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 Log Out | Topics | Search
Moderators | Edit Profile

Kanwit Family » TEA TIME » CURRENT AFFAIRS » EUROPE « Previous Next »

  Thread Last Poster Posts Pages Last Post
  Start New Thread        

Author Message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 12:20 am:   

i.jpg

Saving the dream of centuries

Confronted with turbulence in the provinces, the eurozone has sent in new governors. In place of the wayward George Papandreou, Greece now has Lucas Papademos, former vice-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Instead of the unruly Silvio Berlusconi, Italy has Mario Monti, former head of competition policy at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 is putting in place these new governors in members that have descended to the status of clients. Will this work? Not without a huge amount of support from the centre.

What is at stake today is not only the stability of the European – perhaps the world’s – economy, but the survival of the most successful – and certainly most civilised – effort to unite Europe since the fall of the western Roman empire 1,535 years ago. As Walter Scheide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notes in a fascinating essay: “two thousand years ago, perhaps half of the entire species had come under the control of just two powers, the Roman and Han empires.”* Both collapsed. But the Chinese empire was repeatedly restored and enlarged, while the Roman empire divided irretrievably. Yet the dream of reunification never died. It was apparent in the claims of popes and “holy Roman emperors”. It was carried by Napoleon’s eagles. It is the aspiration embedded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shift in the centre of economic gravity northwards is also old.

So, when Germany’s Angela Merkel, chancellor of Europe’s most powerful state, calls “for Europe to build a ‘political union’ to underpin the euro and help the continent emerge from its ‘toughest hour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I take her seriously. I have little doubt, too,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German business and political elite believes that the survival of the euro and of a united Europe is in the country’s interest.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y are prepared to pay the price.

In the centuries after the fall of Rome, Europe became Babel. Uniting such diversity is a daunting challenge. Politics are local, not European, as are the politicians. This might not matter if decisions taken at the European level were of little import. But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or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 are at the cor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greater the economic divergence within the eurozone, the greater the stresses. Unfortunately, divergences in competitiveness, before the crisis, and in the price of credit, after it, have been extreme (see charts).

This, then, is where the postwar European project itself has arrived. On its fate hangs the European economy, the global banking system and perhaps the world economy.

My interpretation of the actions of chancellor Merkel is that “just enough, just in time” is itself the strategy. In this way, she may hope, the German people will come round to doing more. In this way, too, she may expect, peripheral members will be brought into line. She will not allow things to get so bad that the eurozone collapses; but she will not give so much money that the backsliders slacken their efforts.

Just enough, just in time has been too little too late. What was once a crisis in small peripheral countries has become a conflagration. Spreads on sovereign credit have reached the stratosphere (see charts). Worse, sovereign spreads now include some risk of a break-up.

Mr Monti and Mr Papademos are, almost certainly, the last hope for successful reform and adjustment in their countries. While a failure by Greece would be a nuisance, one by Italy would be devastating. If Italy were forced to default, it might well elect a populist government set on exiting from the euro. If it did so, few would be safe, including France.

Yet what Mr Monti must do is enormously tough. As Gavyn Davies argues, Italy might need to tighten fiscal policy by more than 5 per 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o reverse the widening spreads and start bringing gross public debt down from its exalted level of over 120 per cent of GDP. Given the inevitable adverse effects on output, the attempted tightening would have to be greater than this. Yet investors are unlikely to regain confidence in Italian debt if its economy does not recover. Austerity is not enough.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unrest triggered by the envisaged structural reforms, particularly those affecting the labour market, will also shake confidence. Given the weakness of domestic demand under such a fiscal austerity programme, Italy will need export-led growth. But regaining the competitiveness lost in the 2000s is going to take a long time (see chart). It will itself generate a mixture of labour-shedding with falling nominal wages – a recipe for unemployment, unrest and creditor unease.

The chances that this is going to work smoothly are not high. The turnround period is going to be many years. With Mr Berlusconi surely prepared to condemn Mr Monti’s government as a mere tool of foreign interests, the political obstacles will also be daunting. Mr Berlusconi will be able to use his media to make his attacks louder.

Mr Monti is going to need a great deal of luck. He is also going to need an enormous amount of help, of three kinds: first, at least backstop financing for the rollover of sovereign debt, to the tune of nearly €1,000bn; second, profitable and dynamic external markets; and, finally, a credible strengthening of the poli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union, sufficient to make a break-up inconceivable. All of these are going to depend on bold German decisions. They are also going to depend on the ECB. If it allows slow growth, let alone an outright recession, to grip the eurozone, the chances for big peripheral members are grim. Italy is not little Ireland. That should be obvious to everybody.

The eurozone has fiddled until Rome itself started to burn. With the new government, it has what may turn out to be a last chance to put out the fire. Yes, it is conceivable that Italy would remain in the eurozone even after a default. But that cannot be likely. In any case, an Italian default would batter bond markets across the continent and banks across the world. The time for too little too late has passed. What is needed, instead, is “too much, right now”. Power brings responsibility. Germany alone has the power. It is up to it to exercise the responsibility.

* “From the ‘Great Convergence’ to the ‘First Great Divergence’”, Walter Scheidel (ed.), Rome and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 09:13 am: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1799/ce

为什么德国必须支持意大利?
Saving the dream of centuries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面对各国的动荡,欧元区派出了新的“总督”。在希腊,欧洲央行(ECB)前副行长卢卡斯•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取代了刚愎自用
的乔治•帕潘德里欧(George Papandreou)。在意大利,欧盟前竞争事务专员马里奥•蒙蒂(Mario Monti)换下了任性妄为的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欧洲正在已经沦为附庸的成员国安插新领导人。这样做有用么?答案是,如果没有核心国家的大力支持,就没有用。

如今,不仅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稳定悬于一线,而且,自西罗马帝国在1535年前灭亡以来,统一欧洲最成功——
肯定也最文明——的努力也到了关键时刻。正如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沃尔特•沙伊德尔(Walter Scheidel)
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所指出的:“2000年前,整个物种中大概有一半处在两大帝国的控制之下:罗马帝国和汉帝国。”*二者都灭亡了。但中华帝国反复重生和扩张,而罗马帝国不可挽回地分裂了。然而,再次统一的梦想从未磨灭。它彰显于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宣言。
它被拿破仑(Napoleon)的雄鹰承载。它成为欧盟的内在抱负。

经济重心向北方的转移也由来已久。

于是,当欧洲最强大国家的总理、德国的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呼吁“欧洲建立‘政治联盟’,以支持欧元,并帮助欧洲大陆从‘二战以来的最严峻时刻’中走出来”时,我相信她的诚意。我也不怀疑,德国商界和政界精英中的大部分人都相信,欧元和一个团结的欧洲的继续存在,符合德国利益。问题在于,他们是否准备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漫长岁月里,欧洲陷入分裂,各自为政。将如此多样化的地区统一起来,是一个可怕的挑战。如同政客一样,政治是地方的,而不是欧洲的。如果在欧洲层面做出的决定没有很大的重要性,那么这一点无关紧要。但货币和财政政策,或者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处于民主政治的核心。欧元区内部的经济差异越大,压力就越大。不幸的是,危机爆发前的竞争力差异,以及危机爆发后的信贷成本差异,都已经达到极值(见图表)。

这就是战后欧洲项目眼下的处境。它的命运牵涉到欧洲经济、全球银行体系、或许还有全球经济。

我对默克尔行为的解读是,“适量、适时”本身就是战略。她或许期望着,通过这种方式,德国人民将团结起来,承担更多。同样,她或许期待着,这种方式将能帮助外围成员国达到应有的标准。她不会允许事态发展到导致欧元区解体的糟糕地步;但她也不会拿出太多钱,让懒散者得以放松努力。

实际上,“适量、适时”迄今一直是“太少、太迟”。曾经,危机只局限在外围的小国,现在,它已发展为漫天大火。主权债务息差已经高入云端(见图表)。更糟糕的是,主权债务息差已经开始计入欧元区解体的风险。

几乎可以肯定,蒙蒂和帕帕季莫斯分别是意大利和希腊推行成功改革和调整的最后希望。希腊的失败将使人烦恼,但意大利的失败将带来灾难。如果意大利被迫违约,它很有可能选出一届以脱离欧元区为政纲的民粹主义政府。如果它这样做了,很少国家能够幸免于难,包括法国。

但蒙蒂必须完成的任务是极为艰巨的。正如加文•戴维斯(Gavyn Davies)指出的,意大利可能需要的财政政策收紧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这样才能扭转国债息差扩大的趋势,并使高达GDP 120%以上的公共债务总额开始下降。鉴于这将对产出造成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实际的收紧规模应该比这还要高。但如果意大利经济不能复苏,投资者不太可能重拾对意大利债务的信心。仅有紧缩政策还不够。

拟议中的一些结构改革(特别是那些影响就业市场的改革)将会引发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也会动摇市场的信心。鉴于这类财政紧缩计划会导致内需不振,意大利将需要由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但要重新获得本世纪头十年里失去的竞争力,将需要很长时间(见图表)。这一过程本身就意味着裁员、名义工资下降,这些都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社会动荡和债权人不安的因素。

这个过程顺利进行的可能性不大,且可能需要许多年的时间。鉴于贝卢斯科尼一定会谴责蒙蒂政府,称其不过是外国利益的工具(贝卢斯科尼可以利用旗下媒体为自己造势),政治障碍也将是可怕的。

蒙蒂只有自求多福了。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大量的帮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他需要担保资金来支撑国债展期,总计近1万亿欧元;其次,他需要有利可图的、充满活力的外部市场;最后,他还需要切实可信地加强欧元联盟的政治基础,使其足以消除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这一切都将依赖于德国的大胆决策,也将依赖于欧洲央行。如果欧洲央行未能阻止欧元区增长放缓、甚至陷入衰退,那么,那些较大的外围国家就没什么希望了。意大利可不是小小的爱尔兰。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清楚。

欧元区一直在磨磨蹭蹭,直到罗马着火。意大利新政府成立之际可能就是灭火的最后机会了。诚然,即便意大利发生违约,它也有可能继续留在欧元区,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无论如何,意大利违约将重创全欧洲的债券市场和全世界的银行业。依靠“太少、太迟”苦撑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需要的是“太多、马上”。实力带来责任。只有德国才具备这种实力,因此,德国必须履行责任。

*《从大趋同到大分流》(From the ‘Great Convergence’ to the ‘First Great Divergence’),收录于《罗马与中国》(Rome and China)一书,该书编者为沃尔特•沙伊德尔(Walter Scheidel),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May 11, 2010 - 09:02 pm: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0-05/12/c_1291783.htm

挽救欧元区经济没有“速效救心丸”

2010年05月12日


在高福利追求和高福利水平下,欧洲近30年来进取精神明显衰退。进取精神衰退的迹象之一,是诸多国家出现了“金融化享受”的倾向。而今,被福利资本主义和糟糕财政政策拖累的欧元区经济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不仅欧洲人应当对自己若干年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作彻底反省,更值得那些视欧洲为标杆的后起国家深思

近日,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恐慌情绪在全球资本市场迅速蔓延。尽管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了向希腊提供总额11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尽管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本月10日达成了一项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应对困境;尽管拟在7500 亿欧元中出资2500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要全力支持欧盟,美联储也已采取措施向欧洲市场注入美元以防希腊债务危机扩散;但上述这些行动能否达到稳定市场信心的预期目标,还需拭目以待。

虚实倒挂的欧元区经济,为市场风险被人为放大提供了可能

忧心忡忡的欧元区领导人眼下面临的最重要任务,是如何避免主权评级可能被下调的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意大利成为压垮欧元区经济的“致命稻草”。对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欧元区来说,拿出800亿欧元拯救负债3000亿欧元的希腊,并不会太吃力;但若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欧元、债务容量达到 5600亿欧元、失业率已飙升至20%的西班牙不幸被标准普尔或穆迪判处“死刑”或“死缓”;或者更具指标意义的意大利步了希腊后尘,那么,即便欧盟启动 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恐怕也会如泥牛入海。

当然,从欧元区经济的基本面以及区内的行动能力来看,金融投机资本要把G7成员国之一的意大利拖下水并非易事。但回顾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笔者还是担心:在高度敏感的市场传导机制作用下,如果欧元区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发酵,市场信心不断动摇,那么谁能保证欧元区下一步不会有爆炸性的事件发生?假如这场主权债务危机最终演化成恐慌性的第二波经济与金融危机,则不仅将吞噬世界经济复苏成果,摧毁欧洲耗时11年建成的欧元体系,更将对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根本性伤害。

探究持续发酵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之源,显性的原因是欧洲为拯救受伤严重的金融业祭出扩张性财政政策落下了后遗症;进一步的原因是投机资本为博取海量收益而对欧元实施了空前阻击,以及标准普尔、穆迪等信贷评级机构推波助澜;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看起来比较稳健实则虚实倒挂的欧元区经济,为市场风险被人为放大提供了可能条件。

我们看到,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欧元区和国际基金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还是到位的。特别是作为欧元区重要支撑力量的德法两国,展现了相当强的领导力和大国责任。但是,欧元区到目前为止的救援行动看起来治标不治本,换句话说,目前欧元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方案只是推后了希腊主权债务的违约时间;欧盟一揽子救助机制也非长期稳定机制,欧元区爆发更大层级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

欧洲近30年来进取精神明显衰退,多国出现“金融化享受”倾向

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主权债务危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经济和制度一向比较稳健的欧洲,一些国家竟会落到今天这番田地?为什么抗击打能力很强的欧元区竟成了当今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

作为现代工业文明发源地的欧洲,曾经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生产力和傲人的经济成就。但是在高福利追求和高福利水平下,欧洲近30年来进取精神明显衰退。进取精神衰退的迹象之一,是诸多国家出现了“金融化享受”的倾向。本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欧洲经济中的比重一直超过金融服务业;但随着 “经济金融化”,欧洲和美国一样,将经济活动的中心偏离了实际产品的生产,而越来越集中到金融资产的管理、流动和增值上来。结果,以金融为代表的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业越来越成为欧元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欧洲不断把制造业转移到境外,致使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大大提高;资本外移的直接后果,就是本土工作岗位不断丢失,失业率居高难下。环视当今欧洲,除了德国、瑞典等少数国家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勤勉和创新精神,其他国家都有“金融化享受”的倾向。严重的失业,不仅使数以千万的失业者要求以被救济者的身份分享社会劳动成果,而且造成不少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无法充分发挥创造财富的能力。希腊等国每年产值的将近1/3被社会福利和救济所吞噬,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加上工业发展相对停滞以及创新赢利能力不断衰退,国民经济于是陷入困境。

欧元区危机,值得视欧洲为标杆的后起国家认真观察,引以为鉴

这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曾经的世界超级强国英国之所以从“日不落帝国”的高点跌落,落回到偏居英伦三岛的起点,除了力量使用过度,就因为英国统治者沉湎于金融业的表面繁荣而忽视了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技术进步。而今,被福利资本主义和糟糕财政政策拖累的欧元区经济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不仅欧洲人应当对自己若干年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作彻底反省,更值得那些视欧洲为标杆的后起国家深思,像中国这样正处于上升期的新兴经济体,应该认真思考经济结构转型过快的负面效应: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如果在实体经济基础并不稳固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向服务经济转型,将更多的经济资源投入到易受国际市场影响和国际资本控制的金融服务业,不但会欲速而不达,更可能在重心不稳、经济免疫力不强的情况下,成为国际投机资本攻击的靶子,最终自吞苦果。

解铃还需系铃人,挽救欧元区经济的关键在于,欧洲在借助世界力量稳住金融市场的同时,迅速刮骨疗疾,建立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强化研发,以科技革命引领经济发展。

(章玉贵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 12:09 am: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880000/newsid_7889500/7889535.stm

欧元区经济衰退严重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880000/newsid_7887500/7887539.stm

“金融危机是美国最大安全担忧”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表示,目前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是美国眼下最大的安全担忧。

布莱尔在其上任后首次对国会的年度报告中指出,这场金融危机已经给世界上至少四分之一的国家造成不稳定问题。

他说:“美近期最主要的安全担忧就是环球经济危机及其地缘政治含义。”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如果经济危机持续1至2年,就会增加对政权构成威胁的不稳定因素。

他警告说,经济危机可能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并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场经济危机始于美国,令美国很难维持其在促进自由贸易方面的领袖地位。

基地组织

除经济危机之9 6,基地组织也仍然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

布莱尔表示,虽然基地组织领导层在近两年来被有效削弱,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仍令人担心。

去年基地组织共有四名领导人物在巴基斯坦西北地区被政府军击毙,而取代它们的人在经验和影响力方面都与前任有很大差距。

他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相互攸关,如果巴基斯坦不加强其边境控制的话,阿富汗的安全局势无法改善。

布莱尔还说,阿富汗的激进武装在本国南部、东部和西北部取得一定阵地,而巴基斯坦激进武装在本国北部和西部威胁政府军。

布莱尔认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应对境内激进武装的猖獗负责,因为他们没有处理好国内的贪污、贫穷、人道问题等,给激进武装制造了生存土壤。

*************************************************************************
http://news. 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880000/newsid_7889500/7889535.stm

欧元区经济衰退严重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缩水1.5%。一些国家的情况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

德国经济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缩水了2.1%,这是自从1990年东西德合并以来经济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

法国经济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缩水1.2%;意大利经济的表现则是1980年以来最糟的,第四季度经济缩减1.8% 。

荷兰和奥地利经济相对来说缩水幅度较小,分别为0.9%和0.2%。

从2008年全年来看,以欧元计算,欧元区15个国家的经济比2007年增长0.7%。

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深化,公司纷纷削减了投资,出口也大幅减少。航空业和汽车制造业都受到严重冲击。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说,今年一月欧洲新车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

德国经济刺激计划

欧洲受经济衰退打击最严重的德国,该国议会下院周五通过了一项6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该计划包括减税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于此同时,工业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们正聚集罗马,讨论全球经济危机。这七个经济大国目前都处于经济衰退之中。

七国领导人希望证明他们的共同努=E 5能够制止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但德国警告说,如果各国为了自己的经济而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话,世界将坠入1930年代的黑暗中。


e.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 08:31 am:   

http://news.bbc.co.uk/2/hi/programmes/from_our_own_correspondent/7611133.stm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620000/newsid_7624800/7624814.stm
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后出现新气象
记者来鸿
汤姆·弗特
BBC记者


Romania's reinvention in EU image


The horse and cart is fast disappearing from rural life
Romania.jpgRomania.jpgRomania.jpg
Romanian industry is struggling to meet EU standards on pollution.

Romanian industry is struggling to meet EU standards on pollution.
Free from the shackles of the communist past, East European countries are reinventing themselves and, as Tom Fort found in Romania, they are blossoming as part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e road into Targu-Mures from the south-west is long, straight and unpromising.

From a great distance, the skyline is filled by the chimneys and towers of a vast fertiliser plant.

When you get closer to it, you can see that the towers and chimneys are joined by blocks of brick and concrete, filthy and eaten by pollution, festooned with rusted metal piping.

When I first came this way, 18 years ago, a plume of virulent mustard yellow smoke poured night and day from the tallest of the chimneys, filling the air over the town with a sharp, sour tang.

The road was lined with other factories, smaller but just as grubby, just as noxious.

Transformation

The first thing I noticed when I returned this summer was that they were gone. The leather factory had been replaced by a supermarket, the textiles factory by car showrooms, the cement factory by a housing development.

Only the fertiliser plant survived, like a monument to a departed age. And even there, a European Union edict meant the smoke was now a benign and odourless whi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own centre was even more start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buildings - the two churches at one end, the art nouveau Palace of Culture and Old Town Hall at the other, the anything-but-Grand Hotel - was the same. But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

The dark, poky shops selling nothing anyone wanted to buy were no more. There were nine banks, almost as many mobile phone outlets, ice cream parlours, bars, cafes, restaurants, even a casino.

The once soot-smeared frontages glowed in their pastel shades, and Colonel Sanders' avuncular features looked down from the glass and steel heights of the Mures Mall.

Prosperity

My friend Grigore was looking similarly restored. When I first met him, he was living in one of the stark apartment blocks that came after the factories, working himself half to death trying to keep a bloated Communist-era glass and furniture company from going to the wall.

Now he had a smart new house near the Castle, and a small, flourishing business where his son did most of the hard graft, leaving Grigore time, at last, for his passion in life, which was fishing.

He had lived through a lot. Persecution by the authorities, the imprisonment of relatives, his brother and mother going into exile in Germany, the death of his wife.

Now he was looking forward to a trip to the Danube delta, taking his motorboat, then a month fly-fishing in Lapland with his brother.

Old animosities buried

Targu-Mures is in Transylvania, which was Hungarian for a lot longer than it has been Romanian. To the Hungarians it has always been, and will always be, Marosvasarhely.

Three months before I arrived in 1990, tensions between the communities erupted into vicious violence, leaving bodies on the steps of the Orthodox cathedral.

Then, that was one of two subjects dominating every discussion: Romanian against Hungarian. The other, of course, was the trauma of the Ceausescu years.

The ethnic issue has subsided. As the Hungarian director of the splendid Teleki Library in Targu-Mures put it to me, rather sadly, the young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old history any more. Just money. And not any money. Euros.
As for the Ceausescu nightmare, that too has receded.

One day, going fishing, I was introduced to Calin, a law student, a thoughtful and delightful young man of 20. I asked him whether they learned about the regime at school and at university.

Not really, he said. He had seen the documentaries on TV, listened to the old people talking about it. But it was all so long ago.

With an effort, I realised that Calin was not even two years old when Ceausescu and his wife were shot.

All modern conveniences

The countryside stretching away to the east from the town is utterly lovely. A green valley giving way to wooded hills, then mountains blue with pine forest.

Eighteen years ago, there were as many horses and carts on the roads as cars. The grass in the meadows was cut by scythe. In the villages, every family squeezed every scrap of food they could from their patch of land. They toiled unceasingly, through all the hours of daylight.

Now, the grass is cut by machine, the horses and carts are disappearing fast, the vegetable gardens are shrinking. The hard peasant life has softened.

One day I expressed regret to Grigore about the loss of peace and the picturesque. He, who like most Romanians had been through experiences quite unimaginable to me in the bad times, was politely dismissive.

"You are a romantic," he said. "Why should anyone want to work all day to grow food when they can buy it in the supermarket?"

I realised I had no answer.

From Our Own Correspondent was broadcast on Saturday, 13 September, 2008 at 1130 BST on BBC Radio 4. Please check the programme schedules for World Service transmission times.


从罗马尼亚西南部通往特尔古穆列什市的道路显得很长、很直,但是这条路越走越没有希望。

从远处望去,这座城市轮廓由无数座烟囱和一座大型化肥厂的高塔组成。

当你接近这座城市时,你可以看到加入这些烟囱和高塔行列的是一排排红砖和水泥建造的厂房。由于长期污染,这些建筑肮脏不堪,腐蚀变色。厂房上下左右缠绕着无数生锈的金属管道。

18年前,当我沿着这条公路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这座化肥厂的最高烟囱日夜不停地喷吐着一股黄色有毒的烟雾。在这座城市里,不管你走到哪,都可以闻到这种呛鼻子的酸臭味。

这条公路的两侧还建有其他工厂,规模虽然小一些,但是同样肮脏不堪,臭气熏天。

旧貌新颜

今年夏天,我又重新回到了这座城市,我发现的最大变化是,所有的烟雾和臭气都消失了。

市里的皮革厂已经被一家超级市场所取代;纺织厂也无影无踪了,现在那里是一个汽车展销厅;水泥厂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开发的居民区。

但是那座大型化肥厂就像是一座旧时代的纪念碑,仍然屹立在那里。虽然工厂地点没有变,但是落实欧盟法规后,工厂冒出的烟已经变成没有公害、没有臭味的白烟。

市中心的变化更是令人感到震惊。虽然市内的主要建筑的位置都没有改变,主要大街的一头是两座教堂,另一头是新艺术文化宫和老市政厅;那座看上去一点也不壮观的"大饭店"仍然屹立在那里。但是我的感觉是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街边上那些出售无人问津的商品的黑暗、简陋的商店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这条街上有9家银行,还有同样数量的手机商店。此外,还有冰淇淋店、酒吧、咖啡厅、餐厅。对了,还有一个赌场。

过去曾经是灰尘满面的沿街商店门脸都被涂上不同的柔和色彩。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穆列什购物中心大厦外墙上,肯德基连锁店创始人桑德斯上校仍然在对着人们发出慈祥的微笑。

繁荣景色

我的朋友格里戈雷看上去也是旧貌变新颜。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他住在紧靠着那些工厂后面的职工宿舍楼里。他那个时候拼命地工作,以避免共产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臃肿玻璃家具厂破产。

现在,他在古城堡附近拥有一座新盖好的漂亮房子,还管着一个蒸蒸日上的小企业,不过公司的主要业务由他儿子负责。这样格里戈雷就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满足他一生中最大嗜好--钓鱼。

他这一辈子真是经历不少事情:当局的迫害、亲属被投入监狱、他的兄弟和母亲流亡到德国,还有妻子的去世。

格里戈雷现在打算到多瑙河三角洲去兜一兜风,过一把瘾。他当然要带上他的摩托艇。然后,他们兄弟俩还要到芬兰的拉普兰,就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去钓鱼。

和睦相处

特尔古穆列什市位于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过去属于匈牙利王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公民投票,正式成为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匈牙利民族社区来说,这个地区过去是,将来也永远被叫做毛罗什瓦萨尔海伊。

我是在1990年访问特尔古穆列什市的。在我抵达那里三个月之前,罗马尼亚与匈牙利两大民族社区之间发生严重暴力事件,还在东正教大教堂的台阶上丢下了尸体。

当时,罗马尼亚人与匈牙利人之间的冲突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另一个话题就是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留下的伤痕。

现在,种族矛盾已经解决。特尔古穆列什市有一座漂亮的泰萊基图书馆,来自匈牙利族的馆长带着悲哀的语气对我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对过去的历史已经毫无兴趣。他们只是对赚钱感兴趣,特别是欧元。

随着时间推移,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留下的噩梦也逐渐被忘却。

有一天我去钓鱼,认识了一位叫卡林的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他今年20岁,是一个很有思想,性格开朗的小伙子。我问他在中学和大学是否读到有关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的历史。

他说没有读到,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有关那段历史的纪录片,平时也听到一些老人谈到那段历史。但是这些都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了。

我思考了一下,才意识到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的时候,卡林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

丰衣足食

特尔古穆列什市的乡村向东面延伸,看上去非常美丽。绿色山谷逐渐变成了长满小树的丘陵,再往远处看是被郁郁葱葱的松柏覆盖的高山。

18年前,这条道路上随处可见的是马拉的大车,和现在路上跑的小汽车一样多。草地上,人们用大扇镰割草。在村子里面,人们在自家的地里尽量多种些粮食。天一亮,人们就不停歇地在地里耕作。

现在,人们用机器割草。马拉的大车正在迅速减少,菜园子面积也正在萎缩。农民们的生活也不像过去那样艰苦了。

格里戈雷和其他罗马尼亚人一样,过去经历了许多我难以想象的苦日子。有一天,我对他表示,农村的平静和美丽景色不见了,挺可惜的。但是他不同意我的看法,不过口吻倒是很客气。

"你太浪漫了,"他说。"现在到超级市场去什么粮食都能买到,有谁还愿意整天辛辛苦苦地种粮食呢?"

我突然感到到我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September 02, 2008 - 10:58 am: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602006,00.html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602006,00.html


俄格关系的渊源和冲突原因

2008.08.29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冲突的升级,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人们甚至已经开始讨论新冷战的来临。但是很多专家对于这次危机的爆发并不感到意外。周四,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俄格关系、东欧问题专家帕尔萨达尼施维利和多宾斯在《新苏黎世报》上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述了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的历史文化渊源,政治军事背景,还有冲突升级的原因。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摘译如下。

俄罗斯--从庇护者到统治者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人们不断地把俄格冲突升级诠释成苏联解体的"余震",或者是大国扩张造成的地缘政治冲突。事实上,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这两个国家,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一直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极不对称的。早在1783年,沙俄帝国就通过一个条约,宣布要保护格鲁吉亚领土完整,并对其拥有宗主权。1801年,沙俄正式把格鲁吉亚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并一步一步地把这个小国家并入了自己的帝国势力范围。

苏联统治时期,格鲁吉亚作为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分,在经济和政治上对莫斯科都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但是,在这样的依附关系之下,格鲁吉亚却保留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特性。尤其是语言和文学方面,格鲁吉亚并没有被俄罗斯同化,格鲁吉亚语仍是官方语言。在这种文化独立性之下,一群民族精英在七八十年代应运而生,民族认同感在整个社会扎下根来。


加姆萨胡尔季阿的极端民族主义Zviad Gamsakhurdia


然而,今天的冲突并不完全是俄罗斯的扩张和格鲁吉亚的独立自觉造成的,格鲁吉亚独立之后的第一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他推行的极端民族主义政策并没有顾及到格鲁吉亚的民族多样性,也没有处理好和隶属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还有阿扎尔这三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和其他少数民族如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

加姆萨胡尔季阿下台之后,曾担任苏联外交部长的Eduard Shevardnadze谢瓦德纳泽回到格鲁吉亚成为总统,他在任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得到了一定恢复,和俄罗斯的关系初步正常化,和西方的合作也得到了加深。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传统的裙带经济和腐败问题仍然存在;不仅在分离省份,而且格鲁吉亚本土都还有俄罗斯军队驻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地位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澄清。在俄罗斯的帮助下,这两个省份甚至发展成为事实上独立的国家。


2003年11月,萨卡什维利Mikhail Saakashvili)通过一场所谓的玫瑰革命,宣布要给这个国家带来更多的民主和西方化。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萨卡什维利上台之后的政治作风反而越来越像俄罗斯了:总统享有决策权威,反对党被不断分解打散,格鲁吉亚政治的个人化越来越强烈。萨卡什维利试图将自己的国家从历史造成的和俄罗斯之间的不对称关系中解脱出来,他发誓要恢复国家的领土统一,并且要加入欧盟和北约。但是,萨卡什维利越是和西方国家打得火热,普京就加紧利用俄罗斯的强大力量和两个分离省份的独立,给格鲁吉亚带来政治上的巨大震荡。


互相的不断挑衅


可以说,从长期以来双方的互相挑衅行为来看,这次的冲突升级并不令人吃惊;只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规模之大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现在,俄罗斯军队不仅开进了两个分离省份,而且还控制了格鲁吉亚东西部联结的要道。只有俄罗斯彻底从格鲁吉亚本土撤出,才能有利于局势的正常化,但是萨卡什维利首先挑衅的行为又会给他带来内政上的危机。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长期以来,格鲁吉亚一直无法成功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这个国家为自己在这一点上的失败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就算有西方国家和邻国的斡旋和帮助,格鲁吉亚人民能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来对抗俄罗斯的撼动力,还是个未知数。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Friday, August 29, 2008 - 12:39 pm:   

Abkhazia.jpg
South Ossetia.jpg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602006,00.html


俄格关系的渊源和冲突原因

2008.08.29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冲突的升级,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人们甚至已经开始讨论新冷战的来临。但是很多专家对于这次危机的爆发并不感到意外。周四,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俄格关系、东欧问题专家帕尔萨达尼施维利和多宾斯在《新苏黎世报》上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述了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的历史文化渊源,政治军事背景,还有冲突升级的原因。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摘译如下。

俄罗斯--从庇护者到统治者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人们不断地把俄格冲突升级诠释成苏联解体的"余震",或者是大国扩张造成的地缘政治冲突。事实上,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这两个国家,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一直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极不对称的。早在1783年,沙俄帝国就通过一个条约,宣布要保护格鲁吉亚领土完整,并对其拥有宗主权。1801年,沙俄正式把格鲁吉亚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并一步一步地把这个小国家并入了自己的帝国势力范围。

苏联统治时期,格鲁吉亚作为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分,在经济和政治上对莫斯科都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但是,在这样的依附关系之下,格鲁吉亚却保留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特性。尤其是语言和文学方面,格鲁吉亚并没有被俄罗斯同化,格鲁吉亚语仍是官方语言。在这种文化独立性之下,一群民族精英在七八十年代应运而生,民族认同感在整个社会扎下根来。


加姆萨胡尔季阿的极端民族主义


然而,今天的冲突并不完全是俄罗斯的扩张和格鲁吉亚的独立自觉造成的,格鲁吉亚独立之后的第一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他推行的极端民族主义政策并没有顾及到格鲁吉亚的民族多样性,也没有处理好和隶属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还有阿扎尔这三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和其他少数民族如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

加姆萨胡尔季阿下台之后,曾担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谢瓦德纳泽回到格鲁吉亚成为总统,他在任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得到了一定恢复,和俄罗斯的关系初步正常化,和西方的合作也得到了加深。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传统的裙带经济和腐败问题仍然存在;不仅在分离省份,而且格鲁吉亚本土都还有俄罗斯军队驻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地位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澄清。在俄罗斯的帮助下,这两个省份甚至发展成为事实上独立的国家。


2003年11月,萨卡什维利通过一场所谓的玫瑰革命,宣布要给这个国家带来更多的民主和西方化。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萨卡什维利上台之后的政治作风反而越来越像俄罗斯了:总统享有决策权威,反对党被不断分解打散,格鲁吉亚政治的个人化越来越强烈。萨卡什维利试图将自己的国家从历史造成的和俄罗斯之间的不对称关系中解脱出来,他发誓要恢复国家的领土统一,并且要加入欧盟和北约。但是,萨卡什维利越是和西方国家打得火热,普京就加紧利用俄罗斯的强大力量和两个分离省份的独立,给格鲁吉亚带来政治上的巨大震荡。


互相的不断挑衅


可以说,从长期以来双方的互相挑衅行为来看,这次的冲突升级并不令人吃惊;只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规模之大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现在,俄罗斯军队不仅开进了两个分离省份,而且还控制了格鲁吉亚东西部联结的要道。只有俄罗斯彻底从格鲁吉亚本土撤出,才能有利于局势的正常化,但是萨卡什维利首先挑衅的行为又会给他带来内政上的危机。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长期以来,格鲁吉亚一直无法成功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这个国家为自己在这一点上的失败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就算有西方国家和邻国的斡旋和帮助,格鲁吉亚人民能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来对抗俄罗斯的撼动力,还是个未知数。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April 29, 2008 - 09:52 pm:   

http://www.zaobao.com/gj/gj080430_506.shtml

法国囚犯过半是回教徒

(2008-04-30)

  (法国讯)法国回教徒只占当地总人口的12%,不过,被囚禁在法国监狱内的囚犯,却有一大半是回教徒。社会学家指出,这种现象是法国少数族群无法融入社会的直接后果。

  《华盛顿邮报》报道,法国监狱内的所有囚犯,有六到七成是回教徒。研究员、犯罪学家和回教领袖指出,在欧洲几乎每一个监狱收监的囚犯中,移民和其子女的比例都是失衡的,不过,法国的数据最引人注目。

  研究法国刑罚制度的社会学家穆萨说:“回教徒在监狱内的高比例,是法国少数族群整合失败的直接后果。”

  法国监狱官员将问题归咎于从北非和其他回教国家迁移到法国的贫民。法国监狱制度的整合与宗教小组主任说:“许多移民是在艰难的经济情况下抵达法国,这使得犯罪行为更为频繁。”

  不过,回教领袖、社会学家和人权分子指出,同其他欧洲国家比较,法国政府的社会政策,更趋向于将回教徒孤立起来。他们住在贫困郊区,这使得他们在法国出世的后代,很难在社会上取得进展,甚至是获得法国当局的尊重。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April 09, 2008 - 08:52 am: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8-04/86746.html


欧盟与中国渐行渐远 未来几个月起决定性作用

2008-04-09

  比利时《新欧洲周报》4月7日文章,原题:欧盟中国渐行渐远 对于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来说,今后几个月将是决定性的。欧盟也许确实有理由要求中国在经济和人权政策上更具灵活性。但是,欧洲应该避免把中国龙逼入一种失落和敌意的境地,如果是那样,它反而会更不愿意合作。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欧洲渴望成为多极世界一大支柱的雄心,使这两个伙伴维持了若干年的蜜月。而西藏事件和彼得•曼德尔森去年不留情面的演讲等近来发生的事件,迫使双方面对现实———不断扩大的期望差距。


  欧洲认为中国在国内政治的社会多元化问题上做得不够。而中国同样感到欧盟没有成功解决其自身的政治多样性。许多外交官和学者认为决策能力的缺乏削弱了欧盟作为国际舞台上一个稳定和值得信任的角色的立场。


  欧盟抱怨中国在使贸易关系更公平问题上做得不够。北京通过人民币汇率、过度补贴及阻止欧盟公司收购中国同行等做法破坏公平竞争。相反,中国发现欧盟没有对它推进的痛苦改革给予回报。中国仍在继续放宽经济控制,而欧盟按兵不动,并报以新一轮的保护主义。


  欧盟也对中国不断上升的外交自信感到不快。从金沙萨到平壤,中国大使馆正在成为新的外交神经中枢。作为对西方批评的回应,中国做出了部分政策调整,但仍继续不懈地追索自然资源和改变力量平衡。


  中国对欧盟越来越失望,因为后者担当不了新的多极世界秩序中的一个支柱的角色。尽管当涉及贸易和武器禁运等重要议题时,北京喜欢分化欧盟内部不同的成员国;但现在它日益担心一个外交软弱的欧洲将必然与美国走到一起。


  欧亚大陆的两边都逐渐失去耐心。高期待变为失望感。当他们在国内处境不利时,领导人会被迫做出对外国强硬的样子。对许多欧洲领导人来说,中国是个不错的替罪羊。尽管欧盟仍有不少理由可批评中国,但它对北京的影响力将减弱,与此同时,中国开始认为我们的政策来自选举机会主义和双重标准。


  不要老是抱怨,双方现在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寻找途径弥合期望差距。不要试图说服对方,欧盟和中国理应清晰界定各自的利益和要求,彼此打交道时顾及对方。坚决而设身处地的外交是避免紧张升级的唯一途径。▲(作者乔纳森•霍尔斯拉格,汪析译)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October 30, 2007 - 04:50 pm: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060000/newsid_7069900/7069935.stm
普京出席“大清洗”遇难者纪念仪式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930000/newsid_6936800/6936837.stm
俄罗斯为大清洗遇难者竖起十字架。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750000/newsid_4758700/4758704.stm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秘密报告50周年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740000/newsid_4742400/4742406.stm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讲话50周年话沧桑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1490000/newsid_1499700/1499776.stm

八一九:震惊世界的三天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1500000/newsid_1502900/1502985.stm

资料:前苏联时代政治词汇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1490000/newsid_1495400/1495409.stm
前总统回忆苏联政变十年

*********************************************

普京出席“大清洗”遇难者纪念仪式

2007年10月30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二(30日)在政治迫害受难者纪念日参加布托沃射击场举行的纪念活动时表示,政治斗争是需要的,但不应当带有破坏性。


在1937-1938年期间,莫斯科近郊的布托沃监狱有二万多人被处决。

普京说:"我们所有人应当记住这一悲剧,但不是悲剧本身,之所以需要纪念,是因为我们应该清楚,为了国家发展和选择更有效的发展道路需要政治上的争论,需要大辩论、交换意见和斗争,但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具有破坏性的"。

俄罗斯议会选举的竞选活动即将开始。普京的支持者肯定能够获胜。

普京总统位于统一俄罗斯党议会选举名单首位,预计他明年将卸任。

BBC驻莫斯科记者罗杰斯说,普京到布托沃出席纪念仪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8月在当地竖起遇难者纪念碑时,没有任何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出席。

普京曾负责联邦安全局,其前身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秘密警察克格勃。

当谈及1937-1938年间的政治迫害时期,普京指出,当时有几百万人被迫害致死。

他说:"他们是有着自己观点的民众,他们并没有害怕说出自己的观点,他们是民族最优秀的人物"。

普京认为,"为了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但是在莫斯科的人权活动人士说, 克林姆林宫并没有尽力帮助受政治迫害的人。

政治迫害受害者协会主席沃尔科夫说,受害者没有从国家得到任何补贴。

他对美联社说:"我们的总统普京一只脚站在民主一边,一只脚站在克格勃一边,这真是选错了人。"

上世纪30年代,斯大林发动了政治谋杀和大清洗,1937年达到顶峰,秘密警察逮捕了170多万人,至少有81万人被枪杀,历史上被称作"大恐怖"。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930000/newsid_6936800/6936837.stm
俄罗斯为大清洗遇难者竖起十字架。



俄国城市布托沃周三(8月8日)举行仪式,为1930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那里被杀害的数万平民竖起巨大的十字架。
最早的一批恐怖浪潮恰好发生在70年前的今天。莫斯科附近的布托沃至少有两万人被处决,具体的数字恐怕没人知晓。

这些血腥事件发生在前苏联独裁者斯大林为排除异己而发动的大清洗运动期间。

在这些被处决的人中,有些人是因为宗教原因,有些人则仅仅是由于邻居向秘密警察进行了诬告。

在布托沃被处死的人中至少有一千多是神父、僧侣与修女。

一个巨大的木头十字架竖立在纪念死难者仪式的中心。这个十字架是由一座修道院制作的。而这座修道院在1930年代曾被改建为监狱。

纪念活动开始前先进行了宗教仪式,参加者有当地教区的三四百名成员。仪式的规模并不很大,出面组织这次活动的也是宗教和人权团体,而非俄国政府。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750000/newsid_4758700/4758704.stm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秘密报告50周年

记者来鸿
BBC记者 莱蒂

2006年02月28日
50年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发表了反斯大林秘密报告。
他把当时被苏联人当作英明领袖和慈父的斯大林形容为暴君和杀人犯。

赫鲁晓夫的讲话在整个共产党集团引发巨大震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进程。

但是,这个在党代会上秘密发表的报告又是如何被外界得知的呢?本台记者莱蒂当时是路透社驻莫斯科的一名年轻记者。他回忆了这一讲话被泄露给外界的经过。

夜晚电话

1956年3月初的一个夜晚,我正在我位于莫斯科的公寓打点行装,准备明早前往斯德哥尔摩度假。

这时电话响了,是我的苏联朋友奥洛夫。电话中他的声音显得很急促。'我必须在你离开前见到你。'他说。我有些不太情愿,因为这次假期是我盼望已久的。

在二月份的10天里,在莫斯科的寥寥无几的西方记者一直在报道苏共中央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但就在大会正式闭幕的当晚,党中央大楼里直到凌晨一直灯火通明,异常热闹。

我们都在猜想,到底出了什么事?随后传来消息说,赫鲁晓夫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发表了抨击斯大林的报告,把斯大林形容为刽子手。据说这次讲话所引起的震惊曾导致一些人在会议间突发心脏病,有的人则在会后自杀。

深夜会面

由于奥洛夫显得那么急迫,我便邀请他立刻前来我的公寓。

在当年,一位西方人如果能够能有几个非官方的苏联朋友可以说是很幸运的。在斯大林时期,和外国人私下交朋友是一个可以被送进监狱的罪名。

尽管在斯大林死后三年的赫鲁晓夫时期,这方面的禁令有所松动,但仍没有多少人敢和西方人接触。可奥洛夫对此却并不在乎。

我当时的公寓在外国人特别住区,门卫戒备森严,24小时防备着苏联人进入。可奥洛夫来去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所以我一直怀疑他是克格勃的人。

奥洛夫进来后,开门见山地说到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他在没有任何笔记的情况下向我详细叙述了报告的每一个细节。他披露的内容使我深感震惊。

奥洛夫解释说,他的一位朋友是当地的党委负责人,所以,他看到了这份报告的文件。

但问题是,我能不能相信他的话?一旦报道有误,对于我个人和路透社来说,后果将极为严重。

在和我的上司进行磋商后,我们决定报道奥洛夫提供的消息。随后虽然我仍旧按计划前往斯德哥尔摩度假,但心中却一直忐忑不安。可在后来的几个月中却什么也没有发生,我返回莫斯科继续做我记者的工作。

被迫离开

直到秋天,赫鲁晓夫的报告引起的冲击性才开始显露出来:匈牙利爆发了起义,动乱波及整个中欧甚至苏联国内。于是,克格勃开始向我施压,我被迫离开了苏联,并认为今生今世恐怕再也没有回去的希望了。

直到32年后戈尔巴乔夫的'解冻'时代,我才作为卫报记者重返莫斯科。

不解之迷

但一个问题一直萦绕我心头:奥洛夫向我透露赫鲁晓夫报告这件事情背后一定还有别人。

那么,到底是谁让他把最详细的报告泄露给我的呢?会不会甚至是赫鲁晓夫本人,因为他迫切希望全世界知道他和斯大林的决裂?后来我问到的每一个人都同意我的推测。但我至今不知事情的真相,而且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了。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740000/newsid_4742400/4742406.stm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讲话50周年话沧桑
BBC驻莫斯科记者罗森伯格报道

本周是前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秘密讲话50周年。5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人又是如何看待斯大林呢?

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充满了恐怖。在当年苏共20大的这一讲话中,赫鲁晓夫把去世三年的斯大林拉下了神坛。他指责斯大林是暴君。

当年苏共20大的头十天中充满了掌声,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大谈苏联的成就。

然而就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发表了他的秘密报告,震惊了整个会场。

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历数了斯大林的罪行。包括劳改营,暴政下对异己人士的大清洗和屠杀。

秘密报告禁止记者出席。当年报道大会的记者拉斯基只好回到办公室等消息。

他回忆道说:他的老板拿着斯大林讲话的记录稿进来,脸色惨白。问老板出了什么事,难道美国发动核战争了吗?老板的回答是,比那还要糟糕。

非凡勇气

在莫斯科的寓所里,赫鲁晓夫的女儿拉达讲述了当年听到父亲谴责斯大林时的震惊。



她说,当时根本就不知道父亲会这样做。他在家里从来不谈工作的,因为有窃听。但拉达认为,她的父亲鼓起勇气这样做是为了人民能生活得更好。

作家瓦西里.阿克舍列夫1956年时是医学院的学生。他记得当时赫鲁晓夫讲话向学生和工人播出,很快斯大林的形象就垮了下来。

阿克舍列夫说:"当时他们医学院有好几幅斯大林画像。学生们开始把画像撕下来。那是一种胜利的,快乐的气氛。"

今年94岁的塔马金老人给我看了赫鲁晓夫讲话后他收到的一份文件。这是一封平反的信。他那时已经在劳改营中被关押了8年。

斯大林当权时把成千上万苏联人关进了劳改营。但塔马金老人只是在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之后才了解到斯大林的邪恶。



个人崇拜再现

但50年后的今天,却有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在俄罗斯发生。

到红场上同十几岁的年轻人聊一聊你就会发现,斯大林的形象正在今天的俄罗斯人心中恢复:

这些年轻人有的说是斯大林使俄罗斯变成伟大的国家。

有的说,斯大林是个伟人,为俄罗斯人做了许多事。没有他,不会赢得战争。

然而,他们中没有一个说到斯大林所犯下的罪行。

对今天的俄罗斯年轻人说来,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一些俄罗斯议会议员指责克里姆林宫需要煽动起对斯大林的重新崇拜。

看起来,赫鲁晓夫也许把斯大林拉下了神坛,但显然他并没能成功的使俄罗斯摆脱斯大林的阴影。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1490000/newsid_1499700/1499776.stm

八一九:震惊世界的三天

2001年08月19日
1991年8月19日,前苏共强硬派发动了推翻改革派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政变。

坦克和装甲车开入了莫斯科市中心。发动政变的人组成紧急状态委员会,向苏联人民宣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呼吁“恢复苏联的骄傲和荣誉。”

但是国家紧急委员会却遭到了以叶利钦为首的强烈抵制,成千上万的苏联人也加入了抗议的行列。

持续三天的政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震惊了世界,并永远改变了前苏联的历史。

第一天 :八月十九日


八月十九日凌晨,前苏联政界、军界强硬派发动政变。当时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在莫斯科。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克里米亚乡间别墅度假。在戈尔巴乔夫拒绝与发动政变的强硬派合作之后,遭到软禁。

策划政变的强硬派随即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责。



当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也在他的乡间别墅疗养。由于叶利钦仍然可以自由活动,因此在得知政变消息之后,叶利钦随即驱车返回莫斯科,并且开始计划如何控制局面。

发动政变

没有管制叶利钦是策划政变的人一系列重大失误中的第一个。

他们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中包括前苏联政、军界多名要员。但恰恰是不够级别的叶利钦粉碎了这场政变。

叶利钦将俗称“白宫”的俄罗斯联邦议会大厦改成了反政变的总部。


8月19日上午,苏军部队开始进入莫斯科市中心。装甲车和坦克占据了国家重要机关附近的广场和交通要道。更有数十辆装甲车包围了联邦议会大厦。

对峙局面

但是几个小时之后,示威者就开始集结在白宫前,与士兵对峙。

叶利钦在议会大厦前登上一辆坦克,发表讲话。叶利钦称政变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⑶液粲醵砺匏谷傩凶馨展ぃ哉溆枰曰鼗鳌?

国家紧急委员会发布命令,禁止一切政治活动,对舆论加紧监督控制,并且亮出自认为是“王牌”的一招:降低消费品价格。

国家紧急委员会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将给苏联带来“致命的危险”,“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经因为种种原因走入死胡同。”


身不由己

叶利钦在莫斯科奋力抵制政变的同时,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身不由己。

叶利钦致电世界各国领导人,向群众发表演讲,指挥反对政变的力量。总而言之,当时的叶利钦就象是一位人民英雄。

但是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的72个小时之内,与世隔绝。在那三天之中,甚至没有人知道戈尔巴乔夫的生死。

第二天 : 八月二十日

大约一万人已在昨天晚上开始集会,但叶利钦号召更大规模的示威行动。数以万计的民众响应号召,不断上街示威。在莫斯科,示威群众估计达15万;在列宁格勒(现改称为圣彼得堡),约有25万群众上街。

在白宫(俄罗斯议会大厦)阳台上的叶利钦把这次斗争形容为一场民主与独裁的战争。

随着事态的发展,超现实的时刻与关乎生死存亡的戏剧夹在一起。


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专程从巴黎飞到莫斯科,在议会大楼演出。

同时,有迹象显示,市场改革已初见成果。支持者在美国连锁快餐店“必胜客”(Pizza Hut)和麦当劳购买食物,为这次反政变行动提供“燃料”。

流血事故

这夜,政变首次造成了死亡事故。三名示威者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不远的地方与坦克对抗时赔上了生命。

虽然有关人士正部署一次周详的计划,但俄罗斯议会大厦并没有受到猛烈的攻击。


一些政治评论员相信,甚至是这次政变的领导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新思维”的影响,而且他们也不能命令苏联军队对付人民。

第三天 : 八月二十一日

这次政变没有造成轰动,只带来了低泣。

由于策动政变者了解到,他们的行动遭到民意的反对,军队也不会向人民开枪,所以,他们似乎只好放弃自己的决定。

由于本身的无能、缺乏周详计划和酗酒等因素,紧急状态委员会最后走上内部分裂,并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裂缝不断扩大。

最后,他们同意飞到克里米亚,向戈尔巴乔夫解释他们的行动。另一方面,叶利钦则留在莫斯科,但派遣一架飞机赶在政变者之前到达克里米亚,把戈尔巴乔夫接回莫斯科。

旧时代结束

戈尔巴乔夫戏剧性的在8月22日返回莫斯科,筋疲力尽,但面露微笑。


不过在几天后,叶利钦一手把戈尔巴乔夫时代结束了。

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后仍对共产主义者抱有信心,但在8月底,他辞去总书记的职务。叶利钦羞辱戈尔巴乔夫,首先要他大声宣读共产主义阴谋者的计划,然后搁置共产主义者在俄罗斯的所有活动。

随着秋季和冬季的来临,叶利钦与其他的苏维埃共和国领袖结盟,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到了圣诞节,苏维埃联邦正式瓦解。

1991年12月31日,苏联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降下。

各共和国和它们的人民在苏维埃联邦的巨大影子之下迷失了数十载,正重新走出来,并恢复了国际意识。

苏联之外的世界失去了一个超级大国,但却得到了15个自由的国家。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1500000/newsid_1502900/1502985.stm

资料:前苏联时代政治词汇


BBC新闻网记者 巴特
2001年08月21日


苏联虽然已经崩溃,但是,与它相关的一些政治新词汇却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与前苏联时期有关的政治新词汇有很多,简单罗列一下就有下面这些:

Dacha(乡村别墅) 乡村别墅可以说是苏联时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显示的只是某些公民在平等这个问题上比多数人走的快了一些。在莫斯科整顿吏治时期,叶利钦曾经拒绝接受一栋富丽堂皇的别墅,以显示自己的廉洁形象。不过幸运的是,后来政变发生的时候叶利钦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别墅,所以当政变领导人的坦克滚滚前进的时候,叶利钦会身处莫斯科之外。

Glasnost(开放) 其实就是对老百姓讲真话。在苏联时期,很多糟糕的事情都不让自己的人民知道,无论是二次大战时期的屠杀还是斯大林统治造成的数百万冤魂。那时候官方新闻中整天都是幸福而积极的工人,以及光荣的祖国。

New World Order(世界新秩序)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12月最早开始使用这个词汇,不过后来倒是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让这个词焕发了光彩,布什在苏联瓦解之后庆祝的就是“世界新秩序”。


Cold War(冷战) 当然就是世界新秩序出现之前的那段时间。在冷战期间,苏联和西方世界的关系僵持了几十年,直到戈尔巴乔夫时代才开始解冻。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冷战几乎把这个世界推到了真正战争的边缘。

Iron Curtain(铁幕) 出现在冷战之前。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用这个词来形容二战之后把欧洲一分为二的那种人为屏障。他是在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开始使用这个词的。

Soviet(苏维埃) 本来是指一种工人农民组成的自治委员会。原来的苏联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于1922年。

Warsaw Pact(华沙条约组织) 是由苏联和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组成的军事同盟。冷战期间华沙条约国家是准备共同对付北约国家的,可是现在不少前华沙条约国家都在争取加入北约,今日的俄罗斯当然不高兴了。


Politburo(政治局) 共产党的中央决策机构。这个词是由俄语politicheskoye buro(政治局)简化而来。

Central Committee(苏共中央委员会) 共产党大人物组成的机构。包括部长、高级官员、武装部队首脑、外交使节、知名学者等等。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两届党代会期间代行党代会职责。

Bolshevik(布尔什维克) 革命之前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极端派系,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后来英语俚语中产生了"Bolshie"这个词,意思是脾气不好或者笨手笨脚,这个词倒比苏联共产党本身还长寿。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1490000/newsid_1495400/1495409.stm
前总统回忆苏联政变十年

BBC欧亚事务评论员埃克:

2001年08月16日

1991年8月19到21日,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命运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苏联领导层发动政变,企图迫使戈尔巴乔夫下台。

政变虽然失败了,但它引发了一连串事变,几个月之后苏联解体,这次政变对戈尔巴乔夫来说同样也是个人悲剧。他在当年8月25日辞去苏联总统的职位。

在这一事件10周年之际,戈尔巴乔夫在接受BBC俄语科的独家采访,谈到他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毫不怀疑

自苏联领导层政变事件10年之后,戈尔巴乔夫对自己当年执政时所执行的政策仍然毫不怀疑。



戈尔巴乔夫指责叶利钦导致苏联最后的解体

当时前苏联各共和国出现的民族紧张关系导致流血冲突,经济严重恶化,但在全民公决中,大多数苏联人表示支持一个统一的国家。

政变的发生,刚好在戈尔巴乔夫决定签署一项新的条约,以使苏联大部分共和国统一在一个新的联盟之内。

戈尔巴乔夫坚持说,决定拯救苏联,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正确的。

戈尔巴乔夫说,“在我来看,当时我们正开始走出混乱,不稳定的局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已经就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达成了一致。这是一个对付国家危机的文件。如果这一文件最终得以实施的话,我们将可能避免很多麻烦,而控制住局面。当时,所有的共和国,包括波罗的海各国,都同意了这一对付危机项目。”

民主化

当年发动政变的人,正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同僚。在现实中,他们几乎从根本上反对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思想。

那么戈尔巴乔夫当时为什么会信任这些人呢?

他说,“我相信他们所有的人。当时在政治局里矛盾日益增加,有不少争执,但我认为这都是正常的。我能控制住局面。我认为,这是民主化的开端,我不愿意推行赫鲁晓夫等领导人的方式。这是我的方式。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切断通讯



叶利钦号召人民捍卫议会

在1991年的政变中,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他的别墅里,被软禁了三天。

政变者切断了他同外界所有的通讯联系,使他处于与世隔绝的境地。

回忆到这一段经过,戈尔巴乔夫说,“我当时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上,试图得到信息。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小索尼收音机可以收听到BBC俄语广播。我试图理清思绪,到底这是怎么回事。我采取了一些策略。我每天在海滩上来回漫步,人们可以从海上的船只上看到我。我要让人们知道,我还活着,仍然健康地活着。我自己认为,我没有惊惶失措。”

政变领导人很快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对苏联公众说,戈尔巴乔夫因病,无法继续工作。

但是在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莫斯科人走上街头,捍卫俄罗斯议会大厦,戈尔巴乔夫终于被释放,回到莫斯科。

指责叶利钦

然而未遂政变之后,紧急国会未能就一项新的联盟条约达成一致。

而随着叶利钦的声望越来越高,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却日益下降。

今天,回忆往事,戈尔巴乔夫指责叶利钦,导致了苏联最后的解体。

他说,“叶利钦也参加了那次决定我们应当达成一项新的联盟条约的会议。如果说,叶利钦在政变之前,还考虑到全民公决的结果,就是保持一个完整的苏联的话,在政变之后仅仅两三个星期之内,各个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叶利钦利用了当时的这一局面。”

“历史可以是不一样的”

虽然戈尔巴乔夫也承认,苏联并不是一个能长期存在下去的国家,但苏联解体十年之后,戈尔巴乔夫仍然阐述了他对苏联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设想。

他说,“我们需要对苏联进行改革,我们在管理国家方面做得很糟糕。”

戈尔巴乔夫认为,当时苏联需要做的是减少中央集权,权力下放,而不至于使整个国家解体。

“历史本来可以是另一个样的,我们本来可以看到一个新生的联盟国家。不过这样一个国家,应当在一开始就拥有联邦制的因素”,戈尔巴乔夫如此认为。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May 16, 2007 - 11:05 pm:   

http://www.beijingdaily.com.cn/gj/200705/t20070517_278929.htm

http://www.beijingdaily.com.cn/gj/200705/t20070517_278929.htm

萨科齐出任总统法国怎么改变?

京报网
日期:2007-05-17


  参加竞选以来,萨科齐一直以改变法国现状作为自己的 选纲领。选举胜出后他告诉选民:“法国人民选择了改变,我 要做的正是改变。”
  随着萨科齐正式就职,人们拭目以待:这位新总统究竟会 样改变法国的内政外交政策?这些政策改变又会令法国发生 怎样的变化?
  一心图变革
  萨科齐在竞选中多次提到“决裂”一词,指当选后将执 全新的内政外交政策,以此区别于已执政12年的雅克·希拉克 政府。他在竞选获胜后说,将“脱离过去的思维方式、习惯 行为”,这样才能“再让法国向前”。
  当选后,萨科齐面对的法国确实需要变化。
  经济上,法国失业率一直在9%上下徘徊,位居欧元区国 前列,法国民众抱怨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信心不足。此外 ,法国公共债务沉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远远超过欧盟所 定的60%的上限。
  社会方面,法国不同种族之间、本土居民和外来移民之 、城市居民和郊区居民之间矛盾紧张,近年来多次爆发骚乱 件。
  对外关系领域,法国在2005年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盟 法条约》,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萨科齐的竞选助手皮埃尔·勒卢什说,对于法国所处困境 ,“尼古拉(·萨科齐)有清晰的变革方案。”
  英国周刊《经济学家》报道认为,萨科齐在选举中胜出 因为选民看中他力图变革的决心和努力工作的活力。
  组阁破成规
  萨科齐当选总统给法国政坛带来的变化,体现之一在于 对内阁成员的选择。
  萨科齐当选后说,将精简内阁,把原有30名内阁成员人数 削减一半至15人。此外,他还考虑任命女性担任近半数的内阁 成员,以体现性别平衡。
  14日发表当选以来首次公开讲话时,萨科齐说,组阁时, 会把目光放长远,从右翼以外人士中挑选部长人选。“我希 根据公开和容忍的原则组建一个新政府,”萨科齐说,“我 望超越原有的政治分歧。”这番讲话之后,分析人士揣测, 萨科齐组阁时可能会打破法国政坛“左右对立”的局面,来 法国右翼政党的他可能任命左翼人士担任内阁成员。
  外交“回”欧洲
  选举获胜当天,萨科齐说:“今晚,法国又回到了欧洲。 言下之意,似乎要改变法国对欧盟的政策。
  竞选期间,萨科齐建议,以变通方法令欧盟宪法得以通 。建议之一是简化欧盟宪法内容,之二是不诉诸全民公决, 付各国议会通过。
  2005年夏天,由于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反对,《欧盟宪法 约》未能通过,有关谈判从此停滞。法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 后,欧盟委员会主席杜朗·巴罗佐说:“我对萨科齐很有信心 …法国将推动欧洲解决宪法问题,在政治上巩固欧洲。”
  此外,萨科齐坚持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
  针对欧洲以外地区,萨科齐也将采取不同于希拉克时代 外交政策。《经济学家》报道说:“与法国近40年来的任何政 家相比,萨科齐对美国和以色列都更具同情心,愿意对俄罗 斯和伊朗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萨科齐会盲目支持美国外交政策。 经济学家》报道认为,他更可能不直接批评美国的有关政策 但法国对美国和中东的政策不会有明显变化。“萨科齐总统 会是(美国在)大西洋对岸更易相处的盟友,但他也不简单,” 文章说道。
  内政阻力大
  内政方面,萨科齐提出的施政纲领涉及更多变化,但要 部实施面临不小阻力。
  萨科齐认为,要提高就业率、促进法国经济发展,法国 需要努力工作,减少保护主义。
  法国政府以前也曾多次出台经济改革计划,试图减轻社 福利对公共财政造成的负担,力求减少失业补贴鼓励人们就 。这些计划大都不了了之,因为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街头 示威和罢工抗议。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萨科齐的计划得以实施也并非完全 可能。《经济学家》报道认为,萨科齐对法国经济改革的纲 健全,有可能成功。此外,由于17年来都在总统选举中落败 法国反对党社会党已经人心涣散、元气大伤,难以对萨科齐 执政构成严重威胁。这客观上有利于萨科齐推行各项施政纲 。
  对于萨科齐就职后法国可能发生的变化,《纽约时报》 道的判断更为保守。文章认为,不会“猛烈地转变”,但法 社会福利体系和自由劳工市场之间的关系会更趋于平衡。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May 16, 2007 - 11:52 am:   

http://www.zaobao.com./yl/tx070516_501.html


欧洲政治版图悄然变色

2007-05-16

● 张智新(北京)
  5月1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并将于6月27日辞去首相职务。他同时宣布支持其长期幕僚兼竞争对手、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接替他的职务。


政府领导人的新陈代谢

  英国首相易人,再加上5月6日当选的法国新总统萨尔科奇,1月份上台的奥地利新总理古森鲍尔,去年5月代替贝卢斯科尼的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005年取代施罗德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3年前取代阿斯纳尔的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完全可以看出,欧洲各大国的新一轮权力传承和嬗变已基本完成。

  纵观欧洲大国持续三年多的领导人更迭过程,可以看出这一波权力传承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退位领导人都曾经长期执政——通常连任两到三届,执政都在十年八年,希拉克更达到12年,短的也有5年。正是这一代政治家,把欧洲从政治上加速一体化和扩张版图、经济上增长乏力、外交上同美国保持总体一致的后冷战时代,引领到融合进程逐渐放慢、各项改革收效甚微但开始敢于向美国说不的21世纪。

  然而,正是冷战结束后外部压力消除,内部福利社会继续稳定,特别是由于民众对高福利、低增长、低就业背景下,收入和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厌烦,以及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不满等原因,造成了多数选民对他们产生政治上的视觉疲劳和反感。人心思变是促使欧洲目前政治版图变色的最根本动力。

  二是上台“接班”的领导人多数是年富力强、个性鲜明的政坛新面孔,无论是在施政纲领上还是执政风格上,都与前任形成鲜明对比。


战后一代年轻新面孔上台

 他们中除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出生于战前的1939年外,大多是战后1950年代出生,如法国新总统萨尔科奇生于195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生于1954年,极有可能接替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的布朗是1951年出生,而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和奥地利总理古森鲍尔则更年轻,都出生于1960年。1962年出生的荷兰首相、基民盟领导人巴尔克嫩德更是少年得志,2002年上台时刚刚40岁,以致有媒体将这位执政迄今的领导人与流行大片小主人公哈里·波特相比。
  精力充沛而不失沉稳老练,勇于开拓而远离偏激极端,雷厉风行而不乏灵活机变,是这批先后接班的新领导人的共同特征。他们既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施政纲领,又以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施政风格凝聚人气,给欧洲政坛吹来一股变革图强的清新之风。

  除了两党制的英国外,多数新领导人上台都是多党联合执政,是欧洲这一波权力交棒的重要特点。在多党制居多的欧洲各大国中,这一轮上台的政党大多并未在选举中取得绝对优势,以政党联盟形式组阁成为较为普遍的形式。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等莫不如此,而媒体也盛传法国当选总统萨尔科奇有可能吸收竞争对手罗亚尔入阁。


政治版图发生微妙变化

  这一轮权力交接,无疑使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

  一方面,经过这一轮权力嬗变,传统左翼和右翼政党都面临空前挑战,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趋势。极右翼势力虽然有露头之势,但也很快遭到迎头痛击。包括共产党在内的传统左翼势力,在各国议会选举中所获席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很多基督教右翼政党也失去了往日较高的选民支持率。

  以法国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和奥地利自由党以及后来的“奥地利未来联盟”领导人海德尔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因为排斥移民和伊斯兰,态度极端,曾经吸引了一部分利益受损而在情绪上趋于极端的选民,但很快就成为本国主流民意和整个欧洲的众矢之的,虽然还不至于沦落到像落水狗一般的困窘,但就像过街老鼠那样,早已经恶名远播。

  另一方面,中左和中右势力呈现出此消彼长、犬牙交错之势,其中又以中右翼政党稍占上风。从国别看,算得上是中右翼势力取代中左上台的,包括德国、法国和荷兰,而中左代替中右的则先后有西班牙和意大利,奥地利也大体可归入此类,如果算上英国,中左势力似乎在国家数目上比中右略胜一筹。但是德、法、荷等国在人口和国力上要远远超过意、西、奥等国,再算上2006年上台的葡萄牙右翼保守派总统席尔瓦、2001年执政至今的丹麦右翼首相拉斯姆森等,看来经过这一轮政府首脑交替后,中右势力在整个欧洲还是占据上风。

  简单地概括,经过这一波权力交替后,欧洲政治版图上代表中右势力的蓝色区域有了明显增加,并占据多数优势;代表中左势力的红色区域虽有所减少,但仍足以与蓝色分庭抗礼;代表意识形态色彩较淡的绿党等其他政党的绿色区域,则有窜升趋势;而代表极右翼势力的黑色区域虽然偶尔浸染一块,最终还是被洗刷一番,甚至无情抹去。

  ·作者系中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1-2007
Posted on Sunday, May 06, 2007 - 08:43 pm: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6300 00/newsid_6630800/6630879.stm

萨尔科奇“赢得法国总统大选”

法国总统大选在第二轮投票之后已见分晓。人民运动联盟的右翼候选人萨尔科齐获得53%的选票,当选下任法国总统;社会党候选人罗亚尔夫人获得了47%的选票。

星期天的投票率达到85%,是过去20多年来的最高。

匈牙利移民的儿子萨尔科奇将接替执政12年、现已74岁的希拉克,担任法国总统。

罗亚尔夫人是首次进入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的女性总统候选人。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630000/newsid_6630800/6630841.stm


人物介绍: 尼古拉·萨尔科奇

2007年05月06日

尼古拉·萨尔科奇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推行改革的政治家,他与法国传统的执政精英有着显著不同。

作为好斗的法国内政部长和人民运动联盟的领导人,萨尔科奇在法国人中倍受争议,特别是因为他在移民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的政策。

萨尔科奇曾用难听的法语字眼"racaille"(乌合之众)来形容巴黎郊区的一些青少年。而那还是在2005年的巴黎骚乱事件发生之前。正因为如此,一些批评者把萨尔科奇和极右翼团体领导人勒庞归为同一类人。

鼓励融合

现年52岁的萨尔科奇在移民问题上推行的强硬政策包括将非法移民驱逐出境,并出台措施鼓励移民融入法国社会。

但是,萨尔科奇还倡导以"良性歧视"来减少青年失业问题,尽管此举遭到那些强调平等权利思想的人的反对。

萨尔科奇呼吁当局为穆斯林修建伊斯兰教清真寺的作法也引起人们的争议。

与大多数法国政坛精英不同的是,萨尔科奇并非是从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毕业后从政的,萨尔科奇原本是要当一名律师。

萨尔科奇的父亲是匈牙利移民,他的母亲是希腊犹太裔,他本人从小受过罗马天主教的洗礼,并在巴黎长大。

不过,萨尔科奇的传记作家多梅纳克表示,对他从政生涯影响最大的人物并非法国人,而是英国人。

多梅纳克说,"萨尔科奇非常崇拜布莱尔,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他说:"象萨尔科奇一样,布莱尔能够诱惑媒体。而萨尔科奇最感兴趣的是布莱尔如何推销他的政治理念的。"

萨尔科奇声称,他鼓励社会流动和更好的学校教育,但主张公务部门裁员。

脱颖而出

1983年至2002年,萨尔科奇出任有"法国第一富人区"之称讷伊市市长,并在后来担任国会议员和内政部长。2004年他还曾短暂地担任过财政部长一职。

法国广播机构LCI政治事务编辑豪塞说,"萨尔科奇很好动,也很有抱负,他是个从不休息的工作狂。"

在豪塞看来,萨尔科奇吸引选民的原因很简单。她说:"萨尔科奇是位律师,所以他离选民们很近。萨尔科奇希望向人们显示,他了解他们的问题,也能解决这些问题。"

BBC驻巴黎记者说,萨尔科奇是位实用主义者,凡是有用的,他就都会去尝试一下。

萨尔科奇本来是希拉克的追随者之一。但自1995年萨尔科奇支持希拉克的一位对手竞选总统之后,两人就分道扬镳了。

即使是法国左翼阵营的政治家也认为,萨尔科奇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人物。

萨尔科奇在从政生涯中显示了强烈的保护主义本能,为了挽救陷入财务危机濒临破产的阿尔斯通公司,法国政府以国有机构名义为阿尔斯通注入资金。

萨尔科奇经常被描述为一个支持西欧与美国发展紧密政治关系的人士,但他同时却反对伊拉克战争。萨尔科奇对传统的法德联盟也不太热心。

萨尔科奇说,那些新加入欧盟的低税率国家不应该享受欧盟的补贴,这种说法引起了欧盟新成员的不安。

此外,萨尔科奇还对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的努力表示反对。

萨尔科奇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的第三个孩子是与现任妻子塞西莉亚生的。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5/forum_zp070503b.html

漫谈法国总统大选

[于时语] (2007-05-03)
  全球关注的第二轮法国总统大选结果即将揭晓,从各种迹象看来,在第一轮获得最多选票的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尔科齐享有微弱的优势,但是社会党女候选人塞戈莱娜·罗亚尔紧追不舍,期望在选举日创造一个不小的奇迹。

  必须指出,尽管左翼运动在法国历史悠久,世上所谓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便是巴黎公社。但是由于法国左翼山头林立(即法国传媒所谓的la gauche plurielle),在总统大选中总是胜少负多:自从戴高乐1958年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以来,总共有过八次总统大选,左翼只赢得过两次。这是罗亚尔面临的一个不小包袱。

  笔者在三年前就指出萨尔科齐是法国下届总统的可能人选。作为大众瞩目多年的“未来总统”知名度,是他的一个重要优势。相比之下,罗亚尔直到近几个月,才在激烈内部竞争中克服社会党内诸“大象”元老的抵制反对,脱颖而出成为总统候选人,在气势上不免略逊一筹。

  

体现了法国的特异性

  

  萨尔科齐是否可以如愿进入爱丽舍宫不论,笔者早就关注他的政治崛起,是此事体现了法国的特异性——它可说是旧欧洲唯一具有类似美国文化熔炉特点的大国。这是因为在血统上,萨尔科齐实在谈不上是真正“法国”种:他的父亲是匈牙利破落贵族,在二次大战之后逃避匈牙利的共产党政权而移民法国;他的外祖父则是上世纪初期来自奥斯曼帝国的犹太人。换言之,萨尔科齐在父系方面是第二代移民,而在母系方面也只是第三代移民。如今却眼看要成为法国最高元首。

  这样的第二代移民成为一国总统,就是在移民大熔炉的美国近代史上也闻所未闻。这一点反映了法国的一种强烈文化自信:不管血统如何,只要在文化上认同法国,便可以成为彻头彻尾的法国人。这一点与土耳其客籍工人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子女迟迟难以获得德国国籍,形成很大的文化反差。

  人们也许有疑问,为何极右翼的国民阵线领袖勒庞近年来能够在法国凭借移民问题大作文章?事实上,在这次总统大选中,所谓l'identite francaise(法国认同)仍然是个重要议题。但是这里的关键是文化认同,而不是种族差异。法国许多民众日益感到不安的是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大量新移民及其下一代“身在曹营心在汉”,坚持自己的回教文化传统,而不肯如同萨尔科齐那样的欧洲移民全面融合于法国社会和文化。

  这次第二轮总统大选中,中右的萨尔科齐和中左的罗亚尔对决,引起法国未来的外交和内政走向问题,特别是萨尔科齐有崇拜美国制度之名,上台后会不会导致法国内外政策的大转向?

  先看内政。法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如何进行体制性改革,以改善近年来步调缓慢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不管是萨尔科齐还是罗亚尔,都看到体制改革和加强竞争力的必要。根本问题是二战以后长期福利社会体制形成的既得利益的巨大阻力。从德国近年痛苦的改革经验看,中右政权未必会比一个“形左实右”的社会党政权更为有效。

  

法兰西民族主义倾向

  

  萨尔科齐所谓的崇美,其实是着眼于更广泛的盎格鲁·萨克逊发展模式,说到底还是几百年来的法英竞争情结。这里的背景是二战之后法国推行高度国家干预的资本主义,出现所谓三十年光荣(Les Trente Glorieuses),法国经济获得相对高速发展,终于在1964年在GDP总值上超越了英国而扬眉吐气。可是英国经过撒切尔夫人(Thatcher)时代的改革,于1990年代中期在GDP总值上重新追上了法国。萨尔科齐的真正意愿,是要借鉴英美模式,再次树立法国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

  至于在外交上,萨尔科齐看来确实有意改善法美关系。但是这里的一个悖论,是法美交恶,在法方的主要根源不是左翼势力,而是右翼民族主义,或者说是类似“美国例外主义”的“法国例外主义”,自认在文化上老子天下第一,不肯买山姆大叔的账。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右翼戴高乐总统任上,法国于1966年退出了北约军事体系,造成西方阵营的重大分裂。而在左翼的密特朗总统任上,法国与西方“盟国”和美国关系好转,并在1993年重新回到了北约军事体系之内。萨尔科齐本人强烈的“法兰西民族主义”倾向之外,即便上台后,也必须顾及法国右翼的这一传统情绪。

  此外在具体外交政策上,罗亚尔支持土耳其加入欧盟,与华盛顿立场一致,而萨尔科齐则公开反对。此事牵涉到土耳其近日围绕土国总统选举的巨大风波和宪政危机,而必须另文评论。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30, 2007 - 03:49 am: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2007-04/24/conte nt_858280.htm

叶利钦时代是个有成有败的时代

2007-04-24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4月23日,

叶利钦病逝,这个曾经改写历史的人物也成为了历史。

从前苏联的改革到苏联解体,从休克疗法到寡头政治,从全面迎合西方到坚定的民族主义,叶利钦对于俄罗斯,对于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

尽管走下政坛已经8年,但是我们发现,评价叶利钦这样一个充满矛盾性的人物依然是一个难题。

他所做的和他所留下的,至今依然在俄罗斯的上空飘荡。

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30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

俄罗斯走的是一条以政治为中心、

政治改革优先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叶利钦是俄罗斯民族处于探索时期的总统,他的矛盾性实际表达了民族发展中的彷徨;从所持的立场和所选择的民族振兴道路来看,叶利钦是一个党派的总统;从所选择的改革方式和手段上看,叶利钦是一个“革命式”的总统;从领导和统治方式上看,叶利钦是一个大权独揽的总统。

俄罗斯艰难的转轨进程表明:俄罗斯的转轨道路是一条颠倒的发展道路,它是在不具备民主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先建立了民主制,再靠民主制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建设。正是这种颠倒,决定了转轨道路的复杂性。

“民主式革命”内在的矛盾决定了叶利钦时代社会转轨实践的矛盾性;对于落后的、需要在经济上赶超的国家来说,要建立超常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对集权是必要的。俄罗斯的实例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民主制,连正常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难以形成。

我国著名学者秦晖和金雁曾经对叶利钦这样评价道:“叶利钦时代是个有成有败的时代,对叶氏个人而言,是失败大于成功,但对于俄罗斯的转轨而言,则成功大于失败。

”从体制转轨的角度看,叶利钦时代的特点是“破旧”有力而“立新”无术。

俄国经济一直没有走上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轨道。政治上没有建成完善的民主法治秩序,以完成向民主的过渡。叶利钦最为成功的是使俄罗斯成功应对了苏联解体后的帝国后遗症,使俄罗斯避免了内乱。

1999年叶利钦的突然辞职再度使人众说纷纭。但无论当时叶利钦的意图到底如何,至少从结果上看,普京的接班无疑是叶利钦政治生涯上又一个明智的选择。 (信莲)


*************************

叶利钦是一位孤独的改革家

[ 2007-04-24 09:0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叶利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任总统8年,换了6位总理,但他的总统职位却没人能撼动。叶利钦是一位孤独的改革家。他欣赏和竭力支持民主改革,结果却是极少数人一夜暴富而大多数人陷入贫困。叶利钦和他选择的改革道路,面临着被修正、被抛弃的命运。这是叶利钦的悲剧,也是俄罗斯的悲剧。
在不少人看来,叶利钦作为俄罗斯总统并没有多少治国方略,充其量是苏联和苏共的掘墓人、苏维埃制度的“破坏者”。他未能把国家带出危机,而在他领导下建立的所谓新制度的过程又异常艰难、充满矛盾和斗争,并且至今也未能建立起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制度。

叶利钦在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上的观点似乎并不十分明确,但他所追求的目标还是清楚的:对过去的苏联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持全面否定态度,政治上主张建立以所谓自由、民主、人权为基础的民主的公民社会,以西方式的立法、执行、司法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法制国家;经济上否定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主张私有制、自由经济活动原则居优先地位。显然,他所向往的是西方式的发展道路,是由于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现实以及各种政治力量斗争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选择显得很不确定,并且十分模糊。

(来源:重庆晨报 中国社科院中亚东欧所研究员 潘德礼)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2007-04/24/content_858253.htm

Add Your Message Here
Post:
Username: Posting Information:
This is a private posting area. Only registered users and moderators may post messages here.
Password:
Options: Enable HTML code in message
Automatically activate URLs in message
Action:

Topics | Last Day | Last Week | Tree View | Search | Help/Instructions | Program Credits Administration