.

The Kalmyks started out as equals and allies of the Russians in the mid 1600s, and became vassals under Catherine II. Those who stayed behin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Volga River after the heroic mass migration eastward sought independence in the early 1990s after the Mar. 31, 1992, treaty that create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y agreed to abandon separatist aims in 1994.

****************************************************************


Empire of Uniformity

By Jared Diamond

Immigration, affirmative action, multilingualism, ethnic diversity—my state of California pioneered these controversial policies, and it is now pioneering a backlash against them. A glance into the classrooms of the Los Angeles public schools, where my sons are being educated, fleshes out the abstract debates with the faces of children. Those pupils speak more than 80 languages in their homes; English-speaking whites are in the minority. Every single one of my sons' playmates has at least one parent or grandparent who was born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That's true of my sons also—three of their four grandparents were immigrants to this country. But the diversity that results from such immigration isn't new to America. In fact, immigration is simply restoring the diversity that existed he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that diminished only recently; the area that now makes up the mainland United States, once home to hundreds of Native American tribes and languages, did not come unde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 government until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In these respects, ours is a thoroughly “normal” country. Like the United States, all but one of the world's six most populous nations are melting pots that achieved political unification recently and that still support hundreds of languages and ethnic groups. Russia, for example, once a small Slavic state centered on Moscow did not even begin its expansion beyond the Ural Mountains until 1582. From then until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Russia swallowed up dozens of non-Slavic peoples, many of whom, like the people of Chechnya today, retain their original languag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dia, Indonesia, and Brazil are also recent political creations (or re-creations, in the case of India) and are home to about 850, 703, and 209 languages, respectively.

The great exception to this rule of the recent melting pot i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nation, China. Today China appears politically,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monolithic.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I exclude the linguistically and culturally distinct T!bet, which was also politically separate until recently.) China was already unified politically in 221 B.C. and has remained so for most of the centuries since then. From the beginnings of literacy in China over 3,000 years ago, it has had only a single writing system, unlike the dozens in use in modern Europe. Of China's billion-plus people, over 700 million speak Mandarin, the language with by far the largest number of native speakers in the world. Some 250 million other Chinese speak seven languages as similar to Mandarin and to each other as Spanish is to Italian. Thus, while modern American history is the story of how our continent's expanse became American, and Russia's history is the story of how Russia became Russian, China's history appears to be entirely different. It seems absurd to ask how China became Chinese. China has been Chinese almost from the beginning of its recorded history.

We take this unity of China so much for granted that we forget how astonishing it is. Certainly we should not have expected such unity on the basis of genetics. While a coarse racial classification of world peoples lumps all Chinese people together as Mongoloids, that category conceals much more variation than is found among such (equally ill-termed) Caucasian peoples as Swedes, Italians, and Irish.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ese, in particular, are genetically and physically rather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northerners are most similar to T!betans and Nepali, southerners to Vietnamese and Filipinos. My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ese friends can often distinguish each other at a glance: northerners tend to be taller, heavier, paler, with more pointed noses and smaller eyes.

The existence of such differences is hardly surprising: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differ i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with the north drier and colder. That such genetic differences arose between the peoples of these two regions simply implies a long history of their moderate isolation from each other. But if such isolation existed, then how did these peoples end up with such simila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hina's linguistic near-unity is also puzzling in comparison with the linguistic disunity of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For instance, New Guinea, although it was first settled by humans only about 40,000 years ago, evolved roughly 1,000 languages. Western Europe has by now about 40 native languages acquired just in the past 6,000 to 8,000 years, including languages as different as English, Finnish, and Russian. Yet New Guinea's peoples are spread over an area less than one-tenth that of China's. And fossils attest to human presence in China fo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By rights, tens of thousands of distinct languages should have arisen in China's large area over that long time span;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m? China too must once have been a melting pot of diversity, as all other populous nations still are. It differs from them only in having been unified much earlier: in that huge pot, the melting happened long ago.

A glance at a linguistic map is an eye-opener to all of us accustomed to thinking of China as monolithic. In addition to its eight “big” languages—Mandarin and its seven close relatives (often referred to collectively as Chinese), with between 11 million and 700 million speakers each—China also has some 160 smaller languages, many of them with just a few thousand speakers. All these languages fall into four families, which differ greatly in their distributions.

At one extreme, Mandarin and its relatives, which constitute the Chinese subfamily of the Sino-T!betan language family, are distributed continuously from the top of the country to the bottom. On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all Sino-T!betan languages is that most words consist of a single syllable, like English it or book; long, polysyllabic words are unthinkable. One could walk through China, from Manchuria in the north to the Gulf of Tonkin in the south, without ever stepping off land occupied by 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The other three families have broken distributions, being spoken by islands of people surrounded by a sea of speakers of Chinese and other languages. The 6 million speakers of the Miao-Yao family are divided among five languages, bearing colorful names deriv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colors of the speakers' clothing: Red Miao, White Miao (alias Striped Miao), Black Miao, Green Miao (alias Blue Miao), and Yao. Miao-Yao speakers live in dozens of small enclaves scattered over half a million square miles from southern China to Thailand.

The 60 million speakers of languages in the Austroasiatic family, such as Vietnamese and Cambodian, are also scattered across the map, from Vietnam in the east to the Malay Peninsula in the south to northeastern India in the west. Austroasiatic langua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enormous proliferation of vowels, which can be nasal or nonnasal, long or extra-short, creaky, breathy, or normal, produced with the tongue high, medium high, medium low, or low, and with the front, center, or back of the tongue. All these choices combine to yield up to 41 distinctive vowel sounds per language, in contrast to the mere dozen or so of English.

The 50 million speakers of China's fourth language family, Tai-Kadai, are scattered from southern China southward into peninsular Thailand and west to Myanmar (Burma). In Tai-Kadai languages, as in most Sino-T!betan languages, a single word ma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depending on its tone, or pitch. For example, in Thai itself the syllable maa means “horse” when pronounced at a high pitch, “come” at a medium pitch, and “dog” at a rising pitch.

Seen on a map, the current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of these language groups suggests a series of ancient helicopter flights that dropped speakers here and there over the Asian landscape. But of course nothing like that could have happened, and the actual process was subtractive rather than additive. Speakers of the now dominant language expanded their territory and displaced original residents or induced them to abandon their native tongues. The ancestors of modern speakers of Thai and Lao, and possibly Cambodian and Burmese as well, all moved south from southern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 to their present locations within historical times, successively inundating the settled descendants of previous migrations. Chinese speakers were especially vigorous in replacing and linguistically converting other ethnic groups, whom they looked down on as primitive and inferior. The recorded history of China's Chou Dynasty, from 1111 B.C. to 256 B.C., describes the conquest and absorption of most of China's non-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by Chinese-speaking states.

Before those relatively recent migrations, who spoke what where? To reconstruct the linguistic map of the East Asia of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go, we can reverse the historically known linguistic expansions of recent millennia. We can also look for large, continuous areas currently occupied by a single language or related language group; these areas testify to a geographic expansion of that group so recent that there has not been enough time for it to differentiate into many languages. Finally we can reason conversely that modern areas with a high diversity of languages within a given language family lie closer to the early center of distribution of that language family. Using those three types of reasoning to turn back the linguistic clock, we conclude that speakers of Chinese and other Sino-T!betan languages originally occupied northern China. The southern parts of the country were variously inhabited by speakers of Miao-Yao, Austroasiatic, and Tai-Kadai languages—until they were largely replaced by their Sino-T!betan-speaking neighbors.

An even more drastic linguistic upheaval appears to have swept over tropical Southeast Asia to the south of China, in Thailand, Myanmar, Laos, Cambodia, Vietnam,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It's likely that whatever languages were originally spoken there have now become extinct—most of the modern languages of those countries appear to be recent invaders, mainly from southern China. We might also guess that if Miao-Yao languages could be so nearly overwhelmed, there must have been still other language families in southern China that left no modern descendants whatsoever. As we shall see, the Austronesian family (to which all Philippine and Polynesian languages belong) was probably once spoken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We know about it only because it spread to Pacific islands and survived there.

The language replacements in East Asia are reminiscent of the way European languages, especially English and Spanish, spread into the New World. English, of course, came to replace the hundreds of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not because it sounded musical to indigenous ears but because English-speaking invaders killed most Native Americans by war, murder, and disease and then pressured the survivors into adopting the new majority language. The immediate cause of the Europeans' success was their relative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That superiority, however, was ultimately the result of a geographic accident that allowed agriculture and herding to develop in Eurasia 10,000 years earlier. The consequent explosion in population allowed the Europeans to develop complex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giving their descendants great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over the people they conquered. Essentially the same processes account for why English replaced aboriginal Australian languages and why Bantu languages replaced subequatorial Africa's original Pygmy and Khoisan languages.

East Asia's linguistic upheavals thus hint that some Asians enjoyed similar advantages over other Asians. But to flesh out the details of that story, we must turn from linguistics to archeology.

As ever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the eastern Asian archeological record for most of human history reveals only the debris of hunter-gatherers using unpolished stone tools. The first eastern Asian evidence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comes from China, where crop remains, bones of domestic animals, pottery, and polished stone tools appear by around 7500 B.C. That's no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fter the beginnings of agriculture in the Fertile Crescent, the area with the oldest established food production in the world.

In China plant and animal domestication may even have started independently in two or more places. Besides differences in climate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there are also ec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ior upland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mountains like our Appalachians) and the coastal lowlands (which are flat and threaded with rivers, like the Carolinas). Incipient farmers in each area would have had different wild plants and animals to draw on. In fact, the earliest identified crops were two drought-resistant species of millet in northern China, but rice in the south.

The same sites that provided us with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crops also contained bones of domestic pigs, dogs, and chickens—a livestock trinity that later spread as far as Polynesia. These animals and crops were gradually joined by China's many other domesticates. Among the animals were water buffalo (the most important, since they were used for pulling plows), as well as silkworms, ducks, and geese. Familiar later Chinese crops include soybeans, hemp, tea, apricots, pears, peaches, and citrus fruits. Many of these domesticated animals and crops spread westward in ancient times from China to the Fertile Crescent and Europe; at the same time Fertile Crescent domesticates spread eastward to China. Especially significant western contributions to ancient China's economy were wheat and barley, cows and horse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heep and goats.
A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food production in China gradually led to the other hallmarks of “civilization.” A superb Chinese tradition of bronze metallurgy arose around 3000 B.C., allowing China to develop by far the earliest cast iron production in the world by 500 B.C. The following 1,500 years saw the outpouring of a long list of Chinese inventions: canal lock gates, deep drilling, efficient animal harnesses, gunpowder, kites, magnetic compasses, paper, porcelain, printing, stern-post rudders, and wheelbarrows, to name just a few.

China's size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initially spawned many separate local cultures. In the fourth millennium B.C. those local cultures expanded geographically and began to interact,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and coalesce. Fortified towns in Chica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B.C., with cemeteries containing luxuriously decorated graves juxtaposed with simpler ones—a clear sign of emerging class differences. China became home to stratified societies with rulers who could mobilize a large labor force of commoners, as we can infer from the remains of huge urban defensive walls, palaces, and the Grand Canal—the longest canal in the world—linking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Writing unmistakably ancestral to that of modern China is preserved from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though it probably arose earlier. The first of China's dynasties, the Hsia Dynasty, arose around 2000 B.C. Thereafter, our archeological knowledge of China's emerging cities and states becomes supplemented by written accounts.

Along with rice cultivation and writing a distinctively Chinese method for reading the future also begins to appear persistently in the archeological record, and it too attests to China's cultural coalescence. In place of crystal balls and Delphic oracles, China turned to scapulimancy—burning the scapula (shoulder bone) or other large bone of an animal, such as a cow, then prophesying from the pattern of cracks in the burned bone. From the earliest known appearance of oracle bones in northern China, archeologists have traced scapulimancy's spread throughout China's cultural sphere.

Just as exchanges of domesticates between ecologically diverse regions enriched Chinese food production, exchanges between culturally diverse regions enriched Chines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nd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warring chiefdoms drove the formation of ever larger and more centralized states. China's long west-east rivers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north, the Yangtze in the south) allowed crops and technology to spread quickly between inland and coast, while their diffusion north and south was made easy by the broad, relatively gentle terrain north of the Yangtze, which eventually permitted the two river systems to be joined by canals. All those geographic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early cultural and political unification of China. In contrast, western Europe, with an area comparable to China's but fragmented by mountains such as the Alps, and with a highly indented coastline and no such rivers, has never been unified politically.

Some developments spread from south to north in China, especially iron smelting and rice cultivation. But the predominant direction of spread seems to have been the other way. From northern China came bronze technology, Sino-T!betan languages,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country's first three dynasties (the Hsia, Shang, and Chou) all arose in the north in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The northern dominance is clearest, however, for writing. Unlike western Eurasia, with its plethora of early methods for recording language, including Sumerian cuneiform, Egyptian hieroglyphics, Hittite, Minoan, and the Semitic alphabet, China developed just one writing system. It arose in the north, preempted or replaced any other nascent system, and evolved into the writing used today.

Preserved documents show that already in the first millennium B.C. ethnic Chinese tended to feel culturally superior to non-Chinese “barbarians,” and northern Chinese considered even southern Chinese barbarians. For example, a late Chou Dynasty writer described China's other peoples as follows: “The people of those five regions—the Middle states and the Jung, Yi, and other wild tribes around them—had all their several natures, which they could not be made to alter. The tribes on the east were called Yi. They had their hair unbound, and tattooed their bodies. Some of them ate their food without its being cooked by fire.” The author went on to describe wild tribes to the south, west, and north indulging in equally barbaric practices, such as turning their feet inward, tattooing their foreheads, wearing skins, living in caves, not eating cereals, and, again, eating their food raw.

States modeled on the Chou Dynasty were organized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first millennium B.C., culminating in China's political unification under the Chin Dynasty in 221 B.C. China's cultural unification accelerated during that same period, as literate “civilized” Chinese states absorbed or were copied by the preliterate “barbarians.” Some of that cultural unification was ferocious: for instance, the first Chin emperor condemned all previously written historical books as worthless and ordered them burned, much to the detriment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That and other draconian measures must have helped spread northern China's Sino-T!betan languages over most of China. Chinese innovations contributed heavily to developments in neighboring regions as well. For instance, until roughly 4000 B.C. most of tropical Southeast Asia was still occupied by hunter-gatherers making pebble and flake stone tools. Thereafter, Chinese-derived crops, polished stone tools, village living, and pottery spread into the area, probably accompanied by southern Chinese language families. The southward expansions from southern China of Lao, Thai, and Vietnamese, and probably Burmese and Cambodians also, completed the “Sinification” of tropical Southeast Asia. All those modern peoples appear to be recent off-shoots of their southern Chinese cousins.

So overwhelming was this Chinese steamroller that the former peoples of the region have left behind few traces in the modern populations. Just three relict groups of hunter-gatherers—the Semang Negritos of the Malay Peninsula, the Andaman Islanders, and the Veddoid Negritos of Sri Lanka—remain to give us any clue as to what those peoples were like. They suggest that tropical Southeast Asia's former inhabitants may have had dark skin and curly hair, like modern New Guineans and unlike southern Chinese and modern tropical Southeast Asians. Those people may also be the last survivors of the source population from which New Guinea and aboriginal Australia were colonized. As to their speech, only on the remote Andaman Islands do languages unrelated to the southern Chinese language families persist—perhaps the last linguistic survivors of what may have been hundreds of now extinct aboriginal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While one prong of the Chinese expansion thus headed southwest into Indochina and Myanmar, another headed southeast into the Pacific Ocean. Part of the evidence suggesting this scenario comes from genetics and linguistics: the modern inhabitants of Indonesia and the Philippines are fairly homogeneous in their genes and appearance and resemble southern Chinese. Their languages are also homogeneous, almost all belonging to a closely knit family called Austronesian, possibly related to Tai-Kadai.

But just as in tropical Southeast Asia, the archeological record in the Pacific shows more direct evidence of the Chinese steamroller. Until 6,000 years ago, Indonesia and the Philippines were sparsely occupied by hunter-gatherers. Beginning in the fourth or fifth millennium B.C., pottery and stone tools of unmistakably southern Chinese origins appear on the island of Tai Wan, which is in the straits between the southern Chinese coast and the Philippines. Around 3000 B.C. that sam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s spread as a wave to the Philippines, then throughout the islands of Indonesia, accompanied by gardening and by China's livestock trinity (pigs, chickens, and dogs). Around 1600 B.C. the wave reached the islands north of New Guinea, then spread eastward through the previously uninhabited islands of Polynesia. By 500 A.D. the Polynesians, an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 of ultimately Chinese origin, had reached Easter Island, 10,000 miles from the Chinese coast. With Polynesian settlement of Hawaii and New Zealand around the same time or soon thereafter, ancient China's occupation of the Pacific was complete.

Throughout most of Indonesia and the Philippines, the Austronesian expansion obliterated the region's former inhabitants. Scattered bands of hunter-gatherers were no match for the tools, weapons, numbers, subsistence methods, and probably also germs carried by the invading Austronesian farmers. Only the Negrito Pygmies in the mountains of Luzon and some other Philippine islands appear to represent survivors of those former hunter-gatherers, but they too lost their original tongues and adopted Austronesian languages from their new neighbors. However, on New Guinea and adjacent islands, indigenous people had already developed agriculture and built up numbers sufficient to keep out the Austronesian invaders. Their languages, genes, and faces live on in modern New Guineans and Melanesians.

Even Korea and Japan we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China although their geographic isolation from the mainland saved them from losing their languages or physical and genetic distinctness. Korea and Japan adopted rice from China in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bronze metallurgy in the first millennium B.C., and writing in the first or early second millennium A.D. Not all cultural advances in East Asia stemmed from China, of course, nor were Koreans, Japanese, and tropical Southeast Asians noninventive “barbarians” who contributed nothing. The ancient Japanese developed pottery at least as early as the Chinese did, and they settled in villages subsisting on Japan's rich seafood resources long before the arrival of agriculture. Some crops were probably domesticated initially or independently in Japan, Korea, and tropical Southeast Asia. But China's role was still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Indee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s still so great that Japan has no thought of discarding its Chinese-derived writing system despite its disadvantages for representing Japanese speech, while Korea is only now replacing its clumsy Chinese-derived writing with its wonderful indigenous Han'gŭl alphabet. The persistence of Chinese writing in Japan and Korea is a vivid twentieth-century legacy of plant and animal domestication that began in China 10,000 years ago. From those achievements of East Asia's first farmers, China became Chinese, and peoples from Thailand to Easter Island became their cousins.

Source: Diamond, Jared. “Empire of Uniformity.” Discover Magazine, March 1996.


****************************************************************

Kalmucks were one of Mongolian nomadic tribes. NOT CHINESE.
Chinese are the representants of many millenia old SETTLED civilization. Chinese build the Great Wall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defend agains "barbaric, nomadic tribes".

Kalmucks were living in the past in Dzhungar Valley. They were one of many nomadic tribes , which got under the rule of Genghis Khan is 13th century.
In 14th century Kalmucks and 3 other tribes (Khoshut, Torgut and Tchoros [spelling?]) created an independent political force known as Derven Ord. By the end of 16th and beginning of 17th century Kalmucks began to move westward. The reasons were the increasing teritorial pressure form China and religious pressure from the neighbouring tribes ,whose religion was islam. Kalmucks were different here, as they adapted the T i betan version of buddism.
In the beginning of 17th century Russia gave them allowance for merchanship in siberian towns and green light for penetrating into Russian lands. During their long and tiresome voyage ,the further consolidation of their nation took place. The word Kalmucks means in their language "those who split" or "those who separated".
They finally settled between Volga and Don rivers. In 1664 the Kalmucks Khanat was created. Kalmucks were mainly shepperds.

Kalmucks were reliable allies of Russians and tooks part in numerous wars on Russian side, including wars against other Mongolians.
The difficult times came by the nid of 18th century. The expansion of russian landlords were giving a high pressure on Kalmucks, their lands began to shrink. Here the history is very similar to what was hapening with NA Indians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wild west" in America.

The idea of back-migration to the lands of their ancestors in Dzhungaria began to circulate among Kalmucks. The Astrakhan governor Biekietov was sendind letters to Tsaritsa Katherina, but he did not find kind ears in St Petersburg (the capital of Russia at that time). Katherina could not believe in any conspiracy of the Kalmucks leaders as she highly valued the fidelity of their soldiers.
Nevertheless, by the end of 1770 the migration began. First the high ranking with their families, what was explained as a precursions against the attack from Kazacks, then almost whole the nation ( approx 300000). Some people could not join the exodus because of early spring and early thawn ice on Volga river.
In July 1771 ,after many dangerous adventures they met crossing Siberia and the lands of Khazacks Ord, they came to the lake of Balhash(spelling?). Here the tragedy happened.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ake does not have drinkable water. Nearly half of those who reached and drank it fall dead. Those , who survived, continued the travel across Kyrgiz lands, attacked by them frequently. Few only reached the Chinese border. Here the data are not clear, i.e. how many. I met with something like 15000 only who crossed the border with China and were given the lands to settle in Dzhungaria.

Today, the descandants of these brave people live in the empire, PRC, and are Chinese citizens. Other, descendants of those who could not leave another empire -Russia, live in the Kalmucks authonomous region with the capital in Elista. They are Kalmucks by nationality and Russians by citizenship. Kalmucks have special history in Russia. They are this exception, when it was them who came to Russia and not as usual in case of other nationalities, when Russia comes to them.

****************************************************************

Kalmucks were one of Mongolian nomadic tribes. NOT CHINESE.
Chinese are the representants of many millenia old SETTLED civilization. Chinese build the Great Wall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defend agains "barbaric, nomadic tribes".

Kalmucks were living in the past in Dzhungar Valley. They were one of many nomadic tribes , which got under the rule of Genghis Khan is 13th century.
In 14th century Kalmucks and 3 other tribes (Khoshut, Torgut and Tchoros [spelling?]) created an independent political force known as Derven Ord. By the end of 16th and beginning of 17th century Kalmucks began to move westward. The reasons were the increasing teritorial pressure form China and religious pressure from the neighbouring tribes ,whose religion was islam. Kalmucks were different here, as they adapted the T i betan version of buddism.
In the beginning of 17th century Russia gave them allowance for merchanship in siberian towns and green light for penetrating into Russian lands. During their long and tiresome voyage ,the further consolidation of their nation took place. The word Kalmucks means in their language "those who split" or "those who separated".
They finally settled between Volga and Don rivers. In 1664 the Kalmucks Khanat was created. Kalmucks were mainly shepperds.

Kalmucks were reliable allies of Russians and tooks part in numerous wars on Russian side, including wars against other Mongolians.
The difficult times came by the nid of 18th century. The expansion of russian landlords were giving a high pressure on Kalmucks, their lands began to shrink. Here the history is very similar to what was hapening with NA Indians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wild west" in America.

The idea of back-migration to the lands of their ancestors in Dzhungaria began to circulate among Kalmucks. The Astrakhan governor Biekietov was sendind letters to Tsaritsa Katherina, but he did not find kind ears in St Petersburg (the capital of Russia at that time). Katherina could not believe in any conspiracy of the Kalmucks leaders as she highly valued the fidelity of their soldiers.
Nevertheless, by the end of 1770 the migration began. First the high ranking with their families, what was explained as a precursions against the attack from Kazacks, then almost whole the nation ( approx 300000). Some people could not join the exodus because of early spring and early thawn ice on Volga river.
In July 1771 ,after many dangerous adventures they met crossing Siberia and the lands of Khazacks Ord, they came to the lake of Balhash(spelling?). Here the tragedy happened.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ake does not have drinkable water. Nearly half of those who reached and drank it fall dead. Those , who survived, continued the travel across Kyrgiz lands, attacked by them frequently. Few only reached the Chinese border. Here the data are not clear, i.e. how many. I met with something like 15000 only who crossed the border with China and were given the lands to settle in Dzhungaria.

Today, the descandants of these brave people live in the empire, PRC, and are Chinese citizens. Other, descendants of those who could not leave another empire -Russia, live in the Kalmucks authonomous region with the capital in Elista. They are Kalmucks by nationality and Russians by citizenship. Kalmucks have special history in Russia. They are this exception, when it was them who came to Russia and not as usual in case of other nationalities, when Russia comes to them.





**************************************************************

(from http://www.people.com.cn/GB/14838/22117/30560/30571/2195749.html )

东归英雄传

在和静县城街心公园的正中央,耸立着一座巨型汉白玉雕像,手持戟枪,顶盔亮甲,威骑在白龙驹上,他就是民族英雄——渥巴锡汗。

  渥巴锡汗,蒙古族,1742年出生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从小在其父兴学改革思想的影响下,受到很好的正规教育,直到大学毕业。他从小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故乡中国。1761年继承土尔扈特部汗位,不堪忍受俄国沙皇政府日益加重的民族压迫,为求民族生存,于1771年1月率领全民族人民起义抗俄,历尽千难万险,于1771年7月才回到祖国怀抱,起义时的17万人众,最后只剩下7万余人,谱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回归祖国后,清朝廷给予了很好地救济和安置。1775年1月,渥巴锡不幸死于天花,临去世前给西蒙古人民留下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育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

  公元1771年1月5日,是土尔扈特历史上最光辉的纪念日。这天,渥巴锡向全体牧民历数沙俄残暴统治的滔天罪行,号召大家:只有奋起抗俄返回祖国才是唯一出路。顿时,伏尔加河辽阔的草原上发出了气壮山河的呼声:“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做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渥巴锡率领三万二千帐十七万人组成的浩荡大军,消灭了数千沙俄官兵,烧掉了帐篷、带不走的东西和渥巴锡汗的木制宫殿,拔营起寨,惊天动地踏上了艰难险阻的万里归途。成千上万的妇孺和老人乘着马车,骆驼和雪撬,在跃马横刀的勇士们护卫下,离开了白雪皑皑的伏尔加河草原,一队接一队地迤逦前进。俄国女皇闻讯后惊恐万状,大发雷霆,立即派兵数万进行追击和阻截。沙俄政府对未能走脱的伏尔加河左岸土尔扈特人,采取了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至使这部分蒙古族牧民未能跟随渥巴锡返回故乡。

  踏上征途的土尔扈特人,在前有哥萨克拦截,后有俄军尾追的紧急形势下,渥巴锡把起义大军组织得井井有条,一支精锐部队作为开路先锋,接着是妇女、老弱、车辆牲畜等辎重队伍,再次是渥巴锡率领的二万骑兵殿后。他们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到达乌拉尔河,把尾追之敌远远地抛在后面。先头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了乌拉尔河上的俄国据点,使大队人马安全地从冰上过河,顺利地踏上了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在长征途中,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的率领下,英勇克敌,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在他们踏上哈萨克草原不久,一支外翼队伍遭到了哥萨克的突然袭击。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战斗,由于土尔扈特部以分散的队形赶着大批的牲畜前进,在受到袭击时还没来得及集中力量,便展开了白刃搏斗,致使九千名战士壮烈牺牲。二月初,土尔扈特的东进队伍来到奥琴峡谷,山口被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整个队伍无法前进。在这紧急关头,渥巴锡指挥若定,亲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猛攻。策伯克多尔济则率领一支训练有素的枪队从后面袭击,彻底歼灭了拦截之敌,为牺牲的同胞报仇雪恨,使大队人马顺利通过了峡谷。

  土尔雇特部经过多次激烈战斗,大批人员牺性,大量牲畜死亡。严冬过后,酷暑来临,在漫长的征途中,疾病侵袭,饥饿折磨,疲惫不堪的队伍扶老携幼,在艰难中苦苦挣扎。当到了土尔阶河的时候,又突然遇到俄军两万多人的严密封锁,在这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渥巴锡召集各部首领,动员大家团结抗敌,坚持到底!策伯克多尔济在会上慷慨陈词:“如果走回头路,每一步都会碰到亲人和同伴的尸骨。这里是奴隶的国度,而中国才是理想之邦,让我们奋勇前进,向着东方!向着东方!!”这一席激昂的陈词,尤如战鼓擂响在每一个战士的胸膛。土尔扈特人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以一当十,奋不顾身,击退了拦截部队,强渡土尔阶河,机智地摆脱了追击的敌人,迅速向南跨入伊逊草原,越过沙俄边界小堡坑格勒图拉,终于踏上了祖国的领土。公元1771年7月他们来到伊犁西南塔木哈卡伦附近,起行时的十七万大军至此只剩下七万多人,说明沿途战斗的残酷!他们蓬头垢面,形容枯槁,靴鞋俱无,但却终于实现了回归祖国的夙愿。

  新疆各族人民和清朝政府对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表示热烈欢迎。将其安顿在今天的博尔塔拉和巴音郭楞地区。这段历史也被《东归英雄传》搬上了银幕。电影以东归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东归行动前期策伯克多尔济、巴木巴尔、达什敦克多等人与沙俄军周旋战斗,保护东归线路图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最后沙俄犬牙得到了线路图,但那是张假图,真正的东归路线图被刺在了主人公的背上……。


**************************************************************



蒙古族土尔扈特民歌得到抢救性保护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日电:内蒙古阿拉善盟近期组织人力、物力对散落在民间的土尔扈特民歌进行搜集和整理。内蒙古阿拉善盟民歌协会和土尔扈特民歌搜集组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访遍了100多名老艺人,搜集了近400多首歌曲。

内蒙古阿拉善盟民歌协会理事、土尔扈特民歌搜集组组长那乌力吉说,搜集到的这些歌曲由于经过多年的口头传唱,词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使歌曲恢复原貌,搜集组要通过录音比对和专家评定才会最终敲定完整的歌词和谱曲。

那乌力吉担忧地告诉记者,现在会唱土尔扈特民歌的人越来越来少,这些歌手大都已年届花甲,因而对曲目进行搜集和整理是十分必要的。令人欣慰的是,为配合搜集组的整理工作,老艺人们无一例外地贡献出了毕生所学。今年65岁的道勒玛从幼年起学唱土尔扈特民歌,在1964年的“全国少数民族歌手文艺汇演”时曾受到过毛泽东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誉为土尔扈特民歌的“活曲谱”。在这次搜集时,仅一周的时间她就录制了100多首歌曲。

“保护蒙古族传统民间艺术刻不容缓,这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那乌力吉告诉记者,土尔扈特蒙古族传统民间艺术正濒临灭绝,尤其是土尔扈特长调民歌,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三五年后就面临消失。

据那乌力吉介绍,土尔扈特民歌是蒙古族长调的一个分支,它与其他的蒙古族长调相比有着旋律优美、高低音转换幅度大的特点,这种歌曲的形式在蒙古族民歌里独树一帜。它每首歌的末尾都有祝词,比如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等,这也是和全国、自治区其他民歌不同的一点。那乌力吉告诉记者,公元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定居于新疆巴音郭楞地区。土尔扈特民歌至今已传唱了300多年,歌词表现的对象有骏马、亲人、草原等,反映了土尔扈特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土尔扈特族东归回国的整个历程。它的存在对研究土尔扈特族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東帰英雄頌》出版発行

新彊作家陳焉生的著作《東帰英雄頌》昨天由新彊人民出版社出版発行。這是献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的一分厚礼。

《東帰英雄頌》一書収録了作家近年来創作的数十件詩歌、散文和小説作品。其中的長篇叙事詩《東帰英雄頌》,再現了18世紀渥巴錫汗率領19万土爾扈特蒙古族人民擺脱沙皇俄国的民族圧迫,勝利回帰祖国的壮挙,表現了英雄的土爾扈特蒙古族人民強烈的愛国赤子之心,謳歌了他們不畏艱難,前僕後継、沖破重重険阻,完成暦史上罕見的民族大遷移的"東帰精神"。

作家陳焉生出生于新彊焉耆県,現為新彊作家協会会員。


***********************************************

Domestic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Kalmyks

(from http://www.xjbz.gov.cn/xbzg/trht/8/a1.htm )


土尔扈特人在国内的分布

国内的土尔扈特人大部分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部分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零星居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土尔扈特人,他们是和鄂尔勒克所领牧民的后代,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余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专区和塔城专区,还有的零星居住南疆北疆各地。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居住着原渥巴锡汗所领南路旧土尔扈特盟牧民的后代,主要分布在和静县、博湖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其它居住在州内各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土尔扈特人有4万多人(金向宏主编《巴音郭楞古自治州志》第23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其中和静县近3万人,焉耆3千多人。博湖县2千多人,库尔勒市有2千多人,和静县的百分之八十的土尔扈特人从事畜牧业,其余从事农业、服务业等,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博湖县的土尔扈特人主要是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业,库尔勒市的主要是政府公务员及他们的家属子女。农牧民仍然信仰藏传佛教,巴州的土尔扈特人仍然保持着注重子女教育的遗风,他们无论穷富都让子女达到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标准,如果子女考上高中、大学,都力争供其上学,有的农牧民实在家贫没有能力供子女上学,部落的人就互相帮助供其子女完成学业。他们的子女一般受教育程度都较高,如果那一个人不送子女上学,就要受到众人的谴责,甚至告到喇嘛和行政领导那儿,直至劝说命令劝说、命令送其子女士上学为止,巴州的土扈特人的女很少有文盲。

  生活在塔城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土尔扈特人是原策伯克多尔济所领北路旧土尔扈特盟牧民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其余居住在额敏县、裕民县和伊宁市,人口20000多人,大部从事畜牧业,少部分人从事出口贸易加工工业,主要以织毯、制革为主。由于离边境较近,比较注重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知识,对畜群注意引种改良,发挥杂交优势,使部落的畜牧业发展较快,并经常主动地和其它土尔扈特部落进行良种交流。1871年沙俄政府趁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时,入侵伊犁达10年之久,1881年2月24日中俄政府签订了《伊犁条约》。“其中第五条规定伊犁居民可携带财产一年期限自由迁居俄国,前后据此款项7万伊犁居民胁迫迁入俄境。其不愿迁移者,鞭挞之至,哀号之声彻于四野。(《清廷外交史料》第15页,光绪朝,第三十二卷。)”其中北路土尔扈特盟居民被胁迫迁入俄境达千余人,后又多方设法全部返归了伊犁。
生活在乌苏周围各县市的土尔扈特人,是原巴木巴尔所领的旧土尔扈特东路盟牧民的子孙。人口12000多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少数人从事农业种植业,比较注意虚心向其他民族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并积极推广机械化,他们种的地一般产量都较高。他们将庄稼的杆叶喂牛羊,使畜牧业又得到了发展,他们这种半农半牧的多种经营,促进了农牧业的共同发展。

  生活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土尔扈特人,是达什敦多克—默门图父子所领的旧土尔扈特西路盟牧民的后裔。人口6000多人,大部分人生活在精河县,主要从事畜牧业。博尔塔拉的土尔扈特人比较注重体育活动,每年春、夏、秋三季都要举行体育运动会,进行赛马、摔跤、射箭、舞剑比赛。他们的祖先在东归祖国前曾经是专门负责土尔扈特部落制造器具和武器的工匠,后代延延不绝,有许多能工巧匠。打造的土尔扈特蒙古小刀十分精美;制作的首饰、胸饰、手饰非常典雅;制造的马鞍、马蹬、宝剑既牢固又别致。

生活在阿尔泰、塔城地区的土尔扈特人,主要是新土尔扈特盟郡王舍楞所领牧民的后代,人口约1万余人,以牧业为主,但捕鱼业有所发展。他们不但善于叉捕、捞捕、冰捕,而且还在赛里木湖、额尔齐斯河上驾船网捕。对于鱼类,不仅善捕,而且善养,往往一年几次定期撒食料,促使鱼类生长繁殖。采集业别有特点,他们采拾的香菇国内外闻名,是新疆香菇的集散地。

  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土尔扈特人,1698年徙牧于阿拉克山等处,以后定牧额济纳河两岸,归陕甘总督管辖,在额济纳草原游牧。抗日战争初期,阿拉善盟和硕特蒙古亲王达理札雅因是宣统皇帝溥仪叔叔载涛的女婿(乌兰少布著《从宁夏与阿拉善盟看近代内蒙古的省旗矛盾》第9页),国民党政府恐其投靠日本人,派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将达理札雅亲王关押软禁达6年之久(1938年2月—1944年3月)。“放回阿拉善盟之后,达理札雅亲王坚决不同意阿拉善盟归宁夏省管辖,而国民党政府却坚决支持马鸿逵,压迫蒙古人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代号一四一,档号1788。)”在内蒙古人民政权——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根据达理札雅亲王和盟内人民的自愿,愿意归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在阿拉善盟西北方,现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一个旗,有土尔扈特部落人2000多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少部分人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仍然信仰藏传佛教。

生活在青海的土尔扈特人,现仅4000余人,大部分人从事畜牧业生产,少部分人从事农业,大部分人讲汉语、蒙语、藏语3种语言,信仰藏传佛教。

  国内分布的土尔扈特人,约10万余人,大部分仍然从事畜牧业,但接近农区的,已多半从事农业,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高。


***************************************************

From cctv national

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2859/20041216/101007.shtml

土尔扈特回归(探索·发现2004-238)

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

  首先是政治,土尔扈特的体制是汗王决定一切,在汗王的下头有个叫扎尔固的这么一个机构。俄国政府要改组扎尔固,并把它的权力上升到和汗王一样,在权力上,对汗王渥巴锡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经济上,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这一条对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承受不了。

  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强制实行人质制度,目的就是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叫你向东,不能向西,叫你去打仗,你就得上前线。

 18世纪,沙俄帝国竭力控制出海口。随着沙俄侵略势力不断扩大,战争越来越多,其中跟土耳其就打了很长时间。

  俄国当时就征用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作为俄国的军队跟土耳其打,那么这个战争中间,土尔扈特的人员伤亡也很大。而且这个战争打了21年,土尔扈特每次比如说去上10万人,几乎打仗回来就一、二万人,当时土尔扈特人说,如果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土尔扈特就没有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尔扈特强盛时期,他们的汗国与沙俄地位是平等的,沙俄强大以后,要求他们俯首称臣。综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人,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选择。

  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

  土尔扈特人毕竟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那里的草原、牧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撒下了他们的汗水。马上要放弃那块土地,说走就走,在老百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想通的。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战士总动员,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脱离沙皇俄国,就将沦为奴隶的种族,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消息还是泄露了。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动。

  他们本来计划携同左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不结冰,左岸的人无法过河。只好临时决定,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

  第二天凌晨,寒风凛冽。当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伏尔加河右岸的三万三千多户的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叶卡德林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

  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

  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人无法和清政府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去。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公元1771年4月),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朝廷奏报说俄方派人来通报土尔扈特举部东返。清政府才得知这一消息。


  土尔扈特人归来的消息在清朝朝廷中引起了争论,是把他们挡回去,还是把他们接回来意见不一致。


  最后清政府决定:第一,这件事如果俄国政府要出面交涉,要坚决挡回去;第二,土尔扈特人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安置。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就是说,约有八、九万人牺牲了生命。

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


  当时任伊犁将军的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等人。


  不久,渥巴锡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参赞大臣舒赫德,舒赫德向渥巴锡转达了乾隆的旨意,让渥巴锡等人在秋高气爽时节前往避暑山庄面见乾隆皇帝,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的敕书。


  乾隆的敕书是用满文和一种古老的蒙古文字托忒文写成的。 这份敕书充分表达了乾隆对土尔扈特人的赞扬与欢迎。不久,渥巴锡等十三人及其随从四十四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避暑山庄。


  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土尔扈特人,举部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品,供应土尔扈特人民。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及《满文录副奏折》都有详细记录。


  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最后确定的游牧地为“渥巴锡所领之地”,也称旧土尔扈特,分东西南北四路,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舍楞所领之地,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 还有和硕特恭格部,下设四个旗,恭格为盟长。


  时间虽然过去了二百多年,然而,人们没有忘记东归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成为经久不衰的学术研究课题。


  中外很多学者,都赞颂土尔扈特人民,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 东归英雄们的史诗将永远被传唱下去


*********************************************


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2859/20041216/101007.shtml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


  首先是政治,土尔扈特的体制是汗王决定一切,在汗王的下头有个叫扎尔固的这么一个机构。俄国政府要改组扎尔固,并把它的权力上升到和汗王一样,在权力上,对汗王渥巴锡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经济上,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这一条对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承受不了。


  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强制实行人质制度,目的就是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叫你向东,不能向西,叫你去打仗,你就得上前线。


  18世纪,沙俄帝国竭力控制出海口。随着沙俄侵略势力不断扩大,战争越来越多,其中跟土耳其就打了很长时间。


  俄国当时就征用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作为俄国的军队跟土耳其打,那么这个战争中间,土尔扈特的人员伤亡也很大。而且这个战争打了21年,土尔扈特每次比如说去上10万人,几乎打仗回来就一、二万人,当时土尔扈特人说,如果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土尔扈特就没有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尔扈特强盛时期,他们的汗国与沙俄地位是平等的,沙俄强大以后,要求他们俯首称臣。综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人,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选择。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October 24, 2007 - 10:42 am:   

血染归途--土尔扈特人东归二百三十五年祭

xj1.jpg
渥巴锡弥留之际,对其部众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

上个世纪初,俄罗斯诗人叶塞宁在一首诗中写道:“卡尔梅克三万帐……为了摆脱俄国官吏的奴役,为了不再像鹧鸪鸟那样……他们像死板的龟鱼向自己的蒙古前进”。

“卡尔梅克”,乃 “留下的人”之意,这是俄罗斯人对生活在伏尔加河中下游两岸的土尔扈特蒙古人的称谓。没错儿,他们在远离故土的异乡“留下”,一待就是一个半世纪。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他们的“故土”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从16世纪开始,土尔扈特部游牧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及额尔齐斯河中游(今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17世纪初准噶尔部崛起后,卫拉特联盟(即漠西蒙古,由准格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四个部落组成)各部因牧场属民常产生矛盾。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为了避免内讧,寻找新的游牧草场,决定率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中下游水草丰美的草原。


130年后,等到和鄂尔勒克后裔渥巴锡即位之时,草原虽依旧丰美,但俄罗斯人给予这个异教徒部落(土尔扈特人信仰藏传佛教,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回归先人游牧故地成为惟一的希望;他们发誓除了佛不畏惧任何势力,不再臣服于任何帝国。


渥巴锡这个杰出的首领,仿佛就是佛祖派来解救土尔扈特人的使者,他19岁即位,完成东归大业三年之后辞世,年仅33岁。据说1775年1月9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八日),他在弥留之际,对其部众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显然,经过动乱浩劫,对平安日子的期盼已经代替了对独立自由的追求。


英国作家德昆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中说:“从最早的历史纪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指土尔扈特人)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


2
xj2.jpg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归乡之旅呢?

德昆赛《鞑靼人的反叛》描述,“往往早晨醒来的时候,几百个围在火堆旁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已经全部冻僵而死去”。

伏尔加河下游的1月寒风凛冽,白雪覆盖,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妇孺老人乘上早已准备就绪的马车、骆驼和雪橇,在土尔扈特骑兵的保护下,离开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根据相关档案记载,参加这次东归总人数有17万之多。


当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得知消息后,认为“因为她的大臣们竟漫不经心到让整个部落在她信任的奴仆的鼻尖下举行暴动,逃出了神圣的俄罗斯国境,从而使罗曼诺夫家族和头戴彼得大帝王冠的守护神鹰蒙受了永不磨灭的耻辱”,下令尽一切努力使土尔扈特人回到伏尔加,要奥伦堡省长莱莫斯多尔普立即采取行动追击和堵截土尔扈特人东返队伍。


渥巴锡为了抢渡雅依克河,迅速摆脱追兵,把人马分成三路大军,一路以巴木巴尔和舍楞率领精锐部队为开路先锋,一路以达什敦多克和书库尔洛桑丹增大喇嘛率领的其余领主队伍为两边侧翼行走,一路是渥巴锡和策伯尔多尔济殿后,随时阻击敌人的追杀。1月29日,他们到达雅依克河沿岸。30日和31日,他们烧毁了阻击他们的库拉多斯卡亚、卡尔梅科夫、莫达山区和索罗奇科夫等防线的哥萨克据点。2月1日全部队伍渡过了雅依克河,进入了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向恩巴河挺进。

奥伦堡省长莱莫斯多尔普接到命令后,派出全部驻军和龙骑兵等几个骑兵连追击。但此时土尔扈特军民已全部渡河。莱莫斯多尔普不甘心追击的失败,致函哈萨克首领奴尔阿里汗,要求他拦截土尔扈特人,承诺所得战利品全部归其所有。2月7日女皇也向臣服于俄国政府的哈萨克人发布谕旨,“要求堵截土尔扈特人”。

3


当土尔扈特人走上哈萨克草原不久,北侧外翼的部队遭到哈萨克骑兵的突然袭击。由于土尔扈特部队以分散的队形,保护中间的妇孺和大批牛羊前进,遭到突袭未能集中兵力,经白刃格斗,虽然打退敌人进攻,但有9000多名战士为保卫大部队的安全壮烈牺牲。



2月中旬,土尔扈特大队人马挺进奥琴峡谷,这是东进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的险隘。但追击的哥萨克军早已抢占了这个山口。紧要关头,英勇机智的渥巴锡,果断地组织了5队骆驼兵,亲自率队从正面向敌人发起进攻;另派策伯尔多尔济率领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包抄后路。在土尔扈特勇士的前后夹击下,哥萨克军队全军覆灭。

3月,土尔扈特军队到了恩巴河东岸之后,为躲避料峭寒风,不得不稍事休整。严寒夺去了土尔扈特无数战士和牧民的生命。德昆赛《鞑靼人的反叛》描述,“往往早晨醒来的时候,几百个围在火堆旁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已经全部冻僵而死去”。这时俄国军队和哈萨克骑兵联合了两万人,又堵住他们的前进道路。面对天灾人祸,有少部分人出现了畏难情绪。


xj1.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October 15, 2007 - 09:54 am:   

http://www.iskz.com/cnb/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www.iskz.com/cnb/ viewthread.php%3Ftid%3D4778%26extra%3D%26page%3D1


东归英雄传——记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感人故事(1)

土尔扈特部源出历史上的克烈惕部,其早期历史可上溯到八九世纪的九姓鞑靼。土尔扈特部始祖为翁罕。12世纪后半叶,翁罕为克烈惕部首领,其时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在蒙古诸部中被尊称为“也可汗”(大皇帝),而此时的铁木真,童年丧父,屡遭磨难,身处逆境。因翁罕是其生父也速该的“安答”(异姓兄弟),有着“亲宜世继”的关系,便成为铁木真最理想的保护者和同盟者。宋庆元5年(119年)当铁木真援助翁罕击败了乃蛮部的袭击后,两人在土兀刺河再次结为父子,确立了“父子安答”的关系。
土尔扈特部(克烈惕)12世纪时游牧于蒙古高原偏北地区。此后随着铁木真部落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灭亡,该部落逐渐衰落,并向西部游牧,正是这个阶段,克烈惕部分易名为土尔扈特。
明朝末年,居于我国北方和西北的蒙古民族分作三大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游牧在青海、新疆一带的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亦称四卫拉特。他们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土尔扈特部游牧于塔尔巴哈台西北雅尔(今新疆塔城西北及俄罗斯境内乌拉札地区),16世纪末17世纪初,其西部牧地已达额尔齐斯河上游、伊施姆河一带。
厄鲁特各部之间虽有联盟,但互不统属难相制衡。当时准噶尔部落首领巴图尔洪台吉逐渐取代和硕特领主地位,成为四卫拉特联盟盟主,“恃其强,侮诸卫拉特”,并企图兼并土尔扈特等部。由于准噶尔势力日益强大,其部长巴图尔浑台吉意图兼并土尔扈特。土尔扈特部长和鄂尔勒克不满于蒙古王公之间的纷争,与巴图尔浑台吉交恶,两部关系紧张,于是率一部分牧民向西游牧到额尔齐斯河上游。在这里,他们又受到沙皇俄国扩张主义者的威胁。沙俄塔拉将军加加林要他们“宣誓效忠沙皇”,签订相应的条约,加入俄国国籍。厄鲁特蒙古各部断然拒绝了俄国的无理要求。俄国塔拉当局也拒绝了土尔扈特希望与俄国和睦相处允许他们在该地游牧的要求。这时沙俄的侵略势力伸展到西伯利亚南部土尔扈特部以北地区,在原为卫拉特蒙古辖地和传统牧地上,建立了托木斯克、叶尼赛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等一系列哥萨克军事堡垒,奴役、掠夺和剥削当地广大牧民,并对与其相邻的土尔扈特部虎视眈眈,伺机南下,严重威胁土尔扈特部之生存。
在这种形势下,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连同附近一部分和硕特、杜尔伯特部众,共约5万帐19万人,于1628年(明崇祯元年)离开了塔尔巴哈台和额尔齐斯河中游西岸的原游牧地,经过长途跋涉和无数次战斗,击败了途中阻拦的诺盖人,越过哈萨克草原,于17世纪30年代,向西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下游南北两岸的广大草原。
伏尔加河中下游草原曾是强大的钦察汗国的心脏地带。钦察汗国瓦解后,这一地带属于阿斯特拉罕汗国,16世纪50年代被俄国征服。由于长期战乱,原住的游牧民大批走散,俄国一时也没有足够的人力来开发,所辖军民集中于为数不多的据点而已。留里克王朝绝嗣以后,俄国经历了二十年大混乱时期,直到1618年才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恢复正常,而这个新王朝又长期把力量集中在对付西方强邻波兰上。所以,当土尔扈特人来到伏尔加草原时,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俄国阿斯特拉罕边区军政当局只能坚守城镇,根本无力制止土尔扈特人占领草原。
土尔扈特人把这里看作是休养生息、发展牲畜业、繁衍部落的理想境地,放牧牲畜,逐水草而居,行围猎之利。活动范围,东至乌拉尔河,与哈喇哈尔榜为界,西至顿河,界图里雅斯克(即土耳其),南至黑海北岸哈萨克地区,西至萨拉托夫,接俄罗斯国境。部落居住中心是在伏尔加河与乌拉河之间的马怒托海,部落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牙帐设于伏尔加河支流的阿赫图巴河。在这里,他们遵循古老部落组织的习惯和观念生活着,“置鄂拓克,设宰桑”,管理部众。按照传统政治制度建立的议会组织“固尔札”,是本部最高的议事、决策和权力机构,经常商定部落内外大事,制订法律和执行部落传统的习惯法,解决部落之间的矛盾、争议和各种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和部落的稳定。土尔扈特人敬佛诵经,按蒙古习俗生活,并一直保持和加强与其它卫拉特部及内地的联系,从无间断。
当时,俄国政府的实际控制力量虽然尚未达到辽阔的伏尔加河草原,可是当土尔扈特在这里建立起新的游牧生活之后,沙俄政府立即对他们施加强大的压力。早就与俄国人打过交道的和鄂尔勒克,“在认识俄国人的初期,就对俄国人的道德品质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根本就“没有宣誓隶属俄国之意”。
16世纪中,沙俄用武力相继占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和诺盖汗国后,接着就把侵略魔爪伸向其觊觎已久的土尔扈特蒙古,侵略破坏活动连续不止,曾遭到土尔扈特人的抗争。
1643年,和鄂尔勒克率部进攻俄占阿斯特拉城,在战斗中牺牲。沙俄鉴于土尔扈特有相当的实力,企图在四卫拉特中进行分化瓦解,1642年,沙俄利用土尔扈特部和准噶尔部的矛盾,派遣克列皮可夫见巴图尔洪台吉,诱骗他和沙俄合作,用武力联合进攻土尔扈特部,遭到拒绝,后又企图拉拢和硕特部阿巴斯一起进攻,也未能得逞。
面对沙俄侵略的威胁,和鄂尔勒克子书库尔岱青并没有在沙俄淫威下屈服,而是继承其父遗志,对沙俄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认为“自己有权在草原上游牧,在河流中航行”,因为“土地和水是佛的”,并对侵略者说:“他们永远不当谁的奴隶,除神以外,他们不怕任何人”。1646年(清顺治三年),沙俄为了达到控制土尔扈特的目的,乘书库尔岱青赴西藏熬茶礼佛、晋拜达赖喇嘛之机,在土尔扈特贵族中,大肆进行煽动,诱骗他们“要求俄国保护”,但其企图也落空。之后,又从军事上施加压力,在土尔扈特部沿边周围,修筑军事要塞,屯驻侵略军,并不断对土尔扈特部进行骚扰。在武力威胁因遭土尔扈特部众反抗未能奏效后,即转换策略,采取政治手段,在贵族中进行威胁利诱和分化瓦解,以图达到控制土尔扈特并使其归顺的目的。如沙俄妄图以升官和物质引诱书库尔岱青及其子朋楚克等人来归顺,均遭他们的拒绝,其妄图直接统治土尔扈特的阴谋终于未能得逞。
至1659年迫于俄国的压力,土尔扈特在形式上臣服于沙俄。于是,在伏尔加草原形成了一种双重主权的特殊状态:俄国享受形式上的最高主权,土尔扈特人保持着实际上的内政独立。尽管如此,土尔扈特汗阿玉奇仍然“独立行动,甚至进攻沿伏尔加河诸俄罗斯城市”。土尔扈特人的不断反抗,使俄国政府无法实现对他们的彻底征服。于是俄国当局又采用了另一手。他们强迫土尔扈特放弃自己信仰的佛教,改宗东正教,企图由此驯服强悍善战的土尔扈特。“俄国无所忌惮地给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人施加洗礼”,进行大规模的宗教迫害。然而,与俄国政府的愿望相反,“所有这些努力的最后结果都是同样的――激起了信奉佛教的游牧民族起来反对改宗正教的活动”。他们思念厄鲁特各部和亲人,怀念祖国,曾多次遣使向清朝政府朝贡。
17—18世纪,彼得一世统治沙皇俄国,为了适应其国内新兴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进一步实行扩张主义政策,一方面,在南方夺取黑海出海口,和瑞典进行长期战争;为支撑战争的需要,沙俄在国内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加紧征兵征税,同时,对邻近的土尔扈特蒙古等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并强迫土尔扈特部众当兵开赴前线为其作战,伤亡颇多,严重削弱了土尔扈特蒙古的力量。1673年(康熙十二年)后,沙俄又强迫土尔扈特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土尔肩特蒙古地区多种商贸经济特权,并进一步在政治上实行控制,公然宣称土尔扈特已属己有,因而遭到了土尔扈特人民的强烈反对和顽强抗击。17世纪中,土尔扈特人积极响应由俄国农民领袖拉辛率领的顿河、伏尔加河农民起义和巴什基尔人起义。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在阿玉奇汗(朋楚克长子)领导下,袭击了沙俄统治下的许多城市和地区,狠狠打击了沙俄侵略者对伏尔加河流域的势力。1724年(雍正二年),阿玉奇汗逝世,由其孙敦罗布喇什继位,沙俄乘机加强控制,并强制实行对土尔扈特汗的任命权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敦罗布喇什也故去,由其子渥巴锡继位,时年仅19岁。沙俄欺其年少,乘机将土尔扈特直属于汗的最高权力机构王公议会“固尔札”,强行隶属于沙俄外交部的控制下,其“固尔札”成员实行年俸制,并派官员直接进行管辖,干涉“固尔札”内政,以达到操纵“固尔札”、架空汗的目的。与此同时,沙俄政府又在土尔扈特内部另找代理人,任命策伯克多尔济为“固尔札”首领,以分化瓦解土尔扈特内部力量,与渥巴锡汗相对抗,进而驾驭之。
土尔扈特人崇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他们熬茶敬佛,在生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离不开喇嘛教。这对维护土尔扈特蒙古内部团结及保持与卫拉特其它部联系方面起有重要作用。沙俄政府懂得要牢牢控制和占有土尔扈特,必须改变其宗教意识形态,断绝他们与蒙古各部和内地各民族人民的宗教联系,而代之以西方的宗教意识——俄罗斯的东正教,用上帝的旨意来驯服、奴役土尔扈特人,使之能在“上帝”的安排下,逆来顺受,自觉归顺沙俄的统治。为此,彼得一世甚至亲自发出谕旨,要求传教士学会土尔扈特语言,以便欺骗和说服土尔扈特人改信东正教。他们“无所忌惮地给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待人施加洗礼”,制造宗教矛盾和纠纷,对土尔扈特部众进行大规模的宗教迫害,妄图消灭喇嘛教,引起土尔扈特部众及僧侣的恐慌和公愤,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抗。
在叶卡德林娜二世统治时期,沙俄国内以阶级矛盾为主的各种矛盾更加激化,沙俄政府除了更加紧剥削和压迫国内的各民族农民外,对土尔扈特部也采取进一步掠夺、控制和民族压迫的政策。沙俄一方面在其周围加强驻兵,以武力相威胁,形成包?明之路。
土尔扈特东返伊犁河流域的计划不是偶然的,而是它与祖国各民族人民长期交往和联系的结果。17世纪末的蒙古各部的形势是,继漠南蒙古之后,喀尔喀各部终于在1691年归服了清朝。于是在蒙古民族中,就只剩下东西相隔数干里的准噶尔和土尔扈特两个汗国,汗国为维护主权和独立而顽强奋斗。土尔扈恃汗国的实力比准噶尔汗国小,它的领土又离俄国政治中心太近,虽然伏尔加草原土肥水美,但属于东欧平原,无险可恃。加之远离祖先故土,思乡情浓,当感到俄国的压力越来越大时,土尔扈特首领的头脑中自然会不时闪现出迁回天山北麓故土的念头。
1640年(崇祯十三年),和鄂尔勒克和他的儿子不远万里来到塔尔巴哈台,参加了除已归附清朝的漠南蒙古外,厄鲁特蒙古与喀尔喀蒙古各部28位首领的塔尔巴哈台会盟,会上制订了有名的《蒙古厄鲁特法典》,其主要规定就是要蒙古民族联合一致,共御外敌。为了改善与准噶尔部的关系,两部部长子女相互通婚。和鄂尔勒克将女嫁与准噶尔巴图尔洪台吉,巴图尔亦将女儿嫁给和鄂尔勒克之孙朋楚克。后来当准噶尔和哈萨克人多次发生大规模战争时,土尔扈特部也派人参加。和鄂尔勒克重孙阿玉奇又将女儿嫁给巴图尔之孙策旺阿拉布坦。几代联姻,加强了土尔扈恃与卫拉特诸部的关系,导致土尔扈特和伊犁河流域同胞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的联系。
清王朝建立后,1646年(顺治三年),书库尔岱青等(均和鄂尔勒克之子)随着青海和硕特蒙古的顾实汗所进表贡“附名以达”。此后就不断遣使进贡,与清政府建立直接关系。清政府对于他们请求在归化城(今内蒙呼和浩特)以马匹互市,以及“入藏礼佛”“谒达赖喇嘛”等要求,均予允许。
1655年(顺治十二年)起,书库尔岱青曾多次遣使进表入贡,与清政府建立直接联系。其后,和鄂尔勒克子伊勒登、罗卜藏诺颜及子多尔济都曾于1656年(顺治十三年)和1657年(顺治十四年)相继向清朝贡献驼马,并要求清朝准其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进行茶马互市,允许他们去青海、西藏熬茶礼佛,皆被清政府接受。阿王奇为汗时期,和清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使节表贡不绝。
1699年(康熙三十五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和东蒙古,圣祖亲征,在昭莫多一战,噶尔丹军惨败。圣祖为防其窜回伊犁,断其归路,命策旺阿拉布坦在阿尔泰山堵截,阿玉奇汗也派兵千人前往策旺阿拉布坦设防。后噶尔丹兵败身亡,土尔扈特遣使至清政府祝捷。
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阿玉奇嫂携子阿喇布珠尔由伏尔加河出发,前往西藏熬茶供佛,回归时途经准噶尔地,为策旺阿拉布坦所阻,无法返回伏尔加河。便“以准噶尔道梗,留嘉峪关外,遣使至京师,请内属”。要求清政府予以安置牧地。清政府允其所请,封阿喇布珠尔为固山贝子,划嘉峪关外党河东之色尔腾为其游牧地。终定居于额济纳河流域—一便形成今天的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土尔扈特汗阿玉奇遣使萨穆坦假道西伯利亚和库伦地区至内地向清政府进贡,并协商接回阿喇布珠尔事,旅程十分艰难,历经两年多才到达。这是在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分裂叛乱、土尔扈特经由新疆到北京的通路阻断后,被迫寻求的与祖国联系的道路。萨穆坦一行历尽旅途的艰辛,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才到达北京。土尔扈特对祖国的向往,甚至连康熙也十分感动,所谓“上嘉其诚”。阿玉奇遣使臣萨穆坦假道俄罗斯境西伯利亚之后,土尔扈特部又遣台吉乌巴什多尔济和吹札布入贡上表。吹札布假道俄罗斯,历程三年才到达北京,受到清朝的重视和热忱接待。高宗在热河(今承德市)避暑山庄,亲自接见吹札布等人,赐宴万树园,并派遣官员护送其入藏熬茶献物。吹札布一行返回北京时,高宗又再次召见他们,详细询问土尔扈待人在伏尔加河下游的生活、生产情况和与沙俄的关系,吹札布介绍了他们受沙俄的侵略、压迫、剥削和奴役的遭遇与困境,一再表示土尔扈特是远离祖国的大家庭成员之一,并非沙俄属国,并为高宗绘制伏尔加河下游所属分布图。高宗对土尔扈特远队伏尔加河流域,历经艰辛,不断遣使来贡,加强与内地的密切联系深为感动,对他们十分重视和热情,每次来使回归时,均隆重相送,并赏赐大量金银财物、罗绫绸缎,以示抚慰于是,清政府决定派内阁侍读图理琛等为使臣,前往伏尔加河流域,探望我国土尔扈特蒙古,并了解“所部疆域”。
  1712年(康熙51年4月),清政府正式派出访土尔扈特蒙古图理深使团,使团主要成员有:太子侍读图理琛、厄鲁特人舒哥和米斯。另有随从武官3名,家仆22名,连同阿喇布珠尔所遣4人,总计34人,图理琛等假道西伯利亚出使伏尔加河。由于去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之道路为策旺阿拉布坦所阻隔,使团只能绕道俄罗斯境而行。使团于六月三日,由北京出发,经张家口,直北穿察哈尔蒙古至喀尔喀蒙古,再由楚库柏兴(今俄罗斯色楞格斯克)到西伯利亚,向伏尔加河下游进发。清政府由理藩院行文俄国当局,要求允许使团过境。沙俄对清政府所遣使团很猜忌,采取不欢迎态度,百般阻挠使团行动,使团行程很艰苦,直到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一月二日才抵达俄罗斯与土尔扈特的边界萨拉托夫。当阿玉奇汗及其部众,接到使团到达的消息后,欣喜万分,立即动员组织部众,整修毡帐,制作衣服和食品,作好一切准备,迎接祖国派来的亲人。同年四月十二日,图理琛等抵达阿玉奇驻地马奴托海。阿玉奇命各部台吉、喇嘛各率所属人众前往迎接,沿途陈设筵宴,排列牲畜,热情接待,欢迎仪式十分隆重,图理琛等人向阿玉奇下达圣祖谕旨,转达圣祖问候。阿玉奇激动地对图理深等人说:“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他又说: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以此表示自己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充分流露出思念祖国故土之情。在宴席上,阿玉奇等王公贵族详细询问祖国各方面情况,表达土尔扈特人的对祖国的关怀。图理琛等交付了康熙的“谕旨”,转达了康熙的问候。图理琛等住了14天,每日盛宴,观看射箭、摔khuq等表演,彼此都“喜之不尽”。临行,阿玉奇的小儿子策楞敦多布送给康熙鸟枪一杆,并请代为转达他对康熙的祷祝。这些欢快、融洽和祝福,表达了土尔扈特对祖国的深厚情意。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六月,使团在阿玉奇汗和土尔扈特人欢送下,离开伏尔加河下游踏上归途,并于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回到北京,完成了圣祖交付的出使探访使命,受到嘉奖。
图理探访问团是清朝派往中亚的第一个使团,给土尔扈特蒙古族带去了清朝的慰问和各族人民的兄弟情谊,增强了土尔扈特部和祖国人民的联系与感情。这是清政府争取土尔扈特的重大措施,也是促使土尔扈特部以后下决心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大家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圣祖之后,世宗又于1730年(雍正八年)和1731年(雍正九年)两次向伏尔加河流域派遣使团探望土尔扈特亲人。
1730年所遣使团中,以满达伊为首的一部分人到莫斯科后,前往伏尔加河流域再次对土尔扈特部进行探望和慰问,表达了祖国人民的思念和心意。
1731年(雍正九年),世宗又遣以班弟巴依等人组成使团欲往伏尔加河下游探视,由于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和祖国亲人的接触与交往,充满妒忌和恐惧,出于他们吞并和统治土尔扈特蒙古的政治目的,当使团到恰克图后,便对使团百般刁难,从中阻挠,并对土尔扈特部施加压力和威胁,终于迫使使团不能成行,中途折返,未能达到前往伏尔加河流域探视土尔扈特部众的目的。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这时俄国对土尔扈特的控制已经加强,但土尔扈特汗敦罗布喇什仍遣使吹札布到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向乾隆呈献了方物、贡品、弓箭袋(今存中国历史博物馆)。乾隆多次面见吹札布,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处境及与俄国的关系。吹札布说明了早年西迁的原因,申诉了土尔扈特部众遭受俄国压迫的痛苦。他说:“俄罗斯尝与雪西洋(瑞典)及西费雅斯科(土耳其)战,土尔扈特以兵助之,厥后稍弱,俄罗斯因谓其属,然附之也,非降之也。”“非大皇帝(乾隆)有命,安肯自为人臣仆!
1698年阿拉布珠尔回归后,受到清庭的封爵赐地。对留居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人马产生积极的影响。阿玉奇汗1724年死后,汗国内乱,他的妻子又向贵族们提议逃回故土准噶尔,但因这些密谋被俄国发觉而没能付诸实施。等到1761年渥巴锡继位时,已是准噶尔汗国灭亡之后的第4年。土尔扈待人所向往的准噶尔地区已成为清朝中国的新边疆。
十八世纪以后,沙俄势力不断向外扩张,对土尔扈特部的高压控制日渐益炽。敦多克达什逝世后,土尔扈特部落危机日益加剧,沙皇直接干预土尔扈特部汗位的继承,削去汗对部落决策机构“札尔固”的领导权。以达到完全制服土尔扈特这一强悍民族的目的。政治上,迫使他们称臣。思想上,强迫土尔扈特人改变宗教信仰,妄图让全体土尔扈特汗国人民放弃藏传佛教改信东正教。俄国政府策划改变土尔扈特汗位的继承方式,以加强其统治,准备以杜尔伯特贵族敦杜克夫代替渥巴锡,“重建土尔扈特部政权”,成为俄国“一个新的行政区”。土尔扈特部面临着完全丧失独立的危险。经济上,大量移民哥萨克人抢夺土尔扈特的牧场。并对土尔扈特人课以繁重的赋税徭役,苦调兵丁。仅1768年至1769年沙俄对土耳其的第一次战争中,就强征大批土尔扈特人替俄充当炮灰,死者七八万,致使人口锐减。1770年,俄国欲再次向土尔扈特征兵万人,并无理要求把渥巴锡汗的独生子及部落首领的300个显贵名门子弟送去彼得堡作人质。土尔扈特部人人忧惧,一片惊骇之声:“汗国的末日到了!”
以渥巴锡为首的汗国首领们,经过认真思考,审时度势,终于下定了决心,大胆而又勇敢地为民族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举行武装起义,重返祖国,以求民族生存。渥巴锡在1767年开始反复酝酿了东返祖国的计划,建立组织领导核心:其属下的领导成员主要有5人:1是策伯尔多尔济;2是舍楞;3是巴木巴尔;4是阿嘉库伦寺主持书库尔洛桑丹增大喇嘛;5是达什敦多克。
策伯尔多尔济,是渥巴锡的堂侄,但比渥巴锡年龄大,足智多谋,具有斗争经验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他是汗国札尔固首席,始终积极支持并宣传武装起义东返祖国的计划。他是仅次于渥巴锡策划东返的重要领导人。他的思想原来是反对渥巴锡承袭汗位的。当敦多克达什逝世后,自称是汗位的合法继承人,求助于俄国政府和敦多科夫家族的支持,俄国政府未满足他,敦多科夫家族一心想依附俄国,希望我国支持敦多科夫家族统治汗国,也视他为异己。求援受冷遇,使他看到只有渥巴锡才是可靠的同盟者,后积极协助渥巴锡。他以后成为渥巴锡发动起义的忠诚可靠的有力助手。
舍楞,是策划武装起义、东返祖国另一个重要的领导成员。他原属土尔扈特部,是和鄂尔勒克叔父卫衮察布察齐的六世孙。舍楞的先祖没有跟随和鄂尔勒克西迁伏尔加河流域,而是附牧伊犁境,为准噶尔属台吉(祁韵士著《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札萨克弼哩克图郡王舍楞列传》卷105,传89)。1757年(乾隆十二年),他随阿睦尔撒纳反清作乱,兵败后退居博尔塔拉。次年,为清军副都统唐喀禄穷追,“使诈降计,诱唐喀禄赴营伏兵杀之,率部经喀喇玛玲逃窜俄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月析档》《色布腾巴勒珠尔奏土尔扈特部入俄及归来情形折》(乾隆三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迫于清政府向俄国要求引渡,又投奔汗国。这时汗国由于俄高压政策,处于民族危机之中,他和部众对俄国大失所望,普遍不满,和渥巴锡策划东归。他对渥巴锡说:“不久前我才从准噶尔来,那里的道路和土地我都熟悉,现在那儿牧民较少,如能安全抵达,你在那可不受人欺。”由于渥巴锡也需要了解祖国情况的人,而且他是坚定的东归论者,他便成为渥巴锡汗另一个有力的同盟者。
巴木巴尔,是渥巴锡的堂弟,是朋楚克次支曾孙,他的兀鲁思仅次于渥巴锡和策伯克多尔济,但其为人从容稳重、诚实守信,善于交友,消息灵通,没有和渥巴锡争夺汗权的野心,对渥巴锡十分忠诚。他是札尔固主管外交和联络方面的札尔固齐,并主管对东归收集情报,还主管汗国的保密保卫工作。他是渥巴锡武装起义东归祖国又一个有力的助手。
书库尔洛桑丹增大喇嘛,阿嘉库伦寺的首席喇嘛,是书库尔岱青的三支五世孙,也是渥巴锡的又一个堂兄,负责祭祀和法纪的札尔固齐。他7岁时送到阿嘉库伦寺做满金,表现灵异,甚得洛桑六世主持喜爱,被派往西藏达赖喇嘛处学习。经过多年的努力,学完主要经典后回到了土尔扈特汗国。后深得广大僧众的尊重,洛桑六世圆寂后,继任洛桑七世喇嘛。1669年4月,渥巴锡召集决策层领导人决定东返祖国,洛桑丹增认为时机不成熟,但决策层都同意汗的意见,万不得已,他向渥巴锡传达了七世达赖喇嘛“断言”:“1770年1771年是土尔扈特人走向光荣的两年,也是离开俄国最为有利的两年(帕里莫夫著,许淑明译《卡尔梅克族在俄国境内时期的历史概况》第7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他适时传达断言,成为东返祖国又一个重要的动力,也使他成为渥巴锡又一个亲密的朋友。
达什敦多克,是渥巴锡的又一位表兄,他的兀鲁思仅次于巴木巴尔。他是负责土尔扈特汗国财政和后勤方面的札尔固齐。他为人练达,善于筹划,处事深谋远虑,精细周到。他为了保证东归的物资供应,提前一年就制造许多精良的战车、幌车、武器和器具,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奶酪、肉干和军需品。他在极其隐蔽的环境下,领导他所在的“空格斯”兀鲁思,制造了大量的长矛、大刀、鸟铳和猎枪,为东归祖国做了物资上的充足的准备,使他成为渥巴锡又一位亲密的战友。
利用矛盾,战胜告密:
汗国蒙古(包括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极少数封建王公在俄国的高压政策下,已完全东正教化,对俄国已俯首听命。还有的贵族和渥巴锡有矛盾,如和硕特部的札木杨与敦多克达什互娶对方的姊妹而联姻。札木杨在达那拉(敦多克达什之妹)死后,歧视所生之子色克色那。色克色那向表兄渥巴锡求援,遂引起札木杨的不满。札木杨他从1767年3月到1769年5月间,5次写信密告渥巴锡和策伯尔多尔济,计划背叛俄国到中国去。然而札木杨和渥巴锡的矛盾早已人所共知,俄国政府认为,这是札木杨玩弄的权术(诺伏列托夫《卡尔梅克人》第57页),根本不予相信。1770年秋,在伏尔加河西岸的维特梁卡,汗国召开了高层6人参加的绝密会议,并举行宣誓“离开俄国,东归祖国,1771年,武装起义”。并强调事情的成功在于保密,失败在于泄密,时机成熟才向汗国人民宣布具体的时间。
渥巴锡汗等的东返计划,正在紧张地准备和实现过程中,消息不径而走,1769年3月间,在汗国曾任职的别克托夫截获了一封信,信是写给土尔扈特籍法官的,是法官的姐姐、原准噶尔贵族的妻子写的,信中说:“渥巴锡和舍楞打算迁移准噶尔。”(苏联科学院编《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史纲》第215页,莫斯科,1967年版)这引起了别克托夫的不安,但他于1667年6月间已到阿斯特拉罕任职。他将此信转给主管汗国的基申斯科夫上校。但他是个极其狂妄和高傲之徒,对土尔扈特一向采取蔑视态度。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认为在沙俄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格控制下,根本不相信土尔扈特部能有逃跑的企图和能力。他用骄横态度笑斥渥巴锡汗说:“你只是用链子拴住的一只熊,赶到那儿就到那儿,而不是想到哪儿就去哪儿”。渥巴锡汗的东返计划,亦传入与之邻近的俄国阿斯特拉罕总督贝格托夫的耳中。他是个极其狡诈之人,与基申斯科夫有积怨,当他派人了解到土尔扈特即将东返计划后,即向沙皇政府报告,沙皇政府又转告基申斯科夫,但他根本不相信,并嘲笑其对头胆小怕事,回禀沙俄政府并无此事,沙俄政府亦受其蒙蔽,未再防范。
而渥巴锡在1669年1月间至1770年底,应俄国政府之命,亲率土尔扈特骑兵2万人去参加俄国对土耳其的战争,借此麻痹俄国当局。巧妙的计谋,致使在渥巴锡身边呆了3年的基申斯科夫什么也没有觉察到。1771年1月6日,渥巴锡从前线归来,写信给在外地过冬的基申斯科夫,告诉他“要集结军队,因和俄国敌对的哈萨克人要袭击汗国,汗国准备还击”,借以继续麻痹俄国当局。俄国当局虽然怀疑,并且派了16名军人来劝阻,但是为时已晚。俄国政府堆起的民族压迫的干柴已经点燃,便形成了反抗沙俄统治的武装起义的烈火。
1771年初,渥巴锡召集了大小宰桑进行动员,“讲了东归祖国才能摆脱俄国高压控制,而且离西藏较近,利于熬茶礼佛等种种有利的条件”。众宰桑纷纷为东归献计献策,并分头召集人民传达汗王渥巴锡的东归计划。1771年1月15日,渥巴锡又在雷恩沙漠附近别尔图地区集结了汗国的军民,向他们宣布东返起义的决定:“俄国女皇已命令,把我汗王的儿子和各部落头领的儿子们送到彼得堡,而且要从土尔扈特部落选出1万名子弟,派往俄国军队中去,仅仅1年,我们汗国已派出过8万名子弟为俄国做炮灰。为了摆脱俄国的压迫,别无他法,只有回归祖国,就可以‘生活在古老的国教、国语的中国同胞那里,和决定今世来世幸福的崇拜之地,盛满宗教佛法神水的汪洋大海的中国,以及赐大福于万民的活佛身边’(《厄鲁特蒙古历史译丛》第四集,第60页)。”土尔扈特人民对俄国政府的压迫早已忍无可忍,经过渥巴锡的动员和号召,坚定了他们义举东归的决心,汗国首领的决策成了他们的行动。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祖国去。”(斯文•赫定《热河——皇帝城》第31页)。
按渥巴锡计划,其起义时间原待伏尔加河结冰后进行,这样可和分居于河北之土尔扈特一万数千户牧众共同举事东返。但由于这年冬天气温较高,伏尔加河未能早日结冰,“是岁(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冬温,河冰不冻”河南虽已准备就绪,无法与河北汇合,而东返消息又被泄漏,俄国政府有所觉察。形势的发展迫使“渥巴锡不能久待河北人口,遂杀俄罗斯匠役千人及贸易人等”。渥巴锡汗乃决定提前起义。1771年1月16日(根据郭成康《土尔扈特蒙古回归日期续考》的研究成果,武装起义爆发的时间是1770年中国农历十二月初一,俄历1771年1月5日,公历1771年1月16日。东归是1770年中国农历十二月初二,俄历1771年1月6日,公历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人民竖起了反抗沙皇俄国政府武装起义的旗帜。清晨,首先由宰桑桑杰策凌率领的一支精锐部队袭击了俄国驻渥巴锡牙帐的杜丁大尉兵营。宰桑马尔哈什哈,在离?杜丁大尉的军队。接着又分兵袭击了阻碍他们义举东归的维特利亚宁斯克、米京斯基、尼古拉耶夫卡等地的一些村镇。起义队伍把所有不能带走的锅灶、粮食、铜钱等全部遗弃,渥巴锡亲手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
可是,留在伏尔加河北岸的1万余户却始终未能回到祖国。





东归英雄传——记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感人故事(2)

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人民在渥巴锡的率领下,踏上了重返祖国的征途。

伏尔加河下游的1月寒风凛冽,白雪覆盖,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妇孺老人乘上早已准备就绪的马车、骆驼和雪橇,在土尔扈特骑兵的保护下,离开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

渥巴锡率领的全部队伍共33361户,168083人。其中渥巴锡所属20000余户,110000余人;策伯尔多尔济所属4000余户,21000人;巴木巴尔所属2000余户,11000余人;默门图所率1000余户,4000余人;达什敦多克所属1000余户,6000余人;恭格所属1000余户,6000人;“舍楞属3000余户,13000余人(《清高宗实录》八九二卷,乾隆三十六年九月辛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土尔扈特档》,乾隆三十六年九月十二日条)。”

土尔扈特人民武装起义,使俄国地方官员束手无策,交通切断,渔业、牧场和其它作业场上的工作均被停止,使俄国在伏尔加河的统治秩序陷入瘫痪状态。基申斯科夫得到警报后,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别克托夫跳上雪橇每天以300英里的速度,赶到圣彼得堡报告。俄国宫廷充满了惊恐,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因为她的大臣们竟漫不经心到让整个部落在她信任的奴仆的鼻尖下举行暴动,逃出了神圣的俄罗斯国境,从而使罗曼诺夫家族和头戴彼得大帝王冠的守护神鹰蒙受了永不磨灭的耻辱”,因而大发雷霆。她下令把基申斯科夫锁拿治罪,关到地牢中直到死为止,并下达命令,尽一切努力使土尔扈特人回到伏尔加。奥伦堡省长莱莫斯多尔普立即采取行动追击和堵截土尔扈特人东返队伍。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渥巴锡采取乘敌不备、先发制人的方针,抢渡雅依克河,迅速摆脱敌人。他把人马分成三路大军,一路以巴木巴尔和舍楞率领精锐部队为开路先锋,一路以达什敦多克和书库尔洛桑丹增大喇嘛率领的其余领主队伍为两边侧翼行走,一路是渥巴锡和策伯尔多尔济殿后,用以阻击敌人的追杀。1月29日,他们到达雅依克河沿岸。30日和31日,他们烧毁了阻击他们的库拉多斯卡亚、卡尔梅科夫、莫达山区和索罗奇科夫等防线的哥萨克据点。2月1日全部队伍渡过了雅依克河,进入了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向恩巴河挺进。

奥伦堡省长莱莫斯多尔普接到俄国政府的命令后,他和军团指挥达维多夫少将商定,派出全部驻军和龙骑兵等几个骑兵连追击。这时土尔扈特军民已全部渡河,又加之雅依克驻军发生兵变,因而军事行动失效。莱莫斯多尔普不甘心追击的失败,致函哈萨克首领奴尔阿里汗,让其拦截土尔扈特人,应允所得战利品全部归其所有。2月7日女沙皇也向臣服于俄国政府的哈萨克人发布谕旨“要求堵截土尔扈特人”(列夫申《吉尔吉斯-哈萨克各帐及各草原的叙述》第143页)。

当土尔扈特人走上哈萨克草原不久,北侧外翼的部队遭到哈萨克骑兵的突然袭击。由于土尔扈特部队以分散的队形,保护中间的妇孺和大批牛羊前进,在遭受袭击时,因战线太长,没有来得及集中力量,便展开了白刃格斗,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有900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他们用生命保卫了大部队的安全。(瓦尔持•海希西著《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第5页)。

2月中旬,土尔扈特大队人马挺进奥琴峡谷,这是东进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的险隘。但追击的哥萨克军早已抢占了这个山口,如不歼灭敌人,就会功亏一篑。在这紧要关头,英勇机智的渥巴锡,果断地组织了5队骆驼兵,亲自率队从正面向敌人发起进攻,另派策伯尔多尔济率领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包抄后路,在土尔扈特勇士的前后夹击下,很快就击溃了哥萨克军队,当这支哥萨克败军后撤时,又遭到策伯克多尔济后继部队的袭击,被断归路,全军覆灭,从而为牺牲的9000同胞报仇雪恨。

3月,土尔扈特军队到了恩巴河东岸之后,迎来难忍的风寒,不得不稍事休整。冬寒给土尔扈特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夺去了无数战士和牧民的生命。“往往早晨醒来的时候,几百个围在火堆旁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已经全部冻僵而死去(德昆赛《鞑靼人的反叛》第76页)。”这时俄国军队和哈萨克骑兵联合了两万人,又堵住他们的前进道路。面对天灾人祸,有少部分人出现了畏难情绪。渥巴锡及时召集各部首领,分析了困难,动员大家团结抗敌,坚持到底。书库尔洛桑丹增大喇嘛,及时向全部首领传达七世达赖活佛所推断的大意:“1770年—1771年,是土尔扈特回到佛召唤的中国最好的时机(帕里莫夫著,许淑明译《卡尔梅克民族在俄国境内时期的历史概况》第7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策伯克多尔济在会上激动地说:“如果再走回头路,每一步都会碰到亲人和同伴的尸骨,俄罗斯是奴隶的国度,而中国是我佛万民的理想之邦,让我们奋勇前进,向着东方,向着东方。”于是土尔扈特人一致宣誓决定:“同仇敌忾,继续东进,回归祖国,决不回头。”3月渡过了图尔盖河。

4月中旬,春暖来临,他们冲破了敌人的阻截,两万多俄军根本就不是强悍土尔扈特骑兵的对手,一冲即溃。土尔扈特人虽然打败俄国军队的进攻,但是却遇到哈萨克小帐努尔阿里汗部下不时的偷袭,人马伤亡很多。4月26日,渥巴锡给奴尔阿里汗写信指出:“哈萨克人对土尔扈特是完全无端的袭击。但我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使事情和平解决,路经汗的领地时,不再受到骚扰。我父亲在世时和我执政时期,我们两个汗国一直友好相处,你现在不应侮辱土尔扈特人。”复函拒绝放行,并且说:“你们还想到那儿去,我们已打定主意,追赶你们6个月,我们和俄国军队,也就是和哥萨克、龙骑兵、巴什基尔人联合起来,要用大炮从四面八方包围你们,决不放过你们,一直追赶到底。要我出主意,那你就返回俄国,如果怕俄国,那我担保宽恕你的罪行(同上书,第76页)。”渥巴锡当然不会屈从奴尔阿里汗的威胁,土尔扈特军民对奴尔阿里汗不再保持友好不还手的态度了,他们击退了中帐和小帐的哈萨克人,土尔扈特又顺利地前进了。

5月23日,奴尔阿里汗与奥伦堡的省长和俄国的将军们,准备在捷尔萨康河会合,前堵后截一举打垮土尔扈特军民。但俄国奥伦堡的龙骑军,由于出发的时间过长而耽误了时间,当到达时,5天以前土尔扈特人早已全部渡过了河。士兵在捷尔萨康河等了好几天,不见土尔扈特人的影子。在河两岸吃不上东西,水土不服,得了浮肿病,马匹也纷纷倒毙,无法战斗,一了解方知已无法追击越走越远的土尔扈特军民。而占有地利的奴尔阿里汗劝奥伦堡省长和俄国将军们别走,俄国将军们只留给奴尔阿里汗3门炮和1000名骑兵,就撤退了(诺伏列托夫著《卡尔梅克人》第50页)。

哈萨克人为了掠夺土尔扈特部落的财产当战利品归己,他们采取散兵游勇方式不断袭击土尔扈特老弱妇孺的队伍。土尔扈特人只好走沙漠地区,这儿由于水源缺乏,没有水井,有人喝了沼泽地的水,开始拉痢疾,牲畜喝了沼泽地的水,倒地而毙,人们只好喝牛马之血以解渴,部落牺牲了几万土尔扈特生灵,损失了几十万牲畜。英勇的土尔扈特人民决不回头,掩埋了乡亲们的尸体,又悲壮地踏上了征程。但是,人畜都得了浮肿病和各种疾病,行军速度减慢。渥巴锡决定,大家分散开,一帮一帮地走路,这样行军速度才能加快,但队伍分散开后,哈萨克在各种间隙中进攻土尔扈特人,抢走了无数的人畜和财宝。

6月中旬,盛夏酷热,人员伤亡疾病困扰,再加上缺少食物和饮水,更造成难忍的煎熬。当土尔扈特抵达莫尼泰河,只得暂时停了下来,稍事休整。可就在这时,他们又陷入了小帐哈萨克奴尔阿里汗与中帐哈萨克阿布贲汗5万哈萨克联军的包围,切断了他们通往祖国的道路。在万分危难的关头,渥巴锡分析形势后,立即派出使者与对手谈判,送还在押的1000名哈萨克俘虏,从而得到了停战3天的休整机会。渥巴锡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调整了兵力,“就在第三天的傍晚,猛攻哈萨克联军,经过浴血奋战,牺牲了无数英勇战士的生命,成功突围,越过了姆英格地区(苏联科学院编《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史纲》第218页,莫斯科,1967年版)。”为了避免再遭袭击,土尔扈特人“选择了一条通过沙石地区的道路”,绕巴尔喀什湖西南,走戈壁逾吹河、塔拉斯河一路,沿沙喇伯勒抵达伊犁河流域。

7月中旬,土尔扈特部落越过俄国的边界小堡——坑格勒国拉,终于踏上了祖国的领土——伊犁西南塔木哈卡伦附近,结束7个月、1万多里的长征,浩荡的大军仅剩下66013人。回到祖国的土尔扈特人,经过长途跋涉,颠沛流离,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牲畜。他们形容枯瘠,衣衫褴褛,靴鞋俱无,“其幼孩有无一丝寸缕者”

渥巴锡从开始东归祖国始,就派格桑大喇嘛一行5人,快马加鞭用3个多月的时间赶到伊犁,向清朝政府报告土尔扈特人弃沙皇而来。1771年4月,清政府从俄国政府的函告中获悉,土尔扈特部众正在东返途中,当时清政府对土尔扈特东归的态度是:“若靠近边界,允许入界之,抚慰安置,若未至我边界,半途被俄罗斯追缉,发生冲突,则不可理(《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九七、四斋考)。”清朝政府一直派伊犁将军迎接;直到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日,伊犁将军的奏折说:“今已数月矣,至今竟未能得悉消息。”

有的大臣却认为:“自弃王化,按之国法,皆千严谴,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癸巴存稿》卷六、《书西域闻见录后》)。不主张抚慰。有的大臣说:“以抢伊犁之故,其部众悼于远徙。”认为渥巴锡想趁准噶尔新亡,利用真空来抢伊犁,所以东归。作为清政府也有这样一种考虑,担心返归土尔扈特部众重返故地后,会扰犯边地,破坏边疆刚刚获得的安宁。

1771年5月10日(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在得悉土尔扈特部来归消息的两天后,增派正在返京途中参赞大臣舒赫德,命其“在何处接旨就此立即返回伊犁,协助伊勒图(时为伊犁将军)办事,此去伊犁,不必声张,务必谨慎,伊到彼处,真有其事,可细心从事(《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折,第四十二件)。”

乾隆在得到舒赫德各种密报,及时得到了阿布贲汗向伊犁将军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报告和渥巴锡派格桑喇嘛快马向清政府的说明东归的报告,又认真听朝廷大臣的议论,在分析了这些大量材料后认为:“土尔扈特部归顺,是因为俄罗斯征调师旅不息,并征其子入质,且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全族台吉密谋,挈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地。”乾隆从当时土尔扈特实际处境来看:“彼已背弃俄罗斯,岂敢与我为难,是其归顺十有八九,诡计之伏十之一耳。”他指示廷臣对土尔扈特东返的意图,不必多加疑虑。

然而清朝的廷臣,民间的野吏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利益,仍然是众说纷纭,不时俱奏条陈。乾隆根据得到的情报,最后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判断:“明知人向化而来,而我以畏事而止,且反至寇,甚无谓也。”并进而制定了收抚土尔扈特部落的方针。

1771年7月20日(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九日),策伯克多尔济率领的前锋部队,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与前来相迎的清军相遇。

7月27日(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十六日),清军总管伊昌阿,硕通,在伊犁河畔会见了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以及土尔扈特主力部队和家属。渥巴锡向伊犁将军汇报了回国的经过,伊犁将军希望渥巴锡早日到伊犁与参赞大臣舒赫德会见。渥巴锡表示:“今日即赴伊犁,并有舍楞、巴木巴尔和我前往。”次日即启程。

舒赫德向渥巴锡反复申述了乾隆皇帝的旨意 :“闻厄鲁特等,受朕重恩,带领妻子远来投顺,甚属可悯,理宜急加抚绥,遣大头人来京入觐,但念尔均未出痘,京城暑热,甚不相宜,避暑山庄凉爽,如九月中旬可到彼处,即带领前来,否则俟明年临幸时,再来入觐,朕务与策凌、车凌乌巴什一例施恩(《清高宗实录》卷八八七,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十八日)。”舒赫德还将专从北京“六百里加急驰递”送来的《乾隆谕渥巴锡、策伯尔多尔济、舍楞敕书》交给渥巴锡。敕书满文所写汉译文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及众头目,吾驻伊犁将军大臣闻奏,尔等数万之众,不慕异教,眷念佛法,禀承朕恩,乞求前来。朕鉴于尔等不慕异教,眷念佛法而来者,殊为可嘉,明鉴施仁。

再,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均系旧土尔扈特,昔时属于俄罗斯之际,尔汗敦多克达什曾于乾隆二十一年,遣使赴藏熬茶,行做善事等情,告俄罗斯代为转奏,乞求施恩,朕即仁慈鉴照施恩于彼,遣尔使吹札布等,赴藏诵经布施。今尔等诚心诚意,不忘佛经,既已归顺于朕,朕即睿照施恩尔等。尔后倘有赴藏叩拜熬茶,欲行善事,朕即施因,照尔之愿准行。

另,舍楞者,乃为前与吾军争战而窜逃俄罗斯之人,今尔既怀念佛法,欲蒙朕恩,乞降前来,朕绝不究尔前罪,宽宥免罪,尚且施恩于尔。昔日讨伐尔时,倘被吾兵捕获,当要治罪,现既亲身来降,不仅无罪,尚与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同样施恩哉!

再有,尔等自俄罗斯脱出前来,途经哈萨克游牧之地,声称略取哈萨克之粮食之,此也非紧经之事。然自此之后,尔等不得再于哈萨克之地滋生事端,惟有好生保持和睦。即是尔等之间,亦勿行盗窃之事,只有相互关照,慈爱老幼,承蒙朕恩,遵照朕旨而行,则外无事端,内无贼盗,安宁居住,黾勉不怠。

又,尔等既自远道艰辛跋涉而来,故于安置尔等之时,朕业已降旨伊犁将军大臣等,指给良牧,安置水草丰美之地,歇身安居。当尔等来朝之际,定赏衔品,重施厚恩,著尔等蒙受存留之。特谕。)

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日”(此件敕书系汪玉明同志据满文本汉译。此件敕书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满文土尔扈特档中存有满文本抄件,而原件有满文和托忒文两种文本,一直珍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卓哩克图汗府,1979年与《康熙谕阿玉奇汗敕书》、《雍正谕土尔扈特敕书》同时发现,现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

乾隆通过这件敕书,向渥巴锡等土尔扈特首领交待了政策,解除了疑虑。渥巴锡一行于8月5日(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在舒赫德的陪同下,取道乌鲁木齐,入张家口,直奔承德朝觐。

土尔扈特人东归,深受清朝政府的重视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乾隆命舒赫德等“分拨善地安置,乃购运牛羊粮食,以资养赡,置办衣裘庐帐,俾得御寒,并为筹其久远资生之计,令皆全活安居,咸获得所(《清高宗实录》卷八八九,三十六年辛酉)。”由陕西银库内拨银300万两,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的各族人民,以大量的物资供应土尔扈特,计有马、牛、羊20万头,米、麦41万石,茶2万余封,羊裘51万多件,棉布61万多匹,棉花59万余斤,毛毡帐篷400多具,(马汝珩、王思治《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及其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斗争》《准噶尔史论文集》第344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这些物资及时帮助了土尔扈特人民渡过难关,使他们皆安居得所。为计之长久,休养生息,扶助土尔扈特人民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乾隆旨令,划拨土地、发放种子,从各地牧群中挑选有繁育能力的牛羊26.5万头让他们放牧饲养,连续8年免除赋税。直到1871年,国家百年未征土尔扈特部兵丁。

为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清政府和俄国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早在1771年4月(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俄国政府致函清政府,如土尔扈特叛逃到大清,要求送还。乾隆作了认真考虑后指出:“此额鲁特、乌梁海等,亦为我之臣仆,前次尔等出奔,俄罗斯应遣还,反而接纳安置,实为不近情理耶,今尔等已向圣主求恩归顺,再无送还之理。”乾隆视土尔扈特部为臣子和人民,我——清朝理应安置,过去舍楞逃到你俄罗斯,你不送还我清朝政府,反而安置接纳,现在他回到清朝来,我们也绝不会送还给你们,而且他们回到的是自己主人的身边,更没有送还的道理。

理藩院在1771年8月13日(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四日)致俄国萨纳特衙门(枢密院)的咨文中明确宣称:“土尔扈特渥巴锡等并非我们武力征服归来我国的,也不是我们从俄罗斯设计骗来的,是他们居住在俄罗斯忍受不了你们俄国政府压迫,希望得到我们皇帝的恩典,愿意做我国的臣民,精诚寻求来的,既然是如此恭敬顺从归附清朝,难道还有交给你们俄国治罪的道理吗?这是绝对不可行的事情(《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四日折。)”

1772年8月12日,俄国萨纳特衙门再次行文清政府理藩院,要求将土尔扈特部交予俄方,甚至以武力威胁。理藩院即于1771年8月17日(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八日)复文,要点如下:

第一,俄国来文称,邻近各国,都没有容留别国属民的例子,清政府不应容留土尔扈特人。清政府答复,土尔扈特渥巴锡等人,与你们国家是不同的部落,原来就不属于你们国家的人,他们原来从准噶尔盆地进入你们国境,而你国征调土尔扈特部落的人民徭役繁重而残酷,他们不能忍受这沉重的负担和徭役,率领众人来投诚祖国。我皇上为天下的主人,抚养怜悯人民,难道愿意为我国人民,而我们有不愿接纳的道理吗?

第二,俄国政府来文称,将俄国杜丁大尉等150名俘虏放回。清政府答复,你国明明知道杜丁大尉等150人已经在交战中死亡,土尔扈特部落人是没有的;你们希望得到俄罗斯几个人来顾全面子,这是花言巧语之词。

第三,俄国政府来文称清政府如不满足俄国的要求,就是不信守和平友好的誓言,恐怕要战争不停,人民没有安宁定居的日子。清政府答复或者用战争,或者用和平,我们清朝政府就看你们俄国政府自己拿主意了……我们清朝大皇帝只有想安慰扶养人民大众,一定不肯轻信别人说什么废除和好的信约,你国如果想违背抛弃以前的协议,那就听便吧!表明清政府信守尼布楚条约,绝不会屈服于俄国的武力威胁。

同时清政府通知伊犁将军舒赫德和渥巴锡,指出俄国政府来文的诬蔑和妄想的不实之词,说明来归的土尔扈特部人民绝对不可能再送给俄国的道理。

清政府在这次外交斗争中,义正辞严,不怕威胁,致使俄国的无理要求彻底失败。

乾隆对土尔扈特部安置时指出:“土尔扈特、绰罗斯等,现宜指地令居,若指与伊犁之沙喇伯勒等处附近西边,易于逃窜乌鲁木齐一带又距哈密、巴里坤卡路甚近,朕意令居塔尔巴哈台,科布多西之额尔齐斯、博罗塔拉、额密勒、斋尔等处地方(《清高宗实录》卷887,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后来考虑到承德入觐结束后,已到深秋季节,塞外边陲之地早已冰封雪飘,因此提出如下补充措施:“为使厄鲁特等免遭损之,即先于分别指地遣住,暂住斋尔越冬,待明年春季再行前往(《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折)。”清政府为尽快实现指地安置、间隔而居的意图(《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九月十日折,第一件),在1771年秋冬即根据首领的分封情况,进行了安置。

由于东返归程,损失过大,定居之初,仍困难很多,特别是渥巴锡部众有8251户35909人,加附牧于渥巴锡的其它各部,人数不会少于4万多人。

这时传染病流行起来。乾隆三十六年秋冬以来,天花在渥巴锡所属部众中流行,“几个月的时间出痘而亡者。已达3390人,就连渥巴锡的母亲、妻子、幼儿都出痘而亡((马汝珩,马大正著《漂落异域的民族》第20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再则,6万余人挤在一个小小的斋尔之地,矛盾不时发生,渥巴锡所率各部和舍楞所率各部、策伯克多尔济所率各部已露端倪,矛盾不时激化,偷盗时有发生,械斗之事不可胜计,清政府为了及时调和矛盾,迅速给他们划分了牧地。

清政府的收抚政策制订的是较完备的,收容部众也比较容易,抚封上层也比较顺利,但要抚养众生却是困难重重,比较复杂,几万人挤在斋尔如此狭小的地方,远地而来,矛盾蜂起,生活艰难,身体较弱,传染病无情肆虐着这部分人,随时都有全部人被传染的危险,即使在冬季,清政府还是及时地对人口进行安置疏散。

将东归的各部安置为6路,以渥巴锡为首的旧土尔扈特为4路,以舍楞为首的新土尔扈特为1路,以恭格为首的和硕特为1路。

清政府首先是对舍楞的安置,害怕其心怀多变,滋事扰边。1771年11月上旬,舍楞在清官员吉福、阿育锡陪同下“率其属众,移往科布多、阿尔泰一带,以耕牧为业。”“次年5月,舍楞被安置在阿尔泰乌拉台地方,与杜尔伯特同居之,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节制,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土尔扈特档》乾隆三十七年四月十一日折)。”

1772年1月,策伯克多尔济移驻和布克赛尔。策伯克多尔济察看后,以为该处水草俱佳,殊甚感激:“俟其弟奇哩布病愈”,即迁入和布克赛尔。该部归伊犁将军节制,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兼辖。

同时,巴木巴尔移驻济尔噶勒乌苏,归乌鲁木齐都统和伊犁将军节制,库尔哈喇乌苏办事大臣兼辖。默门图、达什敦多克移驻精河一带,归伊犁将军节制,库尔哈喇乌苏办事大臣兼辖。渥巴锡部在斋尔伊犁原地,由伊犁将军总统一切事务。受哈喇乌苏大臣兼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月折档》乾隆三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折)。

1772年5月,恭格驻尤勒都斯草原,由伊犁将军节制,喀喇沙尔办事大臣管辖。

1772年5月至1773年6月,渥巴锡先后5次考察尤勒都斯草原,终于选定了气候适宜、水草丰美的这处草原作为新的游牧地。渥巴锡多次请示,认为斋尔地方狭小,部族无法生存,现选定尤勒都斯草原,请获允准移地放牧。清朝官员即派人共同踏勘,清政府允准移牧。

1773年9月(乾隆三十八年七月),渥巴锡率所领土尔扈特南路盟分6队,在厄鲁特兰翎伊斯麻里,及熟悉道路的维吾尔族人噶札那奇伯克和买麻特•克里木向导的指引下,向尤勒都斯草原移牧。此前的7月,清政府将原在尤勒都斯草原游牧的和硕特恭格部,移牧于博斯腾湖畔以西以北之地,以便腾出尤勒都斯草原供渥巴锡部游牧。

至此,4路旧土尔扈特部、1路新土尔扈特部、1路和硕特部游牧地确定,西到博尔塔垃草原、东到博斯腾湖畔、北到科布多、南到塔里木河流域,以旧土尔扈特南路渥巴锡汗王府驻地尤勒都斯草原为中心,东西相距2000里,南北长达4000里,并沿袭至今。

1775年1月9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八日),渥巴锡因病去世,终年33岁。他在弥留之际,对其部众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年二月十一日折)。”乾隆闻讯后,即派乾清门侍卫鄂兰,驰驿前往游牧处祭奠。4月6日(乾隆四十年三月五日),鄂兰一行远涉万里抵达渥巴锡游牧地,慰问致祭,赏银千两厚葬,并向渥巴锡之续妻宣读乾隆谕旨:渥巴锡自归顺以来,一切甚为恭顺,惊悉渥巴锡之噩耗,殊为恻怜,今按律例,汗之封号令其长子策凌纳木札勒承袭汗爵,并袭札萨克封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年四月初二折。)

土尔扈特人民战胜了沙俄军队和哈萨克骑兵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用勇敢和智慧完成万里长征,重返祖国怀抱,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英雄史诗,无论在世界上,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都有着不容置疑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土尔扈特人民反抗俄国的民族起义,是土尔扈特人民历次反抗俄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西方的很多学者和大部分研究者的著作里,都称颂土尔扈特人民武装反抗,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然而部分学者却将土尔扈特人民这次爱国行动看成是“叛乱逃亡、类似俄国人远征埃及、罗马人远征安息、拿破仑从莫斯科退却”,这些说法掩盖了沙俄残酷压迫土尔扈特人民的铁证如山的血腥事实,抹煞了土尔扈特人民真挚而又长期的热爱祖国的感情。沙皇俄国政府残酷民族压迫激起了全民族的反抗,是土尔扈特人民反抗俄国斗争的历史的必然。据统计,仅1768年俄国政府共征兵8次,而標悍英勇的土尔扈特人是俄国每次征兵的主要对象,参加侵略战争的士兵,归来者十之一二。这些残酷的民族压迫事实,使土尔扈特人民不得不反抗外来民族压迫,最终造成的全民族的武装起义,完成了时代赋予土尔扈特人民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

二、沙皇俄国政府干涉土尔扈特人宗教信仰自由,只是土尔扈特人民回归祖国诸多因素之一个;而土尔扈特人热爱自己的故乡,回归祖国是主要的因素,摆脱俄国残酷的民族压迫,是回归祖国的决定性因素。

有的外国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是宗教的原因(天野仁一《近代蒙古史研究》第223页,弘文堂1937年版)。”应该说这是其中的一条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比如:渥巴锡在东返途中写给小帐首领奴尔阿里汗的信中曾说:“自古以来,土尔扈特人没有像今天负担过如此沉重的赋税,所有的人民陷入动荡不安,这就是为什么不愿再受俄国统治的原因,而希望到与自己遵守共同法规的人那里,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以离开俄国去游牧。”为了摆脱俄国的民族压迫,维护民族独立,挽救民族生存危机,使土尔扈特人民得到稍为安定的生活环境,是回归祖国的唯一的最主要的因素。

三、土尔扈特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是土尔扈特部落的统治阶层作出的符合历史规律的正确决策。

在中国许多封建文人私家著述中,对土尔扈特东返的原因,认为是:由于舍楞之盛言伊犁空虚可据状……渥巴锡惑其言,才决定东返的。土尔扈特人民回归祖国不是一人一时之计,而是和鄂尔勒克早在1643年,不堪俄国的侵略就决计返归祖国,以后书库尔岱青、阿玉奇、敦多克达什等8位汗王,7代子孙做出了整整10次回归祖国的宏伟计划,因种种原因终未成行。渥巴锡适时实现了先祖的遗愿,之所以得到了部落人民的积极拥护,是因为回归祖国是人民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望,共同行动。渥巴锡等领导人只是把握历史时机,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合民心、顺民意,领导土尔扈特人民走上了最为可行的回归祖国之路。

由于清朝政府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人民非常满意,从而进一步密切了清朝统治集团同厄鲁特蒙古人民的关系,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土尔扈特人民仍被安置在故居准噶尔盆地一带,后来,他们为维护边疆各民族团结,发展当地畜牧业生产作出了贡献。1775年渥巴锡因病去世,临终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其维护民族团结统一明心可鉴。特别是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境地时,新疆各族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与侵略者和分裂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协同清军消灭了阿古柏反动势力,挫败了沙俄侵略者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土尔扈特部的子子孙孙都站在反侵略斗争的前线,建立了不朽功勋。

土尔扈特人民英雄的壮举,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永远激励土尔扈特子孙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意志,永远是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

当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当沙俄利用外蒙独立分裂我国,妄图入侵我国时,土尔扈特部落渥巴锡的子子孙孙都站在反侵略斗争的前线,他们面对外来侵略毫不屈服,男女老少敢于武装反抗侵略的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将永远是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爱国主义的精神财富。

二、土尔扈特人民热爱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为增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土尔扈特人民回归祖国之后,虽然被清政府分而治之,有的部落的牧地较为贫瘠,领导上层和宗教上层失去了许许多多的权利,却换来了土尔扈特人民的和平和安宁。从1771至1871年的100年间,清政府一次也没有在土尔扈特部落征兵,除了初期口给以食、人授之衣以外,还免除了全体土尔扈特人8年税赋。得到实际利益的是土尔扈特人民,而失去最大利益的是渥巴锡,重大的汗权变成难以名状的小小的札萨克之权,汗尊贵的王权变成了和策伯克多尔济、舍楞几乎同等的封爵和职务。但是渥巴锡为了人民的利益,顾大局,识大体,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重,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在遗嘱中教育全体土尔扈特人:“安分度日……忽生事端。”此话真是明心可鉴,做出了不顾小我,只顾大我的爱国主义的伟大贡献。

三、土尔扈特人民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对中华民族代代相延的向心力,使土尔扈特人民举行了18世纪最伟大的长征。正如英国作家德昆赛所说:“从最早的历史纪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指土尔扈特人)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德昆赛著《鞑靼人的反叛》)。”土尔扈特人民爱国主义的行动表明,中华民族热爱祖国之情,是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土尔扈特对祖国的向心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他们创造了人类史上又一个人间奇迹。



**********************************

http://www.iskz.com/cnb/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www.iskz.com/cnb/viewthread.php%3Ftid%3D4778%26extra%3D%26page%3D1



清朝对土尔扈特人的疑惧一直没有消除,乾隆特意把渥巴锡划到巴音布鲁克草原,那里离边境遥远,不易于逃窜。又把大量部众分给策伯克多尔济和舍楞,分散实力。
乾隆对土尔扈特部安置时指出:“土尔扈特、绰罗斯等,现宜指地令居,若指与伊犁之沙喇伯勒等处附近西边,易于逃窜。乌鲁木齐一带又距哈密、巴里坤卡路甚近,朕意令居塔尔巴哈台,科布多西之额尔齐斯、博罗塔拉、额密勒、斋尔等处地方(《清高宗实录》卷887,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十八日)。”
将东归的各部安置为6路,以渥巴锡为首的旧土尔扈特为4路,以舍楞为首的新土尔扈特为1路,以恭格为首的和硕特为1路。

清政府首先是对舍楞的安置,害怕其心怀多变,滋事扰边。1771年11月上旬,舍楞在清官员吉福、阿育锡陪同下“率其属众,移往科布多、阿尔泰一带,以耕牧为业。”“次年5月,舍楞被安置在阿尔泰乌拉台地方,与杜尔伯特同居之,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节制,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土尔扈特档》乾隆三十七年四月十一日折)。”

1772年1月,策伯克多尔济移驻和布克赛尔。策伯克多尔济察看后,以为该处水草俱佳,殊甚感激:“俟其弟奇哩布病愈”,即迁入和布克赛尔。该部归伊犁将军节制,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兼辖。

同时,巴木巴尔移驻济尔噶勒乌苏,归乌鲁木齐都统和伊犁将军节制,库尔哈喇乌苏办事大臣兼辖。默门图、达什敦多克移驻精河一带,归伊犁将军节制,库尔哈喇乌苏办事大臣兼辖。渥巴锡部在斋尔伊犁原地,由伊犁将军总统一切事务。受哈喇乌苏大臣兼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月折档》乾隆三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折)。

1772年5月,恭格驻尤勒都斯草原,由伊犁将军节制,喀喇沙尔办事大臣管辖。
1772年5月至1773年6月,渥巴锡先后5次考察尤勒都斯草原,终于选定了气候适宜、水草丰美的这处草原作为新的游牧地。渥巴锡多次请示,认为斋尔地方狭小,部族无法生存,现选定尤勒都斯草原,请获允准移地放牧。清朝官员即派人共同踏勘,清政府允准移牧。

1773年9月(乾隆三十八年七月),渥巴锡率所领土尔扈特南路盟分6队,在厄鲁特兰翎伊斯麻里,及熟悉道路的维吾尔族人噶札那奇伯克和买麻特·克里木向导的指引下,向尤勒都斯草原移牧。此前的7月,清政府将原在尤勒都斯草原游牧的和硕特恭格部,移牧于博斯腾湖畔以西以北之地,以便腾出尤勒都斯草原供渥巴锡部游牧。

至此,4路旧土尔扈特部、1路新土尔扈特部、1路和硕特部游牧地确定,西到博尔塔垃草原、东到博斯腾湖畔、北到科布多、南到塔里木河流域,以旧土尔扈特南路渥巴锡汗王府驻地尤勒都斯草原为中心,东西相距2000里,南北长达4000里,并沿袭至今。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October 15, 2007 - 09:42 am:   

http://bbs.china95.net/viewthread.php?tid=9893

土尔扈特部落是我国卫拉特蒙古中其中的一个部落。

历史的记载中,土尔扈特部落的先祖是王罕,亦称翁罕。据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史集》记载,王罕所率领的是克列特部((《史集》第297页。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克列特”一词,蒙古语古老的形式是erle(客列亦惕)现在发音为ere。土尔扈特一词与克列特有着密切的联系,“克列特”有“包围”、“警卫”的意思,因为王罕家族中的克列特人确曾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而土尔扈特方言中“护卫军”亦称土尔扈特(ougu),因此,克列特便称为土尔扈特。从古老的族源学考证,“克列特”原是土尔扈特部落的一个姓氏,王罕的姓就为“克列特”,以后发展成为一个氏族。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政府设立的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南路盟,其中最大的一个旗就是“克列特”旗,也就是汗旗,各代汗王均属此旗。其分布地域最广,人数最多,文化素质最高,权力最大,历史最悠久。在西蒙古专门使用的一种蒙古文字托忒文中,“土尔扈特”一词的词根中还有“强大、强盛”的意思,在蒙古族普遍使用的胡都木文中,客列亦惕一词的词根中也有“强大”、“强盛”之意。土尔扈特一词从客列亦惕一词演变而来,土尔扈特无论从哪一种蒙古文字中,都能找到“强大”、“强盛”之意的词根。还有的史学家认为,土尔扈特人善于骑马作战,缴获俘虏较多,并融合于自己的部落,逐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部落实属强大,因而有了“强大、强盛”的名称((巴德利著《俄国、蒙古、中国》上卷,第一册,第97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汉文原来翻译“土尔扈特”一词还有“剩人”、“余人”或“剩下的部落”、“余下的部落”的意思,意为剩余在俄国的最后一批人、一个部落。对“土尔扈特”一词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但第一种说法学术界认为,有一定的理由,更接近事实。

外文书籍中称“土尔扈特部落”或总称1628年西迁至俄国土尔扈特部落为首的卫拉特各部为“卡尔梅克”、“克尔梅克”、“哥尔梅克”、“禹尔梅克”,这些都是汉语的音译。“卡尔梅克”这一名称,是巴什基尔人看到伏尔加河沿岸来了一群游牧民,惊呼为卡尔梅克,按巴什基尔语(alm.almn),其意为“迁移者”、“迁涉者”、“流浪者”、“西迁者”。这一词意,均被汉、俄、蒙文史学者直译。据帕拉斯的说法,是“留下”“留下来的人”之意,是根据民族词源学(动词)卡尔马克(ma)即留下之意,它似乎表示那些留下的信仰佛教的土尔扈特人,以区别于那些皈依东正教的土尔扈特人((东方文献编辑部主编《巴托尔德文集》第五卷,第538页,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68年版。))。还有一层意思是:1628年后和鄂尔勒克领导土尔扈特部落西迁至伏尔加河沿岸定居,一些人思乡心重,暂时回了准噶尔盆地。“留下”、“留下的人”就是指当时定居的土尔扈特部落,而没有回准噶尔的部落人。据伯希和《卡尔梅克历史评注》第一节《给卡尔梅克人起的各种名称》一文中费舍尔的看法,卡尔梅克是“高帽子”的意思;文森认为,之所以如此称呼卡尔梅克人,是因为他的头上的帽子高高隆起,有高帽子的意思。

对于“卡尔梅克”一词的使用范围,科特维奇在他写的《有关17—18世纪对土尔扈特人关系的俄国档案资料》中提出:在俄国和外国的档案材料中,常使用三个术语来表示俄国的卫拉特人:“土尔扈特”出自蒙文史料;“卡尔梅克”出自俄文史料;“客列亦惕卫拉特”出自中国汉文史料。据布莱特耐德尔的说法:“卡尔梅克”一词,在1398年已为人知晓,“留下”、“留下的人”的词意,似乎是表示那些异教徒卫拉特人,以区别于皈依伊斯兰教的东干人。而“卡尔梅克”这个词以后表示那批住在伏尔加河、顿河、乌拉尔河一带的卫拉特人,已习惯于“卡尔梅克”这个名称,而遗忘了古名——卫拉特、客列亦惕、土尔扈特(伊·亚·兹特拉金著《准噶尔汗国史》第5页,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

土尔扈特一词的语源、含义,蒙古史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都在努力发掘充足的历史涵义和语言依据,因此,“土尔扈特”一词的确切含义有待于深入研究。

******************************

卡尔梅克
   卡尔梅克是欧洲人对厄鲁特(Eleut或Olot)蒙古人即卫拉特(Oyrat或Oirat)亦即元代的斡亦剌、明代的瓦剌的称呼。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人分四部:和硕特(K hoshut)、准噶尔(Dzungar或Jungar)、杜尔伯特(Dorbet)、土尔扈特(Torgut),后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部统治,于1616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同年与俄人讲和。和鄂尔勒克移居于托波尔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亚汗后人,并征服花拉子模部分领地。1643年,和鄂尔勒克移营至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与诺盖人密谋,使其脱离俄国。1650年,西伯利亚的土尔扈特部遣使向顺治皇帝表示臣服。1673年,顿河和额济勒河(伏尔加河)间的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为得到俄国每年的丰厚赠礼,向沙皇表示效忠,但土尔扈特部与克里米亚汗国、达赖喇嘛、中国皇帝都继续保持联系。
   后来沙皇俄国不断向其征兵用于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激起了土尔扈特人的反抗,部分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握巴锡(阿玉奇的孙子)率领下东归故土,遭俄军和哈萨克人拦截,死伤无数,最后剩几万人到达中国新疆境内。其他未能东归的人留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继续受到沙俄的统治。1920年成立卡尔梅克自治州,1935年成为自治共和国,1943年自治共和国建制被撤消,1957年重设自治州,1958年重新恢复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
   卡尔梅克人至今还信奉藏传佛教,讲卫拉特蒙古语。卡尔梅克共和国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国家,在首府埃利斯塔有很多佛像,还有达赖喇嘛与卡尔梅克共和国总统拥抱的巨幅海报。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里海西北沿岸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的居民。还有部分分布在阿斯特拉罕、伏尔加格勒、罗斯托夫和斯塔夫罗波尔等地。系卫拉特人的后裔。属蒙古人种西亚类型。使用卡尔梅克语,分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两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斯拉夫字母文字。多数人已改用俄罗斯语文。卡尔梅克人主要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业,饲养绵羊、马、骆驼等,部分人从事渔业。从19世纪30年代起逐渐定居务农。现在,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产品、畜产品和鱼产品的加工工业。农业以生产小麦和饲料为主。

卡尔梅克共和国的现在的概况
1. 地理位置
卡尔梅克共和国位于里海沿岸低地的西部,东部与里海濒临,从北到南跨度是640公里,从西到东跨度是480公里。其南部与达吉斯坦共和国接壤,西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罗斯托夫州,北接伏尔加格勒州,东接阿斯特拉罕州。 共和国的大多数领土处在半沙漠地区,地表水极少。其里海沿岸地带属低地沼泽地带。
2. 自然资源
卡尔梅克共和国矿藏资源主要有石油矿、天然气、盐矿和建筑用材料,但淡水资源匮乏。
3. 领土及行政区划
卡尔梅克共和国领土面积是7.61万平方公里。行政单位数量为13个区、1个直辖市、两个区属市、5个市镇、99个行政农庄。
卡尔梅克共和国首府是埃利斯塔市,该市建于1930年,从莫斯科市到埃利斯塔市的距离为1836公里。
区属城市有戈罗多维科夫斯克市,1971年建市,属戈罗多维科夫斯克区;里海市,1963年建市,属里海区。
4. 人口
2003年卡尔梅克共和国共有人口307,900人。其中城市人口129,539,约占共和国总人口的44.3%。农村人口为 162,871,约占总人口的55.7%。人口平均年龄为33岁。家户总数为90,464 ,家庭成员数为289,816。卡尔梅克共和国主要居民是卡尔梅克人。在卡尔梅克共和国居住着约14.6万卡尔梅克人,占卡尔梅克共和国人口总数的45%。卡尔梅克人还居住在阿斯特拉罕州、伏尔加格勒州、罗斯托夫州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卡尔梅克人都是喇嘛教教徒。除卡尔梅克人外,共和国内还生活着约12万的俄罗斯人,占人口总数的37%;8000喀山人,占2%;约8000达尔金人,占2%;1万车臣人,占2.6%;以及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鞑靼人。



*********************************************************************


http://bbs.china95.net/viewthread.php?tid=9893

了解一下蒙古部落:蒙古族各部落历史与现状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在世界各地(主要是亚欧大陆)都散落着蒙古部族。大致分布情况如下: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属于蒙古语组的卡尔梅克人和布里亚特人,鞑旦人和图瓦人属于突厥语族,但和蒙古有很大的联系。俄罗斯联邦境内的蒙古人只有卡尔梅克人和布里亚特人,总数不到一百万人。外蒙古总人口为261万7千多万人(1999年7 月),其中蒙古族占90%没,为235万人,其它为哈萨克族、俄罗斯族、汉族等。而中国境内的蒙古人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东北三省等地,人数达 500万左右,所以说蒙古族的主体在中国。

**************************************************

一、鄂尔多斯部

“为猛隼之羽翼,为驾辇之护卫,为刚毅之明君,将如山之白室,竭诚护卫着等等”这是蒙文文献《蒙古大黄册》一书中对鄂尔多斯万户的记载。鄂尔多斯一词,是古突厥语,意为汗的殿宇、陵寝之地。公元十四世纪,守护成吉思汗的陵寝的护卫们,改自己“艾马克”(部)的含义,始称鄂尔多斯部,这里所谓“八白室”的护卫者,正是鄂尔多斯人。当初他们全蒙古六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万户。清天聪九年(1635年)鄂尔多斯内附归清,各授札萨克,共六旗(后在雍正九年增设一旗,即七旗),所部六旗自为一盟,称伊克昭盟。

二、察哈尔部

关于“察哈尔”的含义,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据蒙文文献,“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护卫”。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强盛于明代时期,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世袭蒙古汗位。明时,察哈尔部分八个“艾马克”:敖汉、奈曼、苏尼特、乌珠穆沁,始称岭南四察哈尔鄂托克(或艾马克,变亦即四部);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剌齐特,始称岭北察哈尔鄂托克。统称察哈尔八部(鄂托克)万户(蒙古左翼三万户之一)。清朝皇帝又将察哈尔部蒙古以分散驻防等形式,迁居于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兴安岭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尔部蒙古。

三、 卫特拉部

在中国汉文史籍里,对为特拉,元代称为翰亦剌惕,明代称瓦剌,清代又称额鲁特或厄鲁特,一般则称之为卫拉特蒙古或西蒙古。它是蒙古民族的组成部分。卫拉特最早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十三世纪初归附成吉思汗,改营畜牧。十五世纪中叶形成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其首领也先汗(1407-1454)曾短期统一东西蒙古各部,建立卫拉特人统治的国家组织,势力范围东起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葱岭,北起安卡拉河、贝加尔湖,南抵大漠,形成元朝灭亡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后一股强大势力,他对东方历史产生过不可忽略的影响。十六世纪以后,卫拉特联盟活动中心大西北(今新疆地区)。联盟中最强的准葛尔部,把其它各部统一起来,建立强大政权,创制自己的文字,确定法律制度(卫拉特法典),改进放牧方法,经营农业种植和手工业,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制绒业、金属品制造业。当时准葛尔地区经济繁荣,人口增长。我国学者认为,卫拉特是蒙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卫拉特史,对于今天开发建设大西北有启迪作用。据了解我国学术界早就瞩目于卫拉特,把它视作蒙古学的一部分。苏联、日本、联邦德国的专家曾先后出版发表探索卫拉特历史之谜的专着和文章。1979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卫拉特史的研究也蓬勃兴起。7年来,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黑龙江、北京等地的学者发表了三百篇论文和一批专着,如《论死卫拉特联盟》、《卫拉特历史文献》、《准葛尔史略》《准葛尔德历史与文物》以及有关卫拉特的史料摘编等书。

************************************************

四、西套蒙古族

西套之名,由其位于河套之西而来。“贺兰山厄鲁特者,俗称阿拉山蒙古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亦名阿拉善山,皆语音之转,地在河套以西。”(《圣五帝》卷三)西套蒙古族,原属新疆乌鲁木齐的硕特和青海和硕特部落。西套厄鲁特,其“史视为元太祖弟哈不图哈萨尔,其传至阿克萨噶勒泰”(《清史稿》藩部王)。元时为翰亦剌,后发展为明代瓦剌,清代的厄鲁特或卫拉特。明末,瓦剌分为四大部:和硕特部、准葛尔部、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部,“号四卫拉特,统称额鲁特”(《西域图志》卷首一)。四部之间虽“分牧而居”“部自为长”,却“以伊犁为会宗地”,结成松散的部落联盟,设有盟主,以调节四大部落之间的纠纷。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期,担任盟主的是和硕特部首领拜八嘎斯。十七世纪初期,游牧于伊犁地区的准格尔布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向邻近部落发动掠夺战争,迫使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五万余帐,离开塔尔巴哈召,于1603年左右逐步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在1636年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嘎斯率众至西套,这便是由新疆迁移河套的开始,距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拜巴嘎斯死后,其弟“和硕特部的顾什汗始强大”。顾什汗季子巴延阿巴亥阿玉什生子十六,其四人居青海,共和罗理等十二人亦牧套西是为二部分地之始。(《圣武记》卷三)这便是由青海迁移西套的开始。和罗理, 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即阿拉善旗的第一代祖先。准部噶尔丹与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孙女阿奴结婚。当噶尔丹实力日渐强大后,于1677年杀害了鄂齐尔图车臣汗。西套厄鲁特即溃,或奔依**喇嘛,或被噶尔丹掠去。和罗理率族属避居大草滩,庐帐万余,仍逐水草,游牧于近边。1686年(康熙25年) ,上书清朝请求牧地。1697年(康熙36年),清廷援内蒙古四十九旗之例,置旗偏左领,赐印援札萨克,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这便是阿拉善旗的由来。阿拉善厄鲁特为特别旗,不设盟而直隶中央。1928年,阿拉善旗属宁夏省管理。1949年9月 9日和平解放,先后归甘肃、宁夏管理。1954年设蒙古族自治州。1961年,阿旗划为阿左、阿右二旗。1969年,阿左旗划归宁夏,阿右旗划归甘肃。 1979年7月1日,二旗重归内蒙。同年十二月,国务院批准设阿拉善盟。由于多年在其驻牧地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其婚礼、年俗、熬奶茶和做奶制品的方式及包房的布置与东部蒙古族不完全一样。阿拉善盟府所在地设在巴彦浩特。巴彦浩特旧名:“定远营”,1730年建立,历来是阿拉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西套阿拉善蒙古族,则用“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来阿拉善草原。

********************************************************

五、青海蒙古族

青海境内的蒙古族与内蒙古、新疆的蒙古族风俗习惯基本相同。但因长期与藏、汉、回、土等民族杂居,风俗习惯既有蒙古族的特点,也吸收了其它民族的优点。他们信奉藏传佛教,炷传统的蒙古包,也有受藏族影响,住牛毛帐篷的。

六、黑龙江蒙古族

黑龙江蒙古族聚居在松嫩平原中部。明代洪熙年间,成吉思汗弟布图哈撒尔的14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嘛就游牧在这里,15世纪中期,奎孟克塔斯哈喇嘛的孙子爱嘎析分牧来到嫩江东岸,以其分牧次序为四而成为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部,蒙语:“四”之意)。现在,全省蒙古族人有9.6万人,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有3万多人,主要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

七、云南蒙古族

云南的蒙古族是公元1253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下级士兵后裔。会汉语、彝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以农耕为主。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文山州的马关县。

八、喀尔喀蒙古

蒙古国是由众多同属于蒙古族血统的不同部落所组成。唯一例外的是哈萨克人,属于突厥血统,生活在蒙古西部省份,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蒙古族的大部落实克尔克孜部落,还有很多将不同方言的蒙古族。

*************************************************************************

九、卡尔梅克部

克尔梅克是欧洲人对厄鲁特蒙古人即卫拉特亦即元代的翰亦剌、明代的瓦剌的称呼。明目清初,卫拉特部蒙古人分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后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部统治,于1616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同年与俄人讲和。和鄂尔勒克移居于托波尔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亚后人,并征服花剌子模部分领地。1643年,和鄂尔勒克移营至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与诺盖人密谋,使其脱离俄国。1650年,西伯利亚的土尔扈特部遣使向顺治帝表示臣服。1673年,顿河和额济勒河(伏尔加河)间的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为得到俄国每年的丰厚赠礼,向沙皇表实效忠,但土尔扈特部与克里米亚汗国、**喇嘛、中国皇帝都继续保持联系。后来,沙皇不断向其征兵用于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激起土尔扈特人的反抗,部分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的孙子的率领下东归故土,遭俄军和哈萨克人的拦截,死伤无数,最后剩几万人到达中国新疆境内。其它未能东归的人留在伏尔加河下游继续受到沙俄的统治。。1920年成立卡尔梅克州,1935年,成立共和国,1943年,自制共和国制被取消,1957年重设自治州,1958年重新恢复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联邦自制共和国。卡尔梅克人至今还信奉藏传佛教,讲卫拉特蒙古语,卡尔梅克共和国是欧州唯一的佛教国家,首府埃里斯塔,有很多佛像。

十、布里亚特部

布里亚特元代称不里牙惕,不里亚特蒙古人从种族上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后来向北发展到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地区。1631年,俄人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被完全压服,才臣服俄国。但其中一部人反抗到底,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另外一部分,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人是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贝加尔湖东,南与蒙古国接壤,首府乌兰乌德。 1923年成立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1958年改为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另外俄罗斯联邦境内还有两个布里亚特自治区在贝加尔湖以西:乌斯奥尔丁布里亚特自治区(属伊尔库茨克州)、阿金布里亚特自治区(属赤塔州)

*******************************************************

十一、鞑靼部落

鞑靼人属突厥语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它种族的突厥人的血统,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西伯利亚、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944年被斯大林从克里米亚强行迁入),原苏联共有600万鞑靼人,分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多种,是今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他们大多数是逊尼派穆斯林,少数改信东正教(称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联邦楚瓦什共和国境内),还有部分新原始萨满教。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保加尔人,保加尔人原居中亚一带,后随匈奴人西迁到黑海以北,七世纪时分为五部,一部西迁到多瑙河下游地区,联合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保加利亚共和国,后被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徒。后来保加尔人就成为同化了这支保加尔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称。另一支保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卡马河流域一带,称伏尔加-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拔都西征结束时建立钦察汗国,跟随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户(参加拔都西征的军队约15万人,西征结束后,其它各系宗王的部队都回原来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队,大都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他们淹没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里(突厥人是他们的百倍以上),他们后来逐渐被周围操突厥语诸部混血同化,将突厥语,信伊斯兰教。后来,蒙古国人和钦察汗国统治下的伏尔加-保加尔、钦察等突厥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带来的名字-鞑靼人,伏尔加-保加尔人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

***********************************************

十二、图瓦部落

图瓦人,中国史籍称“都波人”、“萨彦乌梁海人”、“唐卢乌梁海人”等。俄国人称索约特人,唐努图瓦人等。图瓦人的族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铁勒-突厥,另一个是鲜卑-蒙古。从族名来看,图瓦无疑于都波有较大的渊源。都波是九姓铁勒最北的一部之一,大致分布在金贝加尔湖西南方位、叶尼塞河上游一带,这里事故突厥人南迁之前的摇篮。2世纪时,匈奴衰微,鲜卑人大举进据莫北,遂于留居其地的匈奴人发生了大规模混血融合,其中,拓跋鲜卑前夕最远,莫北的北部和西部受到了影响,都波部落更为显着,其得名有拓跋有关,至少其组成时加入鲜卑因素的。突厥兴起后,都波役属突厥,因其原本就是铁勒之一部,又远处辟地,故也怡然自得。今人研究发现图瓦人保留了许多古代突厥语的特点,应与此不无关系。按照前苏联突厥语专家帕斯卡尔阔夫的划分,图瓦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系 -东匈语支-维吾尔语组-维吾尔突厥次语组。图瓦的另一个源头与乌梁海有关,乌梁海是清代的译法,元明时多译兀哈部,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更是蒙元帝国的得力干将,西征欧洲,南灭大理,功业圆满。兀良哈在蒙古形成之前以“翰良该”或“揾良改”之名居于莫北的极北部,即今贝加尔湖以东、鄂嫩河上游一带,再往前追述,就是隋唐时的“骨力干”。骨力干是九姓铁勒最北的一部,位于都波支东北,据当时的京城长安最远,一次给着史者留下很深的印象。说来说去,最初的源头还是铁勒,其实按蒙古是一新兴部落,虽以东胡系统的室韦逐步为主体,但加入不少像兀良哈这样原属铁勒-突厥系统的部落(克烈部、乃蛮部等)也是毫不奇怪的。有趣的是,对于图瓦来说,都波和骨力干真可谓殊途同归了。现今在中国新疆境内阿尔泰地区居住有一部分操图瓦语的人,其民族成分是蒙古族。不将其单独划族或划为相同语族语支、邻近地域的哈萨克族,应该主要是人数少有关,据1982年统计,仅有2000人左右;还有就是考虑在历史上他们与哈萨克人很少有共同之处,倒是唐努乌梁海在并入苏联以前一直是属于外蒙古的;并且新疆的蒙古族大多数西蒙古,即瓦剌-厄鲁特的后裔,本来就与东蒙古有较大的差异,铁勒-突厥因素更浓,特别是先世翰剌惕部更是正好分布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因此将阿尔泰图瓦人划入蒙古人还是有所依据的。图瓦人多信喇嘛教,但萨满教还是有很深的影响。也有少数人信东正教。图瓦人总数20万左右,2万人在蒙古国,图瓦人分布的地域在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萨彦岭和唐努乌梁海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的面积接近20万平方公里,清代称唐努乌梁海,设左领四十八,分隶外蒙的乌里雅苏台的的定边左将军、哲布尊丹巴达活佛及札萨克图、三音诺言两部。同治三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被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左领之地,属今蒙古国,中部俄占二十七左领之地,于1924年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加入苏联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权力,1961年改为图瓦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

**************************************************

十三、乌珠穆沁部

是蒙古族古老部落之一,成吉思汗16世孙图罗博罗特又杭爱山徙牧戈壁南,他的第三个儿子翁滚都拉尔开始称所部为乌珠穆沁,蒙古语为葡萄山人,17世纪,金太祖(努尔哈赤)期间,乌珠穆沁部首领道尔吉与林丹汗不和,率所部迁到克鲁伦河一带。崇德元年,归附满清。顺治三年,分左翼右翼两个旗。足以札萨克(执政王)驻在鄂尔虎河(乌拉盖河)畔之奎苏陀罗海(乌拉盖苏木东北)。1934年属锡林郭勒盟。1945年乌珠穆沁部道吉尔王与乌兰夫部冲突兵败,率一半左翼旗人迁至蒙古国克鲁伦河附近驻牧之今。

********************************************************


血染归途--土尔扈特人东归二百三十五年祭
1


渥巴锡弥留之际,对其部众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

上个世纪初,俄罗斯诗人叶塞宁在一首诗中写道:“卡尔梅克三万帐……为了摆脱俄国官吏的奴役,为了不再像鹧鸪鸟那样……他们像死板的龟鱼向自己的蒙古前进”。

渥巴锡弥留之际,对其部众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

上个世纪初,俄罗斯诗人叶塞宁在一首诗中写道:“卡尔梅克三万帐……为了摆脱俄国官吏的奴役,为了不再像鹧鸪鸟那样……他们像死板的龟鱼向自己的蒙古前进”。

“卡尔梅克”,乃 “留下的人”之意,这是俄罗斯人对生活在伏尔加河中下游两岸的土尔扈特蒙古人的称谓。没错儿,他们在远离故土的异乡“留下”,一待就是一个半世纪。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他们的“故土”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从16世纪开始,土尔扈特部游牧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及额尔齐斯河中游(今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17世纪初准噶尔部崛起后,卫拉特联盟(即漠西蒙古,由准格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四个部落组成)各部因牧场属民常产生矛盾。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为了避免内讧,寻找新的游牧草场,决定率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中下游水草丰美的草原。

130年后,等到和鄂尔勒克后裔渥巴锡即位之时,草原虽依旧丰美,但俄罗斯人给予这个异教徒部落(土尔扈特人信仰藏传佛教,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回归先人游牧故地成为惟一的希望;他们发誓除了佛不畏惧任何势力,不再臣服于任何帝国。

渥巴锡这个杰出的首领,仿佛就是佛祖派来解救土尔扈特人的使者,他19岁即位,完成东归大业三年之后辞世,年仅33岁。据说1775年1月9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八日),他在弥留之际,对其部众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显然,经过动乱浩劫,对平安日子的期盼已经代替了对独立自由的追求。

英国作家德昆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中说:“从最早的历史纪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指土尔扈特人)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

2

一道铁丝网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截然分开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归乡之旅呢?

德昆赛《鞑靼人的反叛》描述,“往往早晨醒来的时候,几百个围在火堆旁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已经全部冻僵而死去”。

伏尔加河下游的1月寒风凛冽,白雪覆盖,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妇孺老人乘上早已准备就绪的马车、骆驼和雪橇,在土尔扈特骑兵的保护下,离开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根据相关档案记载,参加这次东归总人数有17万之多。

当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得知消息后,认为“因为她的大臣们竟漫不经心到让整个部落在她信任的奴仆的鼻尖下举行暴动,逃出了神圣的俄罗斯国境,从而使罗曼诺夫家族和头戴彼得大帝王冠的守护神鹰蒙受了永不磨灭的耻辱”,下令尽一切努力使土尔扈特人回到伏尔加,要奥伦堡省长莱莫斯多尔普立即采取行动追击和堵截土尔扈特人东返队伍。

渥巴锡为了抢渡雅依克河,迅速摆脱追兵,把人马分成三路大军,一路以巴木巴尔和舍楞率领精锐部队为开路先锋,一路以达什敦多克和书库尔洛桑丹增大喇嘛率领的其余领主队伍为两边侧翼行走,一路是渥巴锡和策伯尔多尔济殿后,随时阻击敌人的追杀。1月29日,他们到达雅依克河沿岸。30日和31日,他们烧毁了阻击他们的库拉多斯卡亚、卡尔梅科夫、莫达山区和索罗奇科夫等防线的哥萨克据点。2月1日全部队伍渡过了雅依克河,进入了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向恩巴河挺进。

奥伦堡省长莱莫斯多尔普接到命令后,派出全部驻军和龙骑兵等几个骑兵连追击。但此时土尔扈特军民已全部渡河。莱莫斯多尔普不甘心追击的失败,致函哈萨克首领奴尔阿里汗,要求他拦截土尔扈特人,承诺所得战利品全部归其所有。2月7日女皇也向臣服于俄国政府的哈萨克人发布谕旨,“要求堵截土尔扈特人”。

3

生活在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土尔扈特人

当土尔扈特人走上哈萨克草原不久,北侧外翼的部队遭到哈萨克骑兵的突然袭击。由于土尔扈特部队以分散的队形,保护中间的妇孺和大批牛羊前进,遭到突袭未能集中兵力,经白刃格斗,虽然打退敌人进攻,但有9000多名战士为保卫大部队的安全壮烈牺牲。

2月中旬,土尔扈特大队人马挺进奥琴峡谷,这是东进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的险隘。但追击的哥萨克军早已抢占了这个山口。紧要关头,英勇机智的渥巴锡,果断地组织了5队骆驼兵,亲自率队从正面向敌人发起进攻;另派策伯尔多尔济率领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包抄后路。在土尔扈特勇士的前后夹击下,哥萨克军队全军覆灭。

3月,土尔扈特军队到了恩巴河东岸之后,为躲避料峭寒风,不得不稍事休整。严寒夺去了土尔扈特无数战士和牧民的生命。德昆赛《鞑靼人的反叛》描述,“往往早晨醒来的时候,几百个围在火堆旁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已经全部冻僵而死去”。这时俄国军队和哈萨克骑兵联合了两万人,又堵住他们的前进道路。面对天灾人祸,有少部分人出现了畏难情绪。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 02:54 pm:   

巴音布鲁克

 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
  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


  “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

  其中,巴音布鲁克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以下是巴音布鲁克的介绍:

  巴音布鲁克位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清政府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将他们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

  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距库尔勒市636公里,位于和静县西北,伊犁谷底东南,中部天山南麓,海拔约2500米,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巴音布鲁克草原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36公里,四周山体海拔在3000米以上。巴音布鲁克草原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灿烂多彩,一年一度的草原那达慕盛会,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更让游人留恋忘返。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 02:51 pm:   

吐峪沟

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今天,大家看见的吐峪沟千佛洞、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便是有力的见证。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是今天海内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圣地,是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界学者歇足的驿站,是绘画摄影艺术家寄托梦想的家园。
吐峪沟,位于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吐峪沟千佛洞:从胜金口沿火焰山南麓东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沟千佛洞。这里共有94个洞窟,现存45个,沟东 21个,沟西24个。

吐峪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区,古称为丁谷。该景区一直以险、峻、奇、幽而著称。它主要由峡谷风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组成。

(1)吐峪沟大峡谷风光。该峡谷北起312国道旁的苏贝希村(新疆三大古文化——遗址苏贝希文化遗址就坐落在大峡谷北沟口),南至古老的麻扎村口,全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大峡谷中有火焰山的最高峰,海拔831.7米。大峡谷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沿路步行就可以欣赏到神奇壮美的峡谷风光,其山峰之险、山体之奇、山岩之雄、山色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世间其他峡谷所少有。
(2)吐峪沟千佛洞。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区首批公布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凝聚在每个洞窟中的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记载,当年的吐峪沟乃人间仙境。《西州图经》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沟中有随山势展布的重重寺院,它们背依危峰,下临清溪,四周绿树掩映,佛寺、禅院密集,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人行沟谷深处,难见日月”。
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以来的1700多年中,先后历经了人为破坏和自然塌损两阶段。现有洞窟94个,有编号46窟,仅有8窟残存壁画。那些幸存下来的石窟壁画,至今仍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风采,吸引了当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的专家学者们的目光,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史、佛教美术史、古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吐峪沟千佛洞古称“丁谷寺”,是吐鲁番地区建窟较早、保存早期壁画较多的石窟。最早的洞窟出现在晋、十六国时期。沮渠氏家族称王时(公元443~ 450年),是吐峪沟佛教最繁荣的时期。

  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人为的破坏,吐峪沟壁画90%吡以上已经毁圮无存。如今只有8个洞窟还残留少量有回鹘文题记的壁画。其中1、2、3、4号窟,佛坐胡床,为全国所仅见。这里还出土过一些佛经残卷。


(3)吐峪沟霍加木麻扎。是游客进入南谷口见到的第一个著名的古代宗教遗迹,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俗称“圣人墓”,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
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传说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后,其弟子、古也门国传教士叶木乃哈带5名弟子最早来中国传教,历尽艰辛,终于东行来到吐峪沟。在携犬的当地牧羊人的帮助下,叶木乃哈等6人便长住此地继续传教,伊斯兰教在吐峪沟开始盛行。后来,叶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牧羊人)去世后,被埋在山洞里,即现在的吐峪沟麻扎。
据德国探险家冯·勒柯克著作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等国的穆斯林到这里旅游。现在,每年都有来自南北疆、宁夏、青海、甘肃、土耳其、港澳台等地旅游的穆斯林信徒来此朝拜,是新疆境内较为显赫的伊斯兰教圣地,也是佛教文化兴衰、伊斯兰教盛行的重要历史见证之地。
吐峪沟麻扎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即“中国的麦加”。按当地穆斯林的说法,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据勒柯克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的穆斯林到这里朝圣。现在每年前来朝觐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德国、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络绎不绝。

(4)吐峪沟古村落。是位于大峡谷南出口沟谷中的一个古老宁静的维吾尔族村落,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它分布在绿塔耸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约有二百余户人家。这个村庄,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人们常常日出而息、日落而作,使用古老的维吾尔语交际,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走亲访友依然是古典的驴车代步。在这里生活的老人、青年、儿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
在古老的村落中,居民们继承了两千多年来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一些建筑还遗留着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记。房屋建筑均是以黄粘土制坯建成的窑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层的,也有两层以上的;有独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势连成一片的。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


http://baike.baidu.com/view/755227.htm



阿尔伯特·冯·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

勒柯克出生于大富之家,这使得他有着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投入到中亚地区的探险活动。1902年,他作为柏林民族人类学博物馆馆长格伦威德尔的助手参与组织了前往中国新疆吐鲁番的探险活动,首次探险大获成功,因此很快他们便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之命再度出发。不巧格伦威德尔恰好患病,冯·勒柯克便成为探险队的队长。

冯·勒柯克以其对于新疆壁画的切割而闻名,他不顾格伦威德尔的一再反对,第一个采用狐尾锯对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内的佛教和摩尼教壁画进行了大规模切割,其后斯坦因和橘瑞超也采用类似的工具对该地区的壁画进行了切割。他的行为遭到了格伦威德尔等人的批评。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 02:39 pm:   

新疆的葡萄有几种?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59482.html

新疆是一个瓜果之乡,而吐鲁番的葡萄享誉中外。吐鲁番的葡萄有几百种,品质上乘的有无核白葡萄、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梭梭葡萄等18个品种,而无核葡萄的含糖量可高达22%-24%,现在仅无核白葡萄就有20多个品种,酿造用葡萄品种有40个别。吐鲁番的葡萄色泽光亮,粒大味美,香甜润喉。


新疆葡萄
葡萄

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约50多个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百家干、木纳格、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最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绿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葡萄还可酿洒、制作果酱、果汁等。




亚尔村的春天
维吾尔族小伙子玉赛开着一辆小四轮,带我穿梭在乡间,在葡萄园、晾房、坎儿井和羊粪堆间东奔西走。车子颠得像在跳舞,同行的乡农技站技术员阿西娅不停地发出惊叫。

在阿西娅的惊叫和远处布谷鸟的啼鸣中,我感到春天来了。阿西娅抱着一捆准备用作嫁接的杏树条,它们已冒出饱满的新芽。桃树和柳树也发芽了。太阳暖洋洋的,白桑树下的渠水流得欢畅了。

3月2日,乌鲁木齐气温是零下2摄氏度至零下10摄氏度,街上到处是尚未融化的冰雪。中午,我从乌鲁木齐市乘班车到达吐鲁番市,当地气温已达13摄氏度。阳光明媚,人们已脱去冬装。市中心广场上,有人躺在草坪上睡午觉,晒太阳。枯草间已泛出若有若无的新绿。

亚尔乡位于吐鲁番市郊,人口5万,是全疆人口最多的一个乡。著名的交河故城就在这个乡。岑参诗云:“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我想,唐代的“交河美酒”应该是用亚尔乡一带的葡萄酿造的吧。

我去的是亚尔乡亚尔村。这个村出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味道好、颗粒大,在亚尔乡的17个行政村中是很有名的。每年七八月葡萄采摘季节,附近各村总为葡萄的销路犯愁,而亚尔村的葡萄则畅销无疑,可以用“守株待兔”来形容。

说起这件事,村党支部书记卡哈尔有些得意。他说,去年几天中来了上海、广州的3位客户,争购村里的葡萄,为了表示公平和友谊,卡哈尔将9个自然村一分为三,平均“分配”给了他们。客户十分满意,说好今年还要来的。

据卡哈尔介绍,全村998户农户,去年人均收入4453元,其中80%以上的收入来自葡萄。村里百亩左右的葡萄园并不少见,一亩葡萄的收益通常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最好的能上万。

年近半百的卡哈尔已当了十几年村支书,他家有25亩葡萄园,在村里起“示范园”的作用。他去过哈密、敦煌、南疆等地,学习过葡萄栽培、管理的新经验。按他的说法,当村支书就是要成为科技带头人。卡哈尔指着新盖的大房子说:“这里是我的家,葡萄园是我的另一个家,几天不去葡萄园劳动,我会生病的。”

在村委会附近的墙上,我看到这样一条标语:善待妻室的人是优秀的人。另一条标语是:严禁倒卖土地。

村里的葡萄园十分安静,葡萄藤都埋在地下,只有光秃秃的葡萄架立在那里,显得有些寂寞。整个冬天,欺骗死亡是每一座葡萄园的工作。现在,春天来了,葡萄藤的休眠也要结束了。有人将发酵过的羊粪和牛粪堆在路边,为的是给开墩后的葡萄施肥,补充营养。几位老人在修理葡萄架,取下旧铁丝,换上新的。阿西娅说,她看到戈壁滩上的葡萄园已开墩了,戈壁上的气温比山沟里高,因此开墩的时间要早些。

果然,当我乘着玉赛的小四轮来到村外时,看到一座葡萄园里有3位维吾尔族小伙子在忙碌着。开墩后的葡萄藤缠绕在一起,像虚弱的蟒蛇静静卧在堑沟里。小伙子们把它们从泥里挖出来,然后齐心协力,将这些“巨蟒”高高抛起,搭到葡萄架上。开墩、上架、摆蔓是一项重体力活,讲究配合,一般由青壮年来做。小伙子们告诉我,他们从早晨10点干到晚上8点,一天能上架一亩地。

这座葡萄园很大,有200多亩,是村委会主任家的。我内心不禁盘算着,村委会主任家的年收入不菲啊。在另一座葡萄园里,马生福和他的妻子也在为葡萄开墩。他说,开墩早,可以浇上价格便宜一点的头水。去年他家10亩葡萄园产葡萄干两吨,卖了10000多元钱。马生福希望今年的收入更好些。

“过了诺鲁孜节,葡萄树就萌芽展叶了……”阿西娅说。诺鲁孜节在3月21日,是维吾尔族的“迎春节”,这一天也是农历春分,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代表病灾的白羊星升起,象征吉祥的双鱼星降临。这一天,村民们要吃诺鲁孜饭,是一种将小麦、大米、绿豆、高粱、荞麦等放在一起熬煮而成的“黏饭”。村里最美的女孩要扮演春姑娘,头戴柳条编成的花冠。阿西娅记得一首诺鲁孜歌谣——

春风徐来,令人欢喜,

小伙子歪戴着帽子,

姑娘们鲜花插耳际;

今天母鸡孵出了小鸡,

诺鲁孜节到了,驱走了寒季。

诺鲁孜节后,绿色渐浓的葡萄园里,有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愿自己的生活像葡萄园一样葱郁,像秋天成熟的葡萄一样甘甜!

生命饮料之树

葡萄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产量最大的水果。考古资料表明,最早栽培葡萄的是7000年前的南高加索地区。后来,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从亚美尼亚传到地中海东岸的新月地带和古埃及。5000年前埃及法老们的墓室壁画上,已出现葡萄采摘、酿酒、装船外运的情景。葡萄、葡萄酒,还有从尼罗河畔芦苇荡里打来的野鸭,成为埃及上流社会宴席上的珍馐佳肴。

希伯来人栽种葡萄和酿酒并不晚于埃及人。《圣经》中提及葡萄酒多达500余次,它是“基督之血”的象征。大洪水时代的先祖挪亚种过葡萄,并酿造了也许是人类的第一杯葡萄酒。弥尔顿在《失乐园》中说,伊甸园里生长着一种酒葡萄,它的果实可以醉人。所罗门的《雅歌》反复吟咏葡萄:“愿你的双乳,好像葡萄累累下垂。”“我们早晨起来往葡萄园去,看看葡萄发芽开花没有,石榴放蕊没有,我在那里把我的爱情给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希腊罗马文明是以地中海的三种植物为基础的,即小麦、橄榄树和葡萄。希腊人将葡萄从埃及引入欧洲,举行一年一度的酒神节。头戴长春藤冠、身穿兽皮、手执酒神杖的狄俄尼索斯,成为一个不朽的神。——他其实是一个葡萄酒神。

波斯人称葡萄为“生命饮料之树”、“月亮的圣树”。在波斯王宫中,司酒是一个很体面很重要的职务,享受大臣待遇。希罗多德说,波斯人习惯于在陶醉状态中讨论重大事情,认为喝醉酒通过的决定要比清醒时做出的更加可靠。在促进波斯诗歌、音乐、舞蹈的繁荣方面,葡萄酒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鲁达基、欧玛尔·海亚姆等人的诗歌中,葡萄酒和美人是最常出现的意象,在酒杯的辉映中,情人面颊上的红晕是一个仙境。

阿拉伯人种植过一种果实大如鸡蛋的葡萄,树干有两人合抱那么粗,一串串的葡萄有两腕尺长。他们继承了波斯人善饮的传统,诗人们想象葡萄树是一只酒杯,死后要葬在葡萄树下,就有永远也喝不完的葡萄美酒。

葡萄、石榴、无花果并称为“丝路三大名果”,它们是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输出的三种最著名的水果。无疑,也是三种绿色文化。

那么,葡萄是在什么时候传入西域和中亚的呢?

历史学家认为,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明带入中亚,同时把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和酒神崇拜带到了这个地区。汉时“蒲萄”二字的发音,直接源于希腊文“botrytis”。近年苏贝希墓葬考古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葡萄籽,这是葡萄西来的一个信号,但不能证明公元前4世纪新疆已种植葡萄。

两个世纪后,张骞“凿空”西域来到大宛(今费尔干纳),发现这里俨然已是中亚葡萄种植中心。“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积数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萄肥饶地。”(《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从大宛带回了葡萄种子(还有苜蓿种子),但未获得葡萄酒酿造技术。中原酿造葡萄酒是从高昌回鹘人那里学来的,时间要到隋末唐初。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新疆种植葡萄要晚于亚历山大东征,但不会晚于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后,葡萄种植在新疆已十分普及。384年,北凉将军吕光征龟兹(今库车),他报告说,这里有许多葡萄园,葡萄酒总是被大桶大桶地享用,人们在酒窖里日夜酩酊大醉,连守城的士兵也不例外。“胡人奢侈,厚于养身。”以吐火罗人为主的龟兹居民在信仰佛教的同时也不忘纵情享乐。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上说:“西域有葡萄酒,积年不败。彼俗传云,可至十年。欲饮之,醉弥日乃解。”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西域民族嗜酒如命,收录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民歌证实了这种豪饮:“让我们吆喝着各饮三十杯。让我们欢乐蹦跳,让我们如狮子一样吼叫,忧愁散去,让我们尽情欢笑。”

阿斯塔那的葡萄干

在自治区博物馆,我瞻仰过1600年前的几粒葡萄干,它们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地下古墓。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高昌回鹘王朝的公共墓地,经过10多次的考古挖掘,已出土各种珍贵文物上万件。在这些文物中,发现了不少租种葡萄地、浇灌管理、买卖葡萄园的契约、书信、账册等文书,还有随葬的葡萄(葡萄干)、葡萄枝、种子等。高昌的居民将一串串鲜葡萄供奉在死去亲人的墓室里,为的是让他们在幽冥世界里继续吃到生前喜爱的这种美味的水果。这在当时,是一种风俗。

阿斯塔那墓葬壁画描绘的情景,也为吐鲁番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已是重要的葡萄种植业中心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一幅壁画上,一对贵族模样的夫妇端坐在葡萄架下宴饮享乐,餐桌上是美味佳肴,侍女们忙着斟酒、上菜。出现最多的是女供养人手捧果盘的壁画,果盘里除了梨、甜瓜,还有葡萄。摩尼教徒的工笔画,也常常以葡萄等水果为主题。与此同时,葡萄纹样、图案开始装饰佛教洞窟和民居。

隋末唐初,中原已种植葡萄,但尚未掌握葡萄酒酿造技术,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对时常耳闻却不能品尝的“西域琼浆”心驰神往。公元640年,唐太宗发兵破高昌,得到了马乳葡萄的种子,将它们种在皇家禁苑中,并专门开辟了两座葡萄园。同时从回鹘人那里学到了酿酒技术,共酿出了八种“芳香酷烈,味兼醍醐”的葡萄酒。唐王朝要求高昌以年贡的方式进贡不同品种的葡萄产品,除葡萄干外,自然还有葡萄酒。这一进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康熙皇帝甚至说,让自己的臣民种植葡萄等果类,比给他们建造100座瓷窑还要好。

从唐代开始,“吐鲁番”这个名字就与“葡萄”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这是地理与果实的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直到今天,当我们说出“吐鲁番”时,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便是“葡萄”。反之亦然。——不知是吐鲁番出产了葡萄,还是葡萄诞生了吐鲁番。

在品种众多的吐鲁番葡萄中,无核白葡萄、马乳葡萄和琐琐葡萄是最有名的。

无核白葡萄主要用来晾制葡萄干。它无核,肉厚,皮薄,味胜刺蜜。中国古籍中称它为“兔睛”。“大逾蚕豆,滴溜珠圆,色在碧白绿之间,宝光晶莹,与玉无辨。”(清·肖雄)因此它又有“中国绿珍珠”的美誉。上个世纪初,德国探险家冯·勒柯克在吐鲁番进行考古挖掘,称无核白葡萄干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葡萄干”。他在《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一书中写道:这种葡萄干在当时的北京也是一种非常奢侈的食品,价格很贵,因为从吐鲁番到北京要走115天。

马乳葡萄又称马奶子葡萄,就是唐太宗派人将它引种到长安皇家园林的那种。这是一种浑长硕大的紫色葡萄,“马乳”这一名称表明了它细长的特征。用马乳葡萄能酿造质量上乘的葡萄酒。唐代名妓赵鸾鸾曾在诗中用马乳葡萄隐喻女性的乳头,这个意象不胫而走,在唐诗中频频出现,给诗人们带来了灵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详细论述了产自吐鲁番的琐琐葡萄的药用价值,说它大若五味子,形如胡椒,小儿食之,能解痘毒。时至今日,它仍是吐鲁番维吾尔人用来治疗小儿麻疹的首选良药。从前,琐琐葡萄的价值比驼皮和獭皮还要高。

两个吐鲁番

亚尔村不远处,便是高岗悬崖上的交河故城,它像一艘“泰坦尼克号”巨轮,其断壁残垣代表了已逝的过去,如同时间遗弃的空壳、碎屑。在我身旁,初春的葡萄园仍是荒寂一片,但春天已悄然来临,村民们脱去冬装,开始为葡萄开墩、上架。随着天气继续转暖,簇新的枝叶将一点点爬满葡萄架,葱笼的葡萄园将迎来秋后累累甜美的果实……人在时光中老去,而植物在季节轮回中显示它们不朽的生命。

就这样,我遇见了两个吐鲁番:“死去”的吐鲁番和活着的吐鲁番。在吐峪沟,我曾有过这样的切身体验——

峡谷中的村庄,山坡上是一片墓地

村庄一年年缩小,墓地一天天变大

村庄在低处,在浓荫中

墓地在高处,在烈日下

村民们在葡萄园中采摘、忙碌

当他们抬头时,就从死者那里

获得俯视自己的一个角度,一双眼睛

死去的吐鲁番的构成:著名废墟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地下古墓,千佛洞和作为记忆残片的壁画,写在桑皮纸上的摩尼教残卷,红色灰烬的火焰山,蛮荒的世界第二低地,博物馆里的木乃伊和巨犀化石……它们是时光慷慨的馈赠,散发着岁月和尘土的气息。

那么活着的吐鲁番呢?它以葡萄的形式活着,只以葡萄的形式活着。正如在这个干旱少雨的“火洲”,除了地下运河坎儿井,水只以葡萄的形式存在一样。葡萄是点亮吐鲁番的翡翠之灯,呈现葡萄架下盛装的少女、欢快的那孜库姆舞、通宵达旦的宴饮……这一切,以一种固执的享乐主义姿态抵御另一个世界的威逼和侵犯。站在远处倾听,有时你分不清若隐若现的鼓声究竟来自哪一个世界——是这一个吐鲁番还是那一个吐鲁番?

死去的吐鲁番是一种自足的孤寂,是另一个世界的镜子,用来映照生存的虚幻和暧昧。它将废墟、坟墓、灰烬搬到天空,将死亡一寸寸推向晕眩的高度。而活着的吐鲁番,则像一位仆从,正源源不断向那个世界提供热情、水土和养料。这使死去的吐鲁番变成一株生机勃勃的葡萄树,在死亡的大荒漠中继续成长,有着发达的根须和茂盛的枝叶。——一株野蛮的葡萄树!

死去的吐鲁番大于活着的吐鲁番。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露天考古博物馆”(贡纳尔·雅林语),死去的世界是盛大的,咄咄逼人的,几乎遮蔽了活着的吐鲁番。它将少女遣返到绢画上、母体内,让熟透的葡萄回到羞涩的嫩芽和细小的花蕾,它使一株现实的葡萄藤柔弱而不能生育,在尘土中、烈日下徒劳地挣扎、枯萎。——莫非活着的吐鲁番仅仅是死去的吐鲁番的一个替身、一份遗言?

因此,在吐鲁番,死亡变得真实而且超乎寻常地敏感,它是一种四处弥漫的可以用来呼吸的空气,是一块块坚不可摧的活化石。“上天所赋予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为正如白驹过隙一样不会拖延;正如闪电一样,不能留驻。岁月已到了它的末端,生命也消耗尽。翡翠树干枯了。她永远离开了这些时日,永远冲破了这人间的苦难之网。”(阿斯塔那出土的、公元667年一位吐鲁番妇女的墓志铭)

死去的吐鲁番是那么重,像一个巨大的石磨,从天空压下来,不断碾磨活着的吐鲁番,使它发出呻吟、歌声,从时光幽深处流出葡萄的果汁和美酒……

穆塞莱斯

目前,全世界葡萄酒的年产量是3000万吨,能装满两个半西湖。我国只占有很小的比重。

有一年去东欧,摩尔多瓦是一个小国,却是葡萄酒大国。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酒窖,少则一二吨,多则四五吨,农民们像我们喝扎啤一样喝葡萄酒。首都基希纳乌郊外的科里克瓦地下酒窖,面积64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酒窖。罗马尼亚也盛产葡萄酒,大胡子诗人卢西安看到我在喝白葡萄酒,就认真地对我说:“在我们国家,有胡子的人是要喝红葡萄酒的!”我觉得这实在是一种有趣的与众不同的饮酒习俗。

新疆葡萄酒已拥有新天、西域、楼兰等知名品牌。然而在新疆葡萄酒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一种民间葡萄酒——穆塞莱斯。

穆塞莱斯是西域最古老的葡萄酒。唐人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瑟琶马上催”中的“葡萄美酒”指的就是穆塞莱斯,高昌王朝向唐朝廷进贡的“西域琼浆”也是穆塞莱斯。但穆塞莱斯与葡萄酒有所区别,确切地说它是介乎葡萄酒和葡萄汁之间的一种纯天然含酒精的饮品。

吐鲁番葡萄沟有一座“西部酒城”,其实是一座小型葡萄博物馆,它向我们展示了穆塞莱斯酿造的全过程:将成熟后的鲜葡萄洗净,榨成汁,葡萄汁兑两倍的水放在一口大锅里,先用大火再用文火慢慢熬煮,一直熬到相当于原汁的量,再装入大缸或坛子里,加盖密封,放在向阳的地方让太阳晒,使其发酵,约40天后就酿成了。

穆塞莱斯在缸里发酵时,有的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开水煮沸似的声音,有的会发出“砰砰砰”的爆炸声。高明的酿酒师听响声,就能听出穆塞莱斯的成色和质量了。

与现代工艺酿造的葡萄酒不同,穆塞莱斯的颜色有些暗淡、混浊,有点混沌初开的样子,又好像有一场沙尘暴钻进去把它搅浑了。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葡萄酒无疑具备这样的特点:质朴、天然、醇厚,喝着它,会使人产生回归自然和乡野的感觉。

维吾尔人在酿造穆塞莱斯时喜欢添加一些别的东西。加入鸽子血,还有枸杞、红花、肉苁蓉等药材,是最常见的。和田人喜欢在穆塞莱斯中加入玫瑰花,使其更加芬芳醉人。阿瓦提县的人则把整只烤全羊放入其中,待羊肉完全融化于酒中,捞起羊骨架,穆塞莱斯就酿成了。这种穆塞莱斯营养很好,也最为混浊,有人干脆把它叫做“肉酒”。

流传于莎车的一则民间故事说,穆塞莱斯是一位名叫麦力吾尼的人发明的。他为了提高酒力,在穆塞莱斯中加入了老虎、狐狸和公鸡的血。所以人喝了之后,像老虎一样勇猛,像狐狸一样聪明,像公鸡一样热情。

吐鲁番的农村现在已很少有人酿制穆塞莱斯了,在南疆的阿瓦提县却十分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酿酒。同一个村庄里,即使有上百户人家,也不会有一种雷同的穆塞莱斯。这与酿酒人的年龄、性格、心情等有关,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气质和个性融入了穆塞莱斯中了。

“最后一次喝到穆塞莱斯大概是在1983年,以后再没有见过。”亚尔村村支书卡哈尔说。这种民间酿酒工艺在吐鲁番几近失传,实在令人惋惜。

“一株葡萄就像一个人”

3月3日。吐鲁番市幸福小区。葡萄专家海力其汗·玉素甫寓所。

海力其汗是吐鲁番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治区十佳科技特派员,从事葡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

她看上去心情不好,几天前农业局在搬家时,有人将她在1980年酿的22种葡萄酒倒掉了。

“您酿的是穆塞莱斯吧?”

“有点像穆塞莱斯,但经过了二十多年时间也没坏。当时我从81种葡萄中挑选了22种,想对比一下,看哪一种葡萄更适合酿酒,发现红玫瑰和哈什哈尔是最好的……”

不过一说到葡萄,海力其汗就兴奋起来,忘了这件不愉快的事。她用马奶子葡萄干、巴旦杏和茯茶招待我,一边和我聊着葡萄的话题。

目前吐鲁番有600多个葡萄品种,其中156个已列入品种资源保护。无核白葡萄种植面积占到90%,主要用于晾制葡萄干,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近年,又从美国等国引进了全球红、白羽、淑女红、美人指等葡萄新品种。

“美国葡萄到了吐鲁番,比它们在老家还要长得好呢。”她向我提供了一组数据,以此来说明吐鲁番葡萄的优质高产:吐鲁番盆地有41.3万亩葡萄,面积是全国的6.6%,全疆的30%,产量却占到全国的11%和全疆的53%。

我说到古人使葡萄变得更香更甜的各种有趣的办法:据《物类相感志》记载,葡萄藤攀越枣树,果实味道绝佳;将麝香放入葡萄树皮内,结出的果实香气满园。欧洲人在葡萄园里种紫罗兰,彼此能和平共处,结出的葡萄香味更浓。

海力其汗听后有些不以为然。她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眼光认为,葡萄长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自然环境,光热条件是最主要的。吐鲁番盆地属温带内陆沙漠气候,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无霜期长达225天,葡萄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以上。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干燥少雨,日照充分,秋季降温迅速,入冬晚,无霜期长,这些为葡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

“我给农民们上课时常讲,葡萄就像一个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性格,有脾气的。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你把好心给它,它就把好报给你。葡萄有童年期,有青壮年期。六岁前是小娃娃,六岁后进入盛果期,五十岁后步入衰老期。葡萄树也会老的,会生病,会精神不振,所以我们要精心对待它,要施肥、浇灌、修剪,经常为它更新。冬天,葡萄埋在地下休息了,就像一个人劳动了一年,需要养精蓄锐一样……”

我说到了一种忧虑: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葡萄容易腐烂,不易保存,是不是使用激素的原因?海力其汗说,不完全是这个原因,葡萄容易腐烂是因为水分过高,浆果成熟期浇水太多、尿素使用不当等,都会导致葡萄腐烂。这几年吐鲁番推广葡萄无公害、标准化技术,同时申请葡萄原产地国家保护,随着品牌意识的提高,相信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葡萄是吐鲁番的名片,我们会好好打造这张名片!”我相信这不仅仅是葡萄专家海力其汗·玉素甫一个人的心声。


*********************************

葡萄、石榴、无花果并称为“丝路三大名果”


关于葡萄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话说玄奘去西天取经到了吐鲁番,见火焰山下的沟谷里烈焰蒸腾、寸草不生,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困苦,而玄奘也干渴无比,便取出从西天带回的葡萄吃了几颗,吐出籽在地上。

  不久,葡萄籽变成了葡萄苗,玄奘便告诉百姓一定要引来雪水精心浇灌这些幼苗。

  后来,葡萄终于改变了百姓的生活,那条引了雪水的沟里繁殖出了茂密的葡萄林,这沟也就变成了葡萄沟。

  葡萄情结

  葡萄、石榴、无花果并称为“丝路三大名果”,它们是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输出的三种最著名的水果,也是三种绿色文化。

  在吐鲁番,我拜访了葡萄专家海力其汗·玉素甫。她看上去心情不好,几天前农业局在搬家时,有人将她在1980年酿的22种葡萄酒倒掉了。

  “您酿的是穆塞莱斯吧?”“有点像穆塞莱斯,但经过了20多年时间也没坏。当时我从81种葡萄中挑选了22种,想对比一下,看哪一种葡萄更适合酿酒,发现红玫瑰和哈什哈尔是最好的……”一说到葡萄,海力其汗就兴奋起来,她和我聊起了葡萄的话题。

  目前吐鲁番有600多个葡萄品种,其中156个已列入品种资源保护。“美国葡萄到了吐鲁番,比它们在老家还要长得好呢。”海力其汗·玉素甫说。

  我说到古人使葡萄变得更香甜的各种有趣的办法:据《物类相感志》记载,葡萄藤攀越枣树,果实味道绝佳;将麝香放入葡萄树皮内,结出的果实香气满园。欧洲人在葡萄园里种紫罗兰,结出的葡萄香味更浓。

  海力其汗听后有些不以为然。她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眼光认为,葡萄长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自然环境。

  吐鲁番盆地属温带内陆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充分,为葡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

  “我给农民们上课时常讲,葡萄就像一个人一样,是有生命,有脾气的。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你把好心给它,它就把好回报给你……”海力其汗说。

  葡萄西来

  葡萄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产量最大的水果。考古资料表明,最早栽培葡萄的是7000年前的南高加索地区。

  5000年前埃及法老们的墓室壁画上,已出现葡萄采摘、酿酒、装船外运的情景。

  波斯人称葡萄为“生命饮料之树”、“月亮的圣树”。据说波斯人习惯于在微醉状态中讨论重大事情,认为喝醉酒通过的决定要比清醒时更加可靠。

  历史学家认为,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明带入中亚,同时把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和酒神崇拜带到了这个地区。汉时“蒲萄”二字的发音,直接源于希腊文“botrytis”。

  近年苏贝希墓葬考古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葡萄籽,这是葡萄西来的一个信号。

  千年甜蜜

  在新疆博物馆,我瞻仰过1600年前的几粒葡萄干,它们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地下古墓。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高昌回鹘王朝的公共墓地,在这里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不少租种葡萄地、浇灌管理、买卖葡萄园的契约、书信、账册等文书,还有随葬的葡萄干、葡萄枝、种子等。

  高昌(今吐鲁番)的居民将一串串鲜葡萄供奉在死去亲人的墓室里,为的是让他们在幽冥世界里继续吃到这种美味的水果。这在当时,是一种风俗。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的考古报告有力地证明,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

  唐王朝要求高昌每年进贡不同品种的葡萄产品,这一进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康熙皇帝甚至说,让自己的臣民种植葡萄等果类,比给他们建造100座瓷窑还要好。

  从唐代开始,“吐鲁番”这个名字就与“葡萄”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地理与果实的唇齿相依、水乳交融。

  直到今天,当我们说出“吐鲁番”时,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便是“葡萄”。

  碧绿天珍

  在品种众多的吐鲁番葡萄中,无核白葡萄、马乳葡萄和琐锁葡萄是最有名的。

  无核白葡萄主要用来晾制葡萄干,它无核,肉厚,皮薄,中国古籍中称它为“兔睛”。“大逾蚕豆,滴溜珠园,色在碧白绿之间,宝光晶莹,与玉无辨。”(清·肖雄)

  上个世纪初,德国探险家冯·勒柯克在吐鲁番进行考古挖掘,称无核白葡萄干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葡萄干”。

  马乳葡萄又称马奶子葡萄,这是一种浑长硕大的紫色葡萄,“马乳”这一名称表明了它细长的特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论述了吐鲁番琐琐葡萄的药用价值,说它“大若五味子,形如胡椒,小儿食之,能解痘毒”。时至今日,它仍是吐鲁番维吾尔人用来治疗小儿麻疹的首选良药。

  穆塞莱斯

  目前,全世界葡萄酒的年产量是3000万吨,能装满两个半西湖。在新疆的葡萄饮料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一种民间葡萄饮料——穆塞莱斯。

  穆塞莱斯是西域最古老的葡萄饮料。高昌王朝向唐朝廷进贡的“西域琼浆”就是指穆塞莱斯。

  穆塞莱斯与葡萄酒有所区别,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纯天然的发酵饮品。

  穆塞莱斯在缸里发酵时,有的会发出“咕噜咕噜”开水煮沸似的声音,有的会发出爆炸声。高明的酿酒师光听响声,就能听出穆塞莱斯的成色和质量了。

  与现代工艺酿造的葡萄酒不同,穆塞莱斯的颜色有些混浊,有点混沌初开的样子,这种最古老的葡萄饮料,喝着它,会使人产生回归自然和乡野的感觉。

  维吾尔人在酿造穆塞莱斯时喜欢添加一些别的东西。加入鸽子血,还有枸杞、红花、肉苁蓉等药材,是最常见的。

  和田人喜欢在穆塞莱斯中加入玫瑰花,使其更加芬芳醉人。阿瓦提人则把整只鸽子放入其中,待鸽肉完全融化,穆塞莱斯就酿成了。

  流传于莎车的一则民间故事说,穆塞莱斯是一位名叫麦力吾尼的人发明的。

  麦力吾尼在穆塞莱斯中加入了老虎、狐狸和公鸡的血。人喝了之后,像老虎一样勇猛,狐狸一样狡猾,公鸡一样多情。

  葡萄美酒

  葡萄除了可以制出香醇的穆塞莱斯,还能制成美味的葡萄干和葡萄酒。

  葡萄干是在日光下晒干或在阴影下晾干的葡萄果实。葡萄干内的含水量只有15-25%,其果糖的含量高达60%,非常甜。

  葡萄干的品种繁多,有“男人香”、“女人香”、“玫瑰香”、“无子甜”等等,据说多达500种。

  中医认为葡萄干具有“补血强智利筋骨,滋肾益肝好脸色”的功效,平常多吃葡萄干,可以缓解手脚冰冷、贫血等现象。

  新疆生产葡萄干的历史悠久,据《太平广记》记载,在南朝梁国大同年间(公元535-540年),高昌国曾派使者向梁武帝贡献葡萄干。

  新疆是我国葡萄的生产基地,生产葡萄酒的历史远远早于法国,当浪漫的法国人初尝他们的第一口葡萄酒时,新疆人已经喝了整整700年。

  唐代诗人王翰的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正是新疆酒文化的写照。与欧洲葡萄酒的“小资”情调不同,苍凉的大漠与草原铸就了新疆酒文化的大气豪迈。

  新疆的葡萄能酿出品质上乘的葡萄酒,而新疆人的饮食多以肉食为主,葡萄酒搭配肉食更能显出其甘美,帮助消化、解油腻的同时,还能减低食物的咸、苦和酸味。





皮山石榴:“榴开百子”寓意深远


在世界各个民族的习俗中,大概没有一种水果能像石榴一样,让人们找到象征的共通性:丰饶、多子、富贵、一种生育的祝福。在古罗马,结婚时新娘要头戴石榴树枝做成的花冠,象征着爱情、婚姻和生育。波斯新娘在进洞房前,要把石榴籽撒入洞房,预祝生育顺利。我们中国人同样也用“榴开百子”来比喻多子多福。小小的石榴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渊源…… □文/权鹏飞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皮亚勒玛乡是我国著名的石榴之乡,这里出产的“皮亚曼”石榴果形漂亮,味道鲜美。秋日,我来到皮山县,领略了皮亚曼石榴的风采……

  有趣传说

  在维吾尔语中,石榴被尊称为“阿娜尔”,“阿娜”是母亲的意思。“阿娜尔古丽”是说石榴花一样美丽的姑娘。

  母亲,石榴,姑娘。这三者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的疑问被下乡采风时随意听到的一个传说给点化了。

  传说在古波斯有一个国王,有一天国王结婚大摆婚宴。席间,大臣们为讨好国王,纷纷献上黄金、绸缎之类的名贵物品。

  国王一边乐呵呵地抱着王后,一边欣赏着礼品。突然,国王看到大堆礼品中竟出现了一个大石榴,国王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小气!”

  大臣们一个个吓得低头不敢出声,这时候,有一位大臣不慌不忙地站出来说:“大王,是我专门为您送的石榴,您叫王后掰开石榴看看,那里面有多少活灵活现的童子(籽)啊!这将是王国的福气!”

  一席话说得国王拍手叫绝,王后更是喜滋滋地抱着掰开的石榴不松手。后来,王后为国王生下了十几个英俊的王子,个个都为帝国立下战功。从此,石榴在中亚一带有了特定的地位。

  深远文化

  在古罗马,石榴树被看成是婚姻树。结婚时新娘要头戴石榴枝做成的花冠,象征着婚姻和生育。

  波斯新娘在进洞房前,要跪在房门前砸碎石榴,然后把石榴籽撒入洞房,以此来预祝未来的生育顺利、多子多福。

  在世界各个民族的习俗中,大概没有一种水果能像石榴一样,让人们找到象征的共通性:丰饶、多子、富贵、一种生育的祝福。

  如中国人所说的“榴开百子”,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点集中在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特征上,可以说,石榴崇拜就是生育崇拜。

  《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后来就简称为“石榴”了。

  安国和石国均为中亚小国,分别指的是现在乌孜别克斯坦境内的布哈拉和塔什干二城。

  在古代,一个合格的母亲,就是具有极强生育能力和承载民族繁衍兴旺的伟大女性,犹如一颗硕大籽饱的红石榴。

  姑娘在她幼年的意识里,母亲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她灌输“要做石榴一样的女人”,因而,才有了“石榴花一样美丽的姑娘”。

  由此看来,“阿娜尔古丽”不仅有美丽动人之意,更有果实累累、子女满堂的良好祝愿在里头啊!

  全身是宝

  石榴可谓全身是宝,果皮、根、花皆可入药。石榴的果皮中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功效;石榴花则有止血功能,且石榴花泡水洗眼,还有明目的效果。

  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等多种功能。

  在南疆,尤其在和田,石榴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南疆的巴扎上,只要你看见有卖石榴的小摊,肯定就有卖原汁原味的石榴汁。

  可千万别小看这瓶装的石榴汁,它虽然一瓶只有3块钱,可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而且现场加工,决不掺假,营养价值极高。我每天都要买两瓶喝,喝得是面色红润,精神抖擞。

  我尤其喜欢和当地维吾尔族朋友现场观看小巴郎用手工压榨机挤压新鲜带皮的石榴,眼看着紫红色的石榴汁缓缓从铁漏斗下面流出来时,真让人忍不住马上想用嘴接着喝!

  每次醉酒,回家喝一杯石榴汁,一夜安然无恙,次日早起也不晕。真应该感谢维吾尔朋友的原始创造发明,才使我等贪杯之人免除肠胃之苦啊!

  我的维吾尔朋友亚生、布海其汗、阿米娜原本体弱多病,见三人天天长期买石榴汁喝,后来气色果然好转不少。问秘诀,均说石榴能补血,还能延缓衰老,对预防心脏病有显著疗效。

  婀娜多姿

  古人形容一个女人有魅力,就说男人们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样看来,“石榴裙”是衡量女人漂亮的“试金石”,是评价女人魅力的“标尺”。

  石榴裙大概就算今天所说的“回头率”吧。如果谁能穿上石榴裙自信地在大街上闪亮登场,那她肯定会成为“万人迷”。

  维吾尔姑娘天生爱穿艾迪莱斯绸裙,显得花枝招展,婀娜多姿。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艾迪莱斯绸上的图案,绝大部分是石榴和石榴枝条。

  所以,维吾尔姑娘的艾迪莱斯绸裙才是名副其实的“石榴裙”啊,难怪她们风情万种,艳丽无比。

  我爱石榴,因为它滋补身体,给我们以健康;我爱石榴,因为它养眼,给人以美的享受;我爱石榴,因为它启迪了人类,升华了大地。



新疆核桃:“陋室藏金”的文化深意


新疆是我国核桃的重要产区,历史非常悠久。核桃不仅具有健脑强身的医疗作用,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它虽然没有美丽的外壳,却有可贵的内核,向人们揭示了“陋室藏金”的含蓄文化,及“不可貌相”的老庄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文/赵勤


  改变命运

  和田的薄皮核桃闻名国内外,那儿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栽有核桃树。

  我们在和田地区布扎克乡恰卡村找到阿不都哈里克时,他正在自家的地里收核桃。

  说起核桃,他很激动,是小小的核桃让他从一个穷得连衣服都买不起的农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核桃王”。

  34岁以前,阿不都哈里克家里只有2亩小麦地,年均收入不足300元,日子清贫而拮据。

  1991年9月,他遇到来村里收购核桃的乌鲁木齐人。这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找到了致富之路。

  以前在他眼里,种的核桃是自家吃的。核桃贩子的出现,使他突然醒悟到:“我也能干这事!”

  阿不都哈里克向亲戚朋友借了3000元钱,拉着从村里收购来的核桃上路了。

  汽车开到乌鲁木齐不出一天时间,几吨核桃转眼就卖光了,几天时间就挣了600元钱。

  渐渐地,阿不都哈里克在和田成了有名的“核桃大王”,因为他给的价钱合理,大家都找他来卖核桃。

  富裕起来的阿不都哈里克路越走越宽广,他又在布扎克乡开办了地毯厂。这个黑脸的汉子说,是核桃让他改变了命运。

  药用价值

  新疆是我国核桃的重要产区,南疆的阿克苏、和田、喀什等地栽培核桃历史非常悠久。

  新疆有许多核桃品种优良,如库车一带的纸皮核桃,维吾尔族人叫它“克克依”,意思就是壳薄,含油量达75%。

  这种核桃壳薄如纸,用手轻轻一捏就破了。这一品种核桃结果快,群众形容它“一年种,二年长,三年核桃挂满筐”。

  还有一种叫隔年核桃,结果早,二年生的小树即开始开花结果。果壳稍厚,壳面有少量较浅的刻纹,仁很饱满。

  产量最高的要数穗状核桃了,它是多个果实簇生于一个穗轴上,多的有20-30个。

  据《本草纲目》记载,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肺化痰、治虚寒咳喘”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核桃仁还具有镇咳平喘,延缓衰老的作用;核桃皮和核桃内皮也有软化血管和抗癌的效果。

  如今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核桃的药用价值,开发出核桃粉、核桃酥、核桃糖等等五花八门的核桃制品。

  长寿之谜

  和田的巴格其镇喀拉瓦其村有棵“核桃王”树,据考证已经有560多岁高龄,树高约15米左右,树干可3个人环抱,树冠占地半亩左右。

  在和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唐玄奘西天取经,途中在沙漠中又渴又累,昏迷过去。

  醒来时发现一颗大树郁郁葱葱,上面结满了果实,果实随风而落。师徒四人食之后,顿觉精力充沛,遂每日食之三粒,就能走完一天的路程。

  行至和田时,玄奘将仅剩的三枚“圣果”赠送给热情的和田人。从此和田人将“圣果”精心培育,繁育成长至今。

  在这个村子里走走,随处可以看见精神矍铄的老人,据说村庄只有200户村民,而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就有80多位,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长寿村”。

  当地的村民认为是核桃王带来的福气,把它当成神树,每年都要拜祭核桃王,祈祷能够长寿。

  和田是新疆长寿人口最多的地区,和田人长寿可能跟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他们大部分人都饮食单一,常年以当地的核桃、葡萄、馕为主食。

  据说吃0.25公斤核桃仁,相当于喝4.5公斤牛奶或吃2.5公斤的鸡蛋。生活在核桃王国里的和田人,经常吃核桃,能不长寿吗!

  同类相求

  核桃的故乡是伊朗,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中,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还胡桃种”的记载,说明核桃是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故又称胡桃、羌桃。“羌胡”,即今青海、新疆一带。

  在国际市场上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在我国核桃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

  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在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传统医学中,有“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把核桃的硬壳打开后,会发现核桃仁的形状很像人的大脑,有关专家说:这在中医学里叫做“同类相求”或者“以类取象”,是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规律。

  据记载,清末有一位荷兰公使与李鸿章闲谈时说自己患了失眠症,十分苦恼。

  于是,李鸿章送了他一瓶用核桃仁熬制的核桃酪,并告诉他服用后就能见效。

  荷兰公使将信将疑,但服用一个月之后,果然不再失眠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古人已经对核桃的健脑功效有所了解。

  另据传说,明代有位书生,每次临考都是头昏心慌,屡试不中。

  后来他遵照医嘱食用核桃仁。一年后,这名书生记忆力大增,临考不怯,中了进士。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是构成大脑细胞的重要物质之一。因此,中医认为核桃具有补脑益智的功效不是没有道理的。

  文化深意

  核桃不仅具有医疗作用,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成熟的核桃外壳坚硬,满脸皱纹,实在难看。

  不过它虽然不够美丽圆滑,但却很有性格,核桃复杂精巧的内部结构,尤其令人叹为观止。

  核桃的内部是一个球形“套房”,一般分为相等的四间“居室”,也有分为更多小间的,且布局幽深曲折。

  铠甲似的外壳,迷宫一样的内壳,脑髓般的核仁彼此结合、呵护,令人惊叹。这种结构上的精巧、细致和曲折美,正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追求。

  中国艺术历来讲究曲折有致,力避直线的单一和锋芒。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壁画、宫室、器皿无不镂刻精工、小巧,就是文学艺术也尽量追求曲折、含蓄、构思的巧妙。

  “表里不一”是核桃的又一特点。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核桃则相反,是“陋室藏金”。

  它虽没有美丽的外壳,却有可贵的内核。这种内容与形式启示了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所谓“不可貌相”则是一种朴素的文化总结,重内容而去形式,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脉。

  庄子笔下的佝偻丈人,传统文学中的鬼才怪杰,民俗传说、武侠小说,巫术迷信中的高士、奇侠、仙道,往往被塑造成相貌极丑者,就是这种文化的重要表现。   

  今日所谓某人是“核桃性格”,须时时锤敲以示警醒,就是指那种“吃硬不吃软”,须强力胁迫乃服的个性,所谓“黄荆条下出好人”,如同核桃非石砸不能开裂一样。

  核桃在构造上的另一特点是坚固、封闭、内外隔绝,这一点恰好成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保守的文化,犹如核仁居于坚硬的“铁穴岩缝”里,安全、神秘,可以无忧矣。

  中国帝王的皇宫、陵墓,古代城池的布局,无不体现着外三层里三层,层层保护的意思。这种保守的思想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




阿图什无花果:深藏不露的情怀

金秋时节,当你走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经常会看到售卖金黄色无花果的小摊。这种被维吾尔族同胞奉为“圣果”的植物,不仅味道甜美、具有医疗价值,它那“深藏不露”、醇厚甜蜜的特性,更像是新疆人朴实热烈的性格,难怪新疆人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文/记者 侯菲


  在一些维吾尔族餐厅门前,总能见到几盆无花果树,细细的枝干上结着几颗青色小无花果,羞涩地掩盖在宽大的叶子下面。餐厅老板在忙碌之余,也不忘怜惜地为无花果树洒上一些水。

  在新疆的很多地方你都能看到无花果的身影,地毯、建筑、小刀、服饰,等等地方都绘有无花果的图案,不难看出新疆人对无花果的喜爱之情。

  究其原因,不仅因为无花果味道甘甜可口、具有医疗作用,还因为它那深藏不露的性格,更让人们欣赏敬佩。

  无花果起源

  当你在品尝无花果的甜美时可能没有意识到,你正在品味着万年的历史。无花果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是农业的开端。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早在11400年前就开始种植无花果树了,它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作物,比小麦、大麦的种植还要早1000多年。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第一种被人类引进的庄稼是谷类,但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巴勒斯坦附近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无花果的身影。

  经测定,这些无花果已有11400年的历史,与现在的无花果比起来,它们要小得多。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古老的无花果是无核的。无核的无花果,就像现在的香蕉一样,没有人类的帮助是不可能结果的,因此可以断定无花果是通过人类栽培繁育的。

  历史悠久

  无花果是一种稀有水果,是新疆的名优特产,阿图什的无花果以其优良的品质誉满全疆,有“无花果之乡”的美誉。

  其实无花果的花隐于囊状花托内,植物学上把这种花序称为隐头花序。平常人们只见其果,不见其花,就误以为它无花而结果,因而得名。

  无花果原产于阿拉伯南部,约在唐代以前就沿“丝绸之路”由伊朗传入新疆,后由新疆传入中原地区。

  维吾尔语称无花果为“安吉尔”,是从阿拉伯语“苑提尼”一词演变而来,直译为“不开花可以结果”。

  公元860年前后的《西阳杂俎》一书中就有关于无花果的记载,至今已有1000多年。清代乾隆年间的《西域闻见录》,以及清末萧雄的《听园西疆杂述诗》中,都有对阿图什栽培无花果的记载。

  据调查发现,阿图什百年以上的无花果树就有700多株,最老的一棵有400多年,如今还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有趣风俗

  在和田地区拉依喀乡的一个果园内,有一棵近500年树龄的“无花果王”。传说无花果王是昆仑西王母赐给和田王的仙树。

  无花果还博得耶稣的青睐,《圣经》中多次记载了这种圣果,据说夏娃就是吃了善恶树的果子后,觉得赤身裸体很羞耻,就穿上了用无花果叶子做的衣服。

  传说古罗马时代有一株神圣的无花果树,它曾保护过罗马创立者罗募路斯王子,躲过了凶残的巫婆和啄木鸟的追赶,这株无花果后来被命名为“守护之神”。

  无花果是维吾尔族同胞心目中的圣果,在吐鲁番等一些地方有种风俗,哪怕天气再热,树下也不能放床铺睡人,树冠下的地面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保证它的圣洁。

  在新疆有很多百年以上的无花果树,茂密的树干向四周伸展开来,尽管树干很粗壮,人们还是小心地在地面上用无数木桩撑住枝干,免得枝干垂在地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喀什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颗无花果树,每到秋天我总是早早地伸长了脖子,盼着树上的无花果快快成熟。

  一颗金黄色熟透的无花果躲在树叶下,总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当我迫不及待地要将这美味的果实送到嘴里的时候,姥姥告诉我吃无花果有一个规矩:要先将无花果拍打三下,让糖分均匀散开了,吃起来才格外甜。

  一些老新疆人在吃无花果时不仅要先拍三下,还会闭上眼睛默默祈祷。

  很多年以后我终于懂得,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这是源自一种传统和告诫——拍打预示着“惩罚”,也在提醒拍打者:必须怀有一颗羞愧之心。

  寓意深刻

  《周公解梦》中说,梦见无花果代表了收敛和不张扬,并因而得到幸福。其内涵正是预示着无花果的特征:内敛。

  不仅中国传统文化中注意到了无花果的美德,西方的《伊索寓言》中同样有一个关于无花果的故事。冬天,橄榄树讥笑无花果树说:“我一年四季常青,永远漂亮,而你的树叶到冬天就会凋落,仅在夏天美丽。”

  正当它夸夸其谈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雪,雪花全都压在枝繁叶茂的橄榄树上,一会儿就把它压垮了,美丽也随之消失。而光秃秃的无花果树,却一点也没被伤害。

  这个预言揭示了有时候美丽的外表会给人带来危害,而低调的作风反而会带来好运。

  无花果是有花的,但却渺小、含蓄得令人注意不到。这种内敛的美德,正像新疆人大气、淳朴的性格。

  从外表上看,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你一定要说这样的性格怎么能用“含蓄”来形容呢?

  其实不然,在新疆很多地方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人们把互相帮助视为理所应当,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刻意讴歌、赞美,更没有算计着要求对方报答,这种美德的形成,大概与人们在吃无花果时默默祈祷并不断并告诫、自省有关吧!

  医疗价值

  无花果成熟后含糖量高达74%以上,味道甘甜可口,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桔子的2.3倍、桃的28倍、梨的27倍。

  《本草纲目》载:“无花果味甘平,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它的抗癌功效得到了世界公认,被誉为“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因此无花果被誉为“仙人果”、“寿果”,南疆的维吾尔族群众形象地称其为“树上结的糖包子”。

  无花果一般可分为食用、药用和观赏3大类。我国的食用无花果仅分布于新疆的天山南部,主要集中于阿图什一带。

  食用无花果的品种,主要有早熟和晚熟两种。新疆早熟无花果(其里干安吉尔)果实扁圆,成熟后黄色的果皮上有白色圆点,果肉为淡黄色。约在7月上旬成熟,但品质不如晚熟种。

  新疆晚熟无花果(卡拉安吉尔)果皮有果点,果顶微隆起,果肉黄色略呈淡红色,约比早熟种晚上市10-15天,但丰产性比早熟种强。

  无花果除鲜食、药用外,还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酱、果汁、饮料、罐头等,在国内外极为畅销。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 08:55 am:   

http://huangtongjun.blog.enorth.com.cn/article/96539.shtml

我国的弥勒佛像前的妙联欣赏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我国是一个弥勒佛塑像众多的国家,因此,弥勒佛像前出现了许多有趣的对联:

云南昆明华亮寺内弥勒佛前的联是:

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步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

浙江鄞县天童寺的联这样写道: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事;
笑容可鞠,结成无数欢喜缘。

还有一联更是幽默诙谐:
日月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澶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迎张接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时有什么来由?
这副对联可能是一位无神论者写的。揭示了那泥塑木雕的菩萨自身都难保,那能去保佑善男信女,妙语含蓄,戏诫世人。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

慈颜常开,指示迷途。

这是湖北当阳玉泉寺弥勒佛前的对联。


湖南衡阳罗汉寺的对联更是有趣:

大肚能容,问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
开口便笑,看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须。


台湾省江喜柢园寺内弥勒佛前的对联更胜一筹: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弥勒佛笑与不笑均属客观存在,佛祖保佑不保佑有何相关?弥勒佛只不过是泥塑木雕的艺术品罢了。说的何等好啊!

台湾省南开元寺的弥勒佛像前的对联是:
肚肠宽肥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静笑人生,哈哈哈。

凌云山弥勒佛像前的对联是: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此地还有一副令人发笑的弥勒佛像前对联: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四川省峨眉山上有个灵岩寺,寺内有一尊弥勒佛塑像,两边有一联是这样的: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此联告诫我们为人处世要乐观、有气度。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要有高度涵养的。

山东济南千佛寺建设于唐朝贞观年间,寺里有一弥勒佛,她的两边的对联是: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这则对联是历代文人墨客最感兴趣的话题。它语言不多,含蓄幽默。把古代文人墨客那种处世哲理,那种愤世嫉俗的傲气,与世无争的思想,用俏皮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让人拍案叫绝。


tts1.jpg tts2.jpg

北京潭拓寺和扬州平山堂的弥勒佛两边的对联均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付对联把弥勒佛笑口常开勾画得沥淋尽致,含蓄着人生哲理
与思想意识,使人觉醒,发人深思。

我国江域广阔,寺庙众多,弥勒佛数不胜数。对联多如毛发。
关于弥勒佛的对联,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关于它的神奇佳话,
叫人捧腹,又叫人深思。历代文人墨客在它的面前留下许多妙联佳对,
有愤世嫉俗的悄皮话,又有借物抒情的牢骚话。读后叫人深思,耐人寻味。


*********************************

潭拓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距北京40多公里,初建于晋代(256--316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所以人们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古有“潭柘寺的和尚数不清”的说法。传说有名和尚三千,无名和尚无数。说明和尚多、势力大。过去潭柘寺周围有365个村庄,所产的粮食,供潭柘寺和尚吃用。据说潭柘寺一天用的粮食,为一个村庄所产粮食的总和。因此“有潭柘寺和尚一天吃一个村庄”的说法。

  潭柘寺天王殿东侧院院内地炉上有一口青铜铸的铜锅,直径1.85米,锅深1.1米,是昔日僧人做菜用的。以前共有三口锅,这是最小的。最大的一口锅直径3米,深2米,煮粥用的,煮一锅粥要用米一石二斗,一锅粥要煮16小时。还有一口锅是蒸馒头用的。

  周围方圆百余里,东至通州区、西至房册,南至良乡、北至延庆、都是潭柘寺的势力范围,潭柘寺不仅寺院历史久远,而且环境优美。寺内名木古树繁多。


http://www.jsdj.com/luyou/lyzy/BJtanzhaosi.htm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32215.html?si=7

笑迎八方客的弥勒佛 與 黑口黑脸的韦陀

去过庙宇的人应该有印象,一进庙门,首先看到的是弥勒佛,一副笑迎八方客,大肚能容天下事的模样,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一副严肃的模样。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享受天下人的供奉。弥勒佛热情随和,笑脸常开,所以来的人非常多,香火也很旺盛,可是他生性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无法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却成天板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前来供拜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巡查天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生出一计,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接待,笑迎八方客,而韦陀则作为寺院护法,铁面无私,锱珠必较,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以后,庙里果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什么人、什么东西,均各有所长或短。扬长避短是每个人的追求,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到完美。神佛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所以就要看用人者怎么用人,怎么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这正如武林高手,无需名刀宝剑,摘花飞叶亦可伤人,关键是看如何运用。管理之道,在于用人,用人用的好,用的恰当,必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更糟。只有物尽其用,人用其能,方能达到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看韦陀菩萨的韦陀杵的方向: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
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
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
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呵呵,有意思吧 。万年寺的韦陀杵是放在肩上的,大寺庙啊。

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
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于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
面向着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之意)。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
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32215.html?si=7

http://www.jsdj.com/luyou/lyzy/BJtanzhaosi.htm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June 21, 2007 - 12:55 pm:   

http://www.hbk.gov.cn/news/tpxw/498.asp

著名“江格尔齐”加·朱乃老人传承英雄史诗

2006年10月10日

jgeq.jpg jgeq.jpg
jgeq.jpg jgeq.jpg
jgeq.jpg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著名的“江格尔齐”――加·朱乃在演唱《江格尔》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著名的“江格尔齐”――加·朱乃(左二)和他的徒弟在为牧

民演唱《江格尔》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著名的“江格尔齐”――加·朱乃在整理《江格尔》歌词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著名的“江格尔齐”――加·朱乃在讲述他传唱《江格尔》的历史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著名的“江格尔齐”――加·朱乃(左一)在指导徒弟演唱《江格尔》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12日电 “江格尔齐”就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是这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的保存者和传播者。今年82岁的加·朱乃能演唱《江格尔》25章、24万行,并培养多名弟子,被国际史诗学会主席、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卡尔·约瑟夫称之为“当代传唱《江格尔》史诗的杰出代表,是大师级的民间艺人”。《江格尔》是靠民间的“江格尔齐”用口授心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的。蒙古族的《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三大英雄史诗,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 《江格尔》是一个以主人公江格尔的名字命名的诗篇的集群,主题是讴歌江格尔为首的六千多位勇士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建立无比美好的理想家园的故事。


*************************************


《江格尔》的思想内容

内蒙古新闻网 2003-09-16  

  由于《江格尔》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历经氏族这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积淀有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迹,思想内容呈现出某种复杂的面貌,所以这里有必要说明,本节所阐述的主要是《江格尔》于十三世纪前形成时基干部分的思想内容。

  《江格尔》人物、故事相对独立的数十章,根据每一章的主题思想,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类故事,即部落联盟故事,婚姻故事,征战故事,其中征战故事在全诗中占据主要地位。


  一、部落联盟故事

  所谓部落联盟故事,主要是叙述《江格尔》中的英雄们经过战场上交锋或者其他考验,发誓“把生命与年华拴在长矛尖上,把理想与想往献给江格尔”,誓为保卫宝木巴抛头颅,洒热血。在我们现在看到的《江格尔》的各种版本中,《江格尔和阿拉谭策吉的战》、《战萨纳归顺江格尔》、《洪古尔和萨布尔的战斗》、《萨布尔的功绩》、《雄狮洪古尔追捕窃马贼阿里亚芒古里》等章,都属于部落联盟故事。应该强调指出,部落联盟故事是一般远古中短篇英雄中诗所没有的,这是《江格尔》的思想内容不同于远古中短篇史诗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二、婚姻故事

  这一类故事和远古中短篇英雄史诗差不多,主要通过江格尔及众英雄求婚娶亲的种种经历,反映了蒙古族带有抢婚性质的族外婚制度,表现了英雄们非凡的本领和对美满家庭生活的向往。但是同中也不无差异,即由于部落联盟的出现,原来完全和氏族结合在一起一族外婚制度,在《江格尔》中常常是和部落联盟结合一起。

  三、征战故事

  在《江格尔》的数十章诗篇中,章数最多、内容最复杂、地位最重要的是征战故事,英雄好汉只能在生与死的搏斗中方能显出英雄本色,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只有通过征战才能保卫自己的家乡属民,求得生存并进而扩大势力。

  四、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及文化背景

  正确地分析和判断《江格尔》所反映的联盟、婚姻、征战故事属于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不但是正确理解《江格尔》所反映的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正确认识《江格尔》所反映的联盟、婚姻、征战属于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第一是要把握住《江格尔》产生形成过程中的基干内容——即以江格尔为首的理想国宝木巴联盟,第二是要把握住宝木巴联盟的基本社会特征。

 《江格尔》和远古中短篇英雄史诗一样,具有远古时期蒙古社会百科全书的性质。从《江格尔》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以马、羊、牛、驼、山羊为主要畜种的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支撑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门类,另一方面古老的狩猎经济仍然发挥着不可缺少的辅助的作用;一方面参加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部落成员,另一方面降为从属地位部落的贡赋和大量家奴的使用也成为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来源。另外还可以看到远古蒙古人的饮食居住,节庆礼仪,婚姻习俗,风土人情等等。

  从《江格尔》所讲论的数十场征战故事,我们还可以看到远古时期蒙古高原游牧部落之间的战争轮廓,兵种主要是骑兵,武器有刀,矛,弓箭等,战略战术有偷袭,攻坚,打援,诱敌伏击等。《江格尔》还是一把打开蒙古族远古时期精神世界之门的钥匙。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远古蒙古人最早的图腾崇拜,女性崇拜,自然崇拜观念,“天人一体”的观点,善恶对称的神化天体观念等等。

http://www.nmgnews.com.cn/news/article/20030916/20030916002953_1.html

*******************************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162.htm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她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她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木卡姆历史渊源流长,背景广阔而深远,与维吾尔族人民的历史时代同步发展。尽管属于维吾尔族民俗范畴的部落众多,地域辽阔,其音乐文化也具有多层次多源流的特点,但她仍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主要有两点,

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

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

这种时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浑然一体,形成产生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特征、道德观念及其心理素质的民族调式特点。这种特点则是通过独特的音乐形式、演奏方法以及独特的演奏乐器加以体现的。

无论“木卡姆”在名称学上有何含义,它只表示经过规整的某个音乐套曲的专用名称。从16世纪开始,在音乐大师克迪尔罕、雅尔坎迪、阿曼尼落罕(乃菲丝)等人的引导下,经过众多民间乐师的挖掘、收集和整理,终于形成现在的规模和样式。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尔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步姆。

十二木卡姆还有一些地域性变体,其中比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当属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第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等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诗歌的音乐表达形式。每个木卡姆配上那些含义隽永、内容丰富、色彩斑斓、朗朗上口、轻松活泼、便于演唱的古典诗词以及格则勒(双行诗)、民谣而显得情趣盎然,生机勃勃。尤其是维吾尔诗词中那最富韵味的格则勒的十八种格律更使木卡姆乐曲显得新颖而别致。从而使文化宝库中的这颗无价之宝日臻完美,光彩照人。


******************************

http://baike.baidu.com/view/80133.htm

玛纳斯 Manas Epic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据中国记录的材料共8部﹐20馀万行。《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整部史诗以第一部中的主人公之名得名。

史诗的主要内容

第 1部《玛纳斯》﹐叙述第一代英雄玛纳斯联合分散的各部落和其他民族受奴役的人民共同反抗卡勒玛克﹑契丹统治的业绩﹔

第 2部《赛麦台依》﹐叙述玛纳斯死後﹐其子赛麦台依继承父业﹐继续与卡勒玛克斗争。因其被叛逆坎乔劳杀害﹐柯尔克孜族人民再度陷入卡勒玛克统治的悲惨境遇﹔

第 3部《赛依台克》﹐描述第三代英雄赛麦台依之子赛依台克严惩内奸﹐驱逐外敌﹐重新振兴柯尔克孜族的英雄业绩﹔

第4部《凯耐尼木》﹐述说第四代英雄赛依台克之子凯耐尼木消除内患﹐严惩恶豪﹐为柯尔克孜族人民缔造了安定生活﹔

第 5部《赛依特》﹐讲述第五代英雄凯耐尼木之子赛依特斩除妖魔﹐为民除害﹔

第 6部《阿斯勒巴恰﹑别克巴恰》﹐讲述阿斯勒巴恰的夭折及其弟别克巴恰如何继承祖辈及其兄的事业﹐继续与卡勒玛克的统治进行斗争﹔

第 7部《索木碧莱克》﹐讲述第七代英雄别克巴恰之子索木碧莱克如何战败卡勒玛克﹑唐古特﹑芒额特部诸名将﹐驱逐外族掠夺者﹔

第 8部《奇格台依》﹐叙说第八代英雄索木碧莱克之子奇格台依与卷土重来的卡勒玛克掠夺者进行斗争的英雄业绩。

史诗的每一部都可以独立成篇﹐内容又紧密相连﹐前後照应﹐共同组成了一部规模宏伟壮阔的英雄史诗。

《玛纳斯》第1部长达73000多行﹐故事情节最为曲折动人﹐也流传最广。它从柯尔克孜族的族名传说和玛纳斯家族的先世唱起﹐一直唱完玛纳斯领导人民反抗卡勒玛克和契丹人黑暗统治的战斗一生。玛纳斯诞生前﹐统治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卡勒玛克王由占卜者处获悉﹕柯尔克孜族人民中将要降生一个力大无比﹑长大後要推翻卡勒玛克人统治的英雄玛纳斯。卡勒玛克汗王遂派人四处查找﹐并把所有怀孕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一一剖腹查看﹐以便杀死即将诞生的玛纳斯。但在机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的保护下﹐玛纳斯终於在阿尔泰的布鲁勒套卡依地方平安地降生。目睹人民的苦难生活﹐使玛纳斯从小就对外来的掠夺者充满了仇恨﹐他立志要为本民族报仇雪耻。玛纳斯还在幼年时﹐已成长为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他同情贫穷的人民﹐把自己家的财产分赠他们﹔他参加劳动﹐在炎热的吐鲁番耕种庄稼。他长大後敬重长者﹐信任贤能﹐团结了四面八方的勇士﹐统一了被分散的柯尔克孜各部落﹐联合邻近被压迫的民族﹐南征北战﹐使各族人民过上了欢乐富裕的生活。他被拥戴为汗王﹐成为当时被卡勒玛克奴役著的各族人民公认的领袖。後来﹐他不听贤慧的助手──爱妻卡尼凯依的劝告﹐带著40位勇士和大队兵马﹐对契丹人的京城进行远征。玛纳斯在这次远征中身负重伤﹐回到塔拉斯後逝世﹐柯尔克孜族人民重新陷於灾难之中。

《玛纳斯》是一部具有深刻人民性和思想性的典型英雄史诗。它从头至尾贯彻著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团结一切被奴役的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的斗争。表现了被奴役的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

《玛纳斯》的艺术成就 《玛纳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反映了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卡勒玛克﹑契丹人的奴役﹐以及肃清内奸﹑惩处豪犟﹑斩除妖魔﹑为民除害的斗争﹐表现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争取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

《玛纳斯》的各部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颇多创见﹐在语言艺术方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史诗中的丰富联想和生动比喻﹐均与柯尔克孜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相联系。史诗中常以高山﹑湖泊﹑急流﹑狂风﹑雄鹰﹑猛虎来象徵或描绘英雄人物﹐并对作为英雄翅膀的战马﹐作了出色的描写。仅战马名称就有白斑马﹑枣骝马﹑杏黄马﹑黑马驹﹑青灰马﹑千里驹﹑银耳马﹑青斑马﹑黑花马﹑黄马﹑青鬃枣骝马﹑银兔马﹑飞马﹑黑儿马﹑银鬃青烈马﹑短耳健马等等。史诗中出现的各类英雄人物都配有不同名称和不同特徵的战马。史诗几乎包含了柯尔克孜族所有的民间韵文体裁﹐既有优美的神话传说和大量的习俗歌﹐又有不少精练的谚语。《玛纳斯》是格律诗﹐它的诗段有两行﹑三行﹑四行的﹐也有四行以上的。每一诗段行数的多寡﹐依内容而定。每个诗段都押脚韵﹐也有部分兼押头韵﹑腰韵的。每一诗行多由 7个或 8个音节组成﹐亦间有11个音节一行的。各部演唱时有其各种固定的曲调。

《玛纳斯》不只是一部珍贵的文学遗产﹐而且也是研究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例如史诗中出现的古老词汇﹑族名传说﹑迁徙路缐﹐古代中亚﹑新疆各民族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大量有关古代柯尔克孜族游牧生活﹑家庭成员关系﹑生产工具﹑武器制造及有关服饰﹑饮食﹑居住﹑婚丧﹑祭典﹑娱乐和信仰伊斯兰教前的萨满教习俗等﹐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玛纳斯》的歌手 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柯尔克孜语里叫作“玛纳斯奇”。每逢喜庆节日欢聚时﹐邀请“玛纳斯奇”来演唱《玛纳斯》﹐已成为柯尔克孜牧民的传统习俗。演唱时﹐不以乐器伴奏﹐曲调的高亢低沉﹑舒紧疾徐随内容而变化﹐颇具感染力。有的“玛纳斯奇”从夜晚一直唱到天明。在《玛纳斯》演唱比赛中﹐经常连续演唱几天几夜。《玛纳斯》就是靠这些“玛纳斯奇”的演唱﹐代代传承下来的。此外﹐民间还有不少手抄本﹐它们在《玛纳斯》的广泛流传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20世纪初叶﹐中国柯尔克孜族人民中著名的“玛纳斯奇”有阿合奇县的朱素普阿洪﹑额布拉依木﹑乌恰县的考交木凯勒迪﹑别克铁木尔﹑托略克﹑朱玛拜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据调查﹐在新疆柯尔克孜族地区有70多位“玛纳斯奇”﹐其中以朱素甫‧玛玛依所演唱的最为完整。

“文化大革命”期间逝世的艾什玛特能演唱第1﹑2两部﹐铁木尔能演唱第1﹑2﹑3部的某些片断。

此外还有特克斯县的萨特瓦勒德﹑库尔满拜﹐昭苏县的朵略特拜﹐阿合奇县的阿布勒达‧加帕尔﹑朱努斯‧吾米尔﹑朱努斯‧阿勒拜﹑朱玛阿勒﹑吾米尔‧玛木别特﹑朱玛‧卡迪尔﹐阿图什县的奥斯曼‧纳玛依﹑卡斯木‧苏云﹑加克普﹑阿勒玛阿洪﹑阿坎别克﹑套考劳克﹑卡拉卡德什‧奥帕孜﹐乌恰县的玛木特‧木萨﹑阿布什‧玛买特﹑萨尔特阿洪﹑阿布德卡德尔‧索略特﹑卡拉什拜﹐阿克陶县的赛依特阿洪等都能演唱史诗的不少片断。这些“玛纳斯奇”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特色﹐形成了许多演唱的变体。

《玛纳斯》不仅流传於中国新疆﹐也流传於苏联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那里也有许多“玛纳斯奇”。

《玛纳斯》的蒐集﹑记录和研究 《玛纳斯》故事梗概﹐最早见於16世纪毛拉‧赛夫丁‧依本‧大毛拉‧沙赫‧阿巴斯‧阿赫坎德以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

1856年﹐沙俄军官﹑哈萨克人乔坎‧瓦利哈诺夫记录了《玛纳斯》第 1部中《阔阔托依的祭典》的故事梗概。1861年﹐匈牙利人格‧阿勒玛什在特克斯记录了第2部的片断。1869年﹐俄国学者拉德洛夫在中亚楚河流域记录了第1﹑2部的不少片断。十月革命後﹐从30年代起﹐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进行了《玛纳斯》的蒐集﹑记录工作﹐并於1958年出版了柯尔克孜文的第1部和第2部﹐1960年出版柯尔克孜文的第3部。近年来﹐正在出版“玛纳斯奇”的原始资料本。《玛纳斯》的第 1部在苏联还出版了俄文﹑乌孜别克文﹑哈萨克文的译本。《玛纳斯》的第 1部及第 2部的某些片断除俄文外﹐还有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等译文。

中国对《玛纳斯》有计画的蒐集记录工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才开始的。50年代的两次柯尔克孜语方言调查中记录了史诗的某些片断。1960年﹐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柯尔克孜语实习组在帕米尔高原记录了第2部约20000行﹐并与新疆文联的工作人员合作译成汉文﹑维吾尔文发表。1961年起﹐中央和新疆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多次组织过蒐集﹑记录﹑翻译工作。并先後用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发表过史诗的某些片断。“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以後又重新开始。在北京和新疆柯尔克孜文学工作者的努力下﹐目前 8部《玛纳斯》的记录﹑整理工作已经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成立了《玛纳斯》工作组。198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柯尔克孜文的第1部第1册和第2部的第1册﹐其他几部也将陆续出版﹐各部汉译本也正准备出版。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专家从事《玛纳斯》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也出版了一些专著。《玛纳斯》的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玛纳斯学。关於《玛纳斯》产生的年代﹐研究者们有三种不同意见﹕(1)产生於叶尼赛‧鄂尔浑时期(7~9世纪)﹔(2)产生於阿尔泰时期(9~11世纪)﹔(3)产生於准噶尔时期(16~18世纪)。关於史诗中出现的“北京”﹐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北庭”(新疆吉木萨尔)的音转。关於史诗中的“克塔依人”﹐研究者们大多认为是指契丹人。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June 20, 2007 - 10:32 pm:   

Xin Jiang

silkroad.jpg
silkroad.jpg


维吾尔族历史概况

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维吾尔”一名最早见于汉籍是在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里,被译写为“韦纥”,指的是高车部落联合体中的一个部落。公元7世纪开始称“回纥”(《新唐书》卷217);788年又改译为“回鹘”(《资治通鉴》卷233),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元明时期一般译为“畏兀儿”。1934年,中华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此后这一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为现代维吾尔民族。

回纥源于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亚地区,活动着很多被统称为丁零的游牧部落。丁零人相继受草原上的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的统治,长期局促于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边缘,以狩猎和畜牧为生。公元4世纪以后,丁零又被称为“铁勒”,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魏书》卷103)。他们分布于西起伏尔加河、东至兴安岭的东西万余里的欧亚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动于贝加尔湖一带的被称为东部铁勒。东部铁勒中较大的部落有9个,回纥是其中之一。为了抵御异族的侵扰和压迫,这9个部落经常结合成暂时的地域性联盟,因此又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回纥部原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10个氏族组成,也可能是他们有尚“十”的习俗,因此又自称“十回纥”。十回纥以药逻葛氏族为首,部落酋长都由药逻葛氏族选出。

5世纪中叶以后,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出现了一个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的铁勒部落,被称为“突厥”。公元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囊括整个蒙古草原和准噶尔盆地的突厥汗国,回纥和其他铁勒部落成为它的属部。突厥贵族对广大铁勒部落残酷的统治激起了各铁勒部落的反抗。在反抗突厥汗国的斗争中,回纥部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铁勒部落,力量逐渐强大,与突厥贵族相抗衡。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回纥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此后,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的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为一个统一的回纥族,诸部落原有的名称从此基本消失而统称"回纥"。从那时起,"回纥"名称的内涵也就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单纯地指一个原始部落,而已经成为一个包括了草原上各游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称。回纥汗国是唐朝的属国,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有三位唐朝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因此,历代回纥可汗都认唐朝为母家,称中原皇帝为舅。这种甥舅的关系一直持续了几百年。同时,回纥贵族亦有将女儿嫁与唐朝亲王为妃者。当时,中原汉人迁居到草原的也多了起来,他们大多融入回纥人中。

回纥汗国与唐朝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最突出的是马绢贸易。回纥汗国在其存在的近百年期间向唐朝倾销了上百万匹马,换回的丝绸大约在2000万匹以上。这些丝绸大多被贩运到了罗马、波斯和印度等地。当时,中国丝绸在东罗马的价格与黄金相当,即一两黄金一两丝绸。回纥汗国通过马绢贸易获得了巨额的财富,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杨圣敏《论回纥汗国与唐朝的关系》,载《中亚学刊》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有些回纥人懂汉文,有的还能用汉文写诗。和蒙古草原上的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回纥人信仰萨满教,8世纪初摩尼教传入蒙古草原,公元762年,牟羽可汗立摩尼教为国教。839年,漠北草原上"连年饥疫,又大雪为灾"(《唐会要》卷98),汗国内部发生内讧,北方黠戛斯人乘机夹击,840年回纥汗国崩溃。草原上的回纥人在各部贵族的率领下四散迁走。其中一支约10万人向南,到达阴山以南的长城沿线游牧,到848年这部分人完全溃散,其中大部分进入中原,融合进了汉人之中。另外三支回纥向西迁徙,分别到达葱岭西的楚河流域、准噶尔盆地东部和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在河西走廊的回纥人与其他民族融合,后来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到达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回纥人以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和高昌(今吐鲁番)为中心建立高昌回纥汗国。葱岭西的回纥人与当地的葛逻禄等部落共同建立了喀喇(黑)汗国。这两个汗国建立以后,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塔里木盆地扩张。一个个绿洲国被相继征服,只有土著人的于阗国还维持着原来的政权。
9世纪中叶以前,新疆南北的语言文字和人种都有明显的差别。在北疆游牧的多为操突厥语的铁勒部落,他们是6世纪中叶所建突厥汗国的遗民,并且从那时候就开始了在北疆的突厥语化过程。根据当时的石雕、壁画和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他们都属于宽脸、细眼、鼻子较矮而又少胡须的蒙古人种。而当时南疆的居民则多表现为"高鼻深目"、多胡须的欧罗巴人种特征(耿世民:《试论塔里木盆地民族的融合和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载《新疆历史论文续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南疆各绿洲的语言文字也不统一,据德国古文字专家的研究,共有7种语言24种文字,大都属于印欧语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塞语:焉耆-

龟兹语,在焉耆、库车和吐鲁番一带使用;于阗语,在和田、喀什和巴楚一带使用。而东疆则受到较浓厚的汉文化的影响。

10世纪中叶以前,新疆的居民多信仰佛教、摩尼教和萨满教。公元943年,喀喇汗国的沙土克·布格拉汗皈依伊斯兰教。公元960年,喀喇汗国的20万帐突厥人和回纥人皈依伊斯兰教,就在这一年,阿斯兰汗确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从此,喀喇汗国以"圣战"为旗帜,向东方信仰佛教的高昌回纥和于阗国发动连年进攻。1006年,南疆最后一个土著人的政权于阗国战败灭亡,在塔里木盆地只剩下回纥人的两个汗国东西对峙,这标志着回纥人已成为塔里木盆地的统治民族。从此以后,土著人的语言和文字逐渐消失,南疆的突厥语化过程基本完成。由于两个回纥汗国宗教信仰根本对立,并且宗教教义已渗透到各自的社会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高昌汗国境内佛教寺院遍布,通行回鹘文;而喀喇汗国到处是清真寺,使用阿拉伯文拼写的突厥语。他们互相视为异教徒,人民之间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对立情绪,经常发生宗教战争。因此这两部分回纥人并不具备形成一个统一民族的条件。

1125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以巴拉沙衮为首府建立强大的西辽政权,高昌回纥和喀喇汗朝相继成为它的属国。1211年,成吉思汗西征,新疆和整个中亚地区都归入蒙古大汗国的版图,塔里木盆地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后来发展成察合台汗国。1370年左右,察合台汗国分裂为多个地方割据政权。尽管各割据政权的首领都是蒙古贵族,但是当他们进入塔里木盆地和中亚河中地区后,由于长期生活于操突厥语的居民中间,蒙古贵族和士兵从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也都逐渐突厥语化和伊斯兰教化了。

16世纪初,察合台的后代赛义德汗在喀什噶尔建立“叶尔羌汗国”。1513年,赛义德汗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统一了整个塔里木盆地,完全肃清了佛教势力。从此以后,塔里木盆地各绿洲的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上完全统一,也才有了共同的民族心理意识。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形成了。

在南疆处于察合台后人统治之下时,原来游牧于蒙古草原和叶尼塞河上游的蒙古厄鲁特部进占了新疆北部。17世纪初,厄鲁特部中最强的准噶尔部在北疆建立政权,史称"准噶尔汗国"。1678年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汗在维吾尔人阿帕克和卓的引导下,率领准噶尔军队南下,消灭了叶尔羌汗国,并建立了以阿帕克和卓为“帕夏”(皇帝)的政权,对南疆实行统治。

阿帕克和卓是伊斯兰教中的伊禅派首领,他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农奴制政权。从此以后,阿帕克和卓及其后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相继依靠准噶尔部蒙古人和中亚的外来侵略者,在近200年中,不断在南疆制造分裂和暴乱,给维吾尔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755年清朝军队灭亡了准噶尔部,统一了新疆。不久,阿帕克和卓的后人大、小和卓在南疆发动反清叛乱,1759年被清军镇压。1820年至1828年,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曾几次从中亚浩罕国窜回南疆,策动叛乱。1865年,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又伙同浩罕军官阿古柏攻入南疆,曾一度占领新疆大部。1878年,左宗棠从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

维吾尔族居住的新疆地区从公元前60年就已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了新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当时,在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上生活的是匈奴人,他们建立的游牧政权经常对西汉中央政权进行骚扰,威胁到西汉边疆的稳定。为此,西汉中央王朝多次派兵,联合西域各国,展开对匈奴的军事征服。到公元前60年,匈奴的日逐王被迫降汉,西汉在吐鲁番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各地,从此西域统一于中央政府。此后,无论中原政局动荡与否,天山南北始终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于1762年10月设立伊犁将军府,在新疆实行以伊犁将军为首的军事统治。伊犁将军对于新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又分别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在北疆实行的是扎萨克制度,在东疆汉人较多的地区实行郡县制度,在南疆维吾尔族大部分地区沿袭原有的伯克制度,但取消了伯克的世袭制。1882年沙俄被迫归还中国伊犁地区以后,清朝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省。

自西汉以后的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的官私文书均将天山南北及其以西的地区称为“西域”。1755年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以后,对这一地区曾以西域、西疆、西陲、新疆等数个名称并用。新疆建省以后,只使用“新疆”一名,而不再使用其他名称。清政府之所以改“西域”为“新疆”,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到乾隆皇帝时期(1736-1795年),清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通行于全中国,完成了清朝前期几代皇帝统一中国的任务。乾隆皇帝为此十分自负,将由自己最后确立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作“新疆”,当时被清政府称为"新疆"的地区还有云南乌蒙地区,贵州黔东南古州一带、安顺与钛宁附近,拇ù蠖珊由嫌蔚拇蟆⑿〗鸫ǖ厍G逭蕉ㄗ几炼康呐崖乙院螅步懦莆饔虻奶焐侥媳钡厍莆?quot;新疆"。另一方面,左宗棠从阿古柏手中收复新疆,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地区以后,力主在新疆建省,他在奏折中写道:“他族逼处,故土新归”。以新疆为省名,表达了一种新的意思,即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由于新从阿古柏手中收复,具有"故土新归"之意,这包含了收复失地的爱国将士对这片土地的感情。

除了新疆以外,湖南桃源县也有一部分世代居住的维吾尔人。湖南维吾尔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高昌回纥的都督哈勒。13世纪初,他追随高昌回纥王向成吉思汗投诚,被元太祖封为“折冲将军”,统帅一支维吾尔人军队进入中原。元灭明兴后,朱元璋启用哈勒的后裔哈勒·八十,继任燕京都总兵,以抗御元朝残余势力对明朝边境的侵扰。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其翦敌有功,赐姓“翦”,并更“八十”为“八士”。后来哈勒·八士任荆襄都督府都督,镇守湖广辰(州)常(州)一带。哈勒死后奉旨敕葬常德,这就是西域维吾尔人定居桃源的开始。此后,哈勒的后代或为官,或经商务农,长期定居于常德地区桃源县,一直延续至今。 辛亥革命后,1912年3月新疆巡抚袁大化遵旨承认共和,从此新疆进入民国时期。

1919年,阿勒泰地区改归新疆省长管理。1944年9月以前,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相继在新疆实行封建割据式的独裁统治,他们使新疆处于封闭的状态,与中原的联系被人为地切断。这期间,新疆制度多变,局势动荡。1933年8月,英国、印度政府派出间谍利用印度商人在南疆的广泛联系,收买许多当地人充当英国间谍和宣传员,鼓吹“大土耳其主义”和“大伊斯兰主义”。1933年11月12日,在英国驻喀什领事的精心策划并给予1000支来福枪和200名士兵的支持下,“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在喀什宣告出笼,并提出“保护宗教,杀汉灭回”的口号,推行极端的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对回、汉等民族人民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1934年2月6日,马仲英所部军队开进喀什,“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不堪一击,土崩瓦解。

1944年9月,在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爆发了一场由多民族群众参加的起义。民族军打到了玛纳斯河西,与国民党军队对峙,时称“三区革命”。

1949年1月,国民党当局为缓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斗争情绪,改组了省政府,任命包尔汉为新疆省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于1949年8月26日解放兰州后,直插张掖,解放酒泉,兵临玉门关,进逼新疆。同时,中共中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和平解放新疆。

1949年9月25日和26日,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接受中共的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张,相继通电起义。正在北京参加政协会议的赛福鼎也发表声明,代表新疆各族人民表示支持陶峙岳和包尔汉的正义行动。新疆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维吾尔族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立即设立新疆分局,直接领导新疆的各项工作。1949年12月17日,以包尔汉(维吾尔族)为主席,高锦纯、赛福鼎(维吾尔族)为副主席,由新疆各民族和各界代表组成的新疆人民政府成立。

1952年9月,新疆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了“新疆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新疆的民族区域自治首先从帮助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开始。1953年先后成立了3个民族乡;1954年成立了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锡伯、回、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有了自治地方。

1955年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撤消新疆省建制,并以原新疆省的行政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区域”。1955年9月20日,新疆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拥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撤消新疆省建制〉的决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选出了37人为委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其中维吾尔族19人,赛福鼎(维吾尔族)为主席。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本栏内容基本参照由郝文明、王铁志主编之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专著《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


维吾尔族

伊犁民居

维吾尔族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人口721.44余万(1990)。天山以南的南疆是主要的聚居区。“维吾尔”是民族自称,有“团结”、“联合”、“协助”之意。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其远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就已游牧于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之间广大地区的丁零。此后,又曾陆续以铁勒、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畏吾儿、威武尔等不同的汉文译名记录于史籍。

吐鲁番民居

维吾尔族在古代曾从事游牧经济,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改变为农业经济。长期以来,从事绿洲农耕和园艺栽培,兼事牲畜饲养,是维吾族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维吾尔族还有高超的手工业制造技术和善于经商的传统。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文字历史悠久,古代曾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等。10世纪末期起逐渐改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这种文字经过不断改进和补充,迄今已成维吾尔族全民通用的文字。历史上,它为保存维吾尔族丰富的文化遗产起过重要作用,今天,它仍在为维吾尔族乃至新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着贡献。

欢乐的葡萄沟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古尔邦节、肉孜节是传统的宗教节日。如今,它们与诺鲁孜节(春节)一起,都已成为传统的民族节日。

维吾尔族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口头文学、书面文学都十分发达;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更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享誉中外。它们都是对祖国文化宝库的巨大贡献。

一.名称的演变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是今天汉文对“UYGHUR”一词的音译。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汉文献对维吾尔族的称谓,在书写上,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公元4世纪 《魏书高车传》中出现的“袁纥”一词,是至今所看到的对“维吾尔”的首次汉译写法,同时期还有写作“乌护”或“乌纥”的。

到6-7世纪的隋、唐之际,汉文献多把“维吾尔”写作“韦纥”。对此,《新唐书回纥传》说:“袁纥者,亦曰乌护、曰乌纥,至隋曰韦纥”。唐朝中、后期,又写作“回纥”,据说是韦纥联合铁勒诸部中的仆固、同罗、拔野古等脱离突厥统治后给自己新组成的联合体所定的汉文名称。

788年(唐朝德宗贞元四年)时,回纥统治者取汉文“捷鸷犹鹘然”之意,提出把“回纥”二字改写为“回鹘”,经唐王朝同意后正式启用,从此一直到13世纪70年代(元朝初年),汉文史籍又写作“回鹘”。

元、明时期,汉文史籍一般写作“畏兀儿”,有时也写作“畏吾儿”。

17世纪中期清朝统治全国后,因为内地人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而维吾尔族这时已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汉文史籍中多把维吾尔族称为“回”、“回子”或“回民”。不过,为了与同期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相区别,有的文献中便根据维吾尔族宗教人士头上戴有用白布绕成的帽子这一特点,称为“缠回”。

同时,又因为维吾尔族在清朝统治新疆前已经在天山南北生活,因此个别汉文献中也把维吾尔族写作“土回”,而把后来到新疆生活的内地回族称为“汉回” 或“客回”。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根据各族人士的意见,多次讨论,决定废除以前对维吾尔族的各种汉文写法,统一用“维吾尔”这一名称。关于“维吾尔”一名最初的由来和含义,中外史籍记载并不完全一致,但今天大多数专家学者、包括著名的维吾尔族专家学者,都认为“维吾尔”一词的含义应该是“联合”、“同盟”、“团结”,这比较符合维吾尔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历史沿革

远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在东从大兴安岭、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生活着众多的以游牧为主的人群。他们那时大部分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阶段。对此,汉文史籍当时统称为“狄”或“北狄”有时也统称为“胡”。

到公元前后的秦、汉时期,这些众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为兴起的匈奴统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东西,到贝加尔湖周围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的汉文史籍多称他们为“丁零”。

在其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史籍又多把他们称为“铁勒”、“敕勒”等。

其实,“丁零”也好,“铁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音译而已。还因为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种高大的两轮车,因此一些汉文史籍又形象地称他们为“高车”。

这些众多的氏族部落中,许多就是后来形成回纥、回鹘、畏兀儿乃至维吾尔族的重要最初来源。

在上述这些众多氏族部落中,有一个汉文最早称为“袁纥” 的部落。在公元4世纪时东晋时期,袁纥还是一个力量比较弱小的部落,经常处于期它更强大部落或部落联盟的统治之下,与其它众多的小氏族部落一样,“随畜逐水草”,大致游牧于阿勒泰山东西、大漠以北广大地区。这一时期,在我国北方广袤的草原上,各游牧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有时为争夺草场牲畜互相攻伐抢掠,有时又为互通有无而友好结盟,政权起落频繁。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袁纥作为一个较稳固的人群共同体,不但没有离散消亡,反而不断得到壮大和发展。7世纪初(隋朝初年),这时在汉文史籍中改写为“韦纥”的纥的袁纥获得发展壮大的良机。据汉文史籍载:当时统治铁勒诸部的突厥统治者非常残暴,激起公愤。韦纥便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联合起来,组成新的部落联盟,脱离了突厥统治,并不断吸收新的成员,力量迅速壮大,与突厥对抗。这个新的部落联盟,这时汉文史籍称为“回纥”。

唐朝前期,称雄蒙古草原一时的突厥在唐朝军队打击下和内部争权夺利斗争中逐渐衰落,回纥便趁机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大漠南北历史舞台上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回纥首领时健俟斤、菩萨父子有勇有谋,注意发展生产,引进唐朝较为先进的铁器制造技术,使回纥势力更强盛起来。630年(唐朝太宗贞观三年),回纥联合邻近的薜延陀部,共同进攻突厥。在战斗中,菩萨的的5000之兵大败突厥10万之众,获得反抗突厥统治斗争决定性的胜利。646年(唐朝太宗贞观二十年),回纥首领吐迷度又联合其它部落击败旧日盟友薜延陀部,势力更为强大,吐迷度开始自称可汗。吐迷度为了获得更大发展,与这时强盛的唐王朝努力发展友好关系,愿意臣属唐朝。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统领所属各部。到7世纪后半期,回纥已有“胜兵五万,人口十万”,成为漠北强大的部族之一。这时的回纥,据唐代文献载,分为内九族的外九族,内九族又又称为“九姓回纥”,外九族又称为“九姓乌古斯”,其实他们都是后来回纥汗国中的重要组成 部落或部落联盟。

随着与内地交往的频繁和生产力的发展。回纥内部社会也发生了变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统治机构也逐步健全。744年(唐朝玄宗天宝三年),在首领骨力裴罗统治时期,回纥终于在攻灭了后突厥汗国之后,建立了自己的独立政权,骨力裴罗自称为“骨咄禄阙毗伽可汗”,建汗庭于鄂尔浑河上游的乌德犍山旁。回纥建立汗国后,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对这个我国北方新崛起的地方政权,史学界一般称为“鄂尔浑回纥汗国”,简称“回纥汗国”。汗国强盛时,势力“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回纥汗国与唐朝中央政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使者来往不断。回纥可汗长期接受唐朝的封号,唐朝曾有三位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双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也非常频繁,著名的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规模都非常大,每年都是数万至数十万匹只计。唐朝后期,回纥还曾几次派兵协助唐朝军队作战,在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叛乱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这时回纥汗国内部的经济文化也获得较大发展,还创造了自己的己文字,使自己的历史首次有了自的文字记载。

但是,到唐朝末年时,这时由“回纥”改名为“回鹘”的汗国日益衰落下来。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演变成多次公开的互相残杀,力量严重削弱;连年不断的瘟疫和自然灾害造成人畜大批死亡,生产大幅度倒退;外部还不断遭到黠戛斯、吐蕃等部族的攻击,更是雪上加霜。840年(唐朝文宗开成九年),回鹘将军句录末贺引黠戛斯军队10万人攻破回鹘汗庭,杀死磕马及可汗。建立近百年的回鹘汗国解体。解体后的回汗国部众四处逃散,其中较大的有四支;一支由庞特勤等人率领的15个部落向西迁徙,辗转到中亚地区,史称“岭西回鹘”,联合当地的葛逻禄等一些部落,后来建立了喀喇汗王朝;一支回鹘10多个部落迁徙到今新疆东部地区,史称“西州回鹘”,联合这一地区原已生活在这里的回鹘人、铁勒人等,后来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一支回鹘人迁徙到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史称“甘州回鹘”,在与当地原有的回鹘人、丁零人、突厥人结合以后,曾一度发展到30万人左右,并建立政权,后来被以党项族为主建立于今宁夏的西夏政权攻灭,一部分部众演变成近代的裕固族;一支13个部落向南迁徙,投奔幽州(今河北一带),依附室韦部,后来逐渐融合到我国北方各个民族中去。因此,在逃散在回鹘部众中,对后来维吾尔族形成起重大作用的是前面两支,即由他们联合中亚及新疆一些部落建立的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

840 年回鹘汗国解体之前,在包括今新疆西部在内的中亚广大地区,活动着葛逻禄、突骑施、样磨、处月等许多部落及为数不少的先前移居这里的回鹘部众。这些部落原本多在突厥统治之下,或本来就是突厥的一部分,与回鹘同属一个语系,早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840年回鹘汗国瓦解后,如前所述,部分部众迁徙到这里,与这里原有各部落联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王朝强盛时,疆域西从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东到天山以南的罗布泊,北从巴尔喀什湖,南到中亚的阿姆河。王朝的统治中心前期在中亚楚河流域的八拉沙衮,后期在今新疆的喀什。王朝内部部落民族众多复杂,经济上农、牧生产并举。如果从840年回鹘大批部众西迁这里,到1212年(南宋宁宗嘉定五年)最后一个苏丹奥斯曼被杀,王朝共在370余年。喀喇汗王朝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10世纪初,以萨图克为首的汗室成员接受伊斯兰教,萨图克本人也改称萨图克布格拉汗,这标志着伊斯兰教在王朝已处于统治地位。以后,王朝的历任统治者在对内对外战争中,便利用“圣战”旗帜,使伊斯兰教在王朝势力所到之处迅速发展,不但改变了回鹘及其它操突厥语系诸部族的宗教信仰,而且了逐渐取代了天山以南地区佛教的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地位,并迫使原在天山以南地区长期流行的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其它宗教也退出这一地区。这个巨大变化,不但使阿拉伯文化大量涌入今新疆地区,而且为这里的民族融合加入了粘合剂,对近代维吾尔族的最终形成和近代维吾尔族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喀喇汗王朝建立的同时,如前所述,另一支回部部众在仆固俊等率领下西迁今新疆东部的吉木萨尔(唐庭州)、吐鲁番(唐西州)一带,联合当地的铁勒诸部及回鹘人,于866年(唐朝懿宗咸道七年)击败统治这里的吐蕃势力,站稳了脚跟,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高昌回鹘王国”。王国首府设在吐鲁番(今高昌故城),强盛时统治势力东起今哈密,西到今阿克苏,北从伊犁河、南到今和田。王国如果从866年击败统治这里的吐蕃王国算起,到1209年(南宋宁宗嘉定二年)亦都护(国王)巴而术阿而忒的斤降附于蒙古为止,共存在了330余年。王国存在期间,迁居这里的回鹘人由原来以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方式,这种转变,有利于各部族的融合和以后维吾尔族的形成。总之,在840年回鹘汗国解体以后的数百年间,是今新疆、特别是天山以南各个部落、部族大分化、大融合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大批回鹘人的进入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居以统治地位的大批回鹘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宗教信仰的改换,更加快了各部落部族的融合进程。这个过程,史学界有人称为“回鹘化”,并认为早在此前“天山一带及天山以南原有各民族的回鹘化”过程就已经开始。这一时期,无疑是后来维吾尔族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12世纪前期,由我国北方契丹族为主建立的辽朝(907-1125 年)衰亡,辽朝皇族耶律大
石率部分契丹人向西迁徙。1132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年),耶律大石西迁途中经过高昌回鹘王国辖境,受到国王毕勒哥的欢迎资助,并表示愿作其部属。当年,耶律大石到达中亚的阿姆河中下游,打败称雄这里的花拉子模等部,建立西辽政权(国外史学界有时又称为“喀喇契丹”或“黑契丹”)。西辽政权(1132-1218年)建立后,打败周围各部迅速崛起,并于1134年(南宗高宗绍兴四年)和1141年(绍兴十一年)先后征服这时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的喀喇汗王朝。今新疆地区又几乎全部处于西辽政权的统治之下。但是,西辽政权存在时间并不长,到13世纪前期,今新疆地区又被迅速崛起的蒙古族所控制。1210年(南宋宁宗嘉定三年),高昌回鹘王国脱离西辽政权,首先表示臣属蒙古。1218年(嘉定十一年),蒙古首领成吉思汗率大军横扫天山南北,灭西辽政权,不久,又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儿子察合台统治。这时,原在这里活动、并已经融合了众多操突厥语部落的“回鹘”,在汉文史籍中开始改写为“畏兀儿”(有时则写作“畏吾儿”)。这说明,天山南北原许多操突厥语部落部族之间的长期融合过程已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回鹘化”已基本完成,近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已初步形成了。以后,经元(1279-1368年)、明(1368-1644年)两朝,一直到18世纪中期清朝统一新疆为止的数百年间,今新疆地区主要处于蒙古贵族及其后裔统治之下。不过这中间经历了许多重大变化。

1225年察合台受封统治畏兀儿人主要生活的天山以南地区后,建立了政权,史称“察合台汗国”(1225-1513年)。察合台承认自己的政权受蒙古大汗节制,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1217年(元朝世祖至元八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建立元朝,察合台汗国又归元朝中央政府管辖。但是察合台后裔后来摆脱了元朝控制,建立了独立的察合台汗国。汗国强盛时,统治地域包括今新疆西部地区和中亚的部分地区。14世纪初,察合台汗国统治层发生分裂,汗国分成东、西两部分,畏兀儿族集中生活的天山以南地区主要处于东察合台汗国(1348-1513年)统治之下。

1368年(明朝太祖洪武元年),蒙古统治者失去今北京后退回大漠南北。不久,东察合台汗国也发生内乱,四分五裂,今新疆境内出现许多割据政权,“地大者称国,小者止[只]称地面”。

这些政权的统治者虽然基本上还是蒙古贵族的后裔,但是这时的蒙古统治者已经几乎被人数众多的被统治者畏兀儿人所同化,他们不但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已从游牧为主转变为以农业定居为主,而且几乎都改信仰了伊斯兰教,在生活、语言、心理上与畏兀儿人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差异。因此,到察合台汗国灭亡时,众多的蒙古察合台后裔和跟随他们进入这一地区的蒙古人,大部分已成为土生土长的畏兀儿人了。

15世纪初,已经畏兀儿化的蒙古察合台后裔赛伊德击败各政敌,于1514年(明朝武宗正德九年)率兵攻下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等天山南部各地,消灭了东察合台汗国,在叶尔羌(今莎车)建立了新的政权,史称“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汗国的居民基本上是已经比较巩固统一的畏兀儿族,强盛时疆域北到巴尔喀什湖,南越昆仑山,西达伊赛克湖,东至吐鲁番。叶尔羌汗国后期,由于宗教中自称穆罕默德后裔的和卓势力的介入,汗国发生分裂,权力被伊斯兰教中的所谓“白山派”和“黑山派”中的首领相继控。1680年(清朝圣祖康熙十九年),在争权中失势的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联合这时统治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引准噶尔蒙古军队12000余人越天山南下,攻灭了叶尔羌汗国,建立了由准噶尔蒙古军队控制下的所谓“和卓政权”。

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噶尔丹在与清朝军队作战失败后死亡,和卓政权趁机独立,摆脱准噶尔蒙古控制。但几年后便被准噶尔部新即位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率兵攻灭(1700年),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的孙子阿合玛特等也被押送伊犁拘禁,黑山派首领达尼亚力和卓又在准噶尔蒙古庇护下建立了新的“和卓政权”。这个“和卓政权”也是准噶尔蒙古贵族在今南疆畏兀儿人中的代理人,每年都要把从广大畏兀儿人中征收的约10万腾格(相当于10万两白银)的财物送往天山以北,供准噶尔蒙古贵族享用。

17世纪中期,正当畏兀儿族集中居住的天山以南地区局势动荡“和卓政权”不断更迭的时候,我国内地政局也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1644年(清朝世祖顺治元年),明朝灭亡,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入主北京,建立了我国最后一个封建中央王朝——清朝1644-1911年。经百余年经营,到18世纪中期
清朝强盛起来,决定出兵统一天山南北。

1755年(清朝高宗乾隆二十年),清朝出动大军5万,趁准噶尔蒙古内讧加剧之机,兵分两路直捣其统治中心伊犁。格登山一战,歼灭准噶尔军队主力,首领达瓦齐不久也被抓获,不仅标志着强盛一时的准噶尔汗国的灭亡,也标志着蒙古贵族及其后裔在天山南北长达500余年的统治结束。这年被准噶尔部囚禁在伊犁的白山派和卓首领阿合默特(已死)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史称“大小和卓”)也被清军释放。大小和卓感谢清军救助,表示愿臣属清朝中央政府。

朝政府派大和卓返回天山以南召集旧部归属,让小和卓仍留伊犁率原被准噶尔贵族掳掠到伊犁的维吾尔群众安排生产。这时,清朝对元明时期称为“畏兀儿”的今维吾尔族有了比较直接的了解,并在汉文献中开始普遍称其为“回”、“回子”。(这时在行文中开始称“维吾尔”)。大和卓波罗尼都在清军护送下,依靠旧部支特,很快控制了天山以南局势。这时,伊犁发生原准噶尔部台吉、后来投诚清朝并被封为双亲王的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小和卓霍集占趁机逃回今南疆,煽动叛乱,并杀害清朝招抚使臣阿敏道百余人。清朝政府不得不出兵天山南部平叛。

1758-1759年(清朝乾隆二十三——二十四年),清朝军队经多次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
的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在把天山南疆仍称为“西域”一地的同时,也开始把这区称为“新疆”。

清朝当时管辖的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比今新疆范围大得多。清朝统一新疆后,结束了天山南北长期动荡不安的局势,不但为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也为维吾尔族本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759年(乾隆二十七年),清朝在伊犁设将军“总统”天山南北事务。在维吾尔族集中生活的地区,“因俗而治”,对旧有的伯克制统治进行革,实行政教分离,废除伯克世袭,减免农民群众赋税、组织鼓励生产等,不但使维吾尔地区的政局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而且使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清朝统治新疆的150余年中,维吾尔族人口从清朝统一新疆初年的约25万人增加到清朝灭亡时的150万人左右,同期维吾尔族地区的耕地面积也增加了数倍,不但使维吾尔族在人口总数上高居新疆各族人口中的第一位,达到历史上从末有的高水平,而且在整体经济实力上也得到很大增强,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1840年(清朝道光二十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新疆政局发生多次重大事件,影响到维吾尔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一是和卓后裔在南疆地区的多次作乱。大小和卓叛乱失败被杀后,其后裔流散到中亚各地。到道光初年,已长大成人的张格尔、玉素甫(大小和卓之孙一辈)在中亚浩罕汗国支持下,纠集追随者一再入卡作乱,一度攻占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等城。

1840年以后,和卓后裔倭里罕、迈买的明、铁完库里等(大小和卓重孙一辈)又不断入卡作乱。这些和卓后裔之乱,虽然都很快被清朝政府平定,但每次都给维吾尔族群众带来严重灾难,不少人被杀或逃亡,财产被掠夺一空,生产遭严重破坏。二是19世纪60年代各族群众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在内地太平天国、特别是陕甘回民起义的影响下,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库车维吾尔、回等族农民群众首先发动起义,推翻了清朝政府在当地的统治。接着,全疆各地军民群起响应,使清朝在天山南北的统治机构很快瓦解。到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时,全疆出现了以伊犁为中心的苏丹政权,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妥得麟政权、以库车为中心的热西丁政权、和以和田、喀什、叶尔羌等为中心的各个地方政权。在这些政权中,除乌鲁木齐妥得麟政权主要是以回族为主的政权外,其它各地建立的政权几乎都是以维吾尔族为主建立的政权。因此,在这一时期反对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中,维吾尔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19世纪60-70年代阿古柏匪帮和沙俄对新疆的军事入侵。

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初,浩罕军官阿古柏匪帮挟持和卓后裔布素鲁克(张格尔之子)侵入喀什噶尔。阿古柏利用“和卓(圣裔)”、“圣战”等名义欺骗维吾尔群众,并施用各种诡计手段先后击败叶尔羌、和田、库车、乌鲁木齐等各地并存的政权,侵占了天山以南及乌鲁木齐等新疆大部分地区。1817年(清朝同治十年),沙俄利用新疆政局动荡之机,也武装出兵伊犁地区。

在外国侵略军统治下,新疆各族群众其中包括维吾尔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反抗侵略者,各族军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为此作出了重大牺牲。例如叶尔羌军民数次打败阿古柏匪军的进犯,并差点活捉阿古柏本人;和田维吾尔军民在反抗阿古柏侵略时,约有5万群众英勇战死。

伊犁维吾尔军民在抗沙俄军队入侵时,用大刀长矛英勇抗击用近代枪,炮武装起来的敌军并重创侵略军的精锐部队,为此不少人为国捐躯。 四是中国军民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1875年(清朝德宗光绪五年)清朝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统帅中国军民收复新疆。在新疆各族军民支持下,于1877年(光绪三年)首先把阿古柏匪帮驱逐出新疆。

1882年(光绪八年),经过多次谈判,中国又收复了伊犁。中国军民经过10余年的斗争,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在这一时期,维吾尔族军民长期坚持斗争,在极其困难条件下,为驱逐外国侵略者、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新疆建省。清朝政府重新统治新疆后,在左宗棠、刘锦棠主持下,在新疆废除旧的以军事为主的军府制统治,建立与内地一致的郡县制统治,设立新疆省。在维吾尔族中,则废除了旧的伯克制统治,由中央政府派驻的州、县官吏直接过问维吾尔族中的生产、赋税、司法、治安等事务。这样,减轻了维吾尔族农民群众负担,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加强了各族群众之间的往来,也维护了国家政令的推行,大大促进了维吾尔族地区生产的发展。

1911年(清朝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在全国统治灭亡,中国进入“中华民国”时期。新疆与全国一样,辛亥革命的果实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而落到封建军阀手中。新疆辛亥革命虽赶走了清朝巡抚袁大化,但大权却落在旧军阀杨增新手中。杨增新任新疆都督,上台不久,便镇压了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农民为反对当地封建“回王”统治和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而举行的起义,又镇压了反对自的革命党人和哥老会众,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杨增新统治17年中,新疆虽然没出现大的动乱,但由于中央政府对新疆财政支持的断绝和杨增新闭关自守的落后政策造成新疆经济长期发展缓慢,广大维吾尔族群众的 生活仍然比较贫困。

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7日,杨增新被杀,原政务厅长金树仁上台任新疆省主席。金树仁一伙腐败无能,加重对各族农民群众的剥削,引起政局动荡。1931年(民国二十年)哈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由于外来侵略势力和甘肃军阀马仲英的介入,农民起义很快演变成全疆大乱。

南疆维吾尔族中的一些上层政治、宗教人士受国外敌对势力影响,趁乱打出“泛伊斯兰主义”、“ 泛突厥主义”旗帜,进行所谓“圣战”,在一些地方建立所谓“伊斯兰教国”、“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伊斯兰教王国”等分裂祖国统一的政权。在各种势力为争夺权利、地盘的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广大维吾尔族群众遭受到严重损失,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4月,金树仁下台,盛世才任新疆督办,掌握实权。盛世才上台后,借助苏联力量,击败各政敌,平定南疆各种动乱势力,重新稳定了新疆政局。盛世才执政前期,适时提出“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在苏联 和中共党人帮助下,发展生产,使新疆经济一度好转。在抗日战争前期,新疆成立了“新疆省民众反帝联合会”(简称“反帝会”),掀起抗日救亡高潮,在维吾尔族中,则成立了“新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简称“维文会”,对促进维吾尔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到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盛世才背叛“六大政策”, 反苏反共,制造了一系列冤案,迫害屠杀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其中就包括维吾尔族中的一些进步人士,例如包尔汉、阿巴索夫、阿合买提江等人都先后被逮捕关押流放过。盛世才政治上的反动和投靠国民党政府,引起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包括维吾尔族群众生活出现明显下降。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8月,盛世才下台,国民党南京政府直

乾隆皇帝名讳弘历,是清帝国第六任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之久,禅位给儿子后又作了四年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帝王。弘历有着空前的好运气,他的前辈康熙和雍正留给他的是一个空前富庶强大的帝国,是一个在十年二十年之内“玩不垮”的“铁统江山”。乾隆在位的最大政绩是征服了清帝国的宿敌准噶尔汗国,为清帝国开拓疆土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但准噶尔汗国的覆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乾隆的好运气,而不是因为他的“英明”。如果准噶尔汗国不适时发生为敌复仇式的自杀内战,乾隆皇帝不可能解决他的英雄先辈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征服新疆是乾隆帝王生涯的顶峰,随后他便加速度地向下滑,把全部精力用在伤害他的帝国上,下面的几项暴政对中华文明造成了极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乾隆除了炫耀他的“绝世文才”外,还挖空心思渲染他的“盖世武功”。乾隆最得意的是宣称他有下列十大武功,因而自封为“十全老人”。
1、1747年:平大小金川;2、1755年:平准部;3、1757年:再平准部;4、1759年:平回部;5、1769年:平缅甸;6、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7、1788年:平台湾;8、1789年:平越南;9、1791年:平尼泊尔;10、1792年:再平尼泊尔。
纵观乾隆的“十大武功”,绝大多数都是自我宣传的结果:大金川(四川靖化)和小金川(四川懋功)是西藏民族部落间的纷争,清政府加以干涉;台湾是汉人林爽文的抗暴革命;这三大武功都是血腥的对内镇压,不能称之为“武功”。平缅甸、平越南和平尼泊尔都是丑剧和败仗,更称不上“武功”。其实乾隆的武功只有一个——征服准噶尔汗国,开辟新疆省,可乾隆却把这一个分为三个——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一百九十万方公里辽阔疆土的开辟,仅此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可乾隆非要凑足十项不可,进一步衬托出他的虚荣浮华和把肉麻当有趣。
乾隆皇帝的虚荣心还体现在帝国的“外交”上。乾隆的外交理念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进贡”。凡是肯向中国“进贡”的国家都是小国和穷国。中国和这些国家“建交”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益处”,他们向中国进贡的目的很少是出于“友好”的动机,而是贪图中国的“赏赐”。乾隆皇帝为了鼓励中国以外的国家向他“进贡”,对前来“进贡”的“藩属国”的“赏赐”十分丰厚,赏赐的价值往往十倍甚至百倍于“贡金”的价值。例如中国与印度之间有一个芝麻国巨坎堤王国,它每三年向中国进贡一次,每次进贡砂金一两五钱(价值相当于一个人两周的伙食费)。中国的回报则是堆积成山的绸缎、银币和茶叶。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乾隆皇帝进贡了。当周边的国家发现向乾隆进贡的好处时,就纷纷利用进贡的名义敲榨中国,并不惜用战争相威胁要求增加“进贡”的次数。乾隆皇帝为了一己虚荣和“面子”,把百姓的税钱不当回事,使中华帝国的财富大量外流。

**********************************************


首先,乌鲁木齐的最早称呼就是“乌鲁木齐”,是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其次,“迪化”这个名称是清乾隆皇帝征服回疆的准噶尔汗国叛乱后,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定名的,同时也给了“新疆”这个名字给原来这个西域维吾尔族地区,意思是“新开辟的疆土”(因为之前,实际上清政府并未实际控制该地)
三,迪化的意思是“开导教化”。乾隆皇帝希望用这个名字来维护自家的统治----寓意要“给维吾尔族人开导文明的风尚”,借此期望此地的人们从此有尊王服从之心,不再“反叛”。
最后,新中国成立后,迪化成为自治区首府,于1954年2月1日恢复乌鲁木齐市名

*************************************************


叶尔羌
叶尔羌汗国的奠基者是察合台后裔赛依德,他是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为争夺权利,联合另一兄长赫力烈在伊犁河谷和七河流域发动暴乱反对满速尔汗,并颠覆了亦力把里政权。不久,暴乱被满速尔汗平定,赫力烈被杀,赛依德逃亡到帕米尔高原,并控制了费尔干盆地。由于在塔里木盆地以南扩张的屡次受挫,他逃往阿富汗的喀布尔城,投奔远亲帖木兰的后裔巴布尔。

1512年,赛依德随巴布尔的军队回到撒马尔罕城。但1512年,乌孜别克军队攻占费尔干盆地,巴布尔军溃败。赛依德再次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开始建立叶尔羌汗国。

1512年秋,赛依德率兵攻占阿图什,切断了阿克苏与喀什的联系,围困了杜格拉部的统治者阿巴拜克。暴君阿巴拜克被困三个月,突围逃往叶尔羌城。 1513年,喀什、阿克苏、叶尔羌相继被赛依德的军队攻陷。在叶尔羌城城被攻陷前阿巴拜克让位给儿子,自己携大批财宝外逃,他将大批财宝倒入喀浪沽河,企图拖延赛依德军队追击的速度,但他仍旧在昆仑山被俘,在押往叶尔羌的途中被秘密处死。1514年,赛依德正式称汗,定都叶尔羌,建立了叶尔羌汗国。

随着东察合台汗国的衰微,叶尔羌汗国的势力渗入伊犁河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1516年,满速尔汗向赛依德称臣。之后,依德相继征服了巴达克山和帕米尔高原南部的瓦罕地区,并一度深入到今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区。随后赛依德领兵进攻克什米尔,突入克什米尔腹地,并逼近克什米尔都城,但不久遭到当地军民的反抗,1533年,赛依德撤军,病死在返回叶尔羌的途中。

汗位的继承权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纷争。汗国宰相赛依德阴谋篡权未遂,被赛依德汗的长子热西德处死。1533年,热西德成为叶尔羌汗国的第二代汗。他是一个对文化活动相当重视的君主,叶尔羌汗国进入了文化繁荣期。他在位期间,其妻子阿玛尼沙罕开始组编《木卡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1570年,热西德死后,其子阿不都克里木继位。当东察合台汗国的沙汗战死后,阿不都克里木趁机出兵占领吐鲁番、哈密等东部地区,重新统一西域。东察合台汗国就此消失。此时,叶尔羌汗国达到鼎盛时期疆域包括天山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费尔干盆巴达克山、和瓦罕地区,管辖着祖国西部实际的版图。

阿不都克里木之后热西德的五子穆罕默德称汗。穆罕默德之后,其子艾合买提有过短时间执政。热西德的九子阿不杜热依木进军叶尔羌企图称汗,但在阿克苏遭到打击,1594年,阿不杜热依木在吐鲁番建立政权统辖东起哈密西至赛拉米(今拜城)之间的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地区。并一度越过天山,使准噶尔盆地以东的七个小汗国臣服于他。叶尔羌汗国开始分裂。之后,叶尔羌汗国的统治权又回到热西德汗诸子手中。新可汗是阿不都里提夫。叶尔羌汗国的衰败自此开始。他死后,其婿穆罕默德继位。

1627年,吐鲁番统治者阿不杜热依木之子阿不杜拉继位。乘其兄弟争夺吐鲁番统治权之机,阿不杜拉带领叶尔羌汗国军队出兵吐鲁番,再次统一了叶尔羌汗国,并使哈密地区臣服。他任命胞弟苏里唐为吐鲁番阿奇木,直接行政管辖吐鲁番地区。接着,他出兵伊犁河谷,在巩乃斯草原击败了准噶尔汗国军队,重新控制伊犁河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经过一系列战争,叶尔羌汗国再次统一塔什干和费尔干。叶尔羌汗国大体恢复到赛依德时期的疆域。

1655年,阿不杜拉与清朝建立联系。第二年,阿不杜拉向清朝称臣,并遣使入贡。1665年阿不杜拉朝觐归途中在印度德里死去。

1665年,阿不杜拉长子尧勒瓦斯继承汗位,两年后,尧勒瓦斯被谋杀。其弟司马依继位。此时,叶尔羌汗国的统治范围急剧缩小。塔什干、费尔干等帕米尔以西地区脱离了叶尔羌汗国。

在伊犁河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准噶尔汗国取代了叶尔羌汗国的统治。司马依的统治勉强维持了十二年。1678年伊善教派的白山派首领和准噶尔可汗推翻了司马依的统治。赛依德家族的叶尔羌汗国结束了。

**************************************

武则天是李世民大帝的宫女之一。因有图谶“唐历三世,武姓女王,代有天下”,李世民在临终之前让他出宫做了尼姑。武则天出家的寺院是长安感业寺,继任皇帝李治在当太子时就垂涎于武则天的美貌,等当了皇帝后就有意去武则天出家的感业寺进香。当时李治的妻子王皇后正在和另一位姬妾萧淑妃争宠,她看到李治和武则天相见时“流泪眼对流泪眼”,就别有用心地把武则天带回皇宫,企图用她帮助自己打击情敌萧淑妃。等武则长的头发长长后,王皇后把她推荐给自己的丈夫,这一年武则天三十一岁;李治则只有二十七岁。
武则天成了李治的姬妾后,萧淑妃不是她的对手,没多久就被打入了冷宫。但王皇后并没有如愿以偿,因为武则天在打击萧淑妃时用的是“一石二鸟”之计,把王皇后也卷了进去。武则天描准的是皇后宝座,尽管王皇后是她的“恩人”,但政治都是现实的,感情的作用既使有也微乎其微。排除皇后的计划比企图要困难一万倍,因为皇后在宫廷和朝中的势力比武则天要强大一万倍。但武则天成功了,她采用的手段不是女人能够想象的。武则天乘王皇后前来看望她的机会,把刚生下来的女儿亲手扼死,然后诬陷是王皇后下的毒手。这是一着“死棋”,王皇后没有力量从武则天精心设置的“棋局”中脱出来,因为没有人会怀疑母亲会亲手杀死自己的第一个儿女;而王皇后没有生育,因为嫉妒之故杀死情敌的女儿则有充分的作案动机。这个杀女案不久就发展成为王皇后与她的家人,以及萧淑妃也参与的图谋对李治不利的谋反案,兴起宫廷大狱。王皇后、萧淑妃各打一百大棍,砍断手足投入酒缸,哀号了一昼夜才一命归西。武则天则坐上了皇后的宝座,距她进宫只有一年九个月。
武则天的最终目标不是皇后,而是拥有无限权力,而只有当皇帝才能拥有无限权力。为了皇帝的宝座,武则天向亲生儿子屡下毒手。最早的皇位继承人长子李宏被武则天毒死,当时没有人怀疑是她下的毒手,因为母亲毒杀儿子是不可思议的。第二个皇位继承人“章怀太子”李贤被武则天流放到荒僻偏远的巴州。后因李贤写了一首诗:“种瓜兰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还犹可,四摘抱蔓归”,给了武则天梦寐以求的借口,委派敕使赴巴州把他毒杀。第三个儿子李显只当了三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以莫须有的罪名废黜,流放到更为荒僻苦寒的房州,在地方官的监督下过着一夕数惊的惶恐日子。第四个儿子李旦当了七年傀儡皇帝后,被他的母亲一脚踢开。武则天自己坐上了皇帝的龙椅,建立自己的大周王朝。
武则天苦心孤旨二十八年才当上皇太后,再苦心经营七年才当上皇帝,掌握了不加限制的无上权力。可以想象,当时朝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她,因为在男权至上的中国传统社会里,没有一个男人会从心底认同一个女人当皇帝。武则天为了巩固她的权力,大规模的任用酷吏和特务,采用丧尽天良的酷刑,残酷地迫害那些正在反对或被认为有可能反对她的人,在上流社会作大规模表面合法的屠杀。李世民朝代的元老旧臣被她屠杀罄尽,李姓皇族也恶运当头,一个又一个的亲王被酷吏屈打成招后送上了断头台。一个敢于向亲生儿女下毒手的女人,是不可能对其他的生命有任何恻隐之心的。
为了扩大打击面,宁可错杀一千,不叫一人漏网,武则天鼓励臣民告密陷害。她在首都长安设立了一个“铜匦”,专门收集臣民的告密信。无论告密人的文字是否属实,冷酷嗜血的酷吏和特务都能使受害者对告发的“罪状”供认不讳。当首都以外的地方有人要检举告密时,地方官必需按五品官的待遇把其护送到京。小民百姓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五品官的隐,现在有了机会,就争先巩后告起“密”来,没有“密”可告就只有靠“罗织”陷害了。结果全国上下人人自危,稍微有点头面的人物一夕数惊,惶惶不可终日。
武则天任用的酷吏最著名的有来俊臣、索元礼、同兴和侯思止。这四大酷吏发明和采用的刑法连鬼神都为之变色,任你是钢打铁铸的汉子都会被屈打成招。他们审讯案件不是审问你犯了什么罪,而是要你承认早就议订好的罪行,所以分辩是没有用的,只能招来更多的皮肉之苦。唐代名相狄仁杰深知其中奥秘,所以一经酷吏指控他“谋反”时,就即刻自诬“诏认”。来俊臣的酷刑有“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魄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是死”、“求破家”、“凤凰展翅”、“仙人献果”、“玉女登梯”……后面的三种别看名字好听,实则比前十种还要残酷。如“凤凰展翅”是把被告手足绑上短木,象扭绳索一样纽绞双臂。索元礼是武则天情夫孽怀义的干爹,他发明一种特制的铁笼,把被告的头塞时里面,四周满是铁钉。侯思止是文盲,他对武则天说:“我虽然不识字,可是我忠心除奸”。周兴为来俊臣出点子,要来俊臣把不肯招认的罪犯装在大缸里,四周燃起炭火“炙烤”。想不到来俊臣按周兴的点子布置好后对谋主说:“有人告发兄台谋反,我奉命调查,请君入瓮”。
来俊臣和周兴发明了中国最著名的成语“请君入瓮”。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88339.html?si=4

大小和卓叛乱


和卓是波斯语的译音,本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新疆伊斯兰教封建上层人物也自称“和卓”。这里大小和卓是指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罗尼都和霍集占。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清军攻克库车后,小和卓逃到阿克苏,守城维吾尔族人闭门不纳,只得逃到乌什,同样为乌什维族人所拒,遂退保叶尔羌。大和卓则据守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相约各守一城。两人相为倚角,抗击清军。第二年,清军两路会师在叶尔羌城东黑水河畔击败叛军,乘胜分军,攻取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见大势已去,大掠城中财物后率部逃往帕米尔。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魏源《圣武记·乾隆勘定回疆记》)。大小和卓带着妻孥旧仆三四百人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不久,当地部族将他们杀死,把尸首送交清朝。(《圣武记·乾隆勘定回疆记》)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1-2007
Posted on Saturday, April 07, 2007 - 03:56 pm:   

http://news.china.com.cn/chinanet/china.cgi?docid= 117842037,65553196&server=192.168.5.120&port=3001

“丽江伤人案”凸显导游生存之困


“丽江伤人案”凸显导游生存之困

文章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07年04月07日

新华网昆明4月6日专电(记者 陈鹏)吉林导游徐敏超最近几天闻名全国:这名25岁的年轻人4月1日在丽江古城挥刀连伤20人。记者日前赴丽江对徐敏超进行了采访。他告诉记者,提刀伤人的起因仅仅是“与地陪就线路安排和进店购物发生了争执”。

有关人士认为,透过这起恶劣的伤人案,我们可以窥见导游职责的缺位与导游行业长期面临的生存困境。

全陪和地陪的职责

徐敏超是作为吉林市雾凇旅行社“夕阳红”团队的全陪导游来到云南的,这也是他首次来到云南;昆明大家旅行社则派出导游小彭作为地陪来到丽江。

“我从一开始就觉得闹心,进入云南后,什么都听她的。我丧失了自主权,尤其是在线路安排和进店购物上。她领游客进的店太多。”徐敏超说,这是他导游生涯中遭遇的一次“重创”:全陪居然必须听命于地陪。

云南资深导游方泽华介绍,“全陪”即组团社的导游,随团前往旅游目的地后,其主要履行的职责是监督地接社执行合同,全面保证游客的各项权益和旅游安全,并协调和处理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大环节中碰上的烦心事;“地陪”即地接社导游,其必须严格履行合同,认真落实各项服务,与全陪密切合作,安排好团队在当地的各项活动,做好讲解,同样,其必须全力解决游客在当地碰到的诸多困扰。

“简单点说,全陪就是团队全程的监督者,地陪则是具体的实施者。”方泽华为徐敏超事件感到困惑:全陪和地陪的利益是彼此依存的,绝非敌对关系。但通常情况下,全陪确实需要多听一听地陪的意见,毕竟其对当地旅游状况更熟悉,双方可以积极沟通,在保障履行合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方便。“行程需要全陪来监控,但是地陪可以做一些微调,比如景点是12345,地陪调整为13542,未尝不可。徐敏超和小彭完全可以就此达成共识。”

至于进店购物,方泽华透露,通常全陪和地陪的利益更是高度一致,地陪进店所得的佣金(回扣)必须有全陪的份,因此全陪乐此不疲;但如果全陪(而不是客人)对“进店太多”提出异议,地陪就有义务向地接社汇报,取消合同之外的购物点。

方泽华承认,徐敏超事件不排除存在利益之争。“这只能归咎于徐敏超的性格过于执拗,也说明他还不是一个很老练的导游。”

合理解决纠纷

仅仅因为一时之恼就挥刀伤人,这种极端的处事方法被业内视为“值得警醒,引以为戒”。

昆明风光国际旅行社老总朱伯威分析,旅游业毕竟是服务行业,导游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客人的满意度,导游必须牢牢记住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定位,绝对不能“越界”。

旅游行程中难免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天气影响、意外状况发生、游客情绪不稳定等,但导游可以选择的应急措施很多。“比如一旦出现与合同相违背的线路更改,全陪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地接社报告、可以要求地接社更换导游、可以向自己的组团社提出异议,要求当地履行合同、甚至可以向当地旅游职能部门进行投诉等候处罚。”朱伯威认为,导游之间的争执和分歧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绝对没有任何理由采取极端手段发泄不满。

最简单的方法是,导游可以在第一时间拨打组团社计调的电话,让其帮助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通常情况下,计调是24小时开机待命的,其可以充当所有摩擦和纠纷的第一道“缓冲阀门”。

朱伯威认为,徐敏超案件给中国旅游业及时提了一个醒:全行业的服务质量即业内的软环境仍然是中国旅游业的软肋,导游素质急需提高,尤其在丽江这样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发生了这样的血案,“教训非常深刻”。

导游的生存隐痛

无独有偶,在徐敏超案发生前一周,一名昆明导游在丽江四方街遭到当地导游围殴,这起暴力事件令很多在场的中外游客触目惊心。

据记者了解,这名被殴打的女导游小杨隶属于云南国际旅行社,当时她带领一支17人的广东团队抵达丽江,但由于客人对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地陪熊小姐的服务非常不满,小杨据理向旅行社提出更换导游并得到满足。但她万万没料到,被换掉的熊小姐当晚竟纠集一批人在最热闹的丽江古城四方街对其大打出手。据昆明市导游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已经是第五起昆明导游在丽江被殴打的事件了。

“暴力起因于导游利益的尖锐冲突。”昆明市导游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鼎慧剖析,省陪(昆明导游)和地陪通常是利益一致的,并且昆明和丽江两地的旅行社早已达成某种默契:由前者直接发团,后者负责地接,昆明大多不再派出全陪,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地方利益。同样,团队返回昆明后由昆明导游全权负责。大家分工明确,守土有责。但如果省外组团社有明确要求或没有全陪,昆明的旅行社就必须派出省陪。“两者的冲突在所难免,但双方可以积极地加以化解。”

可是,暴力的最深处是困扰导游行业多年的隐痛——缺乏保障。

昆明市旅行社资深导游何丽(化名)透露,绝大多数导游的最直接收入来源是带领游客进店购物,再收取回扣。随着媒体近年来的不断曝光,导游几乎变成了“黑、恶、骗、欺”的代名词。的确,捞回扣看起来不光彩,但导游是三无人员,即无基本工资、无三险福利、无最低保障。“只能靠回扣,它是导游的智力和体力双重付出的具体回报!”

由此可见,一旦导游失去一次带团机会或者丧失线路安排、进店购物的主动权,其所丧失的就是直接收入。

李鼎慧介绍,2000年以后,全国旅行社价格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身处最前沿的导游深受其害。举例说,从前带一个团队,旅行社、导游、领队、司机从购物中获得收益比例各占10%,即客人每购物100元,他们各拿10元。现在,导游必须交纳人头费(由导游从每名游客身上抽取团费以外的附加费用,必须交回旅行社),最后其收入只能剩下7%-8%。如果一个团队没有领队,那10%也被旅行社拿掉了。随着游客维权意识的提升,人头费的上涨,目前导游普遍的获利空间只有5%左右。因此,导游的回扣越来越少,生存状态越来越差……

导游们把旅行社对他们的再度“盘剥”(人头费)归因于旅行社之间猖獗的低价竞争。当一个团队的报价一再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运作(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旅行社只能从导游那里“找补回来”。

新华网昆明4月6日专电(记者 陈鹏)吉林导游徐敏超最近几天闻名全国:这名25岁的年轻人4月1日在丽江古城挥刀连伤20人。记者日前赴丽江对徐敏超进行了采访。他告诉记者,提刀伤人的起因仅仅是“与地陪就线路安排和进店购物发生了争执”。

有关人士认为,透过这起恶劣的伤人案,我们可以窥见导游职责的缺位与导游行业长期面临的生存困境。

全陪和地陪的职责

徐敏超是作为吉林市雾凇旅行社“夕阳红”团队的全陪导游来到云南的,这也是他首次来到云南;昆明大家旅行社则派出导游小彭作为地陪来到丽江。

“我从一开始就觉得闹心,进入云南后,什么都听她的。我丧失了自主权,尤其是在线路安排和进店购物上。她领游客进的店太多。”徐敏超说,这是他导游生涯中遭遇的一次“重创”:全陪居然必须听命于地陪。

云南资深导游方泽华介绍,“全陪”即组团社的导游,随团前往旅游目的地后,其主要履行的职责是监督地接社执行合同,全面保证游客的各项权益和旅游安全,并协调和处理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大环节中碰上的烦心事;“地陪”即地接社导游,其必须严格履行合同,认真落实各项服务,与全陪密切合作,安排好团队在当地的各项活动,做好讲解,同样,其必须全力解决游客在当地碰到的诸多困扰。

“简单点说,全陪就是团队全程的监督者,地陪则是具体的实施者。”方泽华为徐敏超事件感到困惑:全陪和地陪的利益是彼此依存的,绝非敌对关系。但通常情况下,全陪确实需要多听一听地陪的意见,毕竟其对当地旅游状况更熟悉,双方可以积极沟通,在保障履行合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方便。“行程需要全陪来监控,但是地陪可以做一些微调,比如景点是12345,地陪调整为13542,未尝不可。徐敏超和小彭完全可以就此达成共识。”

至于进店购物,方泽华透露,通常全陪和地陪的利益更是高度一致,地陪进店所得的佣金(回扣)必须有全陪的份,因此全陪乐此不疲;但如果全陪(而不是客人)对“进店太多”提出异议,地陪就有义务向地接社汇报,取消合同之外的购物点。

方泽华承认,徐敏超事件不排除存在利益之争。“这只能归咎于徐敏超的性格过于执拗,也说明他还不是一个很老练的导游。”

合理解决纠纷

仅仅因为一时之恼就挥刀伤人,这种极端的处事方法被业内视为“值得警醒,引以为戒”。

昆明风光国际旅行社老总朱伯威分析,旅游业毕竟是服务行业,导游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客人的满意度,导游必须牢牢记住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定位,绝对不能“越界”。

旅游行程中难免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天气影响、意外状况发生、游客情绪不稳定等,但导游可以选择的应急措施很多。“比如一旦出现与合同相违背的线路更改,全陪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地接社报告、可以要求地接社更换导游、可以向自己的组团社提出异议,要求当地履行合同、甚至可以向当地旅游职能部门进行投诉等候处罚。”朱伯威认为,导游之间的争执和分歧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绝对没有任何理由采取极端手段发泄不满。

最简单的方法是,导游可以在第一时间拨打组团社计调的电话,让其帮助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通常情况下,计调是24小时开机待命的,其可以充当所有摩擦和纠纷的第一道“缓冲阀门”。

朱伯威认为,徐敏超案件给中国旅游业及时提了一个醒:全行业的服务质量即业内的软环境仍然是中国旅游业的软肋,导游素质急需提高,尤其在丽江这样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发生了这样的血案,“教训非常深刻”。

导游的生存隐痛

无独有偶,在徐敏超案发生前一周,一名昆明导游在丽江四方街遭到当地导游围殴,这起暴力事件令很多在场的中外游客触目惊心。

据记者了解,这名被殴打的女导游小杨隶属于云南国际旅行社,当时她带领一支17人的广东团队抵达丽江,但由于客人对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地陪熊小姐的服务非常不满,小杨据理向旅行社提出更换导游并得到满足。但她万万没料到,被换掉的熊小姐当晚竟纠集一批人在最热闹的丽江古城四方街对其大打出手。据昆明市导游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已经是第五起昆明导游在丽江被殴打的事件了。

“暴力起因于导游利益的尖锐冲突。”昆明市导游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鼎慧剖析,省陪(昆明导游)和地陪通常是利益一致的,并且昆明和丽江两地的旅行社早已达成某种默契:由前者直接发团,后者负责地接,昆明大多不再派出全陪,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地方利益。同样,团队返回昆明后由昆明导游全权负责。大家分工明确,守土有责。但如果省外组团社有明确要求或没有全陪,昆明的旅行社就必须派出省陪。“两者的冲突在所难免,但双方可以积极地加以化解。”

可是,暴力的最深处是困扰导游行业多年的隐痛——缺乏保障。

昆明市旅行社资深导游何丽(化名)透露,绝大多数导游的最直接收入来源是带领游客进店购物,再收取回扣。随着媒体近年来的不断曝光,导游几乎变成了“黑、恶、骗、欺”的代名词。的确,捞回扣看起来不光彩,但导游是三无人员,即无基本工资、无三险福利、无最低保障。“只能靠回扣,它是导游的智力和体力双重付出的具体回报!”

由此可见,一旦导游失去一次带团机会或者丧失线路安排、进店购物的主动权,其所丧失的就是直接收入。

李鼎慧介绍,2000年以后,全国旅行社价格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身处最前沿的导游深受其害。举例说,从前带一个团队,旅行社、导游、领队、司机从购物中获得收益比例各占10%,即客人每购物100元,他们各拿10元。现在,导游必须交纳人头费(由导游从每名游客身上抽取团费以外的附加费用,必须交回旅行社),最后其收入只能剩下7%-8%。如果一个团队没有领队,那10%也被旅行社拿掉了。随着游客维权意识的提升,人头费的上涨,目前导游普遍的获利空间只有5%左右。因此,导游的回扣越来越少,生存状态越来越差……

导游们把旅行社对他们的再度“盘剥”(人头费)归因于旅行社之间猖獗的低价竞争。当一个团队的报价一再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运作(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旅行社只能从导游那里“找补回来”。

李鼎慧认为,面临生存重压的导游很难不成为“导购”。要根本解决导游的利益冲突,首先应该解决好导游的生存重压。导游回扣的透明化与合法化是途径之一。比如,以服务费的方式公开收取,为游客开具发票;杜绝购物店,把游客带向品牌商场,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也让旅行社明明白白赚钱。同时,行政职能部门必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各种违规行为。

云南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副处长杨许云认为,当务之急是把导游纳入社会分工,比照其他行业给予导游相关的职称待遇、建立行业标准。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对导游进行严格的‘评级管理’,拉开导游的收入档次,满足不同团队和游客的需求,才能让导游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信的群体。”

李鼎慧认为,面临生存重压的导游很难不成为“导购”。要根本解决导游的利益冲突,首先应该解决好导游的生存重压。导游回扣的透明化与合法化是途径之一。比如,以服务费的方式公开收取,为游客开具发票;杜绝购物店,把游客带向品牌商场,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也让旅行社明明白白赚钱。同时,行政职能部门必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各种违规行为。

云南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副处长杨许云认为,当务之急是把导游纳入社会分工,比照其他行业给予导游相关的职称待遇、建立行业标准。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对导游进行严格的‘评级管理’,拉开导游的收入档次,满足不同团队和游客的需求,才能让导游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信的群体。”
*******************************

http://news.sohu.com/20070407/n249272346.shtml

导游打架是常事“分赃”不均是死“结”

2007年04月07日
  本报广州讯丽江伤人事件揭开了导游业黑幕的“冰山一角”,广州日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导游从业人员中超过一半是社会兼职导游。导游行业进入门槛低、素质低收入低、旅行社敷衍应付以及社会不重视成为目前导游行业的四大顽疾,全陪、地陪以及游客之间发生口角甚至动粗的现象时有发生。

  “听到丽江伤人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非常震惊,”昨天上午,广东省导游协会会长郑文丽告诉记者:“导游压力过大,心理素质不容忽视。广东省导游协会研究在全省导游培训中加入心理培训的内容。”

  据当地媒体调查,丽江砍人事件的原因很可能是与地陪导游“分赃”不均。对此,记者也了解到,在旅游业的确存在着一些“分赃”不均的黑幕。

  全陪不听话地陪找人打

  现在旅行社操作旅游团队分为三步:先由组团社在客源地收取客人费用,组团社再委派全陪跟随旅游团到旅游目的地,由于旅游业的地方壁垒,组团社的团队到达旅游目的地后,要交给地接社负责接待,旅途结束后,全陪导游再带团返回客源地。

  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游览时将会同时有全陪和地陪两个导游,全陪这时候要充当起“桥梁”的作用,对整个行程的质量负一定的监督责任。

  “然而由于利益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全陪和地陪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屡见不鲜,轻则发生口角,重则拳脚相向,”广东中旅新闻发言人王坚这样告诉记者。

  王坚所指的利益其实就是“购物提成”的分配。据记者了解,“购物回扣”已经是业界公开的秘密,但又不能曝光,因此在分成购物回扣问题时就需要全陪和地陪协商暗箱操作。如果全陪和地陪难以谈拢,双方都有“武器”,地陪可以借助“地头蛇”的优势威胁全陪,而全陪则会怂恿旅游团团友找茬迫使地陪让步。

  一个做导游刚刚半个月便跳槽至其他行业的旅游专业大学生小李就有过这样的遭遇。“一次带团去海南,我和团友商量拒绝去行程计划外的购物商店,结果晚上地陪找了4个人到我房间,狠狠地打了我一顿。”但大多数时候全陪都会带同一条线路的旅游团,一方面考虑生计问题,另一方面考虑人身安全,全陪都会做出适当的让步。

  兼职导游收入靠回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问题的根源就是导游的收入太低。

  旅游市场每年都会有淡旺季,旅游业的淡旺季过于分明就导致旅行社出现了旺季全职导游不够用、淡季闲置导游过多的局面。

  解决这种局面的渠道就是“兼职导游”。目前广州有3家大型的导游服务公司,挂在这些公司旗下的导游有好几千人。旅行社的全职导游一般是按照淡季时的最低团量设计,到了旺季时,旅行社就会从这些导游服务公司里“租赁”导游使用。

  导游从导游服务公司里不仅没有薪水可领,而且还要向导游服务公司缴纳一定的费用。兼职导游在带团的时候会有一定比例的带团补贴,但对于有时一个月还带不了一个团的兼职导游而言,这笔钱实在是少得可怜。

  这样,在带团的过程中,作为全陪的兼职导游就会想方设法从游客身上拿购物回扣、自费项目回扣等。但到了旅游目的地之后,团队的行程是由地陪负责,全陪和地陪之间的矛盾就会油然而生。

  导游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工资低收入靠回扣”的模式也使得导游行业进入门槛过低。“只要考取了导游证,然后在导游服务公司备案,就可以带团出游了,”一旅行社负责人这样介绍。

  这也使得一些旅游院校或大学中的旅游专业学生成为兼职导游的主力军,考取导游证对这些大学生而言是“小菜一碟”,然后就可以利用假期带团,一方面可以免费旅游,另一方面又可以赚取生活费。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目前在广州持有导游资格证的4575名导游中,中级导游只有169名,高级导游寥寥可数,只有29名,而特级导游则一个都没有。这一数字与广州这样的旅游大城市实难相称。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董事总经理、自由行狂热爱好者陈旭军表示,“导游素质不高是旅游团队的一个症结。”

  将对导游进行“心理培训”

  广东省导游协会会长郑文丽说,“都市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游客外出旅游寻找心理宣泄,导游一方面要协调酒店、餐馆、景点、地陪,常常在整个行程中睡不了一个囫囵觉,还要面临团友的责难,心理压力非常大,现在社会上对导游工作还有一定的误解。”

  郑文丽表示“加强对导游心理素质的培训已经刻不容缓”,导游协会将组织导游进行业务培训,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授课,向导游讲解舒缓压力的方法。 王飞徐敏超X062
*******************************

http://news.sohu.com/20070407/n249272346.shtml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1-2007
Posted on Friday, April 06, 2007 - 07:21 pm:   

“无人村”探秘 开平古村落邓边村

  提起开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碉楼,但许多人不知道,开平还有几条古村落:邓边村、加拿大村、福和村、沙头村。它们或古色古香,或充满异国风情,或显现碉楼风采。邓边村是有名的无人村,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这里最特别的就是没有人。

  在八年前最后两户心惊胆颤的人家撤离后,邓边村就完全变为人去村空的村庄,该村长不过八百米,宽不过六百米,流水将村隔成田野阡陌中的一座小岛,高大的老树和穿插其间的藤蔓又构成一道十米左右厚度的绿墙,看不出一点象征村落的标志,逝去的岁月给它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偌大的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气氛。

  村落四周被水沟和水塘环绕,村边被杂草树木丛生的荆林包围。走在从开平市区到三埠石海村委会的乡间小道上,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一条辉煌过的村庄,更不敢轻易走入这条许多年前就令胆小者毛骨悚然的无人村。

  无人村也叫邓边村,在12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并曾住过58户人家,这里主要有甄、伍两姓,其中甄姓人家占了90%。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平兴起漂洋过海创业风,村里的青壮年相继出国淘金。

  由于战乱频繁,土匪多次趁火打劫村庄,村人便集资在村的南面修筑了一座七层高的碉楼。后来,村人因经济因素纷纷搬迁国外。到中共建政初期,邓边村只剩下十多户人家。土改革命又加速了这些留守户的出走,1956年,邓边村只剩下五户人家留守。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村里只有两户人居住。

在村的北面,有一间名叫“光东书屋”的文化室,是专供村人读书看报的。

  偌大的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气氛。白天,这里听不到外面半点喧嚣。到了晚上,两户人家大门紧闭,村里时不时响起像人也像乌鸦的惨叫、悲鸣和啜泣,使人转辗难眠,神经高度紧张。两户人家心惊胆颤,在1998年急急搬迁到四公里外的开平市区置业安家。在搬离的村民中,也有迁居至大都市广州的,带不走的房子和家什只好被遗弃在岁月里了。

  从邓边村迁出的村民,现今分布极广,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都有他们的后裔。

  在无人村的村口有两条小路分左右深入村庄,路两边都被铺天盖地的藤蔓掩蔽着。在左边较直的小路,有两棵高达四十多米的硕大木棉树已屹立近百年。右边是一片宽阔的百科园,一条隐约羊肠曲径似陶渊明笔下那桃花源的洞口,引你步步深入村中。

无人村的建筑颇有清末时期的文化品味。

  无人村每座住宅的建筑风格都是一样的,都是使用青砖、水泥板、地砖和木板作为建筑材料。外墙用双砖砌成,并参考了碉楼的模式,双砖之间有一个青砖大小的空心,据说一是为了隔热,二是为了均衡支撑力量,比实心墙更坚固耐用。从一楼左侧的房间,有一梯可上二楼。二楼地板几乎全是木板铺设,连楼梯也是如此。在其上走动,清脆的脚步声数米可闻,更添神秘感。在结构上均为两层,底层中间是大厅,左右各有一至两间房。楼上中间设置木屏风,有其上搁置神台。

  这些建筑颇有清末时期的文化味道,门眉、大厅的墙壁上,多雕有壁画,以鬼神、神话中的人物或景象为主。高达两米的神台供奉着逝去的先辈们,有的香炉上还插着一簇未烧完的香。

大厅前面没有正门,左右侧各开一个门口出入。

  这里除了几间砖瓦平房外,多户人家都盖了两层楼,一些屋宇高大,廊柱装饰间显得非常气派。尤其是一户老屋的一楼楼顶上,甚至有富丽堂皇的彩色浮雕,上有“1937”字样。可惜的是,房间空了,灶台塌了,只有散落一地的陶瓷片。

  穿到村子的另一头,有大片的草地和蕉林。再往前行,是一条半溪流半池塘的水面,这大概算是村前的池塘吧。傍水的几棵老树浓荫蔽日,枝叶特别茂盛,树下是一道木板桥。过了板桥,就是田野了。再远处,还有村前的一排房子。

  如此依山、傍水、近田,选址精心的邓边村,竟然空无一人。往昔繁华不再,只剩残垣败瓦,这个百年的村庄何时再有人声?

http://www.singtaonet.com/geography/200704/t200704 05_507306.html

Add Your Message Here
Post:
Username: Posting Information:
This is a private posting area. Only registered users and moderators may post messages here.
Password:
Options: Enable HTML code in message
Automatically activate URLs in message
Action:

Topics | Last Day | Last Week | Tree View | Search | Help/Instructions | Program Credits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